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血管重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肖梨 佟晓永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2-110,共9页
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的临床血流动力学症候群,可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血管重构是PAH最显著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其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调控。内质网应激、钙紊乱和线粒体功能紊乱通过调节细胞内钙稳态和细胞... 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的临床血流动力学症候群,可导致右心衰竭和死亡。血管重构是PAH最显著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其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调控。内质网应激、钙紊乱和线粒体功能紊乱通过调节细胞内钙稳态和细胞代谢调控血管细胞的增殖凋亡能力;表观遗传学现象(如DNA损伤和微小RNA表达异常)参与调控血管细胞的异常增殖;血管细胞表型转化(包括内皮细胞间质转化和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是引起血管细胞异常增殖的重要原因。血管重构由多种细胞和分子通路共同作用产生,针对多靶点来改善PAH中发生的异常血管重构,进而延缓甚至逆转PAH的进程,有望成为PAH治疗上新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病理学 心室重构 内质网应激 钙/代谢 钙调蛋白/代谢 线粒体 后成说 遗传 表型 综述
下载PDF
自噬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和发展中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吕丹丹 应可净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7-212,共6页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多病因导致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增高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近年研究发现,自噬作为真核生物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参与多种类型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自噬通过调节肺血管壁细胞... 肺动脉高压是一类多病因导致肺血管重构、肺动脉阻力进行性增高的慢性疾病,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近年研究发现,自噬作为真核生物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参与多种类型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自噬通过调节肺血管壁细胞的生存、凋亡以及血管活性物质和炎症介质分泌等病理变化影响肺血管稳态。一些能调节自噬活性的药物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综述了自噬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和发展中的调节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病理学 自噬/生理学 肺动脉/病理学 内皮 血管/药物作用 综述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症肺小动脉数量与手术早期结果关系
3
作者 罗红鹤 魏民新 孙培吾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292-294,共3页
对47例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症患者作术中肺活检,并对肺切片中单位面积小动脉数量与术后早期结果作比较:发现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单位面积肺小动脉数量明显下降,并且与HeathEdwards肺血管病理定性分级的轻、重程度... 对47例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症患者作术中肺活检,并对肺切片中单位面积小动脉数量与术后早期结果作比较:发现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单位面积肺小动脉数量明显下降,并且与HeathEdwards肺血管病理定性分级的轻、重程度有关;单位面积肺小动脉数量小于0.3mm-2的病例,术后早期死亡比例(12/22,54.5%),明显高于肺小动脉数大于0.3mm-2组(4/25,16.0%)。初步提示单位面积肺小动脉数量是反映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病变程度的定量指标,可作为估计临床手术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功能高压 肺小动脉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纤维化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91
4
作者 杜敏捷 王辰 +3 位作者 曹大德 翁心植 吴小青 刘洋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间质改变的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发病过程。方法对1975~1996年间41例COPD合并肺心病尸检病例进行肺间质变化的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定量分析。以10例非呼吸系统疾...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间质改变的形态学特点并探讨其发病过程。方法对1975~1996年间41例COPD合并肺心病尸检病例进行肺间质变化的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定量分析。以10例非呼吸系统疾病尸检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41例中36例(88%)支气管各级分支,特别是Ⅵ级以下的支气管周围出现了程度不等的纤维组织增生,其中有11个病例累及呼吸细支气管及肺泡壁。经天狼猩红和Gomori银染色确认,这些增生的纤维组织大部分是纤细的Ⅲ型胶原纤维,另有部分网织纤维。Ⅲ型胶原纤维在肺泡壁上呈不连续的间断分布。图像定量分析显示:纤维增生区Ⅲ型胶原纤维的积分吸光度A值(曾称光密度OD值)明显高于Ⅰ型胶原纤维(P<0.01);支气管分支区无论是Ⅲ型胶原纤维还是Ⅰ型胶原纤维与呼吸细支气管肺泡区相比A值均明显增加(P<0.01)。支气管管腔粘液脓栓形成,管壁的弹力纤维部分断裂,纤维化的区域多伴有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结论大多数COPD病例后期合并肺纤维化,纤维化主要发生部位在支气管各级分支周围,以Ⅲ型胶原纤维增生为主,其发生与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有关。各级支气管分支周围的纤维化、管壁弹力纤维的破坏使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肺纤维化 病理学
