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会阴三维超声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产后女性盆底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蒋云秀 潘永寿 +5 位作者 潘焕贵 贺泉 皮永前 阮坚 熊思 秦蕾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价初产后女性盆底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50例产后6~8周首次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产后组,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8.02岁。同时选择41例健康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6.7...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价初产后女性盆底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50例产后6~8周首次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产后组,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8.02岁。同时选择41例健康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6.73岁。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和SWE分别测量静息期和缩肛期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周长、肛提肌厚度,以及耻骨直肠肌的弹性模量值(即杨氏模量值),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产后组静息期和缩肛期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周长均较对照组大,而肛提肌厚度和耻骨直肠肌的杨氏模量值均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组静息期和缩肛期肛提肌裂孔面积与耻骨直肠肌弹性均无显著相关性[静息期(左侧:r=-0.0589,P=0.684;右侧:r=-0.200,P=0.164);缩肛期(左侧:r=-0.275,P=0.053;右侧:r=-0.208,P=0.148)]。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联合实时SWE可以更好地客观、准确评价产后女性盆底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会阴三维超声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 女性盆底功能 肛提肌裂孔 耻骨直肠肌
下载PDF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定量评估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耻骨直肠肌功能 被引量:18
2
作者 牛旺 史铁梅 张原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耻骨直肠肌的收缩功能。方法收集盆腔器官脱垂患者28例,其中POP-QⅢ级组和POP-QⅣ级组各14例;另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28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分别在静息及最大缩肛状态下测量各组两侧耻骨直肠肌前... 目的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价耻骨直肠肌的收缩功能。方法收集盆腔器官脱垂患者28例,其中POP-QⅢ级组和POP-QⅣ级组各14例;另收集同期健康志愿者28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剪切波弹性成像分别在静息及最大缩肛状态下测量各组两侧耻骨直肠肌前、中、后部杨氏模量值,并计算缩肛前后杨氏模量值的差值。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最大缩肛状态的杨氏模量值均较静息状态增大(P均<0.05)。POP-QⅢ级组和Ⅳ级组静息状态、最大缩肛状态杨氏模量值和缩肛前后杨氏模量值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OP-QⅢ级组与Ⅳ级组间静息状态、最大缩肛状态杨氏模量值及其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存在耻骨直肠肌收缩功能减低;剪切波弹性成像可用于检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耻骨直肠肌收缩功能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耻骨直肠肌 剪切波 弹性成像技术 杨氏模量
下载PDF
肛管内超声对排粪失禁患儿肛门括约肌受损程度的评价 被引量:14
3
作者 孙小兵 李殿国 +2 位作者 王若义 孙小刚 刘倩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肛管内超声对肛门内括约肌(IAS)、肛门外括约肌(EAS)及耻骨直肠肌(PR)形态及完整性的评估,从而为排粪失禁的原因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4例先天... 目的探讨肛管内超声对肛门内括约肌(IAS)、肛门外括约肌(EAS)及耻骨直肠肌(PR)形态及完整性的评估,从而为排粪失禁的原因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术后及4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排粪失禁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肛管内超声对IAS、EAS及PR进行观察,并进行括约肌受损程度评分;同时行肛管直肠测压评分和肛门功能评分,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价括约肌评分与肛管直肠测压评分和肛门功能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8例患儿中男13例,女5例,年龄10—16岁。肛门括约肌受损评分结果显示,括约肌轻度受损11例,中度受损65J,重度受损1例;另有PR受损4例。括约肌评分与肛管直肠测压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而与肛门功能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肛管内超声可清楚显示IAS、EAS和PR的形态,明确其是否完整及受损程度,是评价肛门直肠畸形术后排粪失禁患儿非常有价值的方法,但并不能完全反映括约肌及肛门的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内超声 排粪失禁当户对肛门括约肌 耻骨直肠肌 肛门直肠测压 肛门功能
原文传递
Role of three-dimensional endoanal ultrasound in assessing the anal sphincter morphology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ctalgia 被引量:9
4
作者 Ya-Hong Xue Shu-Qing Ding +1 位作者 Yi-Jiang Ding Li-Qun Pa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7年第21期3900-3906,共7页
