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结核并发各种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素婷 付育红 +2 位作者 赵立平 薛毅 黄海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964-968,共5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各种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347例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男199例,女14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肺...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各种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347例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男199例,女14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肺外结核并发感染部位等临床特征,同时对痰菌培养阳性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比较分析并发不同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结果347例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中,中位年龄33(24-52)岁,其中高发年龄为20-39岁,占41.8%(145/347)。常见并发肺外结核的类型依次为:骨关节结核112例(32.3%,112/347),淋巴结结核96例(27.7%,96/347),结核性脑膜炎82例(23.6%,82/347),结核性腹膜炎23例(6.6%,23/347),结核性心包炎9例(2.6%,9/347),肠结核8例(2.3%,8/347),泌尿系结核和结核性多浆膜炎各5例(各占1.4%,5/347),肾结核2例(0.6%,2/347),脾结核、女性盆腔结核、肝结核、附睾结核和鼻结核各1例(各占0.3%,1/347)。并发骨关节结核、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和其他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47(26~60)岁、26(20~42)岁、34(25~50)岁、26(20~46)岁和47(31-66)岁;上述各组中位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25,P=0.000)。347例患者中有189例患者进行了痰培养,对其中70例细菌培养阳性的临床分离株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的总体耐药率为44.3%(31/70),单耐药率、多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11.4%(8/70)、2.9%(2/70)和30.0%(21/70)。结论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的累及部位广泛,其中最为常见的累及部位为骨关节、淋巴结和脑膜。肺结核并发肺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骨关节 结核 淋巴结 结核 脑膜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数据说明 统计
下载PDF
CEUS引导下活检与常规超声穿刺活检在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诊断的价值对比 被引量:16
2
作者 郭倩茹 林昕 +3 位作者 段晓玲 梁萍 麦麦吐逊 阿瓦古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613-615,626,共4页
目的:探讨CEUS引导下活检与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诊断的价值对比。方法:本研究采用2018年1月—2020年3月在本院进行诊断且治疗的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以上... 目的:探讨CEUS引导下活检与常规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诊断的价值对比。方法:本研究采用2018年1月—2020年3月在本院进行诊断且治疗的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造影引导穿刺,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比较两组患者以及不同亚组患者的诊断差异。结果:观察组(95.00%)患者的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5.161,P=0.023);≤2.0 cm组、>3 cm组患者的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 cm组患者的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准确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52,P=0.022)。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引导的穿刺活检对于肺结核合并的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具有显著的价值,建议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淋巴结 活组织检查 针吸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下载PDF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安 沈圆兵 +4 位作者 宫蓓蕾 李殿明 徐圆圆 武静 李伟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2期1419-1422,1426,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疑诊Ⅰ期或Ⅱ期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BUS-TBNA检查。以临床诊断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评估EBUS-TBNA诊断肺结节病的效... 目的探讨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肺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疑诊Ⅰ期或Ⅱ期肺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EBUS-TBNA检查。以临床诊断及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评估EBUS-TBNA诊断肺结节病的效能。分析肺结节病患者淋巴结超声支气管镜影像特征。结果35例患者(79个淋巴结)均穿刺成功,最终确诊肺结节病27例(62个淋巴结),其中经EBUS-TBNA明确诊断25例,EBUS-TBNA诊断肺结节病的灵敏度为92.5%(25/27),特异度为100%(8/8),阳性预测值为100%(25/25),阴性预测值为80%(8/10),诊断准确率为94.2%(33/35)。短径≥15 mm、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回声均匀、边界清晰、中央淋巴门结构消失、具有颗粒状外观是肺结节病患者淋巴结超声支气管镜影像最常见的征象。结论EBUS-TBNA对肺结节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可以根据肺结节病患者淋巴结的超声支气管镜影像特征初步判别淋巴结性质,从而选择性地进行穿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病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针吸活检术 淋巴结 超声影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内消瘰疬片辅助治疗初治肺结核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4
