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表面活性制剂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中心临床观察 被引量:118
1
作者 李杰 樊寻梅 +7 位作者 宋国维 李克华 郭在晨 叶鸿瑁 崔玉涛 甘小庄 王颍 朴梅花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44-347,共4页
目的 评价肺表面活性制剂 (PS)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4个医院的 42例NRDS患儿用curosurf (PS的一种 )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和肺泡充气程度的变化及早产儿部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目的 评价肺表面活性制剂 (PS)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4个医院的 42例NRDS患儿用curosurf (PS的一种 )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患儿肺功能和肺泡充气程度的变化及早产儿部分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用药后 30min患儿PaO2 和动脉 肺泡氧分压比值 (a/APO2 )明显上升 ,分别从 (44± 14)mmHg (1mmHg =0 .133kPa)上升至 (10 2± 5 9)mmHg和从 0 .11± 0 .0 5上升至 0 .2 8± 0 .18。用药后 1h、6h、12h、2 4h、3d和 10d的PaO2 和a/APO2 仍在较高水平 ,与用药前比较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均 <0 .0 1)。用药后 30min ,患儿PaCO2 从用药前的 (5 4± 17)mmHg下降至 (45± 13)mmHg (P <0 .0 5 )。用药后 12h ,胸部X线片显示 ,患儿肺野透亮度明显改善 ,与用药前比较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用药后患儿颅内出血、气胸、动脉导管开放和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 2 8%、7%、35 %和 79%。结论 curosurf治疗能快速、安全、有效地改善NRDS患儿的肺功能和肺泡充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剂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原文传递
不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比较 被引量:76
2
作者 赵冰 潘家华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58-161,共4页
目的比较猪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RD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情况分为猪肺表面... 目的比较猪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新生儿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的RDS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用药情况分为猪肺表面活性物质组(固尔苏组)和牛肺表面活性物质组(珂立苏组),两组诊断RDS后均予以气管插管给药。比较两组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前后血气指标、CPAP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固尔苏组36例,珂立苏组32例,两组患儿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6 h、24 h的PaO2、PaCO2和pH值与用药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尔苏组应用CPAP时间短于珂立苏组[(98.8±15.2)h比(113.6±13.0)h,P<0.05]。两组患儿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颅内出血、肺气漏、呼吸机相关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动脉导管未闭、早产儿视网膜病、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肺表面活性物质与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RDS疗效及安全性相似,使用猪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患儿CPAP时间缩短,临床上可综合考虑酌情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 牛肺表面活性物质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周晓光 罗先琼 +3 位作者 杨琳琳 陈运彬 张小庄 赵庆国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90-493,共4页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气管内滴注单剂PS治疗NRDS患儿 2 5例 ,并与同期未用PS治疗的 2 5例NRDS患儿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组在应用PS后 2~ 3h皮...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气管内滴注单剂PS治疗NRDS患儿 2 5例 ,并与同期未用PS治疗的 2 5例NRDS患儿进行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结果 治疗组在应用PS后 2~ 3h皮肤颜色转红 ,经皮血氧饱和度逐渐升高。 6h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动脉 /肺泡血氧分压比值 (a/APO2 )及呼吸机有效指数 (VEI)分别由 ( 48± 14)mmHg( 1mmHg =0 .133kPa)、0 .14± 0 .0 6及 ( 0 .16± 0 .0 9)ml/ (mmHg·kg)上升到 ( 6 5±2 9)mmHg、0 .2 4± 0 .15及 ( 0 .2 9± 0 .16 )ml/ (mmHg·kg) ;而氧合指数 (OI)、吸入氧浓度 (FiO2 )及平均气道压 (MAP)由 11.6± 5 .7、0 .5 9± 0 .13及 ( 15 .6± 3.1)cmH2 O( 1cmH2 O =0 .0 98kPa)逐渐降低至 6 .3±3 .4、0 .47± 0 .10及 ( 13 .5± 2 .4)cmH2 O。经广义线性模型方差分析 ,主效应、分组因素及时间因素对两组PaO2 、a/APO2 、OI、FiO2 、MAP及VEI的值具有明显影响。而分组与时间因素的交互作用无显著影响。治疗组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PS能有效地改善NRDS患儿肺顺应性及氧合功能 ,缩短需要机械通气及氧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剂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
原文传递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50
4
作者 新生儿呼吸疾病研究协作组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4-359,共6页
