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层孔隙结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95
1
作者 陈欢庆 曹晨 +1 位作者 梁淑贤 李佳鸿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7,共11页
从目前储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入手,结合自身实践,将其研究内容划分为储层孔隙结构成因分析、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和分类评价、基于孔隙结构研究的储层评价、储层孔隙结构对流体活动的影响、储层孔隙结构对开发的影响、油气田开发对储层... 从目前储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入手,结合自身实践,将其研究内容划分为储层孔隙结构成因分析、储层孔隙结构定量表征和分类评价、基于孔隙结构研究的储层评价、储层孔隙结构对流体活动的影响、储层孔隙结构对开发的影响、油气田开发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和储层孔隙结构研究技术和方法的改进等7个方面。同时详细介绍了铸体薄片观察和压汞等物性数据统计分析、成岩作用、测井分析、分形维数模型、各种数学方法、(数值)模拟、三维成像等新技术、地质(或地球物理)模型、聚类分析等多种储层孔隙结构研究方法,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储层孔隙结构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指出了该项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压汞曲线 三维成像 定量表征 分类评价 方法
原文传递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洞型储集体识别及定量表征 被引量:73
2
作者 李阳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共7页
采用井震联合、动静结合手段,识别出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溶洞型储集体21个缝洞单元,并根据缝洞单元储量规模和天然能量进行分类评价;整合井震资料,采用协同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塔河油田溶洞储集体的三维展布模型。结果表明:溶洞型储集... 采用井震联合、动静结合手段,识别出塔河奥陶系碳酸盐岩溶洞型储集体21个缝洞单元,并根据缝洞单元储量规模和天然能量进行分类评价;整合井震资料,采用协同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塔河油田溶洞储集体的三维展布模型。结果表明:溶洞型储集体是塔河油田最主要的储集类型,钻录井过程中出现严重井漏、放空和钻时降至极低是识别大型溶洞的重要标志;'串珠状反射+波阻抗高异常'为溶洞型储集体的典型地震响应特征,据此可以定性预测井间溶洞展布;融合反射能量体和高精度相干体能定量预测井间溶洞展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 溶洞 地震预测 缝洞单元 定量表征
下载PDF
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方法在礁灰岩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55
3
作者 岳大力 林承焰 +1 位作者 吴胜和 侯连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79,共5页
对南海流花 11 1油田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在对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的方法中引入了储层非均质性综合指数概念 ,克服了以往研究工作中只应用单一因素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不足。利用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反映储层的实际情... 对南海流花 11 1油田储层层内、层间及平面非均质性进行了研究。在对储层非均质定量表征的方法中引入了储层非均质性综合指数概念 ,克服了以往研究工作中只应用单一因素表征储层非均质性的不足。利用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反映储层的实际情况 ,进而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 ,快速、直观地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在综合分析了油藏动、静态因素的基础上 ,根据对该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成果 ,提出了剩余油潜力区 ,并在潜力区部署了侧钻井位。实际生产情况与非均质研究结果一致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定量表征 非均质综合指数 剩余油 生物礁油田 流花11-1油田
下载PDF
压汞—恒速压汞在致密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定量表征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合水地区长7储层为例 被引量:65
