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触发角识别的脉动直流剩余电流有效值检测方法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奎 戴逸华 +2 位作者 牛峰 王尧 吕岩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84,共5页
针对电力电子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的脉动直流电流信号进行傅里叶分析,得到不同触发角下脉动直流电流各谐波分量幅值的变化趋势,并能通过谐波分量的幅值比对触发角进行识别;根据剩余电流互感器在不同触发角下脉动直流电流信号的传变误差... 针对电力电子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的脉动直流电流信号进行傅里叶分析,得到不同触发角下脉动直流电流各谐波分量幅值的变化趋势,并能通过谐波分量的幅值比对触发角进行识别;根据剩余电流互感器在不同触发角下脉动直流电流信号的传变误差对二次侧电流进行补偿计算,从而得到一次侧脉动直流电流有效值;对剩余电流互感器进行试验测试分析,在脉动直流剩余电流下,二次侧信号与一次侧信号存在较大传变误差,而采用补偿计算方法后最大误差不超过4.5%。因此所提的触发角识别方法和脉动直流剩余电流补偿计算方法有效,可以提高脉动直流剩余电流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直流 剩余电流 傅里叶分析 触发角识别 有效值
下载PDF
脉动直流电压下油中电晕老化过程中油纸绝缘的空间电荷特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剑 徐洪 +2 位作者 王艳 杨丽君 廖瑞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662-2668,共7页
为探讨脉动直流电压下油中电晕老化过程中空间电荷对油纸绝缘的影响,设计了油中电晕放电模型,在脉动直流电场下进行油纸绝缘电晕老化试验,采用电声脉冲(PEA)法测试不同电晕老化程度下绝缘纸的空间电荷特性,并分析了空间电荷特性随着电... 为探讨脉动直流电压下油中电晕老化过程中空间电荷对油纸绝缘的影响,设计了油中电晕放电模型,在脉动直流电场下进行油纸绝缘电晕老化试验,采用电声脉冲(PEA)法测试不同电晕老化程度下绝缘纸的空间电荷特性,并分析了空间电荷特性随着电晕老化程度加深的变化规律。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在脉动直流下的油中电晕老化初期,以负电荷注入油纸试品为主导;随着电晕老化程度的加深,油纸试品中的电荷复合加剧,并逐渐以正电荷注入为主导;此外,电晕老化后试品的空间电荷消散速率比未老化试品大幅增加,该现象对其直流条件下反极性效应的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脉动直流 油中电晕 老化 空间电荷 电声脉冲(PEA)法 换流变压器
下载PDF
脉动直流的纹波系数 被引量:4
3
作者 俞丰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21,36,共5页
脉动直流的纹波系数是电镀行业中某些镀种的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对可控硅整流器与高频开关电源如何降低与计算纹波系数进行讨论,高频开关电源由于采用了PWM脉宽调制的最新技术,因此高频开关电源与可控硅电源输出脉动直流的纹波系数其... 脉动直流的纹波系数是电镀行业中某些镀种的一个重要的工艺参数。对可控硅整流器与高频开关电源如何降低与计算纹波系数进行讨论,高频开关电源由于采用了PWM脉宽调制的最新技术,因此高频开关电源与可控硅电源输出脉动直流的纹波系数其测量与计算方法都有较大差异,对高频电源的纹波系数作了较详细的讨论。结果认为,对电源低纹波要求需根据镀种的工艺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直流 纹波系数 谐波
下载PDF
高压直流接地极单极运行对变压器脉动冲击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加斌 陈玉峰 +3 位作者 顾朝亮 雍军 赵文彬 姜朋亮 《电气传动》 2022年第8期28-33,共6页
