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宫山红椿种群数量动态及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蔡京勇 汪洋 +3 位作者 阮维桢 舒建敏 尹茜 黄芳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1873-1877,1887,共6页
通过对九宫山惟一红椿(Toona ciliata Roem.)种群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绘制了红椿自然种群的龄级结构图,量化分析了种群各龄级间个体数量、变化动态,编制了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种群生存函数;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 通过对九宫山惟一红椿(Toona ciliata Roem.)种群进行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绘制了红椿自然种群的龄级结构图,量化分析了种群各龄级间个体数量、变化动态,编制了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种群生存函数;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红椿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1)Ⅰ龄级存活植株占总存活植株的45.64%,Ⅱ~Ⅳ龄级占28.20%,Ⅴ~Ⅵ龄级占13.33%,Ⅶ~Ⅻ龄级占12.82%;个体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Ⅰ最高,为62.92%,除V_(Ⅳ)和V_Ⅴ2个龄级间波动外,V_(pi)=45.96%,V_(pi′)=3.83%>0。(2)种群存活曲线:N_x=8.448 e^(-0.09x),R^2=0.956,符合DeeveyⅡ型存活曲线,说明种群在生活史各个阶段具有较为稳定的死亡率。(3)生存率函数S(i)单调下降,积累死亡率F_((i))呈单调上升,两者下降和上升的幅度前5个龄级高于后期,F_((i))到Ⅵ龄级达0.881。死亡密度函数f_((ti))随龄级逐渐下降,到Ⅷ龄级后稳定在0.003。危险率函数λ_((ti))出现Ⅴ、Ⅶ、Ⅺ龄级的3个峰值,均为0.250,龄级结构和动态分析的趋势一致。(4)对Ⅱ、Ⅳ、Ⅵ、Ⅷ龄级动态预测表明,种群各龄级个体数量呈增加-下降-平稳变化,种群趋于老龄化。总之,九宫山红椿种群受特定环境影响,改善了红椿林下幼苗在生长过程中的光照条件,光照环境筛和竞争成为中间龄级植株的抑制条件,因此该种群为增长型种群,但趋于老龄化。在管理上应针对不同阶段种群生长发育特征,采取适当措施,使种群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椿(Toona ciliata Roem.) 种群结构 数量动态 预测 九宫山
下载PDF
Cosserat弹性杆动力学普遍定理的守恒量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薛纭 王鹏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43-448,共6页
根据Cosserat弹性杆的动力学普遍定理,讨论其守恒量问题.因弹性杆的动力学方程是以截面为对象,并且是以弧坐标和时间为双自变量,其守恒量必定是以积分的形式给出,分别存在关于弧坐标或时间守恒的问题.根据弹性杆的动量和动量矩方程,导... 根据Cosserat弹性杆的动力学普遍定理,讨论其守恒量问题.因弹性杆的动力学方程是以截面为对象,并且是以弧坐标和时间为双自变量,其守恒量必定是以积分的形式给出,分别存在关于弧坐标或时间守恒的问题.根据弹性杆的动量和动量矩方程,导出其动量守恒和动量矩守恒的存在条件及其表达,并讨论了关于沿中心线弧坐标的守恒问题;再分别根据弹性杆关于时间和弧坐标的能量方程导出了各自的关于时间和弧坐标的守恒量存在条件及其表达,结果包括了弹性杆的机械能守恒以及平衡时的应变能积分;守恒问题给出了例子.积分形式的守恒量对于弹性杆动力学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都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恒量 Cosserat弹性杆 动力学普遍定理 双自变量
原文传递
基于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的中国竹资源分析 被引量:139
3
作者 李玉敏 冯鹏飞 《世界竹藤通讯》 2019年第6期45-48,共4页
中国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中国竹林面积为641.16万hm^ 2,占森林面积的2.94%,其中毛竹林467.78万hm 2、占竹林面积的72.96%。文章依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对其中竹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 中国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中国竹林面积为641.16万hm^ 2,占森林面积的2.94%,其中毛竹林467.78万hm 2、占竹林面积的72.96%。文章依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对其中竹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中国历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分析了竹资源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清查 竹资源 数量 质量 变化动态 中国
下载PDF
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生活垃圾的产生特征与管理模式初探——以太湖地区农村为例 被引量:36
4