4
作者 喻建 马捷 +3 位作者 路俊刚 曹琰 冯胜斌 李卫成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9-795,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合水地区是典型的致密油气富集区,储层物性差,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复杂,孔喉结构对油气的富集和后期开采有较大影响。利用压汞—恒速压汞法探讨华池—合水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砂岩储层纳米孔喉定量表征及孔喉体系中流体渗...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合水地区是典型的致密油气富集区,储层物性差,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复杂,孔喉结构对油气的富集和后期开采有较大影响。利用压汞—恒速压汞法探讨华池—合水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砂岩储层纳米孔喉定量表征及孔喉体系中流体渗流特征。研究表明:研究区储层排替压力较高,平均喉道半径较小,孔喉体积比及孔喉比较大,渗流能力差;不同物性岩样的孔隙半径分布范围一致,喉道分布差异明显,进汞饱和度随孔隙个数的增多而增大;SHg—ΔSHg/ΔPc曲线能较好地反映进汞速率及孔喉结构,致密储层中纳米级孔喉发育,且对储层储集及渗流能力有较大的贡献;流体在注入过程中,首先进入孔隙主控区,紧接着进入孔喉共控区,最后进入喉道主控区;恒速压汞在研究致密储层孔喉结构时不能反映纳米孔喉特征,评价物性较好的储层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微观孔喉结构 定量表征 压汞 恒速压汞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储层定量成岩相研究 被引量:57
5
作者 付晶 吴胜和 +3 位作者 付金华 胡龙全 张海峰 刘鑫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97,共12页
应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资料,对陇东地区延长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定量强度进行了综合研究,用定量指标划分成岩相类型,建立了不同类型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模板,并对成岩相纵向及平面分布进行了研究。压实、胶结、溶解3种主... 应用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资料,对陇东地区延长组储层成岩作用类型及定量强度进行了综合研究,用定量指标划分成岩相类型,建立了不同类型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模板,并对成岩相纵向及平面分布进行了研究。压实、胶结、溶解3种主控成岩作用的强度计算与分级研究表明,研究区压实作用较强,主要为强压实、中压实,在粒度较细、杂基含量较高的砂岩中可达到极强压实;胶结作用强度差异较大,以弱胶结为主,局部地区发育强胶结;溶解作用强度较大,以中溶解、强溶解为主。成岩相类型可划分为中压实强溶解相、中压实中溶解相、中压实中胶结中溶解相、中压实强胶结相、强压实强溶解相、强压实中溶解相、强压实强胶结相、极强压实相8种成岩相类型。相对优质储集相(中压实中—强溶解相和强压实强溶解相)在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长3油层组和长8油层组,平面上不同油层组相对优质储集相分布区存在差异,主要呈条带状和透镜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 定量表征 成岩相 延长组 陇东地区
下载PDF
定量地质建模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50
6
作者 张文彪 段太忠 +3 位作者 刘彦锋 王鸣川 廉培庆 赵磊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4-275,共12页
地质建模是定量描述储层特征的核心技术之一,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田勘探开发面临越来越深入的实际问题,相应地,定量地质建模技术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地质建模技术按是否考虑成因过程可大体分为基于沉积过程的方法和基于地... 地质建模是定量描述储层特征的核心技术之一,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油田勘探开发面临越来越深入的实际问题,相应地,定量地质建模技术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地质建模技术按是否考虑成因过程可大体分为基于沉积过程的方法和基于地质统计学的方法两大类,在对各类方法的主要特点、发展历程、应用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这些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地质统计学的建模方法是当前应用的主流,其包括确定性建模方法和随机建模方法,阐述了2种方法的应用特点,并分析了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之间的辩证关系。考虑当前及未来的发展需求,从方法创新、技术融合、流程优化及模型质量控制方面提出了定量地质建模技术发展的10个重点攻关方向,以期对定量地质建模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建模 定量表征 沉积过程 地质统计学 发展趋势