作者 傅良杰 钮晓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1127-1131,共5页
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初治肺结核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77例。所有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结核菌素试验确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45例)。... 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初治肺结核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77例。所有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结核菌素试验确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2H-R-ZE/4H-R)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内消瘰疬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痰菌阴转率、病灶明显吸收率分别为97.78%(44/45)、97.78%(44/45)、80.00%(36/4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26/32)、75.00%(24/32)、56.25%(18/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43、9.400,5.036,P值分别为0.037,0.002,0.00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36.01±4.26)ng/L和(7.66±3.16)ng/L,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58.74±6.11)ng/L和(23.01±4.52)ng/L(t=20.471,P<0.001;t=18.671,P<0.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21±5.22)ng/L和(12.12±3.96)ng/L(t=6.652,P<0.001;t=5.491,P<0.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2.2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88%(15/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4,P=0.685)。研究认为,内消瘵病片联合化疗初治肺结核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淋巴结 药物疗法 联合 中草药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任航空 段李明 +3 位作者 黄大业 张建华 严文 张翠云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165-1170,共6页
目的探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其中57例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并发组”);300例未并发颈... 目的探讨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于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确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其中57例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并发组”);300例未并发颈部淋巴结结核(简称“未并发组”)。并发组中,年龄中位数(四分位数)[M(Q1,Q3)]为30(26,3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40例,≥44岁年龄组有17例。未并发组中,年龄M(Q1,Q3)为39(32,48)岁,其中14~<44岁年龄组有198例,≥44岁年龄组有102例。对患者年龄、性别、口腔黏膜炎、上呼吸道感染、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肺结核患者病程及痰菌检测情况等7项与颈部淋巴结结核发生情况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57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并发组和并发组在上述各因素中,年龄≥44岁者占比分别为34.0%(102/300)、29.8%(17/57);男性占比分别为45.7%(137/300)、40.4%(23/57);发生口腔黏膜炎者占比分别为11.7%(35/300)、45.6%(26/57);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者占比分别为16.3%(49/300)、36.8%(21/57);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占比分别为8.0%(24/300)、10.5%(6/57);肺结核患病时间>3个月者占比分别为41.0%(123/300)、38.6%(22/57);痰菌阳性者占比分别为19.3%(58/300)、68.4%(39/57)。两组比较,χ^2值分别为0.376、0.547、38.963、12.781、0.397、0.115、58.326,P值分别为0.540、0.459、0.000、0.000、0.529、0.735、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生口腔黏膜炎(Waldχ^2=12.279,OR=3.564,95%CI=1.751~7.255,P=0.004)、发生上呼吸道感染(Waldχ^2=9.987,OR=3.092,95%CI=1.535~6.227,P=0.002)及痰菌阳性(Waldχ^2=26.320,OR=5.880,95%CI=2.989~11.568,P=0.000)是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发生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危险因素。结论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淋巴结 并发症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与结核病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周伯平 陈心春 +7 位作者 李美忠 邓群益 乐晓华 吴驰 余卫业 张维 王火生 付向东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0-284,共5页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存在状态、功能相关蛋白FoxP3表达水平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纳入对象包括45例活动性结核患者(包括25例肺结核和20例结核性淋巴结炎)、20例健康对照、20例康复的结核及6例颈淋巴结... 