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25-羟维生素D与过敏性紫癜发病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董显燕 钟涛 +3 位作者 黄郁波 易玲 曾海江 钟小梅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76-1078,1081,共4页
目的探讨人体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过敏性紫癜(HSP)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3例HSP患者和161例随机对照儿童血清25(OH)D水平,并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以214例研究对象的25(OH)D水平四分位数为... 目的探讨人体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过敏性紫癜(HSP)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3例HSP患者和161例随机对照儿童血清25(OH)D水平,并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基本资料。以214例研究对象的25(OH)D水平四分位数为依据将其分为4个区间,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各区间血清25(OH)D水平与HSP发病风险的关联程度。结果病例组血清25(OH)D水平中位数为11.40ng/mL,对照组为15.36n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最低浓度组即第1区间为参考水平,第2、3、4区间OR值及95%CI分别为0.468(0.341~0.771)、0.442(0.302~0.627)、0.339(0.199~0.501)。采用前进法对性别、抽血季节进行校正,校正后第2、3、4区间OR值及95%CI分别为0.459(0.333~0.741)、0.408(0.317~0.611)、0.387(0.221~0.517),25(OH)D水平的升高与HSP发病风险的下降存在线性相关(P<0.05)。结论 HSP发病风险随血清25(OH)D水平的增高而降低,25(OH)D可能是HSP发病的一项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25-羟维生素D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及内镜下表现 被引量:4
2
作者 许镇 章礼久 王乔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年第9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3年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5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均行胃镜检查,19例行肠镜检查。结果 9例发病前有相应的诱因。54例均以腹痛为首发...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13年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54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35例均行胃镜检查,19例行肠镜检查。结果 9例发病前有相应的诱因。54例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且症状重、腹部体征轻,皮肤紫癜均在之后出现:18例出现显性消化道出血。内镜检查示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淤斑、糜烂、溃疡形成。病变范围广,以十二指肠壶腹降交界及降结肠,乙状结肠为重,激素治疗有效。结论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表现复杂,以症状与体征不符、内镜下胃肠黏膜病变广泛、激素治疗有效为特点,易误诊,需早期行内镜检查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内窥镜检查 诊断
下载PDF
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对儿童紫癜性肾炎病理分级与临床分型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宁发锦 禤卫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01-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对紫癜性肾炎病理分级与临床分型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190例确诊为紫癜性肾炎患儿及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评估紫癜性肾炎患儿病理分级和临床分型。采用Spearman秩相... 目的探讨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对紫癜性肾炎病理分级与临床分型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190例确诊为紫癜性肾炎患儿及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评估紫癜性肾炎患儿病理分级和临床分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病理分级及临床分型的关系。结果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5±3.2mg/L,0.9±0.2mg/L,P<0.05);随着患儿病理分级与临床分型加重,其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也逐渐升高,相关分析结果提示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型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4(P<0.05)和0.892(P<0.05)。结论紫癜性肾炎患儿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与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型存在明显相关,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应紫癜性肾炎肾组织病理改变及临床病情严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紫癜 过敏性 C反应蛋白 儿童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者外周血细胞间黏附分子2、3与黑色素瘤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初探
4
作者 李玉娟 李姝文 王秀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4期96-99,共4页
目的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2(ICAM-2)、ICAM-3、黑色素瘤细胞黏附分子(MCAM)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本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60例HSP患者组与5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CAM-2、ICAM-3水... 目的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2(ICAM-2)、ICAM-3、黑色素瘤细胞黏附分子(MCAM)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并探讨其在本病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60例HSP患者组与5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CAM-2、ICAM-3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HSP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CAM mRNA的相对表达。结果 HSP患者血清ICAM-2、ICAM-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各组间两两比较,血清中ICAM-2、ICAM-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PBMC中MCAM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M-2、ICAM-3、MCAM可能在HS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细胞黏附分子 胞间黏附分子2 胞间黏附分子3 黑色素瘤细胞黏附分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