原文传递
肺良性结节HRCT-病理对照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李春平 周燕发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6-159,共4页
目的:本文对33例肺良性结节进行高分辨力CT(HRCT)-病理对照研究。目的是探讨肺良性结节的HRCT周围特征、病理基础以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病理确诊的33例肺良性结节的HRCT周围特征,并作相应的病理... 目的:本文对33例肺良性结节进行高分辨力CT(HRCT)-病理对照研究。目的是探讨肺良性结节的HRCT周围特征、病理基础以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病理确诊的33例肺良性结节的HRCT周围特征,并作相应的病理对照研究。随机选择10例肺原发性小肺癌作对照。通过两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双盲法观察肺结节周围4种HRCT征象:(1)CT晕征;(2)CT血管造影征;(3)周围性肺气肿;(4)灶周线状影。采用相关分析法,确定4种HRCT征象与肺内良性结节的相关性。结果:33例肺良性结节HRCT-病理对照研究表明:CT晕征多见于肺部炎性病灶和肺结核瘤(敏感性79%,特异性89%);CT血管造影征根据结节的部位良恶性各有差异;周围性肺气肿在病理上是由于炎症过程溶蛋白酶活性和瘢痕病变所致;灶周长线状影在良恶性结节无显著差异,短线状影有显著性差异。结论:CT晕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肺囊肿 CT 病理学 肺结节
下载PDF
孤立性肺结节磁共振增强类型与病理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静 郭启勇 +3 位作者 郭峰 陈炽贤 苏慧群 刘东风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402-40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孤立性肺结节(SPN)MR增强类型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探讨MR增强扫描在SPN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SE序列,对42例SPN患者(肺癌28例,结核瘤8例,非结核性良性病变6例)分别于增强前后多... 目的:通过分析孤立性肺结节(SPN)MR增强类型与病理改变的关系,探讨MR增强扫描在SPN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SE序列,对42例SPN患者(肺癌28例,结核瘤8例,非结核性良性病变6例)分别于增强前后多时点重复T1WI横断面扫描。对SPN的增强形态进行分型并与病理对比;测量信号强度,计算增强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核瘤(87.5%)多为内壁规则的周边强化。肺癌的增强形态有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内壁不规则的周边强化和无明显强化4种。5′时肺癌和结核性肉芽肿的增强率显著高于非结核性良性病变(P<0.05),其余各时点三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10′时肺癌的周边和中心增强率的比值显著低于结核瘤(P<0.001)。结论:常见孤立性肺结节的MR增强类型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对定性诊断有较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增强类型 孤立性结节 肺结节 病理
下载PDF
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对照 被引量:8
7
作者 彭泽华 冉晓东 +2 位作者 付凯 赵世煜 陈德忠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探讨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PPNHL)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 /或病理证实的PPNHL 7例的影像学和临床病理所见 ,并复习文献。结果  7例PPNHL中肺内单发肿块 5例 ,肿块边界不清呈磨玻璃状 3例 ,分叶状肿块 ... 目的 探讨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PPNHL)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 /或病理证实的PPNHL 7例的影像学和临床病理所见 ,并复习文献。结果  7例PPNHL中肺内单发肿块 5例 ,肿块边界不清呈磨玻璃状 3例 ,分叶状肿块 4例 ;肺炎样改变和肺段实变各 1例。MRI检查 (2例 )病灶在T1WI呈等信号 ,T2 WI呈等高信号。B淋巴细胞性 3例 ,T淋巴细胞性 2例 ,另 2例未分型。结论 PPNHL罕见 ,临床无特异性 ,肺内单发分叶状肿块且边界呈磨玻璃状改变是本病较特异的征象 ,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影像学表现 临床病理 手术 病理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与肺细小动脉形态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姜辉 张仁福 +3 位作者 宫汉东 马朝晖 李新民 宋恒昌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 ( ET- 1)、一氧化氮 ( NO)在肺动脉高压 ( P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6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分为两组 ,无 PH组 :2 0例 ,不合并 PH,平均肺动脉压 ( MPAP) <2 0 mm Hg( 1k Pa=7.5 mm Hg) ;PH组 :4 0例 ,合并... 