目的在中国19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开展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儿或近足月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判断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1例重症MAS患儿在生后36h内入选试验,随机分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PS,n=31)和对... 目的在中国19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开展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足月儿或近足月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判断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1例重症MAS患儿在生后36h内入选试验,随机分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PS,n=31)和对照组(C,n=30)。PS首剂给药量为200mg/(kg·w),重复给药时追加剂量为200、100、100mg/kg。主要疗效评估指标为PS治疗后24h氧合指数(OI)小于10,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PO2)较用药前基础值增加100%;次要评估指标为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存活出院的患儿数。结果两组患儿一般临床特征相似。在随机化治疗后24h,与C组相比,PS组平均OI值降低(10.9vs.8.1)、有较多患儿a/APO2较基础值增加100%(48%vs.83%,P<0.01)、PaO2/FiO2曲线下面积更大[(3762±1877)vs.(2715±1644)mmHg·h(P<0.05,1mmHg=0.133kPa)]。在治疗的3、7天,上述参数PS组仍优于C组。两组间在机械通气时间、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和存活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重症MAS能改善氧合,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肺表面活性物质 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 评估指标 肺泡氧分压 曲线下面积 追加剂量 氧合指数 临床特征 0.05 FIO2 PaO2 足月儿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7
5
作者 林报忠 郑通喜 +1 位作者 蒋波 符慧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7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三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NRDS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BiPAP治疗,观... 目的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三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NRDS患儿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BiPAP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Bi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48 h后,评估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48 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氧交换指标及通气指标;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pH值、PaO_2/吸入氧浓度(FiO_2)及PaO_2/肺泡氧分压(P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患儿PaO_2、pH值、PaO_2/FiO_2及PaO_2/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平均气道阻力(MAP)和呼气末正压(PEE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患儿MAP和PEE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BiPAP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氧交换能力及通气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治疗结果
下载PDF
LISA技术与INSURE技术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应用疗效的比较 被引量:35
6
作者 游芳 任雪云 +2 位作者 牛峰海 郭成 赵静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19年第4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下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与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SU...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下经微管气管内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与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SURE)技术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患儿中应用的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的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ISA组和INSURE组。LISA组在无创通气下经喉镜气管内置入吸痰管并注入PS;INSURE组气管插管内注入PS,拔管后给予无创通气。观察两组患儿插管时间、给药时及给药后指标、氧疗时间及近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RDS早产儿145例,胎龄27~34周,出生体重(1 650±480)g,范围890~3 320 g,其中轻度RDS(胸部X线片Ⅰ~Ⅱ级)41例,重度RDS(胸部X线片Ⅲ~Ⅳ级)104例;LISA组76例,INSURE组69例。两组插管时间、经皮氧分压下降范围、心动过缓发生率、再次使用PS比例、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呼吸暂停发生率及其他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给药后药物反流发生率高于INSURE组[(46.1%(35/76)比29.0%(20/69)],生后72 h机械通气比例低于INSURE组[13.2%(10/76)比27.5%(19/69)],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低于INSURE组[6.6%(5/76)比17.4%(1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NSURE技术相比,LISA技术能够减少RDS新生儿有创通气时间,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新生儿RDS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剂 LISA技术 INSURE技术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和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戴立英 傅燕娜 +1 位作者 张健 王琍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2235-2238,2242,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高频振荡通气(HFOV)、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重度呼吸衰竭新生儿34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高频振荡通气(HFOV)、吸入一氧化氮(iNO)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8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重度呼吸衰竭新生儿34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PS、HFOV、iNO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1、6、24 h动脉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及转归情况等。结果本组患儿治疗后1、6、24 h的pH值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大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PaCO2)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6、24 h的吸入氧浓度(FiO2)和氧合指数(OI)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6、24 h的平均气道压(MAP)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1、6、24 h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大于治疗前(P<0.05)。本组患儿平均iNO有效浓度为(10.4±2.3)ppm,平均iNO时间为(42.5±8.9)h;治愈25例,9例因病情危重家属放弃治疗而死亡。结论联合应用PS、HFOV、iNO治疗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可以改善其动脉血气指标和呼吸功能指标,改善其氧合,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呼吸功能不全 高频通气 肺表面活性剂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不同通气方式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24
