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陈东亮 彭玉平 +5 位作者 漆松涛 谢庆海 彭涛 颜循金 李云 覃祖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新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在超早期内(≤6h)采用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手术12例中死亡1例,存活11例。术后因二次出血再手术1例,颅内感染1例。术后随访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新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在超早期内(≤6h)采用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结果手术12例中死亡1例,存活11例。术后因二次出血再手术1例,颅内感染1例。术后随访3~6个月,依据GOS评分,优7例,良3例,中1例。结论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手术疗效好,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基底节区 超早期 小翼点 侧裂入路 显微手术
下载PDF
改良翼点入路的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陆富生 冯志博 王仲伟 《解剖与临床》 2005年第4期264-265,共2页
目的:论证改良翼点手术入路的优越性.方法:对20例干性头颅标本的颅中窝底部有关结构进行解剖观测,对20例颅中窝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开颅术.结果:改良翼点手术入路能缩短距离0.42~1.21cm.18例患者术后清醒;15例Ⅴ级,良好;3... 目的:论证改良翼点手术入路的优越性.方法:对20例干性头颅标本的颅中窝底部有关结构进行解剖观测,对20例颅中窝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开颅术.结果:改良翼点手术入路能缩短距离0.42~1.21cm.18例患者术后清醒;15例Ⅴ级,良好;3例Ⅳ级,中残;2例死亡.结论:改良翼点手术入路到达棘孔路径短,能直视下处理棘孔及颅底处脑膜中动脉出血,利于脑疝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翼点 手术入路 颅中窝 血肿
下载PDF
翼点入路及颞下窝入路应用解剖 被引量:2
3
作者 夏寅 王天铎 陈瑛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202-204,共3页
目的 :为翼点入路和颞下窝入路提供相关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 4 0例颅骨的测量 ,确定翼点至颅中窝、颧弓点至颞下窝内各结构的距离和夹角。结果 :翼点至前床突、视神经管颅口、圆孔、卵圆孔、棘孔、颈动脉管内口、三叉神经压迹、... 目的 :为翼点入路和颞下窝入路提供相关的解剖学依据。方法 :通过对 4 0例颅骨的测量 ,确定翼点至颅中窝、颧弓点至颞下窝内各结构的距离和夹角。结果 :翼点至前床突、视神经管颅口、圆孔、卵圆孔、棘孔、颈动脉管内口、三叉神经压迹、岩浅大神经管口、岩上窦沟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 ( 4 9.0± 3.3)mm( 73.2± 5.6)°、( 4 7.8± 3.3)mm( 82 .8± 5.2 )°、( 4 8.9± 4 .7)mm ( 76.7± 7.0 )°、( 50 .2± 4 .2 )mm( 58.2± 7.0 )°、( 50 .1± 4 .2 )mm ( 4 8.6± 7.4 )°、( 55.7± 3.7)mm ( 62 .2± 5.0 )°、( 52 .0± 3.6)mm( 51.8± 6.4 )°、( 50 .0± 3.4 )mm ( 39.9± 7.0 )°、( 53.1± 2 .8)mm ;颧弓点至眶下裂、翼上颌裂、翼管口、卵圆孔、棘孔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 ( 37.5± 3.7)mm ( 131.2± 5.4 )°、( 4 3.1± 4 .3)mm( 10 1.2± 7.9)°、( 51.3± 3.0 )mm ( 76.7± 4 .3)°、( 38.2± 2 .6)mm ( 74 .0± 4 .5)°、( 36.4± 2 .7)mm ( 65.0±6.3)°。结论 :两种手术入路相关数据的测量 ,有助于设计手术入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颅骨测量 翼点 颞骨 颅中窝 颞下窝
下载PDF
不同入路选择对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何睿瑜 王辉 +3 位作者 廖旭兴 徐叶 黄伟俊 陈景涛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1期1018-1021,共4页
目的比较经翼点入路与额下入路对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8年5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6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将经翼点手术入路设为A组(n=34),额下手术入路设为B组(n=42)... 目的比较经翼点入路与额下入路对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8年5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6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将经翼点手术入路设为A组(n=34),额下手术入路设为B组(n=42)。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肿瘤切除效果、视力改善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Ⅰ级切除率、Ⅱ级切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B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视力提高率为76.47%,高于B组的71.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6/34),略低于B组的19.04%(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根据鞍结节脑膜瘤形态、大小和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来确定手术入路,翼点与额下入路在鞍结节脑膜瘤切除方面效果基本相同,在住院时间、视力改善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点 额下 入路选择 脑膜瘤