目的 探讨内皮素 ( ET- 1)、一氧化氮 ( NO)在肺动脉高压 ( PH)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6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分为两组 ,无 PH组 :2 0例 ,不合并 PH,平均肺动脉压 ( MPAP) <2 0 mm Hg( 1k Pa=7.5 mm Hg) ;PH组 :4 0例 ,合并 PH,MPAP>2 0 mm Hg。测定两组血浆 ET- 1和 NO含量 ,作肺组织活检 ,观察肺血管的病理改变及测定肺细小动脉显微形态指标。 结果 全部肺标本按阮英茆的 级分类进行病理分级 :无 PH组患者肺血管无明显病理改变 ,PH组患者 级 7例、 级 13例、 级 2 0例 ,未见 级病理改变。随着肺血管病理改变分级的增加 ,血浆ET- 1、NO、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肺细小动脉显微形态指标测定均呈阶梯样变化 ,除 NO、血管腔面积 /血管总面积 ( EA/ TA)逐渐减小 ,其它指标均逐渐增高 ,ET- 1、NO、MPAP、肺血管阻力 ( PVR)、肺细小动脉中膜厚度 ( m MTPA)、血管壁面积 /血管总面积 ( WA/TA)、EA/ TA和肌型肺细小动脉 /微动脉总数的比值 ( TWPV) ,无 PH组与 PH组 级、PH组 级与 级、 级与 级之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5 ,0 .0 1) ;血浆 ET- 1与 MPAP、PVR、m MTPA、WA/ TA和 TWPV均呈显著正相关 ,血浆 NO均呈显著负相关 ;血浆 ET- 1与 EA/ TA呈显著负相关 ,血浆 NO呈显著正相关 ( P<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细小动脉 形态变化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内皮素 一氧化氮 病理
下载PDF
6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符立贤 林绍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探讨初治肺结核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6月感染科住院的6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组)与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体检合格的62名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 目的探讨初治肺结核患者血清纤维化指标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7年5月至2012年6月感染科住院的62例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组)与2010年3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门诊体检合格的62名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肽(PCⅢ)及Ⅳ型胶原C(1VC)检测水平的对比;对治疗组进行规范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再根据影像学的变化情况是否有效分为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分别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纤维化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清纤维化指标HA、LN、PCm、IVC分别为(131.64±40.92)μg/L、(99.61±42.63)μg/L、(24.30±10.58)μg/L、(60.76±23.15)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8.66±15.42)μg/L、(44.19±10.43)μg/L、(14.32±4.56)弘g/L、(39.60±10.3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9.3、6.22、5.13、3.9,P值均〈0.01)。经过6个月规范化抗结核治疗后,46例治疗有效的患者HA、I.N、PcⅢ、ⅣC水平分别为(61.31±19.27)μg/L、(45.62±12.34)μg/L、(13.52±4.83)μg/L、(35.27±16.36)μg/L,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8.66±15.42)μg/L、(44.19±10.43)μg/L、(14.32±4.56)μg/L、(39.60±10.30)μg/E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4、1.83、1.25、-1.07,P值均〉0.05);16例治疗无效的患者HA、LN、PCⅢ、ⅣC水平分别为(104.31±18.53)μg/L、(69.94±16.71)μg/L、(13.63±4.07)μg/L、(40.64±9.79)μ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87、5.07、3.75、3.12,P值均〈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病理学 肺纤维化/血液 透明质酸 层黏连蛋白 肽碎片 前胶原
下载PDF
1,25-(OH)_2D_3治疗肺纤维化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娴秋 刘瑞麟 李惠萍 《医学研究杂志》 2012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1,25-(OH)2D3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效果。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110只分为对照组(n=30),模型组(n=40),干预组(n=40)。对模型组及干预组小鼠用博来霉素(3.5mg/kg)气管内滴入构建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滴入等量... 目的观察1,25-(OH)2D3对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效果。方法将C57BL/6雄性小鼠110只分为对照组(n=30),模型组(n=40),干预组(n=40)。对模型组及干预组小鼠用博来霉素(3.5mg/kg)气管内滴入构建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滴入等量生理盐水。干预组小鼠每日予罗盖全0.5μg/kg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以等体积蓖麻油灌胃。在造模第7、14、28天分批处死各组一定数量小鼠,取右上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程度并评分,除此之外,在第28天增加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结果造模第7和14天,干预组与模型组肺纤维化评分无明显差别;第28天,干预组小鼠肺纤维化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干预组小鼠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1,25-(OH)2D3可减轻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25-(OH)2D3 博来霉素 肺纤维化 肺纤维化病理评分 羟脯氨酸