8
作者 李琴 陈大鹏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4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与控制性通气(CMV)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118例合并N...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与控制性通气(CMV)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于遂宁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118例合并N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别纳入研究组(n=61,采用NCPAP联合PS治疗),对照组(n=57,采用CMV或SIMV联合PS治疗)。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遂宁市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对两组合并NRDS早产儿均于入院2h内分别进行NCPAP联合PS治疗与CMV或SIMV联合PS治疗,观察其不同时段的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结果 1两组合并NRDS早产儿的性别、胎龄、日龄、出生体质量及NRDS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合并NRDS早产儿不同时段血气分析结果及病死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新生儿的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PAP联合PS较CMV或SIMV联合PS治疗早产合并NRDS,可缩短早产儿呼吸机使用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天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不会增加患儿病死率。NCPAP是否为早产合并NRDS患儿更好体现肺保护性的通气治疗方式,尚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通气 机械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黄芪对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肺表面活性物质及LP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9
作者 崔和勤 李占军 +6 位作者 杨秋 张硕森 李宏杰 景有伶 张连元 王献华 孙瑞军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 :探讨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 ,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的改变及其意义 ,以及黄芪在缺血 再灌注过程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家兔肠损伤模型 ,测定血浆和肺组织LPO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变化 ,同时计算肺... 目的 :探讨肠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 ,肺表面活性物质及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的改变及其意义 ,以及黄芪在缺血 再灌注过程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家兔肠损伤模型 ,测定血浆和肺组织LPO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变化 ,同时计算肺系数及进行肺病理学检查 ,并观察黄芪对LPO及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 :静脉给予黄芪注射液可提高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 ,减少LPO的生成 ,对缺血 再灌注引起的肺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下降可能与LPO上升有关 ,黄芪通过其稳膜作用能减轻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肺表面活性剂 再灌注损伤 肠缺血 LPO
下载PDF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余红蕾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RDS 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应用n CPA...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湖北科技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RDS 10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应用n CPAP时间分为≤2 h组38例、2~4 h组41例、≥4 h组21例。观察3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治疗3、7 d的机械通气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组给药24 h后吸入氧浓度(Fi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 CO2)低于给药前,p H和氧分压(PaO_2)高于给药前,且2~4 h组改善情况优于≤2 h组和≥4 h组;给药2 h后,2~4 h组FiO_2低于≤2 h组和≥4 h组,≥4 h组PaO_2均高于≤2 h组和2~4 h组(P<0.05);治疗3 d2~4 h组需机械通气率低于≤2 h组和≥4 h组(P<0.05);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率≤2 h组高于2~4 h组和≥4 h组(P<0.05)。结论早期给予n CPAP对PS治疗RDS效果明显,可改善预后,在发病2~4 h应用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剂 婴儿 早产 疾病
下载PDF
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呼吸机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1
作者 潘瑞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6年第15期2331-2334,共4页
目的:观察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联合呼吸机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 NRDS 患儿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25例(固尔苏联合采用 CPAP)及对照组25例(采用 CPAP),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猪肺磷脂注射液(固尔苏)联合呼吸机鼻塞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 NRDS 患儿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25例(固尔苏联合采用 CPAP)及对照组25例(采用 CPAP),比较两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和动脉血气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高于对照组(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P <0.05);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气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对照组早产儿治疗后动脉血气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治疗后 pH 值、PaO2和 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6.00、8.49、4.46,均 P <0.05)。结论固尔苏联合呼吸机鼻塞式 CPAP 治疗 NRDS 优于单独使用呼吸机鼻塞式 CP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剂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豚鼠分泌性中耳炎前后咽鼓管的组织形态学变化 被引量:20