讨论了直流接地极双极转单极大地方式运行时,偏磁电流对近区变压器励磁特性的影响。基于场路耦合原理建立了变压器直流偏磁联合仿真模型,分析了接地极单极大地方式运行对交流电网以及变压器励磁特性的作用机理。通过仿真模型分析,结果表... 讨论了直流接地极双极转单极大地方式运行时,偏磁电流对近区变压器励磁特性的影响。基于场路耦合原理建立了变压器直流偏磁联合仿真模型,分析了接地极单极大地方式运行对交流电网以及变压器励磁特性的作用机理。通过仿真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直流接地极双极转单极大地方式运行时,流过交流电网的偏磁电流为随时间变化的脉动型直流电流,其侵入变压器绕组造成了励磁电流也发生脉动变化,随着脉动直流幅值的增加,变压器励磁电流峰-谷间差值也逐渐增大。在直流接地极运行方式调整时,建立的仿真模型可以对交流电网直流偏磁水平监测和变压器励磁特性评估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极 变压器 励磁特性 直流偏磁 脉动直流
下载PDF
脉动直流剩余电流下AC型漏电断路器动作特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倩 李奎 +3 位作者 王尧 王天朔 林靖怡 孙家豪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0-107,共8页
电力电子设备系统出现故障时,漏电电流呈现非正弦特征,并会对漏电断路器的动作特性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脉动直流剩余电流的特征进行分析,建立AC型剩余电流互感器数学模型,分析直流分量对剩余电流互感器输出的影响。采用MATLAB/Simulin... 电力电子设备系统出现故障时,漏电电流呈现非正弦特征,并会对漏电断路器的动作特性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脉动直流剩余电流的特征进行分析,建立AC型剩余电流互感器数学模型,分析直流分量对剩余电流互感器输出的影响。采用MATLAB/Simulink建立剩余电流互感器动态仿真模型,对AC型漏电断路器的典型检测与保护电路进行分析,发现脉动直流剩余电流下互感器输出信号失真为其动作特性变化的主要原因。对AC型漏电断路器的漏电保护动作特性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脉动直流剩余电流下,断路器不能正确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漏电保护 剩余电流 AC型漏电断路器 互感器 脉动直流剩余电流
下载PDF
热老化油浸绝缘纸在脉动直流电压作用下的击穿电压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姚德贵 张洋 +3 位作者 王飞鹏 黄镜亮 景中炤 吕中宾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84,共7页
本研究首先制备了不同老化状态的油浸绝缘纸,在脉动直流电压下测量其击穿电压,并与交流击穿电压和直流击穿电压进行比较。通过测定油浸绝缘纸的聚合度、水分含量、介孔分布和裂缝特征,探讨不同老化状态下击穿电压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 本研究首先制备了不同老化状态的油浸绝缘纸,在脉动直流电压下测量其击穿电压,并与交流击穿电压和直流击穿电压进行比较。通过测定油浸绝缘纸的聚合度、水分含量、介孔分布和裂缝特征,探讨不同老化状态下击穿电压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交流击穿电压最小,脉动直流击穿电压(脉动系数r=1/5)在油浸绝缘纸失效之前最大。在热老化过程中,击穿电压偶尔波动甚至升高,在直流电压和脉动直流电压下(r=1/5和1/3)的击穿电压随老化时间的变化趋势与交流击穿电压相反。油浸绝缘纸的含水量、吸油能力、纸结构的损伤都是导致击穿电压随老化时间变化的原因,但各因素影响的重要性随老化状态的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击穿电压 脉动直流电压 热老化 油浸绝缘纸
下载PDF
脉冲直流环节三相逆变器零区效应与补偿
7
作者 杜会卿 刁利军 +2 位作者 周朝阳 陈杰 刘志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5-214,共10页