AIM To assess the role of three-dimensional endoanal ultrasound (3D-EAUS) for morphological assessment of the anal sphincter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ctalgia (CP). METHODS In this unmatched case control stud... AIM To assess the role of three-dimensional endoanal ultrasound (3D-EAUS) for morphological assessment of the anal sphincter of female patients with chronic proctalgia (CP). METHODS In this unmatched case control study, 30 consecutive female patients with CP and 25 normal women (control group) were enrolled. 3D-EAUS was performed in all subjects. Thickness and length of internal anal sphincter (IAS), thickness of puborectalis muscle (PR), length of the external anal sphincter (EAS) plus PR, and puborectalis angle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Patients with CP had significantly shorter IAS length and greater PR thickness, as compared to those in normal individuals (26.28 +/- 3.59 mm vs 28.87 +/- 4.84 mm, P < 0.05 and 9.67 +/- 1.57 mm vs 8.85 +/- 0.97 mm, P < 0.05, respectively). No significant between-group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with respect to IAS thickness and the EAS plus PR length (P > 0.05). Puborectalis angle in the CP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oth in resting (88.23 degrees +/- 1.81 degrees vs 89.94 degrees +/- 2.07 degrees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straining (88.47 degrees +/- 3.32 degrees vs 90.72 degrees +/- 1.87 degrees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phases, which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paradoxical contraction of PR in patients with CP. In the CP grou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uborectalis angl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resting and straining phases (88.23 degrees +/- 1.81 degrees vs 88.47 degrees +/- 3.32 degrees respectively, P > 0.05). CONCLUSION The association of greater PR thickness and paradoxical contraction of PR with CP suggest their potential value as markers of 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proctalgia three-dimensional endoanal ultrasound puborectalis angle internal anal sphincter puborectalis muscle
下载PDF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便秘病人耻骨直肠肌功能的盆底超声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萌 司晓霖 张广英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2-587,共6页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所致便秘与耻骨直肠肌功能不全密切相关。盆底超声不仅可以通过多种成像技术精准评估耻骨直肠肌的局部运动和组织硬度,还可以动态观察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发现盆底各脏器、肌肉、血管的异常改变,对FPFD...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所致便秘与耻骨直肠肌功能不全密切相关。盆底超声不仅可以通过多种成像技术精准评估耻骨直肠肌的局部运动和组织硬度,还可以动态观察其与周围组织结构的毗邻关系,发现盆底各脏器、肌肉、血管的异常改变,对FPFD相关性便秘有较大应用价值。就盆底超声对FPFD所致便秘病人耻骨直肠肌功能的诊断价值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超声 盆底功能障碍 便秘 耻骨直肠肌
下载PDF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两种手术方法疗效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蔡建 魏东 +1 位作者 葛雪燕 高春芳 《实用医药杂志》 2010年第5期396-397,共2页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手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提供指导。方法将2005-05~2008-04收治的单纯性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与对照组(Ⅱ组)各21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分别...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手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提供指导。方法将2005-05~2008-04收治的单纯性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与对照组(Ⅱ组)各21例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分别为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直肠壁悬吊术和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结果所有42例均随访1年。观察组有20例(95.2%)术后早期症状缓解,19例(90.5%)获得长期缓解,术后复发1例(5%);对照组有19例(90.5%)术后早期症状缓解,12例(57.1%)获得长期缓解,术后复发7例(36.8%)。结论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的基础上附加行直肠壁悬吊术有利于提高患者远期疗效,减少术后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直肠肌 手术 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三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压力性尿失禁绝经女性耻骨直肠肌功能 被引量:9