12
作者 马兆鑫 陈旭辉 +3 位作者 李明 黄平 曹奕 蔡建峰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45-447,I004,共4页
目的 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作用 ,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探索新的途径。方法 采用灭活的肺炎链球菌鼓室内注射 ,建立豚鼠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 ,鼓室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 1周后检测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 目的 研究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作用 ,为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探索新的途径。方法 采用灭活的肺炎链球菌鼓室内注射 ,建立豚鼠分泌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 ,鼓室内注射肺表面活性物质 1周后检测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反应阈的变化 ,观察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前后咽鼓管黏膜光镜和电镜下的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 豚鼠鼓室内注射灭活肺炎链球菌悬浮液 5d后 :鼓室积液 ,鼓膜浑浊 ,光锥消失 ,ABR平均 ( x±s)反应阈由正常对照组的 (14 0± 3 1)dB提高至 (45 0± 5 7)dB ;豚鼠咽鼓管黏膜层增厚 ,黏膜面有无结构的红染物覆盖 ,纤毛排列紊乱。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1周后 :鼓室积液减少或消失 ,ABR平均反应阈由 (45 0± 5 7)dB降低为(2 3 5± 6 3)dB。t检验分析 ,造模组与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反应阈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0 1) ;豚鼠咽鼓管黏膜层变薄 ,纤毛排列较整齐 ,朝向鼻咽侧。结论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豚鼠分泌性中耳炎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 治疗 豚鼠 分泌性中耳炎 前后咽鼓管 组织形态学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影响机械辅助通气方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一民 李蕙 +1 位作者 陈四文 袁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3807-3810,共4页
目的探讨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其影响机械辅助通气的方式。方法 96例NRDS患儿,根据是否应用PS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所需无创辅助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类型及应用PS前后的血气指标、气体交... 目的探讨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其影响机械辅助通气的方式。方法 96例NRDS患儿,根据是否应用PS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所需无创辅助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类型及应用PS前后的血气指标、气体交换指标、呼吸机参数、用氧治疗时间、有创无创通气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ALI)、病情恶化或死亡的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24 h,治疗组在血浆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O2/吸入氧浓度(FiO2)、PaO2/肺泡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的改善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气道压(MAP)、吸气峰压(PIP)、FiO2的呼吸机参数调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氧时间、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辅助通气治疗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nCPAP治疗时间、存活者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VALI发生率、病情恶化或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S应用于NRDS的治疗,可迅速改善患儿通气和换气功能,明显降低患儿对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需求;对于上机患儿可以较快下调呼吸机参数,缩短患儿用氧时间、上机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患儿VALI的发生,并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剂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下载PDF
西北部分地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治现状调查 被引量:20
14
作者 刘俐 +19 位作者 张娟 王全莉 宋文萍 周秀芳 易彬 李龙 李和勤 张月萍 王凡 周卫萍 柴广平 陈缤 李慧荣 李文君 付惠玲 万彩红 张燕妮 陈艾茹 刘晓会 殷海燕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1-347,共7页
目的 调查西北地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诊治现状.方法 对于西北地区新生儿协作组(网)内具有代表性的三省20家医院(其中二级医院6家,三级乙等医院2家,三级甲等医院12家)新生儿病房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所有入院日龄≤3 ... 目的 调查西北地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诊治现状.方法 对于西北地区新生儿协作组(网)内具有代表性的三省20家医院(其中二级医院6家,三级乙等医院2家,三级甲等医院12家)新生儿病房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所有入院日龄≤3 d、诊断RDS的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内容包括患儿的基本情况、围产期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20家医院2011年共收治患儿17 406例,RDS患儿580例,占3.3%.RDS患儿平均出生胎龄(33.2±2.9)周,平均出生体重(1 956±647)g,其中男379例(65.3%),患儿母亲平均年龄(28±5)岁.受孕方式以自然受孕为主,人工受孕19例(3.3%).出生胎龄≥37周的86例RDS患儿中为选择性剖宫产的51例(59.3%).RDS患儿总中位住院时间为13.0 (6.0,21.0)d,中位住院费用为人民币1.42(0.68,2.32)万元.常见的围产期高危因素依次为:低Apgar评分33.1% (192/580),多胎19.7% (114/58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7.8%(103/580),胎儿窘迫15.2% (88/580),胎膜早破13.3% (77/580),胎盘早剥5.7% (33/580),妊娠期糖尿病1.6%(9/580),胆汁淤积症1.4%(8/580).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依次为甘肃省23.6% (33/14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2.1% (8/66),陕西省9.4%(25/265).陕西省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及气管插管-使用PS-拔管使用持续气道正压(CPAP)通气(INSURE技术)率最高,分别为61.6% (226/367)及57.3%(142/248),但PS使用剂量最低,为(80±43)mg/kg,辅助通气以CPAP为主,占辅助通气的87.5% (294/336),辅助通气时间最长,中位数为67.0 (43.7,108.7)h;新疆PS及INSURE使用率最低,分别为27.3% (18/66)及19.6% (10/51),但PS使用剂量最大,为(170±32) mg/kg,辅助通气以常频为主(60.5%,23/38),辅助通气时间中位数24.0 (0.0,60.0)h最短;甘肃省PS使用时间最长,中位数24.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剂 诊断