为解决恒定直流环节三相逆变器中电解电容寿命较短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混合脉宽调制策略的脉冲直流环节三相逆变器拓扑结构,但电解电容的取消会对最终输出电压造成不利影响;通过构建输出电压在三角载波周期内的平均数学模型与偏差电压... 为解决恒定直流环节三相逆变器中电解电容寿命较短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混合脉宽调制策略的脉冲直流环节三相逆变器拓扑结构,但电解电容的取消会对最终输出电压造成不利影响;通过构建输出电压在三角载波周期内的平均数学模型与偏差电压在调制波周期内的傅里叶解析数学模型,对不同前后级载波频率差异、零区宽度和调制度下输出电压谐波性能、直流电压利用率和直流偏置的变化规律进行深入探究,进而基于时域仿真对输出电压的时变波形进行零区效应量化分析,最终基于输出电压平均数学模型,提出一种调制波分段补偿策略,并通过仿真与样机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与补偿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变流器 脉冲直流环节 零区 谐波畸变 直流电压利用率 直流偏置 补偿策略
下载PDF
脉冲直流环节高频链辅助逆变器与SRSPWM混合调制研究
8
作者 常玉洁 周朝阳 +2 位作者 杨春 李雪飞 杜会卿 《电气工程学报》 2017年第2期8-14,37,共8页
为保证脉冲直流环节高频链辅助逆变器较高的输出电压质量,引进SRSPWM混合调制策略。该调制前级采用移相控制方式,而移相角度由6脉波与三角载波的占空比决定;后级实现对前级的解调,但在一个基波周期内仅有1/3周期处于调制状态,与传统SPW... 为保证脉冲直流环节高频链辅助逆变器较高的输出电压质量,引进SRSPWM混合调制策略。该调制前级采用移相控制方式,而移相角度由6脉波与三角载波的占空比决定;后级实现对前级的解调,但在一个基波周期内仅有1/3周期处于调制状态,与传统SPWM调制相比大大减小了开关损耗。通过数学推导验证了该调制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对该混合调制策略进行了仿真与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直流环节高频链辅助逆变器 SRSPWM混合调制 谐波分析 输出LC滤波器
下载PDF
双向大升压比直流变换器型逆变器 被引量:5
9
作者 陈道炼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5-62,共8页
提出并深入研究了双向大升压比直流变换器型逆变器电路拓扑、控制策略、稳态原理特性、电压传输比的推导方法和关键电路参数的设计准则,给出了仿真和原理实验结果。这种逆变器是由两个相同的、输出反相的低频正弦脉动直流电压的双向功... 提出并深入研究了双向大升压比直流变换器型逆变器电路拓扑、控制策略、稳态原理特性、电压传输比的推导方法和关键电路参数的设计准则,给出了仿真和原理实验结果。这种逆变器是由两个相同的、输出反相的低频正弦脉动直流电压的双向功率流大升压比的直流变换器以差动电路构成。理论分析、仿真和原理实验结果表明,这种逆变器具有电路拓扑简洁、双向功率传递、升压比大、功率密度高、输入电流纹波小、控制简单、负载短路时可靠性高、应用前景广泛等优点,为实现大升压比的大容量逆变器奠定了关键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压直流变换器 大升压比 逆变器 双向功率流 低频正弦脉动直流电压
下载PDF
脉动直流高压电源及其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彦 王荣毅 刘林茂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2期27-32,共6页
用极简易的办法在典型的 C—W 倍压电路输出的直流高压上再迭加上交流高压,获得了脉动直流高压。本文给出了该电源的结构、输出特性以及电晕放电特性。
关键词 高压电源 脉动 直流 静电除尘
下载PDF
有源钳位低脉动谐振DC环逆变器的控制策略
11
作者 蒋发标 沈祥林 +1 位作者 徐国卿 梁志文 《电力电子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0-43,共4页
提出一种新的谐振DC环电路拓扑结构 ,在分析其原理的基础上 ,详细讨论了有源钳位低脉动谐振DC环逆变器的控制实现 ,实验结果证明了该电路拓扑结构的可行性和良好的控制性。
关键词 脉宽调制 软开关 零电压 有源钳位低脉动谐振dc 控制策略 逆变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