7
作者 陈珂 余珊珊 +3 位作者 孙露 姜珏 黄丽丽 周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目的观察三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压力性尿失禁(SI)绝经女性耻骨直肠肌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57例SI绝经女性(SI组)和30名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的绝经女性(对照组),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其静息及最大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LH)... 目的观察三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估压力性尿失禁(SI)绝经女性耻骨直肠肌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57例SI绝经女性(SI组)和30名查体未见明显异常的绝经女性(对照组),采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其静息及最大缩肛状态下肛提肌裂孔(LH)参数(面积、前后径、左右径),以高频超声及SWE测量其静息及最大缩肛状态下耻骨直肠肌厚度及杨氏模量平均值(E_(mean)),比较组间各参数差异。结果静息状态下,SI组与对照组LH面积、前后径及左右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最大缩肛状态下,SI组LH面积、前后径及左右径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SI组双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及E_(mean)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最大缩肛状态下,SI组与对照组双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及E_(mean)均大于静息状态(P均<0.05)。静息状态下,SI组LH面积与双侧耻骨直肠肌E_(mean)均无明显相关(左侧r=-0.182,P=0.108;右侧r=-0.274,P=0.053),最大缩肛状态下,SI组LH面积与双侧耻骨直肠肌E_(mean)均呈低度负相关(左侧r=-0.349,P=0.002;右侧r=-0.329,P=0.003)。结论三维超声联合SWE可通过观察LH形态和耻骨直肠肌厚度及E_(mean)评估绝经女性耻骨直肠肌功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 耻骨直肠肌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下载PDF
盆底超声检查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妇女耻骨直肠肌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华 王慧芳 +3 位作者 王瑾 陈梦华 郭娟 邓晓双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2017年第6期452-457,共6页
目的采用盆底超声检查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以及产后不同时间段盆底耻骨直肠肌(PR)收缩功能的恢复情况,探讨分娩方式对PR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12月于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检查且能有效完成盆底收缩动作的初产妇168名。10... 目的采用盆底超声检查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以及产后不同时间段盆底耻骨直肠肌(PR)收缩功能的恢复情况,探讨分娩方式对PR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12月于深圳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科检查且能有效完成盆底收缩动作的初产妇168名。100名产妇经阴道分娩,其中32名为产后42~60 d,45名为产后61~90 d,23名为产后>90 d;68名产妇为剖宫产,24名为产后42~60 d,23名为产后61~90 d,21名为产后>90 d。所有受检者均接受静息和收缩状态时经会阴二维超声检查:测量前、中及后份PR厚度并计算PR增厚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经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产后42~60 d、产后61~90 d、产后>90 d产妇双侧PR增厚率差异。结果经阴道分娩组产后42~6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35.57±19.80)%、(31.46±20.96)%、(24.18±21.51)%,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25.23±14.36)%、(21.25±13.79)%、(20.60±11.58)%;剖宫产组产后42~6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30.27±19.22)%、(29.50±17.21)%、(28.25±14.92)%,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33.02±20.65)%、(30.56±20.11)%、(28.64±14.84)%。经阴道分娩组产后61~9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29.62±16.93)%、(24.94±14.56)%、(19.26±11.12)%,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20.17±15.70)%、(19.95±13.07)%、(22.19±14.50)%,剖宫产组产后61~9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30.82±15.65)%、(17.70±10.34)%、(19.30±7.02)%,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18.33±11.61)%、(16.46±10.51)%、(16.62±11.69)%。经阴道分娩组产后>9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33.56±19.79)%、(25.18±11.80)%、(17.44±11.41)%,左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为(28.06±10.93)%、(22.25±11.82)%、(22.15±12.69)%,剖宫产组产后>90 d产妇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增厚率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耻骨直肠肌 剖宫产术 自然分娩