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存在状态、功能相关蛋白FoxP3表达水平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纳入对象包括45例活动性结核患者(包括25例肺结核和20例结核性淋巴结炎)、20例健康对照、20例康复的结核及6例颈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及其FoxP3蛋白的表达强度;荧光定量RT-PCR检测FoxP3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淋巴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结果活动性结核患者外周血中天然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为2.91%±0.2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1.22%±0.18%)和康复的结核患者(1.50%±0.17%,P<0.01),FoxP3阳性细胞在CD4^+CD25^+细胞中的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结核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FoxP3 mRN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P<0.05)。免疫组化显示,结核性淋巴结炎组织中FoxP3的表达显著高于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组织(P<0.01)。结论结核患者调节性T细胞显著增高,提示天然诃节性T细胞可能参与结核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阳性T淋巴细胞 结核 结核 淋巴结 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流式细胞术
原文传递
Alu-qPCR检测游离DNA长度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宇轩 苏崇玉 刘志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44-949,共6页
目的:评价Alu-qPCR检测肺结节患者血浆cfDNA浓度及凋亡指数在鉴别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纯化70例肺部结节患者血浆,检测cfDNA浓度、凋亡指数及肿瘤蛋白标记物,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 目的:评价Alu-qPCR检测肺结节患者血浆cfDNA浓度及凋亡指数在鉴别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纯化70例肺部结节患者血浆,检测cfDNA浓度、凋亡指数及肿瘤蛋白标记物,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与肺部良性结节组血浆短片段cfDNA平均含量为129.86、91.12 ng/mL(P>0.05),长片段cfDNA平均含量为33.95、38.24 ng/mL(P<0.05)。平均凋亡指数9.44、5.35(P<0.05)。长片段cfDNA浓度、DNA凋亡指数可作为潜在诊断指标,对应临界值:6.22、29.50 ng/mL,灵敏度:0.63、0.74,特异度:0.77、0.85。良、恶性结节患者肿瘤标记物水平统计学差异不显著。结论:cfDNA检测在肺结节性质判断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可为术前结节性质判定提供参考。肿瘤标记物在监测肿瘤转移、复发中意义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肺癌 cfDNA 肿瘤标记物 液体活检
下载PDF
术中超声判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田晓东 周乃康 +1 位作者 李俊来 孙玉鹗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 :评价术中超声 (intraopertiveultrasonography,IUS)在肺癌手术中检出纵隔和肺门淋巴结的能力及其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 :对 2 8例肺癌患者进行了IUS研究 ,并和术前CT进行对比 ,逐区记录纵隔和肺门所发现淋巴结的个数、大... 目的 :评价术中超声 (intraopertiveultrasonography,IUS)在肺癌手术中检出纵隔和肺门淋巴结的能力及其判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方法 :对 2 8例肺癌患者进行了IUS研究 ,并和术前CT进行对比 ,逐区记录纵隔和肺门所发现淋巴结的个数、大小、部位 ,并分别根据各自标准预测其是否为转移。每例手术均行纵隔和肺门淋巴结清扫 ,切除的淋巴结均做记录并送病理检查。结果 :①CT和IUS的淋巴结检出率分别为 73.9% ( 119/16 1)和 86 .3%( 139/16 1) ,P =0 .0 0 5。②IUS以几何尺寸、声像特征为标准 ,CT以几何尺寸为标准 ,判断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分别为73.7% ,88% ,6 6 .7% (P =0 .14 9) ;特异度分别为 78.3% ,6 6 .7% ,75 .8% (P =0 .6 6 6 ) ;准确度分别为 6 8.4 % ,81.8% ,6 4 .7% (P =0 .174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中诊断 超声检查 肺癌 纵隔淋巴结转移 外科治疗
下载PDF
二代冷冻球囊隔离上腔静脉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魏会强 马坚 +7 位作者 孙奇 郭晓刚 杨建都 李超 谢海扬 曹中静 陈彦乔 张澍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0年第5期440-444,共5页
目的探讨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上腔静脉(S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二代冷冻球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共806例。所有患者先行肺静脉隔离,最终23例患者电生理... 目的探讨二代冷冻球囊消融上腔静脉(SV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接受二代冷冻球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共806例。所有患者先行肺静脉隔离,最终23例患者电生理检查证实SVC起源触发灶,其中,男12例,年龄(58.1±6.2)岁。将28 mm冷冻球囊放置于SVC-右心房交界处进行冷冻隔离。回顾性分析术中隔离时间、隔离温度、冷冻次数等冷冻参数、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3例患者术中均可实时记录SVC电位,18例(78.3%,18/23)成功冷冻消融隔离SVC,冷冻1~4(2.1±1.1)次,SVC隔离时间为7~40(22.3±14.0)s,冷冻时间为30~150(96.0±23.6)s。术中5例(21.7%,5/23)患者出现一过性膈神经损伤,2例患者首次冷冻时出现一过性窦房结损伤。随访6~24(13.2±5.8)个月,4例患者出现房颤复发。结论二代冷冻球囊可有效隔离SVC,一过性膈神经损伤发生率相对较高,术中需密切关注膈神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冷冻球囊 肺静脉 上腔静脉 窦房结 膈神经
原文传递
结核性支气管食管瘘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建坤 乔高锋 +3 位作者 王成 张运曾 刘大伟 金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018-1021,共4页
