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网络谴责的语言实现方式及其社会语用理据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冉永平
雷容
-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出处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5,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语用共同体视域下网络和谐话语体系建构及引导机制研究”(编号:21AYY011)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作为一种公开谴责,网络谴责具有维系公共秩序、实现社会管理的重要作用。本文以针对高铁霸座不当行为的网络评论为语料,探讨公共网络语境下公开谴责的实现方式及其社会语用理据。研究发现,网民主要通过针对霸座乘客的负面道德评价、谴责类元语用情感、道德贬损型人称指示语、反问句等四种负面元语用评价方式实施公开谴责。这些话语谴责方式隐藏着说话人的社会语用动因,包括彰显、建构和维系相关的公共秩序。本文意在体现社会现实语境下的语用问题、语用表现和语用理据,凸显当代语用学研究的社会问题趋势及社会性特征。
-
关键词
公开遣责
道德秩序
社会语用理据
网络语境
-
Keywords
public denunciation
moral order
sociopragmatic motivation
online context
-
分类号
H0-05
[语言文字—语言学]
-
-
题名公开声讨:新型网络道德批判机制的兴起与反思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阎国华
何珍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69,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时代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及其规制研究”(编号:20BKS194)
中国矿业大学重大项目培育专项基金“新时代网络空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研究”(编号:2022ZDPYSK09)。
-
文摘
互联网的纵深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联结机制与交往活动,影响了道德规范在虚拟场域的约束力,促进了公开声讨的网络复兴。网络时代的公开声讨是指由个体发起,经群体参与,针对道德失范者实施公开揭露、言语谴责、人肉搜索等方式的道德批判行为,往往会使被声讨者在短时间内陷入“千夫所指”与“社会性死亡”的窘境。虽然公开声讨对深化道德共识、汇聚社会批判、引发社会思考和促进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积极价值,但极易因惩罚过度、批判失焦、剧情反转和舆情操纵等问题而诱发公众道德冷漠、网络暴力,甚至产生意识形态风险。公开声讨的网络复兴具有复杂的动因,包括现代信息技术释放话语权力、个人诉诸舆论施压进行维权、道德失范行为引发集体愤怒以及声讨成本低廉而效果持续深刻等。对公开声讨现象的治理,应从提升公众网络传播素养、强化网络行为公共意识、完善个人权益保障机制以及增强虚拟场域法治理念等方面着手,使其转变为理性对话、平等交流与氛围宽容的道德规劝过程。
-
关键词
公开声讨
道德批判
网络暴力
网络舆论
-
Keywords
public denunciation
Moral Criticism
Cyber Violence
Network public Opinion
-
分类号
D648
[政治法律—政治学]
B82-057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