原文传递
肛提肌尿道间隙评价产后女性肛提肌损伤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徐莲 刘菲菲 +4 位作者 陶均佳 李勤 吴氢凯 张睿 应涛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02-605,共4页
目的应用盆底三维超声研究阴道分娩后女性盆底肛提肌尿道间隙(1evator—urethragap,LUG)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80例阴道分娩后女性及30例未育女性进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采集盆底肌收缩期图像,在断层超声图像上观察耻骨直肠肌的形态... 目的应用盆底三维超声研究阴道分娩后女性盆底肛提肌尿道间隙(1evator—urethragap,LUG)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80例阴道分娩后女性及30例未育女性进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采集盆底肌收缩期图像,在断层超声图像上观察耻骨直肠肌的形态,并测量左右侧LUG。结果未育组双侧耻骨直肠肌均完整,产后组中69例双侧耻骨直肠肌完整,11例耻骨直肠肌撕脱。产后组的LUG值明显大于未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组撕脱侧LUG值明显大于未撕脱侧LUG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育组、产后未撕脱组左右两侧LUG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UG是一种较好的评估产后女性肛提肌损伤的影像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肛提肌尿道间隙 肛提肌 耻骨直肠肌
原文传递
经阴道二维超声观察女性肛提肌肌群的方法学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秋香 王慧芳 +2 位作者 王诗雅 陈华 郭娟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应用经阴道二维超声观察肛提肌主要肌群(耻骨直肠肌、髂尾肌)的解剖形态学结构及收缩运动方式,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在分辨肛提肌肌群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入选145例正常未育女性,应用经阴道二维超声观察肛提肌主要肌群(... 目的应用经阴道二维超声观察肛提肌主要肌群(耻骨直肠肌、髂尾肌)的解剖形态学结构及收缩运动方式,探讨经阴道二维超声在分辨肛提肌肌群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入选145例正常未育女性,应用经阴道二维超声观察肛提肌主要肌群(耻骨直肠肌、髂尾肌),分别在静息、收缩状态下获取耻骨直肠肌、髂尾肌图像,分析总结正常的声像图表现及缩肛动作下各肌肉运动方向,并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评估不同观察者间各数据结果的一致性。结果经阴道二维超声可以观察肛提肌主要肌群(耻骨直肠肌、髂尾肌)。耻骨直肠肌超声图像上呈粗大的、均匀分布的线状高回声;髂尾肌超声声像图特征为呈三角形、尖端指向尾侧的稀疏线状高回声。缩肛时,耻骨直肠肌呈背腹侧运动,髂尾肌呈头尾侧运动。不同观察者在观察耻骨直肠肌形态学结构和收缩运动方式时一致性非常好,组内相关系数分别约为0.93和0.89;在观察髂尾肌形态学结构和收缩运动方式时一致性尚可,组内相关系数分别约为0.78和0.75。结论应用经阴道二维超声可以动态观察主要肛提肌肌群的解剖结构及其运动方式,方法简易,可重复性好,有助于为进一步研究肛提肌损伤机制和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精细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经阴道 肛提肌 耻骨直肠肌 骼尾肌
原文传递
阴道分娩对初产妇产后耻骨直肠肌弹性及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蒋云秀 潘永寿 +4 位作者 潘焕贵 阮坚 秦蕾 官逸群 贺泉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231-1233,共3页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对初产妇产后耻骨直肠肌弹性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阴道分娩的50例初产妇为产后组,41例健康未育女性为对照组。在静息状态及最大缩肛状态下,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耻骨直肠肌前部的杨氏模量值,其中... 目的 探讨阴道分娩对初产妇产后耻骨直肠肌弹性和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经阴道分娩的50例初产妇为产后组,41例健康未育女性为对照组。在静息状态及最大缩肛状态下,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测量耻骨直肠肌前部的杨氏模量值,其中产后组在产后6~8周进行检查。结果 两组产妇两侧耻骨直肠肌最大缩肛状态下杨氏模量值均较静息状态下大(均P<0.05)。产后组两侧耻骨直肠肌不同状态下杨氏模量值均较对照组小(均P<0.05)。结论 阴道分娩对初产妇产后耻骨直肠肌弹性及收缩功能可造成一定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初产妇 盆底超声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 产后 耻骨直肠肌 收缩功能 弹性
下载PDF
改良术式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巍 李荣先 +1 位作者 尚秀娟 彭昕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343-347,共5页
目的:评价改良术式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 syndrome,PR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PR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观察组27例采用改良术式(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直肠浆膜层嵌合术加肛门... 目的:评价改良术式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puborectalis syndrome,PRS)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PR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7例采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观察组27例采用改良术式(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直肠浆膜层嵌合术加肛门内括约肌侧方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54例均随访1.5年.术后1.5年,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明显优于对照组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8%,明显低于对照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术式远期效果可靠,复发率低,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直肠肌 改良术式 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术