作者 武攀峰 崔春红 +1 位作者 周立祥 李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7-243,共7页
以经济相对发达的太湖地区宜兴市大浦镇渭渎村为代表,详细分析了生活垃圾产生量、组成成份及其动态变化,并对村民环保意识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发现,太湖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典型农村人均垃圾产量为0.15kg·d-1,组分以可堆腐物占主要部分... 以经济相对发达的太湖地区宜兴市大浦镇渭渎村为代表,详细分析了生活垃圾产生量、组成成份及其动态变化,并对村民环保意识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发现,太湖地区相对发达地区典型农村人均垃圾产量为0.15kg·d-1,组分以可堆腐物占主要部分,达67.70%,且逐月变化不大。调查期间广大村民积极支持和参与垃圾的收集分拣工作,并表示愿意支付垃圾收集处理费用。通过对各种垃圾管理模式的比较探讨,提出了适合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以村为单位的垃圾分类收集方式和高温发酵堆肥、废品回收循环利用为主,兼以少量废物填埋为辅的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产生量 组分 动态变化 垃圾收集 管理模式 太湖地区
下载PDF
南亚实蝇在不同寄主上数量动态及危害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刘丽红 刘映红 +1 位作者 周波 张永强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研究了南亚实蝇Bactroceratau在南瓜、丝瓜、苦瓜和黄瓜等植物田不同空间高度、不同温度下的数量动态及不同寄主上的果实受害率。结果表明:南瓜地诱集到的南亚实蝇数量单次或虫口累计量均是最大,其次是黄瓜地,而在丝瓜地和苦瓜田诱集的... 研究了南亚实蝇Bactroceratau在南瓜、丝瓜、苦瓜和黄瓜等植物田不同空间高度、不同温度下的数量动态及不同寄主上的果实受害率。结果表明:南瓜地诱集到的南亚实蝇数量单次或虫口累计量均是最大,其次是黄瓜地,而在丝瓜地和苦瓜田诱集的总数大致相同。在80cm的高度,诱集到的虫口数量较多。在150cm处诱集到的南亚实蝇数量明显减少,说明其活动主要集中在空间位置较低的地方。在80cm高度诱集到的虫口数量以南瓜地的最多,与丝瓜、苦瓜和黄瓜地同一高度诱集到的存在极显著差异(P【 0. 01 ),丝瓜、苦瓜和黄瓜地诱集到的虫口数量无明显差异。在不同温度下, 4个小区南亚实蝇活动高峰不同,但其数量动态的大致趋势都是单峰型,即随温度的升高数量逐渐的增加,到一定的温度又下降。南瓜果实受南亚实蝇危害程度最为严重, 2次调查的果实受害率分别为24. 32%和31. 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实蝇 不同寄主 数量动态 果实受害率
下载PDF
天山云杉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宋于洋 赵自玉 +1 位作者 杨振安 张文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8,共5页
选择了15个设在天山地区25m×25m的样地,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研究了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分析了种群数量动态。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倒J型分布,个体... 选择了15个设在天山地区25m×25m的样地,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研究了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运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分析了种群数量动态。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倒J型分布,个体数量主要集中在Ⅰ、Ⅱ龄级(个体数量比例占82.70%),幼龄个体数量较多,中、老龄个体数量较少。种群生命表、亏损率曲线、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生存函数曲线的分析表明:天山云杉有1个死亡高峰,出现在Ⅱ龄级的年龄阶段;存活曲线基本介于DeeveyⅡ和DeeveyⅢ型之间;引入生命表的几个函数能较好地说明种群的动态和结构变化。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未来20、40、60、80、100、120和140年中,天山云杉种群幼龄级个体数量相对丰富,种群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云杉 种群数量 结构动态
下载PDF
石河子地区不同生境梭梭种群数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宋于洋 刘长青 赵自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118-2124,共7页
对新疆石河子莫索湾地区阳坡、阴坡、坡脊、坡谷4个生境条件下的梭梭种群动态、大小结构等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并编制静态生命表分析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的梭梭种群基本属于进展型或稳定型,幼龄个体多,中老龄个体... 对新疆石河子莫索湾地区阳坡、阴坡、坡脊、坡谷4个生境条件下的梭梭种群动态、大小结构等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并编制静态生命表分析存活曲线和死亡曲线。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的梭梭种群基本属于进展型或稳定型,幼龄个体多,中老龄个体少。不同生境的种群密度存在差异,其中坡谷种群密度最大;不同坡向种群生命表显示,种群在Ⅰ、Ⅱ径级时死亡率较高,随着年龄增加,死亡率逐渐降低,Ⅴ、Ⅵ径级由于生理衰老死亡率上升;种群期望寿命在Ⅰ、Ⅱ径级较高,随着年龄增加,期望寿命逐渐下降;不同坡向的梭梭种群的存活曲线均接近于DeeveyⅢ型。在石河子莫索湾地区,梭梭种群应以保护为主,适当抚育为辅,从而促进群落持续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 种群 数量动态