作者总结分析了山东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例结核性支气管食管瘘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诊治过程、随访等病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该患者因"间断发热4个月,胸骨后疼痛2个月,进食呛咳4 d"入院,经胸部CT、气管镜及胃镜检... 作者总结分析了山东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例结核性支气管食管瘘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诊治过程、随访等病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该患者因"间断发热4个月,胸骨后疼痛2个月,进食呛咳4 d"入院,经胸部CT、气管镜及胃镜检查确诊为结核性支气管食管瘘,经抗结核药物治疗、食管支架置入并行气管镜下注药、冻融等治疗,患者支气管食管瘘瘘口愈合. 通过文献复习认为结核性支气管食管瘘临床罕见,经胸部CT、气管镜及胃镜等检查可明确诊断,进行积极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及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局部注药、冻融等联合治疗有助于瘘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食管瘘 结核 结核 淋巴结 诊断 结果与过程评价(卫生保健)
下载PDF
术中探测^(99)Tc^m-MIBI分布判断肺部肿瘤及淋巴结良恶性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李亚明 尹雅芙 卢敏 《同位素》 CAS 2003年第1期48-50,共3页
用手持式γ探测仪(GDP)探测术前注射^(99)Tc^m-MIBI的30例肺部病变患者原发病灶及淋巴结中的分布以判定其良恶性。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的原发灶GDP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良性病变患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本工作条件下,GDP探测淋巴结转移... 用手持式γ探测仪(GDP)探测术前注射^(99)Tc^m-MIBI的30例肺部病变患者原发病灶及淋巴结中的分布以判定其良恶性。结果显示肺癌患者的原发灶GDP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良性病变患者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在本工作条件下,GDP探测淋巴结转移的阳性检出率为100%,特异性93.6%,准确率94.4%。此研究证明^(99)Tc^m-MIBI术中γ探测判断肺部肿瘤及淋巴结良恶性可较好克服常规临床显像的不足,具有阳性检出率高、准确性好、特异性强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肿瘤 淋巴结 临床价值 Γ探测仪 GDP ^99TC^M-MIBI 肺癌 诊断
下载PDF
肺结核并发各种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分析
12
作者 陈素婷 付育红 +2 位作者 赵立平 薛毅 黄海荣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18年第4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各种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347例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男199例,女14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肺外结...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发各种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治疗的347例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男199例,女148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肺外结核并发感染部位等临床特征.同时对痰菌培养阳性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比较分析并发不同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结果347例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患者中,中位年龄33(24-52)岁,其中高发年龄为20-39岁,占41.8%(145/347).常见并发肺外结核的类型依次为:骨关节结核112例(32.3%,112/347),淋巴结结核96例(27.7%,96/347),结核性脑膜炎82例(23.6%,82/347),结核性腹膜炎23例(6.6%,23/347),结核性心包炎9例(2.6%,9/347),肠结核8例(2.3%,8/347),泌尿系结核和结核性多浆膜炎各5例(各占1.4%,5/347),肾结核2例(0.6%,2/347),脾结核、女性盆腔结核、肝结核、附睾结核和鼻结核各1例(各占0.3%,1/347).并发骨关节结核、淋巴结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和其他类型肺外结核患者的中位年龄分别为:47(26.60)岁.26(20.42)岁.34(25.50)岁、26(20.46)岁和47(31.66)岁;上述各组中位年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36.25,P=0.000).347例患者中有189例患者进行了痰培养,对其中70例细菌培养阳性的临床分离株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的总体耐药率为44.3%(31/70),单耐药率、多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11.4%(8/70)、2.9%(2/70)和30.0%(21/70)。结论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的累及部位广泛,其中最为常见的累及部位为骨关节、淋巴结和脑膜.肺结核并发肺外结核的总体耐药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结核 骨关节 结核 淋巴结 结核 脑膜 结核 抗多种药物性 数据说明 统计
下载PDF
Alu-qPCR检测游离DNA长度在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宇轩 苏崇玉 刘志东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2021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评价Alu-qPCR检测肺结节患者血浆cfDNA浓度及凋亡指数在鉴别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纯化70例肺部结节患者血浆,检测cfDNA浓度、凋亡指数及肿瘤蛋白标记物,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与肺... 目的评价Alu-qPCR检测肺结节患者血浆cfDNA浓度及凋亡指数在鉴别结节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纯化70例肺部结节患者血浆,检测cfDNA浓度、凋亡指数及肿瘤蛋白标记物,并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组与肺部良性结节组血浆短片段cfDNA平均含量为129.86、91.12 ng/mL(P>0.05),长片段cfDNA平均含量为33.95、38.24 ng/mL(P<0.05)。平均凋亡指数9.44、5.35(F<0.05)。长片段cfDNA浓度、DNA凋亡指数可作为潜在诊断指标,对应临界值:6.22、29.50 ng/mL,灵敏度:0.63、0.74,特异度:0.77、0.85。良、恶性结节患者肿瘤标记物水平统计学差异不显著。结论cfDNA检测在肺结节性质判断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可为术前结节性质判定提供参考。肿瘤标记物在监测肿瘤转移、复发中意义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肺癌 cfDNA 肿瘤标记物 液体活检
