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粒介导的克雷伯菌耐喹诺酮类药物机制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潘晓娴 唐英春 +1 位作者 廖康 张永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5-297,共3页
目的了解华南地区qnr基因介导的克雷伯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情况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克雷伯菌株共200株,其中产酸克雷伯菌6株。PCR方法筛查基因,琼脂稀释法测MIC,质粒结合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通用引物扩增各组基因及... 目的了解华南地区qnr基因介导的克雷伯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情况并研究其耐药机制。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克雷伯菌株共200株,其中产酸克雷伯菌6株。PCR方法筛查基因,琼脂稀释法测MIC,质粒结合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通用引物扩增各组基因及测序。结果200株细菌中筛查到带qnr基因的菌株共2株(其中产酸克雷伯菌1株),均对环丙沙星敏感。进一步确证实验中证实2菌株都含qnr基因。2菌株经结合实验后在选择平板上都有菌生长,而且对环丙沙星的MIC值均有30倍以上的的提高。2株菌均有gyrASer83→Tyr突变,产酸克雷伯菌株有parCSer80→Ile突变。2株菌质粒PCR扩增的qnr产物测序结果与NCBI中qnr基因比对吻合率达100%。结论华南地区已有质粒介导的耐喹诺酮类菌株存在,它们能够跨种属转移,值得临床医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菌 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 qnr基因
下载PDF
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中qnr基因及其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12
2
作者 熊自忠 曹红霞 +3 位作者 李涛 王忠新 徐元宏 李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中qnr基因的分布以及对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29株阴沟肠杆菌对5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及头孢美唑、亚胺培南、氯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PCR检测qnr基因并将阳性扩增产...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中qnr基因的分布以及对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琼脂稀释法测定29株阴沟肠杆菌对5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以及头孢美唑、亚胺培南、氯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PCR检测qnr基因并将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阴沟肠杆菌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加替沙星的耐药率高达79.3%- 89.7%;对头孢美唑、氯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6.6%、89.7%、82.8%、55.2%、13.8%;29株阴沟肠杆菌中,2株细菌携带qnrA1基因,占6.9%。结论阴沟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显著、为多药耐药菌,少数菌株中存在qnr基因,临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耐药性 qnr基因
下载PDF
非发酵菌和环丙沙星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雪青 楼丹萍 +5 位作者 徐春泉 毛敏婕 陈舒影 林纯婵 余方友 王良兴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2期130-135,共6页
目的了解3类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在浙江省温州地区分离的非发酵菌和环丙沙星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温州地区分离的非发酵菌和环丙沙星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共600株,其中非发酵菌419株,环丙沙... 目的了解3类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在浙江省温州地区分离的非发酵菌和环丙沙星敏感肠杆菌科细菌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温州地区分离的非发酵菌和环丙沙星敏感肠杆菌科细菌,共600株,其中非发酵菌419株,环丙沙星敏感肠杆菌科细菌181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qnrA、qnrB、qnrS、aac(6)-Ib以及qepA基因,并通过DNA测序确定qnr基因型和aac(6')-Ib-cr基因变异体;通过接合转移实验研究细菌质粒介导的耐药性传递情况。结果 419株非发酵菌临床株中未检测到qnrA、qnrB、qnrS、aac(6')-Ib和qepA等耐药基因。181株环丙沙星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临床株中未检到qepA,检到2株qnrA1阳性株,分别为1株肺炎克雷伯菌和1株大肠埃希菌;2株qnrB4阳性株,均为阴沟肠杆菌复合菌;12株检测到aac(6')-Ib,分别为6株大肠埃希菌、3株阴沟肠杆菌复合菌和3株克雷伯菌属细菌。接合转移试验中,2株qnrA1阳性株和1株qnrB4阳性株接合转移成功,12株携带aac(6')-Ib-cr基因的阳性株中4株接合转移成功。结论温州地区,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不仅存在于环丙沙星耐药株中,而且还存在于环丙沙星敏感的肠杆菌科细菌中,可能不存在于非发酵菌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丙沙星 肠杆菌科 非发酵菌 qnr基因 aac(6’)-Ib—cr基因 qepA基因
原文传递
广州地区阴沟肠杆菌Qnr基因流行调查 被引量:2
4