下载PDF
大蜀山大叶榉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程红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69,共5页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蜀山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种群的数量动态,根据对大叶榉种群的实地调查资料,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空间序列代时间变化的方法,以林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编制大叶榉种群静态生命表,绘...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蜀山大叶榉Zelkova schneideriana种群的数量动态,根据对大叶榉种群的实地调查资料,以种群生命表及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采用空间序列代时间变化的方法,以林木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编制大叶榉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亏损率曲线、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和生存函数曲线.结果表明:大叶榉种群的个体数量主要集中在Ⅰ(胸径为0~5cm)、Ⅱ龄级(胸径为5~10cm)(个体数量比例占72.60%),幼龄个体数量较多;生命过程中的Ⅰ龄级的年龄阶段为死亡高峰,而Ⅳ龄级(胸径为15~20cm)死亡率最小,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大叶榉生长更新良好,更新方式为种子繁殖,幼龄数量储备充足,结合量化分析为增长型种群.结果表明种群在发展前期出现较大的波动,选择合适的恢复和保存方法为大叶榉更新层个体发育创造适宜的生境是保护该物种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大叶榉 种群数量 结构动态 大蜀山
下载PDF
兰州市郊红砂种群数量动态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17
9
作者 周资行 李毅 焦健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4-31,共8页
对兰州市南北两山天然分布的红砂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利用地径回归得到红砂种群年龄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进行生存分析及谱分析,计算红砂种群年龄结构动态指数,以揭示种群数量动态特征;采用扩散系数、负二项指数、平... 对兰州市南北两山天然分布的红砂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研究。利用地径回归得到红砂种群年龄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进行生存分析及谱分析,计算红砂种群年龄结构动态指数,以揭示种群数量动态特征;采用扩散系数、负二项指数、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扩散型指数、丛生指数、Cassie指数和Green指数8个分布指标判断红砂种群时空尺度上的格局类型。结果表明,南北两山红砂种群密度、盖度适宜,动态指数均大于0,呈现增长型,并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种群以中幼龄植株为主体,各龄级的死亡率基本平稳,但在第Ⅱ过渡到第Ⅲ龄级时,出现死亡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种群时空异质性明显,阳坡的红砂种群呈现聚集分布,阴坡则多呈现均匀分布;不同发育阶段红砂种群分布格局呈现明显递变规律,幼龄阶段聚集度高,随着年龄增大,聚集性大幅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种群 数量动态 空间分布格局 动态指数 谱分析 兰州
下载PDF
英罗港红树林缘潮水中游泳动物的季节动态 被引量:17
10
作者 范航清 韦受庆 +1 位作者 何斌源 罗砚 《广西科学》 CAS 1998年第1期46-51,共6页
应用大拦网(拦截水体约10hm2)分季节研究了广西英罗港红树林缘潮水中的游泳动物。结果表明:4种软体动物、3种甲壳动物、42种鱼类随潮水进入红树林缘滩涂。这些种大多是近海浅水种类。在49种游泳动物中,最常见且数量大的... 应用大拦网(拦截水体约10hm2)分季节研究了广西英罗港红树林缘潮水中的游泳动物。结果表明:4种软体动物、3种甲壳动物、42种鱼类随潮水进入红树林缘滩涂。这些种大多是近海浅水种类。在49种游泳动物中,最常见且数量大的有中华小公鱼、大眼青鳞鱼、印尼小公鱼、双边鱼、边鱼箴、黑斑、圆颌针鱼、勒氏银汉鱼和长毛对虾。鱼获的尾数和鲜重都是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平均为75466尾/网和39.38千克/网。体长小于10cm的游泳动物的尾数和鲜重,平均分别占鱼获尾数的93.92%和鱼获鲜重的70.83%。以尾数和出现季节频度来衡量它们跟红树林生境的关系程度,可将49个种大体上分成3类:关系程度较高的有9种,一般的有20种,较低的有20种。这些结果表明,红树林缘滩涂主要是近海浅水小型游泳动物或鱼苗的活动场所。跟热带红树林区相比,广西英罗港红树林缘潮水中鱼类群落的多样性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潮水 游泳动物 种类和数量 季节动态