下载PDF
肺癌淋巴结转移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韩立波 李进东 +3 位作者 胡永校 殷洪年 赵惠儒 李厚文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5-277,共3页
目的 探讨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分布及特点 ,为淋巴结清除术提供依据。方法 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对 348例肺癌病人施行根治性手术及系统性淋巴结清除 ,分析其淋巴结转移特点。结果  36 89组淋巴结N1转移率 2 34% ,N2 转移率 16 ... 目的 探讨肺癌淋巴结转移频度、分布及特点 ,为淋巴结清除术提供依据。方法 按Naruke肺癌淋巴结分布图对 348例肺癌病人施行根治性手术及系统性淋巴结清除 ,分析其淋巴结转移特点。结果  36 89组淋巴结N1转移率 2 34% ,N2 转移率 16 5 %。Tis期肺癌无淋巴结转移 ;T1期以后各期肺癌N1、N2 均可见转移 ;T1期、T2 期鳞癌和腺癌N2 转移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淋巴结转移频度与T分期直线相关。肺下叶癌较肺上叶癌更容易转移至纵隔。肺上叶癌较肺下叶癌更容易发生跳跃式纵隔转移。结论 淋巴结转移腺癌比鳞癌活跃 ,小细胞肺癌最活跃 ,且随着T分期增加而增加 ;肺癌可跨区域纵隔转移 ;除T1期鳞癌不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除亦有可能达到根治目的外 ,其余类型肺癌均应进行系统性淋巴结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切除术 系统性淋巴结清除
原文传递
肺内淋巴结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15
15
作者 隋锡朝 李运 +5 位作者 王煦 杨德松 刘彦国 赵辉 李剑锋 王俊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肺内淋巴结病例的临床、影像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9月,16例手术、病理确诊的肺内淋巴结患者中男9例,女7例;年龄39~73岁,平均58.2岁。术前均行胸部X线平片及高分辨CT... 目的探讨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肺内淋巴结病例的临床、影像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9月,16例手术、病理确诊的肺内淋巴结患者中男9例,女7例;年龄39~73岁,平均58.2岁。术前均行胸部X线平片及高分辨CT检查,单发者11例,多发者3例,另有2例肺癌合并不同肺叶内单发或多发淋巴结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全组6例有粉尘接触史或吸烟史,3例来自同一油田区;术前诊断包括肺良性结节、肺癌、肺转移瘤、肺癌肺内转移及性质不明,误诊率56.3%。术前X线胸片发现率50%(8/16例)。肺内淋巴结CT扫描下最大径4~11mm,平均7.1mm,全部位于隆凸以下水平;87.50%(14/16例)为实性结节;68.75%(11/16例)为边界清楚的类圆或卵圆形结节;87.5%(14/16例)距离胸膜1cm以内;87.5%(14/16例)可见线状密度影;2例可见毛刺征;全组未见钙化及纵隔淋巴结病变。术后病理全部淋巴结均可见炭末沉着,8例可见淋巴结增生。结论肺内淋巴结是较为少见的肺内良性结节,临床、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对于隆凸以下水平的胸膜下结节,应考虑该诊断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肺结节 肺内淋巴结
原文传递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诊治肺周围型结节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晓菁 罗清泉 周允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诊断和治疗肺周围型结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诊治肺周围型结节55例,其中单发结节54例,多发结节1例。肺楔形切除术23例;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原发性肺癌32例,采用...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诊断和治疗肺周围型结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诊治肺周围型结节55例,其中单发结节54例,多发结节1例。肺楔形切除术23例;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原发性肺癌32例,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器械及胸腔镜用器械切除肺叶,自制淋巴结摘除钳完成淋巴结清扫。结果55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180min,平均109min,术中出血量50~400ml,平均122min。均未输血,1例术后漏气术后32d出院,1例切口延迟愈合,术后19d出院,余53例术后住院4~11d,平均8.3d。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良性病变15例,原发性肺癌38例,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1例,转移性肺癌1例。良性病变行肺楔形切除术,32例原发性肺癌行解剖学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4例肺癌胸膜广泛播散未手术处理,2例肺癌因肺功能差行姑息性肺楔形切除。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有助于明确诊断肺周围型结节病变,治疗临床早期原发性肺癌的长期疗效有待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肺周围型结节 肺楔形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癌 淋巴结清扫
下载PDF
超声引导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在肺结核患者继发颈部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7