作者 叶惠芬 陈惠玲 +1 位作者 刘平 陈玉怡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289-290,共2页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基因流行情况。方法以PCR法对62株环丙沙星耐药的阴沟肠杆菌进行qnrA、qnrB、qnrS基因检测,并结合试验了解喹诺酮耐药的可转移性。结果 62株阴沟肠杆菌中,qnrA基因阳性30...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基因流行情况。方法以PCR法对62株环丙沙星耐药的阴沟肠杆菌进行qnrA、qnrB、qnrS基因检测,并结合试验了解喹诺酮耐药的可转移性。结果 62株阴沟肠杆菌中,qnrA基因阳性30株(48.6%),qnrB基因阳性41株(66.1%),qnrS基因阳性7株(11.3%),qnrA基因和qnrB基因同时阳性16株,qnrA基因和qnrS基因同时阳性1株,qnrB基因和qnrS基因同时阳性2株。结论广州地区阴沟肠杆菌存在qnr基因,应加强qnr基因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喹诺酮类药物 qnr基因
原文传递
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中qnr基因的流行现状及耐药性检测
5
作者 黄小媛 汤勇才 陈惠玲 《广州医药》 2012年第2期53-55,共3页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的流行现状及耐药性检测。方法 PCR法对57株环丙沙星耐药的阴沟肠杆菌进行qnrA、qnrB、qnrS基因检测,并用琼脂稀释法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测定。结果 57株阴沟肠杆菌中... 目的了解阴沟肠杆菌中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的流行现状及耐药性检测。方法 PCR法对57株环丙沙星耐药的阴沟肠杆菌进行qnrA、qnrB、qnrS基因检测,并用琼脂稀释法对1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测定。结果 57株阴沟肠杆菌中阴沟肠杆菌对5种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高达89.5%~100%,对氨苄西林、四环素、头孢曲松、头孢美唑、庆大霉素、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00%、64.9%、87.7%、93%、49.1%和100%。qnrA基因阳性19株(33.3%),qnrB基因阳性15株(26.3%),qnrS基因阳性2株(3.5%),qnrA基因和qnrB基因同时阳性8株,qnrA基因和qnrS基因同时阳性1株,qnrB基因和qnrS基因同时阳性1株。结论我院阴沟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中存在qnr基因的流行,qnr阳性菌株呈多重耐药,应加强对该类基因的监测及临床用药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qnr基因 喹诺酮类药物 耐药
下载PDF
养殖动物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机制的研究
6
作者 王云鹏 崔生辉 +3 位作者 李景云 胡昌勤 金少鸿 马越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7-482,共6页
目的 调查养殖业动物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阐明耐药机制,为控制畜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从7省市9家养殖场采集鸡和猪的肛门拭子样本,分离并鉴定其中的大肠埃希菌,PCR扩增筛选其中的质粒上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 目的 调查养殖业动物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阐明耐药机制,为控制畜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从7省市9家养殖场采集鸡和猪的肛门拭子样本,分离并鉴定其中的大肠埃希菌,PCR扩增筛选其中的质粒上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A、qnrB、qnrS、qnrC、qnrD和aac(6')-I 6-cr,并进行测序和药敏试验,通过接合试验以确定耐药基因的可转移性以及在喹诺酮耐药中的作用.结果 在818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38株qnr阳性菌株和75株aac阳性菌株,其中gyrA突变的有15株,parC突变的有13株.结论 养殖业动物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的耐药性较为普遍,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作为一个重要的机制参与其中,提示应加强食源性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质粒介导耐药 qnr基因 喹诺酮耐药
原文传递
高温堆肥过程对猪粪来源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郑宁国 黄南 +5 位作者 王卫卫 喻曼 陈晓旸 姚燕来 王卫平 洪春来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86-1992,共7页
为研究大规模好氧高温堆肥过程对猪粪来源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4个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erythromycin resistance methylase,erm A、erm B、erm C和erm F)、3个β-内酰胺抗性基因(beta-lactamase,bla TEM、bla ... 为研究大规模好氧高温堆肥过程对猪粪来源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了4个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erythromycin resistance methylase,erm A、erm B、erm C和erm F)、3个β-内酰胺抗性基因(beta-lactamase,bla TEM、bla CTX和bla SHV)和2个喹诺酮类抗性基因(quinolone resistance,qnr A和qnr S)在堆肥过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堆肥初期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含量显著高于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性基因(P<0.01),其中erm B基因丰度最高为9.88×10~8copies·g^(-1),其次是erm F为9.40×10~8copies·g^(-1).在高温堆肥结束时β-内酰胺抗性基因和喹诺酮类抗性基因丰度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大环内酯类抗性基因在堆肥结束后仍然具有较高含量.其中,erm F基因与堆肥初期相比甚至出现了增加的情况,这表明高温堆肥过程不能有效去除所有抗生素抗性基因.对于某些抗生素抗性基因,堆肥可能还是良好的生物反应器而导致抗性基因的增殖,农田中堆肥产品的施用有可能会造成抗生素抗性基因的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堆肥 抗生素抗性基因 ERM BLA qnr 荧光定量PCR