下载PDF
民勤县荒漠—绿洲交错带梭梭种群的数量动态及分布格局 被引量:16
11
作者 李进军 薛斌瑞 柴宗政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7-31,101,共6页
通过对民勤县荒漠—绿洲交错带梭梭种群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等研究来揭示种群数量动态特征;并选取6种常用聚集度指标判断梭梭种群在交错带不同区域、不同龄级分布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民勤县荒漠—绿洲交错带梭梭种群以... 通过对民勤县荒漠—绿洲交错带梭梭种群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生存分析等研究来揭示种群数量动态特征;并选取6种常用聚集度指标判断梭梭种群在交错带不同区域、不同龄级分布格局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民勤县荒漠—绿洲交错带梭梭种群以中幼林为主体,为增长型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种群数量在Ⅰ~Ⅴ龄级内波动较大,个体死亡现象较多,在Ⅵ~Ⅹ龄级内种群数量趋于稳定,在Ⅹ龄级以后,个体死亡现象又开始升高,呈现衰退趋势,种群期望寿命在Ⅳ~Ⅵ龄级较高。种群分布格局总体呈现聚集分布,从绿洲边缘向沙漠边缘延伸方向,其种群分布格局无明显变化规律;随着龄级的增大,种群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趋向均匀分布,期间有少量随机分布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种群 数量动态 分布格局 荒漠-绿洲交错带 民勤县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马鹿春季种群数量与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显理 李志刚 +3 位作者 李正 马勇玺 张铁师 翟浩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3-265,共3页
以实体观测垂距法对贺兰山春季马鹿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种群密度为(2.15±0.66)头/km2,总数量为(1 705±523)头,1997—2005年春季马鹿数量累计增长了28.8%,年平均增长率为3.68%,比1983—1997年14 a间的年平均增长率2.38%... 以实体观测垂距法对贺兰山春季马鹿数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种群密度为(2.15±0.66)头/km2,总数量为(1 705±523)头,1997—2005年春季马鹿数量累计增长了28.8%,年平均增长率为3.68%,比1983—1997年14 a间的年平均增长率2.38%提高了1.3%,种群成体与幼体个数比为3.78∶1,成体中雌性与雄性个数比为1.83∶1,对成体性别比的变化及种群增长速度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马鹿 种群数量 种群结构 种群动态
下载PDF
陇南地震灾区蚊虫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增加 施耀勇 +1 位作者 王绪明 第五进学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9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调查了解陇南灾区蚊虫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动态。方法人帐诱法和网捕法。结果记述蚊科5属30种,即按蚊属4种、伊蚊属9种、脉毛蚊属1种、阿蚊属1种和库蚊属15种;库蚊入室种类以淡色库蚊密度最高,凶小库蚊次之,致倦库蚊居第三位,其他种类... 目的调查了解陇南灾区蚊虫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动态。方法人帐诱法和网捕法。结果记述蚊科5属30种,即按蚊属4种、伊蚊属9种、脉毛蚊属1种、阿蚊属1种和库蚊属15种;库蚊入室种类以淡色库蚊密度最高,凶小库蚊次之,致倦库蚊居第三位,其他种类(棕盾库蚊、贪食库蚊、迷走库蚊和三带喙库蚊)密度最低。结论初步掌握了陇南灾区蚊虫的组成、分布和库蚊优势种的一日数量动态,为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种类组成 数量动态 虫媒病
下载PDF
诱剂监测南亚果实蝇在重庆的分布与发生动态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泽乐 刘映红 +3 位作者 江兴培 刘洪 裴明玉 刘明圣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9-313,325,共6页
2005年5-10月份利用甲基丁香酚(M ethyleugenol)、诱蝇酮(Cuelure)和水解蛋白(Hydrolytic prote in)3种诱剂监测了重庆市26个区县共计130个点南亚果实蝇Bactrocera tau(W alker)的分布与发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在重庆市26个区县共诱集... 2005年5-10月份利用甲基丁香酚(M ethyleugenol)、诱蝇酮(Cuelure)和水解蛋白(Hydrolytic prote in)3种诱剂监测了重庆市26个区县共计130个点南亚果实蝇Bactrocera tau(W alker)的分布与发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在重庆市26个区县共诱集到南亚果实蝇68 525头,在各个诱集区县均有分布,其中合川、江津、涪陵、长寿区平均每个诱集点诱集的南亚果实蝇数量大,均在800头以上,是该虫发生严重的区县,城口、渝北、南川、黔江、武隆、永川区平均每个诱集点诱集南亚果实蝇数量小,均不足30头,是该虫发生较轻的区县。除涪陵区外,其他区县在7-9月份出现1个虫口高峰期,涪陵区出现2个虫口高峰期,分别在7月份和9月份。对3种诱剂诱集数量统计分析发现,不同诱剂每个监测点诱集的南亚果实蝇平均数量无显著性差异,从诱集南亚果实蝇的雌雄比例来看,诱蝇醚、诱蝇酮诱剂对南亚果实蝇雄成虫诱集效果好,对雌性个体诱集效果差,而水解蛋白诱剂对南亚果实蝇雌雄成虫均有较好的诱集效果。对6个南亚果实蝇发生数量较大区县的寄主作物分析发现,在其中5个区县中,丝瓜上的诱集数量明显大于其他寄主作物上的诱集数量,说明丝瓜比其他瓜类寄主作物更适合南亚果实蝇的取食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果实蝇 诱剂 监测 数量动态 分布 发生