下载PDF
高压氧、机械通气对海水淹溺肺水肿兔肺组织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慧军 段蕴铀 +3 位作者 潘晓雯 段玮 张新红 魏建芬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03-207,共5页
目的 观察高压氧 (HBO)、机械通气对海水淹溺肺水肿 (PE- SWD)兔肺组织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2 4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 PE- SWD组、HBO治疗组、机械通气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呼吸动力学指标 ,实验... 目的 观察高压氧 (HBO)、机械通气对海水淹溺肺水肿 (PE- SWD)兔肺组织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2 4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 PE- SWD组、HBO治疗组、机械通气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呼吸动力学指标 ,实验结束后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HBO治疗组、机械通气治疗组各相同时间点 Pa O2 明显高于 PE- SWD组 (P<0 .0 1) ;HBO治疗组除个别时间点外 ,p H、Pa CO2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变化不明显 ;机械通气治疗后 p H的变化规律略与 PE- SWD组相同 ,但治疗结束时仍低于其他组 (P<0 .0 1) ,Pa CO2 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P<0 .0 1)。两种治疗都减轻了肺损伤程度 ,在降低气道峰压、提高肺顺应性方面两治疗组之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HBO和机械通气治疗可明显纠正 PE- SWD时的低氧血症 ,减轻肺损伤程度 ,改善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机械通气 海水淹溺 肺水肿 病理学 呼吸功能
原文传递
建立肺血减少型先心病幼猪动物模型评估肺血管发育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学刚 刘戈 +5 位作者 王康武 张俊祥 宋伟 于东红 张雷 段贵新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00-303,共4页
目的采用球囊扩张人工房间隔造口加肺动脉环缩术建立肺血减少型先心病幼猪动物模型,探讨肺血减少对其未成熟肺血管发育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1~2月龄幼猪共20头,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6头),右胸小切口造成一过... 目的采用球囊扩张人工房间隔造口加肺动脉环缩术建立肺血减少型先心病幼猪动物模型,探讨肺血减少对其未成熟肺血管发育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1~2月龄幼猪共20头,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组,6头),右胸小切口造成一过性肺血减少;轻中度肺动脉狭窄组(T1组,7头),经右心房表面送入球囊扩张器行人工房间隔造口加肺动脉Banding环缩术,术中收缩期肺动脉环缩处压差(Trans—PABP)20~30mmHg(1mmHg=0.133kPa);重度肺动脉狭窄组(L组,7头),术中Trans—PABP/〉30~50mmHg。术后超声评估、1个月时行64排CT扫描评估、2个月时行二次剖胸手术验证评估,测量各组血管近端直径及Trans—PABP,处死动物切取心、肺组织测量房间隔缺损、肺动脉和Banding环直径。手术结束、术后2个月取右肺中叶外侧段1.0cm×0.8cm×0.8cm肺组织,Weihgt弹性纤维+VanGieson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T1和T2组存活动物房间隔造口加肺动脉环缩术均获得成功。C组动物因麻醉意外术后10h死于呼吸衰竭1头;T1组术后21天死于肠梗阻、肠坏死1头;T2组死亡2头,分别因急性和慢性右心功能衰竭,于术后24h和39天死亡。64排CT扫描示,肺动脉环缩处直径(BD)显著低于其主动脉直径(AOD)(P〈0.01),近端狭窄后扩张、远端肺血管纹理稀少。肺组织病理学示术后2个月肺细小动脉内径T1、T2组明显高于C组(P〈0.05、P〈0.01),单位面积小动脉数量(NAPSC)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构建的幼猪动物模型更接近于临床病理生理状态,64排螺旋CT联合肺组织病理学观察用于肺血管发育不良的评估是一种可靠方法。肺血减少时幼猪肺小动脉中层发育不良伴数量减少,随环缩加重肺动脉发育不良和肺血流的减少的程度逐渐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动物替代试验 肺动脉 病理学 肺血流减少
原文传递
肺假性淋巴瘤5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3