下载PDF
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 被引量:41
7
作者 龚小平 唐洪明 +2 位作者 赵峰 王俊杰 熊浩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8-57,共10页
页岩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可为页岩储层质量评价提供基础参数,但是利用常规方法很难准确表征页岩的微米—纳米级孔隙结构。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含气页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对比常用的氮气(N2)吸附法、高压压汞法、核磁共振法等页岩测试手段... 页岩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可为页岩储层质量评价提供基础参数,但是利用常规方法很难准确表征页岩的微米—纳米级孔隙结构。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含气页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对比常用的氮气(N2)吸附法、高压压汞法、核磁共振法等页岩测试手段的原理及优缺点,提出利用低压氮气吸附法测得的累计孔径分布来拟合页岩核磁T2谱相对应的累计孔径分布,优化页岩核磁T2谱与孔径的转换系数C,进而应用核磁共振测试结果来表征页岩中不同尺度的孔隙分布。该方法可以弥补传统的低压氮气吸附与高压压汞联合表征方法的不足,因为高压压汞法测试可能会导致页岩破裂,产生大量微米级裂缝,这些微裂缝很难与天然微裂缝区分开。此外,核磁共振具有对岩样加工简单、人工破坏性小、测试不需外来压力等优点,因此推荐低压氮气吸附法与核磁共振法联合表征页岩的孔隙结构方法,它能科学、准确地表征页岩的孔喉分布。研究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孔径分布曲线具有双峰或三峰特征,主要孔径为0.2~100.0 nm,介孔和微孔占优势,孔隙体积百分比分别为67.75%和25.33%。最终明确了该区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的定量表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孔隙结构 低压氮气吸附 高压压汞 核磁共振 定量表征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基于CT的岩石三维裂隙定量表征及扩展演化细观研究 被引量:39
8
作者 张艳博 徐跃东 +5 位作者 刘祥鑫 姚旭龙 王帅 梁鹏 孙林 田宝柱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659-2671,共13页
岩石破裂是裂纹萌生、扩展演化直至贯通的过程,为了研究受载岩石发生变形破坏时其内部裂纹动态扩展演化过程,利用工业CT对岩石破裂过程进行阶段性观测扫描,通过CT图像堆栈矢量化处理构建岩石三维裂隙模型,并对裂纹结构特征参数进行统计... 岩石破裂是裂纹萌生、扩展演化直至贯通的过程,为了研究受载岩石发生变形破坏时其内部裂纹动态扩展演化过程,利用工业CT对岩石破裂过程进行阶段性观测扫描,通过CT图像堆栈矢量化处理构建岩石三维裂隙模型,并对裂纹结构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定量化表征岩石破裂过程中裂纹扩展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取裂纹扩展路径上的局部破坏形态特征,结合岩矿鉴定试验进行细观尺度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裂隙体积V、表面积S及分形维数D等参数可以将三维裂隙扩展过程量化,且参量呈现基本不变—小幅增大—大幅激增的变化规律;CT切片图像中裂纹面积可以表征岩石局部裂纹扩展特征,且与同阶段三维裂隙的扩展演化特征相对应;岩石细观结构对裂隙扩展影响较大,裂隙扩展遇到砾石将形成绕砾扩展、穿砾扩展及分叉扩展3种方式。该研究成果将为岩石失稳破坏、工程岩体致灾预警工作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扫描 裂纹演化 三维重构 量化表征 扩展特征
下载PDF
膨胀土湿干胀缩裂隙演化及其定量分析 被引量:34
9
作者 骆赵刚 汪时机 杨振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13-2323,共11页