原文传递
持续性肺膨胀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0
15
作者 钟俊炎 宗海峰 +9 位作者 叶楠 黄美 袁誉容 张素娥 张婉芳 朱琳 张淑娟 黄智峰 石玉萍 杨传忠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81-786,共6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肺膨胀(sustained lung inflation, SLI)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的效果及其并发症.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南... 目的探讨持续性肺膨胀(sustained lung inflation, SLI)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 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NRDS)的效果及其并发症.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纳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妇幼保健院2016年7月1日至2018年10月31日收治的胎龄<34周且出生体重<2 000 g需要PS治疗的NRDS患儿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后连接T组合复苏器行SLI,然后通过气管导管给予PS;对照组只给予PS.比较2组病例注药前、后(给予PS后1 h)血气分析、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 FiO2)、氧分压/FiO2及其改善情况,比较呼吸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配对t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分析观察组56例,对照组54例.观察组注药后血气分析中pH值、二氧化碳分压、FiO2以及氧分压/FiO2与注药前比较均有改善[pH值:7.26±0.09与7.19±0.09,t=3.814;二氧化碳分压:(51.5±12.6)与(59.8±16.3) mmHg(1 mmHg=0.133 kPa),t=2.610;FiO2:26.0(21.0~31.5)%与40.5(38.5~51.5)%,U=392.000;氧分压/FiO2:(284.6±117.9)与(173.4± 59.7) mmHg,t=6.427;P值均<0.05].观察组FiO2注药后与注药前的下调幅度大于对照组[-10.0(-15.0^-5.0)%与-5.0(-8.0~0.0)%,U=706.500,P<0.001].观察组24 h内拔管率高于对照组[80%(45/56)与71%(32/54),χ^2=5.830,P=0.016].2组病例总机械通气时间、无创/鼻导管高流量通气时间、72 h内重新插管率以及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SLI联合PS治疗NRDS,可提高24 h内拔管率,促进FiO2下调,且无明显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剂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呼吸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陆长东 何爱兰 +3 位作者 杨黎焱 姚霖 何莉 汤慧丽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70-372,共3页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lumonarysurfactant,PS)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yalinemembranediseaseofnewborn ,HMD)呼吸力学影响。方法 对 2 9例HMD患儿行常规频律机械通气治疗时进行呼吸力学监测。其中 18例给予PS治疗 (PS组 ) ,另 1...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lumonarysurfactant,PS)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yalinemembranediseaseofnewborn ,HMD)呼吸力学影响。方法 对 2 9例HMD患儿行常规频律机械通气治疗时进行呼吸力学监测。其中 18例给予PS治疗 (PS组 ) ,另 11例未使用PS (NPS组 ) ,比较两组患儿呼吸力学监测结果。结果 治疗后 6h时 ,PS组静态肺顺应性 (Cstat)、吸气峰流量 (InspFlow)明显增加 (P <0 0 0 1) ,而NPS组尚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此后两组以上指标随时间延长增长 ,治疗后 72h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 (P<0 0 0 1) ;但各时段组间比较 ,PS组明显高于NPS组 (P <0 0 1)。两组压力 -容积环 (P -Vloop)钭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 ,PS组更接近纵座标。治疗后 6hPS组Rinsp明显降低 (P <0 0 0 1) ,而NPS组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治疗后 72h ,两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0 1) ;但相应时段组间比较 ,PS组明显低于NPS组 (P <0 0 1)。治疗前后呼气时间常数 (RCexp)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后 72hPS组自主呼吸功 (WOBimp)明显低于NPS组 (P <0 0 5 )。结论 HMD患儿机械通气加用PS ,肺顺应性、通气流量明显增加 ;气道阻力明显降低 ;患儿自主呼吸功耗相对较少 ,效果优于单用机械通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呼吸力学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改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式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蔡丽娅 王惠良 +1 位作者 卢赛丹 戴晓琴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07-708,共2页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最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方法将97例出生后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早产儿按给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5.5号头皮针从气管导管外侧壁直接刺入给药;对照组47例,按传统方法完全打开气管导...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最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方法将97例出生后确诊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早产儿按给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5.5号头皮针从气管导管外侧壁直接刺入给药;对照组47例,按传统方法完全打开气管导管接头,从此处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气管导管内。比较两组早产儿用药后经皮氧饱和度(SpO2)、心率、口周发绀及药物反流情况。结果观察组SpO2、心率较对照组稳定,口周发绀及推药过程药物反流的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进后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方式不会造成药物的浪费,有利于患儿生理指标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泡表面活性剂 滴注 药物
原文传递