作者 洪群英 张新 +1 位作者 贾友明 白春学 《临床肺科杂志》 2002年第3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肺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5例病理学诊断的肺假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结果及其转归。结果 所有患者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其中 1例胸片及 CT片显示双肺多个椭圆形巨大肿块... 目的 探讨肺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5例病理学诊断的肺假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结果及其转归。结果 所有患者无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 ,其中 1例胸片及 CT片显示双肺多个椭圆形巨大肿块外 ,余均表现为双肺多灶性片状浸润阴影 ,边缘模糊不清 ,内见支气管充气征。均经纤支镜肺活检明确诊断 ,病理提示“大量成熟淋巴细胞浸润”,该 5例患者中有 3例最终发展成恶性淋巴瘤 ,另 2例存活至今 ,病程为 8~ 9年。 5例患者中 3例接受过 COP等方案化疗 ,其中 1例转恶性淋巴瘤死亡。结论 肺假性淋巴瘤罕见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一般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确诊需依赖纤支镜肺活检 ,部分患者最终转归为恶性淋巴瘤 ,对明确诊断的患者可应用化疗并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复习 肺假性淋巴瘤 病理学 肺活检
下载PDF
风湿性二尖瓣疾病肺小血管壁厚度半定量分析与肺循环动力学变化的关系
14
作者 董逸飞 朱家麟 《心肺血管病杂志》 1994年第4期217-219,共3页
本研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对12例风湿性二尖瓣疾病患者肺小血管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分析了肺小血管壁厚度半径比值(WT/R)与手术前后肺动脉压、全肺阻力及肺动脉压和全肺阻力术后下降百分比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肺小血管病理与... 本研究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对12例风湿性二尖瓣疾病患者肺小血管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分析了肺小血管壁厚度半径比值(WT/R)与手术前后肺动脉压、全肺阻力及肺动脉压和全肺阻力术后下降百分比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肺小血管病理与肺高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析 风湿性 二尖瓣疾病 肺动脉高压
下载PDF
肺小血管壁厚半径比与风湿性二尖瓣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逸飞 吕国祯 +1 位作者 高秀峰 朱家麟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9-21,共3页
为寻求无创性检查方法以预测风湿性二尖瓣疾病肺小血管病理变化程度,在国内首次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对23例风湿性二尖瓣疾病病人肺小血管病理进行定量分析;并将肺小血管厚度与半径比(WT/R)与二尖瓣病变性质和狭窄程度以及病程... 为寻求无创性检查方法以预测风湿性二尖瓣疾病肺小血管病理变化程度,在国内首次采用图像分析系统,对23例风湿性二尖瓣疾病病人肺小血管病理进行定量分析;并将肺小血管厚度与半径比(WT/R)与二尖瓣病变性质和狭窄程度以及病程(年)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肺小血管WT/R与二尖瓣病变性质、狭窄程度以及病程均明显相关,均可反映肺小血管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疾病 肺小血管病理 图像分析
原文传递
合并室间隔缺损的大动脉转位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可逆性程度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湘斌 郑哲 +6 位作者 胡盛寿 李守军 张雅娟 魏英杰 高培显 林野 高歌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 探讨合并室间隔缺损(VSD)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可逆性程度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24例平均肺动脉压力大于30 mmHg(4.0 kPa)病儿,其中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10例,单纯室间隔缺损14例.在体外循环开始前取其右... 目的 探讨合并室间隔缺损(VSD)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所致肺动脉高压的可逆性程度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24例平均肺动脉压力大于30 mmHg(4.0 kPa)病儿,其中大动脉转位伴室间隔缺损10例,单纯室间隔缺损14例.在体外循环开始前取其右中叶肺组织,标本经HE及弹力纤维染色,评估肺血管病变程度.ELISA检测标本中eNOS、iNOS、ET-1、ET-AR、ET-BR、MMP-2、MMP-9及TIMP的表达情况.结果 两组病儿年龄、身高、体重、VSD大小、术前肺动脉压力筹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血红蛋白浓度、主动脉及肺动脉内氧饱和度及术后肺动脉压力下降值筹异明显,P〈0.05.两组肺标本Heath-Edwards分级0~Ⅱ级,ELISA检测发现TGA组的eNOS及MMP-2表达,分别为(280.13 ±101.92)ng/mg和(31.68±15.36)ng/mg,明显低于单纯VSD组的(488.41±249.6)ng/mg和(69.28±49.12)ng/mg,P〈0.05.两组iNOS、ET-1、ET-AR、ET-BR、MMP-9及TIMP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OS系统、ET系统及MMP/TIMP系统的失衡参与TGA合并VSD者的肺高压形成过程,相对于单纯VSD者,TGA者肺循环的高氧合状态使MMP-2和eNOS表达下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肺动脉高压的进展及其肺血管病变的可逆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血管错位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 病理学 外科
原文传递
5050例肺结核病患者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23
17
作者 黄志英 周冕 吕福东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3-155,共3页