下载PDF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otulinum toxin in treatment of anismus: A systematic review 被引量:3
13
作者 Sameh Hany Emile Hossam Ayman Elfeki +5 位作者 Hosam Ghazy Elbanna Mohamed Youssef Waleed Thabet Tito M Abd El-Hamed Basem Said Ahmed Lotfy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CAS 2016年第3期453-462,共10页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nismus. METHODS: An organized search of published literature was conducted using electronic databases inclu... AIM: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 i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anismus. METHODS: An organized search of published literature was conducted using electronic databases including: Pub Med/MEDLINE, and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 ed Trials, also an internet-based search using "Google Scholar" service was conducted. Both comparative and observational studies were included. We excluded irrelevant articles, editorials, case reports,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The studies that followed the patients less than 6 mo were excluded. Variables collected were demographic data of the patients, technique of BTX-A injection and number of sessions, short-term and longterm clinical improvement, post-injection changes in electromyography(EMG), defecography, manometry, and balloon expulsion test, and complications recorded after BTX-A injection.RESULTS: Seven studies comprising 189 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review. The median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41.2 years and female-to-male ratio was 1.3:1. The median dose of BTX-A injected per procedure was 100 IU(range, 20-100 IU). Lateral injection was done in five trails and combined lateral and posterior injections in two trials. Three studies used endorectal ultrasonographyguided technique, one study used EMG-guided technique,whereas the remaining three studies used manual palpation with the index finger. The median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ho reported initial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was 77.4%(range 37.5%-86.7%), this percentage declined to a median of 46%(range 25%-100%) at 4 mo after injection of BTX-A. Rates of improvement evaluated by balloon expulsion test, EMG, and defecography ranged between(37.5%-80%),(54%-86.7%), and(25%-86.6%), respectively. Fourteen(7.4%) patients developed complications after injection of BTX-A. Complication rates across the studies ranged from 0% to 22.6%. CONCLUSION: Initial satisfactory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after BTX-A injection remarkably deteriorated after 3 mo of the procedure. However, repe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TULINUM TOXIN BOTULINUM TOXIN type A BOTOX Anismus puborectalis SYNDROME EFFICACY
下载PDF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改良手术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富明 张俊玲 +2 位作者 王桂荣 高原 张立华 《内蒙古中医药》 2009年第1X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优缺点,为治疗顽固性便秘寻找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方法本组是2004年5月到2006年4月间我科收治的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36例,随机抽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进行外科手术方...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优缺点,为治疗顽固性便秘寻找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方法本组是2004年5月到2006年4月间我科收治的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36例,随机抽笺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进行外科手术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病例均随访至少6个月,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3天,伤口的愈合时间11~14天。结论:用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改良手术优于耻骨直肠肌全束部分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耻骨直肠肌 手术 治疗