膨胀土是一种分布广泛且具有明显胀缩性的裂隙土,其裂纹萌生及裂隙扩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此试验利用基于MATLAB开发的图像处理与裂隙定量分析程序,研究了膨胀土裂隙开展的尺寸和温度效应。制备25个不同初始状态的膨胀土泥浆试样,... 膨胀土是一种分布广泛且具有明显胀缩性的裂隙土,其裂纹萌生及裂隙扩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此试验利用基于MATLAB开发的图像处理与裂隙定量分析程序,研究了膨胀土裂隙开展的尺寸和温度效应。制备25个不同初始状态的膨胀土泥浆试样,利用拍照台对其失水收缩过程中试样表面裂隙演化过程以及对应含水率进行记录。运用裂隙定量分析程序,分别对两类效应单独作用、耦合作用下的膨胀土裂隙度Df、长径比C、裂隙平均宽度w、分形维数值等指标进行定量化分析发现:膨胀土裂隙的分形维数值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指标仅受试样厚度轻微影响,分形维数与含水率ω的关系呈近似对数曲线;在失水收缩过程中膨胀土最终裂隙指标主要受到试样厚度的影响,表面尺寸对裂隙长径比、宽度最终值也有一定影响,温度影响主要体现在促使裂隙更早、更快的发育并稳定,对最终指标影响相对不明显,影响显著性顺序为:厚度>表面尺寸>温度;此外还对膨胀土失水收缩开裂过程机制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膨胀土的裂隙发育以及两类效应对其裂隙扩展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裂隙 尺寸效应 温度效应 定量表征
下载PDF
水合物生成诱导期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0
作者 雍宇 史博会 +4 位作者 丁麟 李文庆 柳扬 宋尚飞 宫敬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05-516,共12页
水合物生成诱导期是用于表征水合物生成过程的重要参数,其研究对于水合物风险控制和水合物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研究方法、水合物客体分子类型、研究内容和诱导期分布等4个方面总结回顾了国内外近期开展的水合物生成诱导期研究... 水合物生成诱导期是用于表征水合物生成过程的重要参数,其研究对于水合物风险控制和水合物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研究方法、水合物客体分子类型、研究内容和诱导期分布等4个方面总结回顾了国内外近期开展的水合物生成诱导期研究概况,表明其主要围绕诱导期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诱导期定量表征模型的建立两方面展开。介绍了诱导期的主要定性影响因素及其对诱导期的影响规律,阐述了不同类型诱导期定量表征模型的建立过程及其适用范围。结果说明,目前对于水合物生成诱导期定性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系统性不强,需要从微观角度对水合物生成及成核机理本质展开进一步研究,而所建立的诱导期定量表征模型也大都只适用于特定条件下的水合物生成诱导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诱导期 成核 分子模拟 定性影响 定量表征
下载PDF
龙马溪组页岩黄铁矿微观赋孔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11
作者 赵迪斐 郭英海 +4 位作者 朱炎铭 Geoff Wang 刘静 崇璇 张敬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64-876,共13页
随着页岩气地质理论的不断完善,页岩气储层研究也更加精细、量化,黄铁矿作为页岩气储层普遍发育的物质成分,其矿物学特征、赋孔特征与地质意义引起了关注。为细化、量化对页岩储层黄铁矿的地质认识,通过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FE-S... 随着页岩气地质理论的不断完善,页岩气储层研究也更加精细、量化,黄铁矿作为页岩气储层普遍发育的物质成分,其矿物学特征、赋孔特征与地质意义引起了关注。为细化、量化对页岩储层黄铁矿的地质认识,通过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能谱(EDS)、X射线衍射(XRD)等实验手段结合图像处理技术(Image Processing),以渝东南地区龙马溪组中下部优质页岩储层样品为例,探究页岩储层黄铁矿的发育类型和特征,量化表征评价页岩基质莓状黄铁矿在纳米尺度下的孔隙发育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讨论黄铁矿的页岩气地质意义,尤其是其储层意义。实验结果表明,莓状黄铁矿是龙马溪组页岩基质中最主要的黄铁矿类型,集合体直径介于3~10μm之间;莓状黄铁矿集合体内部晶体间有机质纳米孔发育,孔隙直径主要分布在100 nm以下,在页岩储层孔隙分类中莓状黄铁矿孔隙应归入有机成因孔隙类型;莓状黄铁矿集合体及其控制的有机质可以为页岩储层贡献0.7%~7%的孔隙比例,是对储集空间具有正贡献的、不应忽视的孔隙类型;基于图像处理技术(Image Processing)的孔隙分类表征与评价技术可以为储层孔隙研究提供新思路,是实现不同类型孔隙量化研究的可行方法。龙马溪组基质黄铁矿既可以贡献一定储集空间,也与有机质具有成因联系,可以为优质储层发育机理研究与优质储层勘探预测提供依据,在页岩气储层研究与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莓状黄铁矿 页岩储层 纳米孔 定量表征 龙马溪组
下载PDF
源-汇系统要素定量表征及耦合模式——以沙垒田凸起与沙南凹陷沙河街组为例 被引量:23
12
作者 李顺利 朱筱敏 +2 位作者 李慧勇 刘强虎 石文龙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50,共12页
