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壮语老借词、汉越语和平话的历史源流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连进 《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87-91,100,共6页
从壮语老借词、汉越语、平话和粤语的十三项语音特征的平行比较 ,显示了前三种语种在语音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并都与粤语 (指以广州话为代表的较晚历史层次的粤语 )有着一致的区别 ,这说明在早于《切韵》时代的古代南方地区存在着一种内... 从壮语老借词、汉越语、平话和粤语的十三项语音特征的平行比较 ,显示了前三种语种在语音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并都与粤语 (指以广州话为代表的较晚历史层次的粤语 )有着一致的区别 ,这说明在早于《切韵》时代的古代南方地区存在着一种内部相当一致的汉语权威方言 ,前三个语种应是来源于这一权威方言而以广州话为代表的粤语则是来源于《切韵》系统 ,从而进一步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特征 《切韵》 汉越语 壮语 平话 粤语 借词 方言
下载PDF
试论重韵产生的原因及其分立的性质 被引量:7
2
作者 马德强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2-116,121,共6页
重韵的出现是学术界用后来产生的等韵名目框范《切韵》韵类的结果。韵书里重韵的分立是当时的文学语言系统中实际读音有别的反映。重韵现象不宜用来作为《切韵》是综合音系的证据。
关键词 重韵 《切韵》 等韵
下载PDF
《续一切经音义》引《切韵》考 被引量:5
3
作者 汪寿明 《语言科学》 2003年第1期60-64,共5页
本文对《续一切经音义》引《切韵》中前后重出、引书名称及所引名为《切韵》实今《广韵》等几方面作粗略考查,认为《续一切经音义》虽署"希麟集",然其始成书时恐已非一人之力所为,而有众人助之;后于北方流传过程中,又有不少... 本文对《续一切经音义》引《切韵》中前后重出、引书名称及所引名为《切韵》实今《广韵》等几方面作粗略考查,认为《续一切经音义》虽署"希麟集",然其始成书时恐已非一人之力所为,而有众人助之;后于北方流传过程中,又有不少释子依《广韵》为其增补,方成今日之《续一切经音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续一切经音义 切韵
下载PDF
音韵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侨三等”VS“假二等”“假四等”及其他 被引量:3
4
作者 鲁国尧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58,219,220,共13页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大任务是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的建设。汉语音韵学是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基本学科,也是国学的基础学科,拥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应该继承、光大音韵学的优良传统,也要勇于创新,建...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重大任务是加快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学术、话语三大体系的建设。汉语音韵学是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基本学科,也是国学的基础学科,拥有近两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应该继承、光大音韵学的优良传统,也要勇于创新,建设具有时代精神的体系。就音韵学话语体系而言,鲁国尧本世纪初曾提出音韵学新术语"矩形网状语音结构图",今又提出新术语"折叠型切韵图""展开型切韵图"。音韵学教科书、词典一直都采用"假二等"和"假四等"两个术语,但有深弊,于是另创新术语"侨三等",以"良币驱除劣币"。就如何建构音韵学话语体系问题,鲁国尧提出四策:继承、光大;考古;淘汰;创新。这或许是中国语言学界论述三大体系构建的第一篇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韵学话语体系 切韵图 侨三等 假二等 假四等
原文传递
试论陆法言的语言观及《切韵》音系之性质 被引量:1
5
作者 高永奇 《殷都学刊》 2000年第3期97-102,共6页
对陆法言《切韵》及其音系性质的讨论已有很多, 但从语言文字观的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尚未见到。从陆法言的语言观的角度入手可以看出,陆法言的语言观的本质是“字本位”的。综合以往各家之成果,深入讨论《切韵》的音系 基础,可以看... 对陆法言《切韵》及其音系性质的讨论已有很多, 但从语言文字观的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尚未见到。从陆法言的语言观的角度入手可以看出,陆法言的语言观的本质是“字本位”的。综合以往各家之成果,深入讨论《切韵》的音系 基础,可以看出它所代表语音系统是当时读书人使用的书面语语音系统,只 有 对那些南北语音差别比较大,而读书人的读音又存在明显差别的字,他们才会吸收方言中的 语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观 《切韵》音系 字本位 书面语音
下载PDF
《切韵》的音韵系统
6
作者 康素娟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5-58,共4页
《切韵》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韵书,它反映了中古雅言的声韵体系,创立了科学语言学的重要方法,是此后历代韵书的楷模。
关键词 《切韵》 韵书 音韵 科学语言学 陆法言 中古时期
下载PDF
论《切韵》的审音原则 被引量:1
7
作者 汪业全 孙月香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32,共8页
《切韵》采用了"从分"的审音原则。本文对《切韵·序》关键词"捃选精切"之"切"的释义予以补正,指出《切韵》书题的双层含义。利用南北朝、隋代诗文用韵,验证《切韵》审音"从分"的原则,分... 《切韵》采用了"从分"的审音原则。本文对《切韵·序》关键词"捃选精切"之"切"的释义予以补正,指出《切韵》书题的双层含义。利用南北朝、隋代诗文用韵,验证《切韵》审音"从分"的原则,分析该原则实现的三种途径。根据《颜氏家训·音辞》的全部韵辨例及"开皇论韵"史实,阐明《切韵》审音原则之源。"从分"的兼容机制使《切韵》获得了极大的兼容性,《切韵》系韵书及之后韵书的演进,与这一机制有关。基于"从分"的审音原则,提出了《切韵》语音性质的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审音原则 “从分” 颜之推