下载PDF
贵州特有植物贵州槭的种群结构及动态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海燕 杨乃坤 +2 位作者 邹天才 黄丽华 汪建文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8-556,共9页
贵州槭(Acer guizhouense)属常绿阔叶乔木,仅分布于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海拔770~1 000 m有山峰屏障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颇具科研和经济价值,研究其种群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变化对于探索特有植物保护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贵州... 贵州槭(Acer guizhouense)属常绿阔叶乔木,仅分布于贵州省黄平县新州镇海拔770~1 000 m有山峰屏障的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中,颇具科研和经济价值,研究其种群结构特征和数量动态变化对于探索特有植物保护生物学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对贵州槭疑似分布区开展普查,并在密集分布区设置样地进行详查,分析其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贵州槭的自然分布区极为狭窄,雷坪分布区约0.3 km^2,总计约2 600株,其中密集分布区0.03 km^2,平均种群密度78 800株/km^2,稀疏分布区0.27 km^2,平均种群密度≤1 500株/km^2;在东坡村飞云崖风景区有约0.05 km^2的稀疏分布,且在雷坪至东坡两分布区之间没有发现自然分布;采用SAFE指数和IUCN的标准评价,贵州槭属于濒危物种(EN)。(2)贵州槭幼树占种群的比重达63.23%,种群密度大小为幼树>中龄树>成年树,种群结构为增长型;种群死亡率曲线和消失率曲线分别在Ⅰ龄期和Ⅸ龄期出现2个高峰,在Ⅲ-Ⅷ龄期间和Ⅹ-Ⅺ龄期间出现2个低谷,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特征;(3)人为采伐和生境遭破坏造成的植株死亡或者丧失增加是导致贵州槭种群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在加强就地保护的同时,开展人工育苗迁地应用栽培是现实而有效的合理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槭 种群结构 静态时间生命表 数量动态 特有分布
下载PDF
兰州北山不同植被土壤可培养微生物丰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旻霞 蒋晓轩 +2 位作者 李全弟 南笑宁 夏素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683-2691,共9页
以黄土高原中部的兰州北山为对象,通过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动态监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两种人工林地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类群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区环境因子差异较大,林地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均高于荒地.全磷随植被类型变化差异不显... 以黄土高原中部的兰州北山为对象,通过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动态监测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两种人工林地生态系统的微生物类群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试验区环境因子差异较大,林地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均高于荒地.全磷随植被类型变化差异不显著,随季节变化差异显著.土壤温度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土壤容重与有机碳、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丰度四季变化趋势为:细菌>放线菌>真菌的分布规律.微生物类群总数整体表现为林地高于荒地.回归分析显示:土壤pH值与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真菌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容重与真菌数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温度与细菌、真菌及微生物总数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通径分析表明,pH值对细菌数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容重对真菌数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土壤含水量对放线菌数量直接通径系数最大.研究显示,兰州北山植被恢复区土壤的有机碳、全氮、全磷等林地高于荒地,表明植被恢复对微生物的数量与种类有影响,且混交林的造林方式适宜兰州北植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土壤理化性质 微生物数量 林型 季节动态