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重组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艳妮 姚艳粉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6期94-97,共4页
目的 分析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重组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8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目的 分析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重组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8年8月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第二新生儿病房收治的NRDS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及NIPPV,观察组患儿同时给予猪肺磷脂注射液;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辅助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清HMGB1、MIF1水平,并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儿辅助通气时间、氧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儿PaO2、PaCO2、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aO2、S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HMGB1、MI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HMGB1、MIF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猪肺磷脂注射液联合NIPPV治疗NRDS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动脉血气指标及通气状况,降低血清HMGB1、MIF1水平,有利于减轻患儿炎性反应及肺组织损伤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剂 猪肺磷脂注射液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人高迁移率族蛋白B1 重组人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床旁肺脏超声评估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18
19
作者 游芳 任雪云 +3 位作者 牛峰海 赵静 强光峰 向美芹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2019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 探讨床旁肺脏超声与胸部X线检查的一致性及肺脏超声评分(lung ultrasonography score,LUS)评估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效果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6... 目的 探讨床旁肺脏超声与胸部X线检查的一致性及肺脏超声评分(lung ultrasonography score,LUS)评估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效果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RDS早产儿,将每侧肺脏分为前上、前下、侧方3个区域,分别在应用PS前及应用PS后6-12 h对双肺6个区域进行床旁肺脏超声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观察肺脏超声表现,根据B线多少及是否合并肺实变进行LUS评估,分析LUS与胸部X线检查的一致性。 结果 共纳入45例RDS早产儿,应用PS前胸部X线Ⅰ、Ⅱ、Ⅲ、Ⅳ级分别为5例、21例、12例、7例;LUS 0-6、7-12、13-18分分别为5例、37例、3例,LUS中位数为10分。应用PS后6-12 h胸部X线Ⅰ、Ⅱ、Ⅲ、Ⅳ级分别为18例、17例、8例、2例;LUS 0-6、7-12、13-18分分别为21例、20例、4例,LUS中位数为7分。应用PS后LUS明显低于应用PS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应用PS前及应用PS后LUS与胸部X线分级均成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8、0.777,P均<0.001。 结论 LUS与胸部X线表现具有一致性,可以评估RDS患儿应用PS的疗效,而且更直观、快速、无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剂 超声检查 肺脏超声评分
原文传递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轻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呼吸支持治疗比较 被引量:18
20
作者 翟敬芳 吴杰斌 +7 位作者 金宝 刘枭 王彦波 周广玲 宋晓玉 王珂 周彬 王凯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CAS 2019年第6期632-638,共7页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2种无创通气呼吸支持治疗,对轻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初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HHFNC)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2种无创通气呼吸支持治疗,对轻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初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73例轻度NRDS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HHHFNC组(n=38)与NCPAP组(n=35),对其分别采取HHHFNC与NCPAP模式治疗。观察2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前及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组内比较,则采用配对t检验。2组无创通气时间及中转机械通气治疗率、无创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别采用成组t检验或χ2检验。本研究经过徐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XZXY-LJ-20161122-010),患儿家长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2组患儿性别构成比、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入组时日龄、母亲产前24 h至7 d糖皮质激素使用率、HHHFNC或NCPAP治疗中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HHHFNC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24 h PaCO2,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比较:t=2.090、2.945,P=0.040、0.004;PaO2比较:t=8.250、7.730,P均<0.001;PaCO2比较:t=9.677、P<0.001)。NCPAP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如pH值、PaO2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H值比较:t=2.020、3.632,P=0.047、0.001;PaO2比较:t=10.380、10.797,P均<0.001;PaCO2比较:t=2.666、10.627,P=0.010、<0.001)。2组患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后1 h、24 h的pH值、PaCO2、Pa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患儿无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气道正压通气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表面活性剂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婴儿 早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