源-汇系统的定量表征是目前地质学领域及油气勘探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渤海湾盆地沙垒田凸起与沙南凹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源-汇系统,本文基于该区岩心、锆石测年、测井及三维地震等资料,表征了源-汇系统要素之间的定量特征,探讨了源-汇... 源-汇系统的定量表征是目前地质学领域及油气勘探重点关注的热点问题。渤海湾盆地沙垒田凸起与沙南凹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源-汇系统,本文基于该区岩心、锆石测年、测井及三维地震等资料,表征了源-汇系统要素之间的定量特征,探讨了源-汇要素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斜坡型源-汇系统的发育模式,结果表明:在沙河街组沉积时期,沙垒田凸起东段南部基岩类型为元古界混合花岗岩,源区共发育7个汇水体系;在沙垒田凸起东段南部共识别出与汇水体系相对应的7条断槽型与古沟谷型主要输砂通道,其中古沟谷型输砂通道又可进一步细分为V型、U型及W型;沙南凹陷在沙三段沉积时期主要发育扇三角洲、浊积扇及滨浅湖—半深湖沉积,而在沙一、二段沉积时期则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滩坝及滨浅湖沉积;从源-汇系统要素的定量表征来看,盆内的沉积体积与源区的地形高差、汇水面积及沟谷截面积等3个参数密切相关,其中地形高差与沉积体的相关性最高,汇水面积次之,沟谷截面积最小;从源汇系统的耦合模式来看,地形高差大、汇水面积大,形成的沉积体系体积越大;反之地形高差小、汇水面积小,在盆内形成的沉积体系体积就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垒田凸起 沙南凹陷 沙河街组 源-汇系统 定量分析 耦合模式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沙河街组砂岩输导层连通性量化表征 被引量:22
13
作者 雷裕红 罗晓容 +2 位作者 张立宽 宋成鹏 程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2-700,共9页
以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王家岗油田沙河街组二段为重点解剖对象,利用开发动态资料,结合原油全烃气相色谱指纹特征分析,确定了砂岩输导体间的连通性,建立了利用砂地比判定砂体连通性的数学概率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量化描述了东营凹陷南斜坡... 以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王家岗油田沙河街组二段为重点解剖对象,利用开发动态资料,结合原油全烃气相色谱指纹特征分析,确定了砂岩输导体间的连通性,建立了利用砂地比判定砂体连通性的数学概率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量化描述了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沙河街组主要砂岩输导层的连通特征。研究表明,当砂地比低于20%时,砂体间基本不连通;当砂地比大于20%时,砂体间连通的概率随砂地比增加而逐渐变大;当砂地比大于80%时,砂体间完全连通。除王家岗油田、八面河及研究区西南部一带外,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输导层砂体连通性较差,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和沙河街组二段输导层砂体间连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输导体 连通性 量化表征 东营凹陷 沙河街组
下载PDF
特低渗砂岩储层微观孔喉特征的定量表征 被引量:22
14
作者 高辉 孙卫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7-72,共6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砂岩储层样品的恒速压汞实验结果为基础,对该类储层的微观孔喉特征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喉道差异较大,当渗透率小于1×10^-3μm^2时,喉道峰值半径、平均喉道半径均小于1μm,主流喉道半径...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特低渗砂岩储层样品的恒速压汞实验结果为基础,对该类储层的微观孔喉特征进行了定量表征。结果表明,样品喉道差异较大,当渗透率小于1×10^-3μm^2时,喉道峰值半径、平均喉道半径均小于1μm,主流喉道半径变化幅度较小;当渗透率大于1×10^-3μm^2时,平均喉道半径大于1μm,喉道峰值半径、主流喉道半径变化幅度明显增大,大喉道所占比例及其对渗透率的贡献增大。样品的孔隙差别不大,主要分布于100-200μm范围内;孔喉半径比分布范围大,介于10~1000之间。样品渗透率越大,有效孔隙、喉道发育程度越好。渗透率不同,孔隙、喉道毛细管曲线对,息体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孔喉特征 定量表征 储层品质 特低渗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基于波形聚类的沉积微相定量解释技术研究——以中东地区X油田为例 被引量:21
15
作者 徐海 都小芳 +4 位作者 高君 孙红军 郑磊 陆红梅 胡鹏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44-755,共12页