下载PDF
安徽大蜀山五角枫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程红梅 吴旺宝 田兴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58-1162,共5页
五角枫(Acermono)落叶阔叶林是江淮丘陵大蜀山重要森林群落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五角枫种群的数量动态,根据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对五角枫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五角枫种群个体数量... 五角枫(Acermono)落叶阔叶林是江淮丘陵大蜀山重要森林群落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五角枫种群的数量动态,根据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对五角枫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五角枫种群个体数量主要集中在Ⅳ(胸径为15~20cm)和Ⅴ龄级(胸径为20~25cm)(个体数量比例占42.86%),中老龄个体数量多,幼龄个体数量较少,种群处于成熟阶段。种群死亡趋势是生长后期高于生长前期,在Ⅶ~Ⅷ龄级的年龄阶段出现死亡率高峰,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引入生命表栏目中的几个函数很好地说明了种群的结构。更新方式为实生苗繁殖,幼龄期发展不稳定,量化分析现阶段整体为稳定型种群,结构增长性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角枫 种群数量 结构动态 大蜀山
下载PDF
千烟洲试验区湿地松人工林凋落叶及其营养元素动态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永瑞 《自然资源》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0-63,共4页
本义研究了千烟洲试区湿地松人工林凋落叶及其营养元素的数量动态特征。通过对该树种的凋落叶量的分析,了解了该树种的凋落叶在各个时期中的不同特征,从而进一步加深了解凋落叶在森林中的功能地位。
关键词 凋落叶 营养元素 数量动态 湿地松林 森林
原文传递
羊草+杂类草群落数量特征季节动态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多立安 田德昌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35-241,共7页
本文对肇州羊草+杂类草群落主要种群、种组及群落数量特征季节动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羊草、蔓委陵菜群种及丛生禾草种组高度和盖度,群落的盖度及密度特征呈单峰型变化,群落最大地上生物量出现在8月5日,其值为1... 本文对肇州羊草+杂类草群落主要种群、种组及群落数量特征季节动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生长季内,羊草、蔓委陵菜群种及丛生禾草种组高度和盖度,群落的盖度及密度特征呈单峰型变化,群落最大地上生物量出现在8月5日,其值为1973g/m2干物质,而后下降;在生长季内,符合拓广了的Logistic模型增长,其模型为:B=22460381+e5.9289-5.5388×102·t-4.8484×104·t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草 杂类草 群落 数量特征 季节动态
下载PDF
苜蓿繁殖器官发育过程与内生根瘤菌侵染数量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淑卿 李剑峰 师尚礼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7-1001,共5页
为探明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的携带机理,试验对4个品种的紫花苜蓿在一个生育期中内生根瘤菌在花芽、花与种子中的分布部位与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生根瘤菌在营养期内主要存在于花芽中(1 g花芽中有9 250个);而在现蕾期仅存在于... 为探明苜蓿种子内生根瘤菌的携带机理,试验对4个品种的紫花苜蓿在一个生育期中内生根瘤菌在花芽、花与种子中的分布部位与数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生根瘤菌在营养期内主要存在于花芽中(1 g花芽中有9 250个);而在现蕾期仅存在于子房壁组织(1个花蕾中有4.00个);花期存在于花粉(1朵花中有7.40个)、受精胚珠(1粒胚珠中有0.80个)、花托(1朵花中有4.20个)和子房壁(1朵花中有15.20个);结荚期主要存在于荚果皮(1个荚果中有890个)及幼嫩种子(1粒种子中有23.36个)中;成熟种子的种皮内有大量分布(1粒种子中有32.86个),种胚(1粒种子中有0.46个)及子叶(1粒种子中有0.52个)内仅有少量分布。由此表明种子内生根瘤菌可能的来源途径:在花期,存在于花粉表面和子房壁组织的根瘤菌通过子房壁和珠被的花粉管进入胚珠珠被;或在结荚期,根瘤菌通过子房壁与珠被联结的通道进入种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生育期 器官 内生根瘤菌 数量 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