下载PDF
旅顺博物馆藏《切韵》残片考释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维焱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2,146,共9页
《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在唐代,《切韵》逐渐成为了文化语言和诗文创作的典范,也因此多有补续增益之作。此次整理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书过程中,又有两枚《切韵》残片被发现。本文通过研究该两枚残片中的收字、反切、注... 《切韵》是现今可考的最早的韵书。在唐代,《切韵》逐渐成为了文化语言和诗文创作的典范,也因此多有补续增益之作。此次整理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书过程中,又有两枚《切韵》残片被发现。本文通过研究该两枚残片中的收字、反切、注释,确认其中之一(LM20-1521-12-11)属于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的系统,而另一枚(LM20-1523-01-02)与德藏的五枚残片为同一写本,属于王本系统之外的另一种系统。不同写本系统的《切韵》及其他小学之书的一再发现,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汉文化在边地传播、接受的层次性,同时也是研究周边民族群体知识互动的重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 切韵 德藏吐鲁番文书 高昌回鹘
原文传递
唐刘干夫妻墓志考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牛红广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2-14,共3页
洛阳出土晚唐刘干墓志记载了志主的家世生平、科第宦历及其著述等情况。刘干曾于大中年间修订《切韵》12卷及《通纂》、《通例》共10卷,可为研究唐五代《切韵》系韵书演变、补两唐书《经籍》、《艺文》二志之阙提供原始文献线索。其妻... 洛阳出土晚唐刘干墓志记载了志主的家世生平、科第宦历及其著述等情况。刘干曾于大中年间修订《切韵》12卷及《通纂》、《通例》共10卷,可为研究唐五代《切韵》系韵书演变、补两唐书《经籍》、《艺文》二志之阙提供原始文献线索。其妻太原王氏墓志为当世仅见刘干之著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刘干 墓志 《切韵》
下载PDF
《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考
10
作者 刘华江 《励耘语言学刊》 2009年第1期89-95,共7页
本文从韵目和收字两个方面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和《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二书之间的异同之处,指出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和《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一定具有某种极为密切的关系,并怀... 本文从韵目和收字两个方面全面考察和比较了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和《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二书之间的异同之处,指出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和《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一定具有某种极为密切的关系,并怀疑《黄氏逸书考》所载李舟《切韵》直接来自于徐铉改定的《说文解字篆韵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篆韵谱 黄氏逸书考 李舟 切韵 比较
下载PDF
试论吕静《韵集》韵部系统
11
作者 张平忠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86-88,共3页
吕静《韵集》是我国早期的韵书,在韵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陆法言的《切韵》,也曾参考过《韵集》。但对这部韵书的研究,尤其是对其韵部系统的研究,一直以来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就有关这部韵书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证... 吕静《韵集》是我国早期的韵书,在韵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陆法言的《切韵》,也曾参考过《韵集》。但对这部韵书的研究,尤其是对其韵部系统的研究,一直以来没有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就有关这部韵书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证,构拟出完整的吕静《韵集》的韵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静 《韵集》 《切韵》 韵目小注
下载PDF
《切韵》语音规范性质简析
12
作者 蒋至群 孙月香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第8期109-112,共4页
《切韵》是南北朝韵书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韵书。文章试从规范语言学角度探讨《切韵》语音性质。从背景因素、规范意识、语音系统等方面略作考察,论证《切韵》具有语音规范性质。
关键词 《切韵》 语音规范 正音
下载PDF
《颜氏家训·音辞》音辨述论
13
作者 汪业全 孙月香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122-131,共10页
《颜氏家训·音辞》旨在辨析古今南北语音的异同得失。《音辞》音辨主要有辨析声母、韵母、音变别义之字音、音近假借之字音四种类型。总结《音辞》音辨规律,有助于正确把握《切韵》的语音性质。
关键词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 音辨 《切韵》
下载PDF
《切韵》元魂痕同用之语音依据
14
作者 黄薇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21-125,共5页