目的总结肺结核病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其与联合化疗方案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5050例肺结核患者的病理学改变,并对HSP、HRS和HRZS三种不同联合化疗方案与各型肺结核病理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经HRS和HRZS治疗的... 目的总结肺结核病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及其与联合化疗方案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5050例肺结核患者的病理学改变,并对HSP、HRS和HRZS三种不同联合化疗方案与各型肺结核病理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经HRS和HRZS治疗的病例中,干酪空洞和纤维空洞手术切除率明显下降,与HSP联合化疗方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HSP、HRS和HRSP化疗方案治疗后,结核球的手术切除率分别为26.82%(897/3345)、41.24%(464/1125)和47.8%(277/580),呈现上升趋势(P<0.01)。并发现42例净化性空洞患者。结论并用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的联合化疗对肺结核病理类型有一定影响,导致结核球比例上升,干酪和纤维空洞比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病理学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烧伤、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大鼠肺微血管超微结构病变 被引量:12
18
作者 郑怀恩 程天民 +3 位作者 林远 古德全 阎国和 李爱莲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25-429,482,共5页
为进一步研究烧冲复合伤时肺脏病变的特点,我们制备了大鼠重度冲击伤、15%Ⅲ度烧伤和烧冲复合伤模型,对肺脏微血管的病理变化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和超微结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烧伤时肺脏病变主要是肺毛细血管超微结构发生损伤,病变程... 为进一步研究烧冲复合伤时肺脏病变的特点,我们制备了大鼠重度冲击伤、15%Ⅲ度烧伤和烧冲复合伤模型,对肺脏微血管的病理变化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和超微结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烧伤时肺脏病变主要是肺毛细血管超微结构发生损伤,病变程度较轻。冲击伤和烧冲复合伤时肺微血管损伤均很明显,尤以后者为重,表现为肺水肿增加,血管病变突出,包括小动脉壁结构松散,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高度肿胀,管腔变窄,血管内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等,且病变恢复较慢。提示:上述伤情时微血管损伤是肺脏病变中的主要变化,在防治中应予特别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伤 肺超微结构病变 烧伤 复合伤
原文传递
呼吸道感染肺气虚证大鼠血气分析IL-8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艳 程惠娟 王绍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98-100,共3页
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肺气虚证大鼠的症候表现和血气指标变化、肺匀浆IL-8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用呼吸道生物被膜菌(铜绿假单胞菌)以滴鼻法,辅以寒冷疲劳刺激引起大鼠呼吸道慢性感染,诱导肺气虚证的发生,观察证候表现、检... 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肺气虚证大鼠的症候表现和血气指标变化、肺匀浆IL-8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用呼吸道生物被膜菌(铜绿假单胞菌)以滴鼻法,辅以寒冷疲劳刺激引起大鼠呼吸道慢性感染,诱导肺气虚证的发生,观察证候表现、检测血气指标、IL-8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设一组补肺益气治疗组予以反证。结果:模型组大鼠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慢性炎症明显。pH、PO2、SaO2%下降,PCO2、肺匀浆IL-8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补肺益气治疗组支气管炎症不明显,血气指标、肺匀浆IL-8接近正常组(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肺气虚证大鼠症候表现和支气管及周围肺组织慢性炎症以及pH、PO2、SaO2%下降,PCO2升高相关,肺匀浆IL-8升高和肺部炎症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大鼠肺气虚证 肺组织病理 血气分析 IL-8
下载PDF
健儿强身膏对哮喘豚鼠肺组织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朱顺星 刘云 +1 位作者 刘春 鄂群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健儿强身膏对支气管哮喘豚鼠模型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法制备豚鼠哮喘模型,将豚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观察各组引喘潜伏期(T)、支气管和肺... 目的:观察健儿强身膏对支气管哮喘豚鼠模型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OVA)致敏法制备豚鼠哮喘模型,将豚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中药(高、中、低)3个剂量组,分别观察各组引喘潜伏期(T)、支气管和肺组织的病理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健儿强身膏3个剂量组均能延长豚鼠哮喘诱发潜伏期,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各剂量组上气道炎症及肺组织病理症状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作用与剂量呈相关性,效果与地塞米松相似。结论:健儿强身膏能有效降低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改善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健儿强身膏 豚鼠 肺组织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