中东地区X油田礁滩储层薄、纵横向沉积相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因而不同岩相的油气产量差异较大,同时使得基于地震波形的沉积微相定量描述受到处理、解释以及聚类方法与参数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储层沉积微相的预测精度,在一定程度上... 中东地区X油田礁滩储层薄、纵横向沉积相变化快、非均质性强,因而不同岩相的油气产量差异较大,同时使得基于地震波形的沉积微相定量描述受到处理、解释以及聚类方法与参数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储层沉积微相的预测精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消除上述因素的影响,提出了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的基于波形相对变化的波形-微相定量表征综合解释技术,主要包括:(1)相对保幅的叠后高分辨率处理;(2)全三维高精度地层扫描解释与井震层序标定;(3)波形特征参数分析与分类;(4)波形-微相聚类与定量表征。基于波形聚类的沉积微相定量解释技术应用研究表明,地震资料的保幅处理是研究微相分类的前提,高频地震层序约束下的井震标定与波形聚类是沉积微相定量表征的核心。该方法是解决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岩相预测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礁滩储层 沉积微相 波形聚类 定量表征 储层预测
下载PDF
特低渗透储集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定量表征——以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为例 被引量:21
16
作者 梁晓伟 高薇 王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0-153,共4页
采用薄片镜下观察、储集层物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成岩作用和成岩过程中孔隙演化的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长6储集层以相对致密、低渗储集层为主,长石含量高、埋藏深度大及孔隙结构复杂等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重... 采用薄片镜下观察、储集层物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成岩作用和成岩过程中孔隙演化的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姬塬地区延长组长4+5、长6储集层以相对致密、低渗储集层为主,长石含量高、埋藏深度大及孔隙结构复杂等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重要因素;延长组长4+5、长6储集层经过了压实、胶结、溶蚀及交代等成岩作用改造,目前已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的晚期到B期的早期,压实作用造成孔隙度大量丧失,是储集层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储集层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定量表征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地区
下载PDF
几种储层裂缝评价方法的适用条件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戴俊生 冯阵东 +2 位作者 刘海磊 张继标 贾开富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34-1242,共9页
裂缝是地壳上最小的构造,成因复杂,控制和影响因素多样,形成和发育具有随机性,分布具有高度非均质性,因此储层裂缝的精细描述和预测仍是目前石油地质界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至今还没有一套很好的技术方法来根本性地解决储层裂缝分布问题.... 裂缝是地壳上最小的构造,成因复杂,控制和影响因素多样,形成和发育具有随机性,分布具有高度非均质性,因此储层裂缝的精细描述和预测仍是目前石油地质界的一个世界性难题,至今还没有一套很好的技术方法来根本性地解决储层裂缝分布问题.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总结,简单介绍了当今裂缝识别、预测、参数定量表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对比分形几何、曲率、古今应力场数值模拟等裂缝定量预测手段,分析其优点及限制条件,对相对先进的古今应力场数值模拟法进行详细介绍,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可以作为今后裂缝研究的参考,为裂缝性油气田储层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 识别 分布预测 定量表征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陈欢庆 林春燕 +1 位作者 张晶 衣丽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共9页