下载PDF
新生儿体质量对初产妇耻骨直肠肌弹性和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娟 周爱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44-184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体质量对初产妇耻骨直肠肌(PR)弹性和形态的影响。方法收集产后6~8周的65名足月单胎且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将其分为新生儿体质量正常组(A组,新生儿体质量为2.5~<4.0kg,n=50)和巨大儿组(B组... 目的探讨新生儿体质量对初产妇耻骨直肠肌(PR)弹性和形态的影响。方法收集产后6~8周的65名足月单胎且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根据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将其分为新生儿体质量正常组(A组,新生儿体质量为2.5~<4.0kg,n=50)和巨大儿组(B组,新生儿体质量≥4.0kg,n=15)。收集同期健康未育女性60名为对照组。分别于静息及最大收缩状态下以腔内超声测量PR前部的厚度,以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测量PR前部的杨氏模量,并分别计算差值。比较3组间PR厚度和杨氏模量的差异。结果 A组、B与对照组间静息和最大收缩状态下双侧PR厚度及收缩前后差值、杨氏模量及收缩前后差值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对照组、A组、B组依次减低,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初产妇产后PR的弹性和形态同步改变;妊娠和分娩巨大儿更易造成初产妇PR弹性降低,厚度变薄,收缩功能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剪切波 耻骨直肠肌 体质量 婴儿 新生 初产妇
下载PDF
耻骨直肠肌部分离断术在直肠前突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连忱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08年第3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索直肠前突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依据排便时肛门、直肠作用力学原理,对23例直肠前突患者采用直肠前突经直肠闭式修补术,1∶1消痔灵直肠前壁黏膜下注射,辅助耻骨直肠肌部分离断术。结果全部病例均获满意疗效。结论直肠前突修... 目的探索直肠前突手术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依据排便时肛门、直肠作用力学原理,对23例直肠前突患者采用直肠前突经直肠闭式修补术,1∶1消痔灵直肠前壁黏膜下注射,辅助耻骨直肠肌部分离断术。结果全部病例均获满意疗效。结论直肠前突修补辅助耻骨直肠肌部分离断术符合排便过程中肛管力学原理,改变了肛管所受作用力的方向,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前突 耻骨直肠肌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盆底超声评价不同产次及分娩方式对耻骨直肠肌厚度改变的影响
17
作者 何莎 赵胜 +4 位作者 范建华 高艳多 黄君红 戢秀勤 朱霞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2,共6页
目的:通过盆底超声检查评估不同产次及分娩方式对耻骨直肠肌(PR)厚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12月产后42~60 d复诊的产妇150例,包括初次阴道分娩、二次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分娩产妇各50例。所有受检者均接受静息和最大缩肛动作下经... 目的:通过盆底超声检查评估不同产次及分娩方式对耻骨直肠肌(PR)厚度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4~12月产后42~60 d复诊的产妇150例,包括初次阴道分娩、二次阴道分娩及剖宫产分娩产妇各50例。所有受检者均接受静息和最大缩肛动作下经会阴腔内二维超声检查:测量左、右侧PR前部、中部及后部的厚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PR厚度的差异,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静息状态时,初次及二次阴道分娩组左、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的厚度均小于剖宫产分娩组[左侧:(5.66±1.22)mm vs(6.05±1.05)mm vs(6.73±1.30)mm、(5.88±1.22)mm vs(6.11±1.12)mm vs(6.71±1.08)mm、(5.96±1.13)mm vs(6.15±0.94)mm vs(6.72±1.21)mm;右侧:(5.88±1.34)mm vs(5.80±1.16)mm vs(6.49±0.96)mm、(6.14±1.38)mm vs(6.10±0.95)mm vs(6.81±0.91)mm、(6.22±1.30)mm vs(6.10±1.15)mm vs(7.01±1.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初次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分娩组比较:左侧,t=4.244、3.602、3.246,P<0.001、<0.001、=0.002;右侧,t=2.617、2.866、3.133,P=0.010、0.005、0.002;二次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分娩组比较:左侧,t=2.877、2.727、2.631,P=0.005、0.008、0.010;右侧,t=3.240、3.816、3.838,P=0.002、<0.001、<0.001)。最大缩肛动作时,初次阴道分娩组产妇左、右侧PR前部、中部、后部的厚度均小于剖宫产分娩组[左侧:(6.83±1.30)mm vs(7.76±1.25)mm、(7.00±1.42)mm vs(7.72±1.05)mm、(7.09±1.36)mm vs(7.83±1.28)mm;右侧:(7.11±1.35)mm vs(7.70±1.20)mm、(7.17±1.25)mm vs(7.89±1.20)mm、(7.33±1.36)mm vs(8.01±1.45)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左侧:t=3.646、2.883、2.802,P<0.001、=0.005、=0.006;右侧:t=2.192、2.310、2.419,P=0.031、0.023、0.017];二次阴道分娩组产妇PR左、右侧前部、中部、后部的厚度分别为(7.32±1.20)mm、(7.28±1.27)mm、(7.56±1.35)mm;(7.23±1.19)mm、(7.44±1.22)mm、(7.51±1.09)mm,与剖宫产分娩组产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息状态及最大缩肛动作时,初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耻骨直肠肌 分娩方式 产次