作者 惠立本 解建毅 +5 位作者 王立 巩佩 吴键 张斌 袁颖 张蕾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7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PNCB)在肺结核患者继发颈部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80例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常规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PNCB检查及手术取样病理... 目的:探究超声引导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PNCB)在肺结核患者继发颈部淋巴结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80例肺结核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疑似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常规超声检查、超声引导下PNCB检查及手术取样病理学检查对肿大淋巴结进行病理学诊断,评价超声引导下PNCB取材效果,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引导下PNCB组织学活检的诊断效能。结果:超声引导下PNCB取材效果满意。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超声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低回声或低回声伴液化。80例经超声引导下PNCB经病理学检查共确诊79例(98.75%),其中淋巴瘤2例(2.50%),转移癌3例(3.75%),淋巴结结核57例(71.25%),淋巴结炎13例(16.25%),反应性增生2例(2.50%),囊肿1例(1.25%),结缔组织病1例(1.25%)。术后病理诊断淋巴结结核为58例(72.50%),非淋巴结结核为22例(27.50%);常规超声检查诊断淋巴结结核为44例(55.00%),非淋巴结结核为36例(45.00%);超声引导下PNCB病理结果为淋巴结结核为57例(71.25%),非淋巴结结核为23例(28.75%)。常规超声检查对于淋巴结结核诊断的敏感度为94.83%,特异度为68.18%,准确度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88.71%,阴性预测值为83.33%;超声引导下PNCB病理检查对于淋巴结结核诊断的敏感度为98.28%,特异度为100.00%,准确度为98.75%,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95.65%。超声引导下PNCB病理检查的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检查(χ^(2)=7.907,P=0.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颈部PNCB检查取材效果好、安全便捷、准确度高,与术后病理学诊断高度一致,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术 肺结核 淋巴结结核 病理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两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焦鹏 李简 +1 位作者 佟宏峰 孙耀光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5年第9期684-688,共5页
目的:评价两孔与三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的近期效果。方法:收集总结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比较。共收集患者275例,最后纳入统计233例,其中行两孔... 目的:评价两孔与三孔法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肺癌的近期效果。方法:收集总结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比较。共收集患者275例,最后纳入统计233例,其中行两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79例(A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154例(B组)。观察并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清扫淋巴结数量、站数、术后前3 d引流量、拔除胸引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及术后3 d、1个月、6个月的疼痛评分等。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增加操作孔或中转开胸情况。两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管保留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总数量、站数、N2组淋巴结清扫数量、站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 d、1个月及6个月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两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均可有效治疗肺癌,两孔法胸腔镜手术的术后疼痛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叶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胸腔镜检查 对比研究
下载PDF
猫爪草胶囊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磊 张振凌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6-47,共2页
部颁药品猫爪草胶囊近年来在治疗肺结核、淋巴结核、附睾结核以及接种卡介苗引起的腋窝淋巴结反应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 猫爪草胶囊 肺结核 淋巴结核 附睾结核 淋巴结反应
下载PDF
直径小于2 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研究及淋巴结清扫方式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叶鑫 崔松平 +3 位作者 刘毅 游宾 胡滨 李辉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13-517,共5页
目的探究直径≤2 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探究区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可能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所有结节≤2 cm行肺部手术NSCLC患者完整资料,既往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手术方式为肺叶切... 目的探究直径≤2 cm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特点及临床意义;探究区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的可能性。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所有结节≤2 cm行肺部手术NSCLC患者完整资料,既往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手术方式为肺叶切除、肺段切除或楔形切除,并规范清扫纵隔,根据病理结果及临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直径≤2 cm的周围型NSCLC淋巴结转移度和转移率均较低(分别为0.67%和1.87%)。直径≤2 cm的纯磨玻璃结节无淋巴结转移、混合磨玻璃结节的淋巴结转移明显低于实性结节(0、1.18%、4.92%)。第11组淋巴结转移与纵隔淋巴结转移(2、3、4、6组)有明显相关性。11组淋巴结转移与结节的实性成分呈正相关(P=0.024),而淋巴结转移与性别、年龄、吸烟史、结节大小、位置及肿瘤类型并无明显相关性。11组淋巴结与2、3、4和6组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14),Kappa值8.406。结论对于纯磨玻璃样病变患者,可不清扫纵隔淋巴结或仅行N1淋巴结采样。对于混合型磨玻璃样病变或实性结节,手术医师可根据术中11组淋巴结冰冻情况决定淋巴结清扫范围,若有转移,则可相对积极,清扫范围适当扩大;如无11组淋巴结转移,可以通过减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肺小结节 磨玻璃结节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