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酯抑制TNF-α和MMP-9表达延缓大鼠颈椎间盘退变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漆启华 李晨 +4 位作者 肖强 邓亮 张遂辉 乐旸 董谢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93-1398,共6页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酯(PDTC)对大鼠颈椎动力失衡模型颈椎间盘组织形态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PDTC抑制颈椎间盘退变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切断大鼠颈后部浅、深... 目的观察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酯(PDTC)对大鼠颈椎动力失衡模型颈椎间盘组织形态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PDTC抑制颈椎间盘退变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切断大鼠颈后部浅、深肌群构建颈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PDTC给药组(A组):造模术后腹腔每日注射PDTC溶液。模型组(B组):造模术后腹腔每日注射生理盐水。假手术组(C组):手术切开大鼠颈后部皮肤后立即缝合并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术后10、12、16周分批处死动物,获取C5/6椎间盘组织,光镜下观察椎间盘形态改变,qPCR检测椎间盘组织中TNF-αmRNA、MMP-9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椎间盘组织中TNF-α、MMP-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PDTC给药组(A组)椎间盘结构破坏减轻,纤维环结构排列有序。模型组(B组)TNF-α、MMP-9基因表达量随实验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早期增速较快,后期逐渐缓慢,在12周达高峰,而蛋白表达量在术后10周即达到较高水平,与12周、16周时间点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各时间点PDTC给药组TNF-αmRNA、MMP-9 mRNA及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B组)明显降低(P<0.01),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结论 TNF-α、MMP-9是参与大鼠颈椎间盘退变过程的重要炎性因子,TNF-α、MMP-9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参与大鼠颈椎间盘退变,PDTC有望成为颈椎间盘退变的防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酯(PDTC) 颈椎间盘退变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颈椎动力失衡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