原文传递
正常男性耻骨直肠肌超声显像和磁共振比较
18
作者 吴蓉 胡兵 +4 位作者 黄瑛 蒋旭东 应涛 张步林 邝胜利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872-875,共4页
目的对照观察经直肠超声正常男性耻骨直肠肌的超声与磁共振表现,探讨男性盆底正常结构的影像学检查新方法。方法应用经直肠超声对36例正常男性耻骨直肠肌进行检查,观察耻骨直肠肌的起止和走行、与盆腔脏器的关系,测量耻骨直肠肌的厚... 目的对照观察经直肠超声正常男性耻骨直肠肌的超声与磁共振表现,探讨男性盆底正常结构的影像学检查新方法。方法应用经直肠超声对36例正常男性耻骨直肠肌进行检查,观察耻骨直肠肌的起止和走行、与盆腔脏器的关系,测量耻骨直肠肌的厚度,并将结果与磁共振进行对照。结果经直肠超声和磁共振比较,超声同样能清晰显示耻骨直肠肌的走行、方向、内部回声和毗邻关系。超声静息状态下测量耻骨直肠肌的平均厚度,右侧(6.22±0.57)mm,左侧(6.19±0.59)mm;磁共振测量右侧(6.20±0.61)mm,左侧(6.17±0.53)mm,超声与磁共振测值之间比较及左右两侧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耻骨直肠肌厚度超声及磁共振测值与年龄、身高、体质量、前列腺体积、髂棘间径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是观察男性耻骨直肠肌的一种新的影像学检查手段,通过对正常耻骨直肠肌声像图的识别,为进一步诊断盆底疾病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超声检查 骨盆底 耻骨直肠肌 男性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经会阴超声评估对产后女性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分析 被引量:35
19
作者 冯娅琴 谢丽丹 +1 位作者 陈方红 周宁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6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会阴超声观察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盆底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康复组给予康复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产后保健操,运用会阴超声检... 目的探讨会阴超声观察康复治疗对产后女性盆底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丽水市中心医院妇产科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5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康复组给予康复治疗,常规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产后保健操,运用会阴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在静息、缩肛时、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耻骨直肠肌宽度的变化;检测静息到瓦氏动作患者膀胱颈位置变化。结果康复组治疗后静息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3.189、4.024、4.385,均P<0.05),而常规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075、0.816、0.139,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3.001~4.365,均P<0.05),康复组耻骨直肠肌宽度显著高于治疗前(t=3.257,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耻骨直肠肌宽度无显著性差异(t=0.012,P>0.05)。治疗后康复组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BND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值分别为3.871、4.582、5.347、3.562,均P<0.05),而常规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0.871、0.492、0.323、0.435,均P>0.05),且康复组治疗后瓦氏动作时盆膈裂孔前后径、周长、面积和BND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治疗后(t值分别为3.281、4.134、4.762、3.511,均P<0.05)。结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经康复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盆底结构和功能,会阴超声能有效地评估康复治疗的疗效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阴超声 康复治疗 盆底结构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膈裂孔 耻骨直肠肌
下载PDF
经会阴三维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评估经阴道分娩对肛提肌的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蒋云秀 官逸群 +1 位作者 秦蕾 潘永寿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9期694-696,共3页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评估初产妇肛提肌裂孔面积(LHA)变化及耻骨直肠肌的弹性,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经阴道分娩产后6~8周行盆底超声检查的初产... 目的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定量评估初产妇肛提肌裂孔面积(LHA)变化及耻骨直肠肌的弹性,探讨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经阴道分娩产后6~8周行盆底超声检查的初产妇50例(产后组)及同期健康未育女性41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测量两组静息及最大缩肛状态下LHA,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应用SWE分别在静息及最大缩肛状态下测量耻骨直肠肌前部的杨氏模量值,比较两组耻骨直肠肌弹性及收缩功能的差异。结果产后组静息及最大缩肛状态下LHA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组静息及最大缩肛状态下弹性参数均较对照组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联合SWE评估初产妇耻骨直肠肌功能具有一定可行性,可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和临床思路,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经会阴 剪切波弹性成像 实时 阴道分娩 肛提肌裂孔 耻骨直肠肌 杨氏模量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