南北朝至《切韵》时期元、魂、痕韵同用,而其他时期除了受韵书限制之外则是元仙合韵,这个语音变化现象并非由于语言的自然发展,而是具有实际语音的依据。我们综观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用韵情况,考察相关作家的祖籍及其生平经历,推证元魂痕... 南北朝至《切韵》时期元、魂、痕韵同用,而其他时期除了受韵书限制之外则是元仙合韵,这个语音变化现象并非由于语言的自然发展,而是具有实际语音的依据。我们综观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用韵情况,考察相关作家的祖籍及其生平经历,推证元魂痕同用可能是南北朝时期的吴语区的语音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元魂痕同用 实际语音 吴语
下载PDF
广州方言何以较完整保留入声
15
作者 谭海生 《惠州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8-92,共5页
广州方言入声与《切韵》入声有非常紧密的对应关系。广州方言的源头和基础是秦通语(古关中话)。古关中话也是《切韵》所记录语音的主要源头之一。两千多年来,广州方言一直在相当固定的地域、相对稳定的居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用,这就... 广州方言入声与《切韵》入声有非常紧密的对应关系。广州方言的源头和基础是秦通语(古关中话)。古关中话也是《切韵》所记录语音的主要源头之一。两千多年来,广州方言一直在相当固定的地域、相对稳定的居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用,这就是广州方言较完整保留入声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方言 切韵 入声
下载PDF
从颜之推看《切韵》音系的性质
16
作者 方庆蓉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3期140-142,共3页
对于《切韵》是一部什么样的韵书,它的语音基础是什么,所代表的是何时何地何种类型的语音,历来存在争议。《切韵》序中交代"欲更捃选精切,除消舒缓。颜外史、萧国子多所决定",可见颜之推是《切韵》编纂大纲的拟定者之一,要想... 对于《切韵》是一部什么样的韵书,它的语音基础是什么,所代表的是何时何地何种类型的语音,历来存在争议。《切韵》序中交代"欲更捃选精切,除消舒缓。颜外史、萧国子多所决定",可见颜之推是《切韵》编纂大纲的拟定者之一,要想弄清《切韵》的性质,研究颜之推的音韵观点、用韵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之推 切韵 音韵
下载PDF
再论《切韵》唇音字的开合口
17
作者 刘芹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24-27,共4页
对于《切韵》唇音字的开合口问题,学界一派主张不分开合、一派主张分开合。本文通过对《切韵》唇音字开合口问题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就黄易青先生、阮廷贤先生、储泰松先生的文章提出质疑,认为在各类证据尚不充分的情形下,对《切韵》唇音... 对于《切韵》唇音字的开合口问题,学界一派主张不分开合、一派主张分开合。本文通过对《切韵》唇音字开合口问题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就黄易青先生、阮廷贤先生、储泰松先生的文章提出质疑,认为在各类证据尚不充分的情形下,对《切韵》唇音字的开合问题宜持保守态度,以不分开合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唇音字 开合口
下载PDF
《切韵研究》评介
18
作者 侯俊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142-148,共7页
《切韵研究》以宋跋本王韵为研究对象,对前人的研究或补充论证,或提出新的看法。比如:声母方面主张泥娘分立,佐证俟母独立和影母、日母及知庄组音值,批判了高本汉浊声母送气和j化学说;韵母方面提出重纽两类归属,严、凡,真、臻合一,归整... 《切韵研究》以宋跋本王韵为研究对象,对前人的研究或补充论证,或提出新的看法。比如:声母方面主张泥娘分立,佐证俟母独立和影母、日母及知庄组音值,批判了高本汉浊声母送气和j化学说;韵母方面提出重纽两类归属,严、凡,真、臻合一,归整韵系结构,并重新构拟重纽、重韵的音值等新观点,建立起中古音研究框架。此书涉及到的中古音研究热点、难点问题和研究材料、方法及其结论值得继续探讨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荣芬 切韵 声类 韵类 拟音 评介
下载PDF
《切韵》系韵书中歌戈韵与梵汉、汉藏对音比较
19
作者 陆招英 《莆田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54-56,共3页
比较梵汉、汉藏的一些对音材料,发现后汉三国歌戈韵母的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切韵》把它们合为一韵无可非议。而唐五代西北方言,歌韵字与戈韵非唇音字主要元音虽然相同,但后者已比前者多了个[w] 合口介音。
关键词 《切韵》 歌戈韵 梵汉 汉藏 对音 中古 语音
下载PDF
汉语音韵研究中难以回避的论争——再论高本汉体系及《切韵》性质诸问题 被引量:3
20
作者 潘文国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12,共11页
《切韵》音系的性质问题,是关系到汉语音韵学研究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但这个问题远未得到最后解决,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两次对《切韵》音系性质的讨论是不彻底的。造成这一不彻底的原因在于,讨论《切韵》音系的性质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 《切韵》音系的性质问题,是关系到汉语音韵学研究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但这个问题远未得到最后解决,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两次对《切韵》音系性质的讨论是不彻底的。造成这一不彻底的原因在于,讨论《切韵》音系的性质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切韵》究竟是个综合体系还是单一体系?第二,《切韵》是如何把多种体系“综合”进一个体系的?第三,怎么理解作为综合体系的《切韵》与分成四“等”的韵图间的关系?第四,综合体系条件下如何处理古音构拟问题?而前两次讨论中双方都只把主要精力放在在第一、至多第二个问题上,这是综合体系论者未能坚持住自己的立场的根本原因。本文努力从这四个方面都给出完整的解释。文章在引言之外,共分四个部分,即是从这四个方面来阐述综合体系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韵》 汉语 音韵学 单一体系 齿音枢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