原文传递
Genotypic Diversity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Quinolone Resistant Determinants from Enterobacteriaceae in Yaoundé, Cameroon
8
作者 Emilia Enjema Lyonga Mbamyah Michel Toukam +8 位作者 Marie-Claire Okomo Assoumou Anthony M. Smith Celine Nkenfou Hortense Kamga Gonsu Anicette Chafa Betbeui Martha Tongo Mesembe Agnes Bedie Eyoh George Mondinde Ikomey Sinata Koulla-Shiro 《Open Journal of Medical Microbiology》 2020年第2期33-45,共13页
<strong>Background:</strong> Enterobacteriaceae causes many types of infections which are often treated with quinolones and fluoroquinolone (Q/FQ).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s to Q/FQ are usually associated ... <strong>Background:</strong> Enterobacteriaceae causes many types of infections which are often treated with quinolones and fluoroquinolone (Q/FQ).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s to Q/FQ are usually associated with mutations in the quinolone resistance determining region which alter the conformation of target amino acid residues within the protein and in the <em>qnr</em> genes. This study aimed at determining the antimicrobial resistant profile of a sample of Enterobacteriaceae from Cameroon and the genetic diversity in quinolone-resistant isolates in view of implementing a better management, treatment,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of these resistant strains. <strong>Methods:</strong> Identification and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was done using VITEK 2. The detection of pla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 (PMQR) genes was carried out using the conventional PCR method. Sequencing was done using the Applied Biosystem 3500 genetic analyser. DNA fingerprint was obtained using 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strong>Results:</strong> Among 440 Enterobacteriaceae, the most prevalent genera were: <em>Escherichia</em> 178/440 (39.5%);<em>Klebsiella</em> 148/440 (33.6%);<em>Enterobacter </em>35/440 (8%);<em>Pantoea</em> 28/440 (6.4%);<em>Proteus</em> 14/440 (3.2%) <em>Salmonella </em>13/440 (3%). Ampicillin resistance showed the highest prevalence with 371/440 (81%) and Imipenem the lowest resistance 9/440 (2.1%). The ciprofloxacin resistance rate was 161/440 (36.6%). The detected 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 (PMQR) genes were: <em>qnrA</em>, 2/161 (1.2%);<em>qnrB</em>, 31/161 (19.3%);<em>qnrS</em>, 13/161 (8.1%): <em>Aac</em> (6')<em>Ib-cr</em>, 84/161 (52.2%) and <em>qepA</em>, 3/161 (1.9%). There were several mutations in the <em>parC</em> gene of <em>Klebsiella</em> leading to S80D and S80N substitutions. Two pairs of <em>Klebsiella</em> <em>peumoniae</em> strains were phenotypically and genotypically identical with 100% similarity in the dendrogramme. <strong>Conclusion:</strong> This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EROBACTERIACEAE Quinolone Resistance 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 qnr gene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