结合自身实践,将目前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总结为成岩阶段的划分和成岩作用的分类等研究、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成岩作用模拟、成岩相和成岩模式分析、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沉积学与成岩作用关系分析、成岩作用建模研究、成... 结合自身实践,将目前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总结为成岩阶段的划分和成岩作用的分类等研究、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成岩作用模拟、成岩相和成岩模式分析、成岩作用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沉积学与成岩作用关系分析、成岩作用建模研究、成岩作用与其他学科交叉研究等8方面,认为研究最多、最重要的是成岩作用对储层性质的影响。同时将目前成岩作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为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影响研究内容较单一、成岩作用研究的方法和手段有待丰富、成岩相的研究薄弱、成岩作用的定量化研究有待加强、成岩作用的综合分析不够、成岩作用研究精度不高等6个方面。指出了今后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相 定量表征 储层物性
下载PDF
中国煤层气储层地质与表征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大锰 贾奇锋 蔡益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6-203,共8页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发展煤储层地质学理论与技术有助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进一步突破。基于对文献调研与分析,阐述了煤层气储层地质与表征技术的研究内容及进展,分析了前缘发展方向。研究认为,煤层气储层地质学研究正在从宏观向微观、从... 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发展煤储层地质学理论与技术有助于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进一步突破。基于对文献调研与分析,阐述了煤层气储层地质与表征技术的研究内容及进展,分析了前缘发展方向。研究认为,煤层气储层地质学研究正在从宏观向微观、从定性向定量、从单学科到多学科协同发展,研究内容涉及煤储层成因类型、沉积环境、构造作用、应力特征、物性特征、几何形态、井网布置方式、储层改造及保护、井网调整及优化等产业全过程;煤层气运聚动力分为2类,一类是在气体浓度差作用下的扩散-渗流机制,另一类是压差或势差作用下的水动力-浮力机制;构造挤压应力主要通过骨架岩石的变形改变含水层与隔水层,并影响到流体渗流网络的输导能力;沉积压实主要影响孔-裂隙空间及喉道,沉积物沉降速度过快容易形成异常高压带,不利于储层流体流动;流体在三维空间中所处的温度不同,温差效应常会引起流体发生瑞利和非瑞利对流驱动,一般浅部低温、密度较大的流体会向下运动,而深部高温、密度较小的流体会向上运动;渗透率研究经历了4个阶段,包括表观现象与经验推测定性分析、多种理化效应与细化各因素作用影响机制、数学模型与数值分析等多种模拟手段定量表征以及精细完善储层微米尺度传输介质渗透率动态变化。研究指出,未来需要精细研究深部构造煤和热改造煤储层纳米级孔隙气体的赋存状态与扩散运移机理,建立健全煤系非常规天然气合采技术制度,根据纳米孔隙超量吸附的聚散过程厘定不同温压条件下煤储层微纳米孔隙中气体凝聚与游离空间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储层地质 流体 渗透性 定量表征
下载PDF
高含水期水驱特征曲线上翘新认识 被引量:19
20
作者 孙红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2-95,155,共4页
传统水驱特征曲线在高含水阶段明显偏离直线关系,曲线普遍存在上翘现象。通过孔隙尺度油水两相流动物理实验,总结了不同水驱阶段剩余油赋存特征,建立了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的定量表征方法,利用微观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水驱油过程中的油水... 传统水驱特征曲线在高含水阶段明显偏离直线关系,曲线普遍存在上翘现象。通过孔隙尺度油水两相流动物理实验,总结了不同水驱阶段剩余油赋存特征,建立了微观剩余油赋存状态的定量表征方法,利用微观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水驱油过程中的油水流动形态及剩余油赋存状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驱特征曲线的上翘与剩余油赋存状态的变化存在必然的联系,水驱过程是油相由连续相向非连续相甚至分散相逐渐转化的过程;通过分散比量化油相的分散程度,建立分散比与水驱特征曲线的关系,得出了水驱特征曲线上翘的内在原因。研究结果对中、高渗透油藏水驱开发机理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驱特征曲线 微观渗流模拟 曲线上翘 剩余油赋存状态 水驱油实验 定量表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