下载PDF
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治疗36例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东生 《西部医学》 2014年第6期745-747,共3页
目的 研究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6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另外随机选取同期进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 目的 研究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6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显微镜下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另外随机选取同期进行常规开颅手术治疗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术后即刻CT及术后48小时CT复查,观察组血肿清除90%以上的患者31例,80%以上5例,手术成功率100%;对照组血肿清除90%以上的患者15例,80%以上6例,成功率70%.两组患者的术后血肿清除情况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的ADL评分、恢复良好率、残疾率及死亡率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点切口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血肿清除率高,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恢复良好率较高,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点 侧裂 岛叶 基底节脑出血
下载PDF
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 被引量:3
6
作者 殷尚炯 刘洪泉 王洪生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翼点锁孔入路治疗破裂后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对手术夹闭22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64排CTA为确诊手段,动脉瘤瘤顶指向在CTA分为5型,向前2例;向下2例;向上10例;向后5例;多方向3例。22例患者24个动... 目的探讨翼点锁孔入路治疗破裂后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技巧。方法对手术夹闭22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64排CTA为确诊手段,动脉瘤瘤顶指向在CTA分为5型,向前2例;向下2例;向上10例;向后5例;多方向3例。22例患者24个动脉瘤均行翼点锁孔入路手术夹闭,有3例患者手术夹闭后由于脑积水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果出院时根据GOS判断预后:恢复优良17例,轻残3例,重残1例,死亡1例。结论翼点锁孔入路可以满足大多数前交通动脉瘤病例的手术要求。手术要根据动脉瘤顶的指向个性化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翼点 锁孔 手术
下载PDF
额颞部重度颅脑损伤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许亦群 仪立志 +2 位作者 钟天安 贾军 尹夕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额颞部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额颞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方法。扩大翼点入路即在翼点入路基础上扩大暴露范围,包括额底、颞底及额颞顶较大范围。扩大翼点入路结合硬膜扩大缝... 目的探讨扩大翼点入路治疗额颞部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48例额颞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方法。扩大翼点入路即在翼点入路基础上扩大暴露范围,包括额底、颞底及额颞顶较大范围。扩大翼点入路结合硬膜扩大缝合,有时采用浮动骨瓣等方法。结果康复良好20例(41.6%),中度残废9例(18.8%),重度残废7例(14.7%),植物生存4例(8.3%),死亡8例(16.7%),死亡原因为严重脑干损伤、休克、严重脑肿胀及呼吸、循环衰竭。结论扩大翼点入路手术治疗额颞部重度颅脑损伤是比较理想的入路,可减少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点 颅脑损伤 额颞部
下载PDF
颞下窝及颅中窝手术入路应用解剖 被引量:1
8
作者 夏寅 王天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为颞下窝和颅中窝入路提供相关的解剖依据。方法:测量40例颅骨,确定颧弓点至颞下窝、翼点至颅中窝内各结构的距离和夹角。结果:测出了颧弓点至颞下窝8项解剖标志、翼点至颅中窝11项解剖标志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 目的:为颞下窝和颅中窝入路提供相关的解剖依据。方法:测量40例颅骨,确定颧弓点至颞下窝、翼点至颅中窝内各结构的距离和夹角。结果:测出了颧弓点至颞下窝8项解剖标志、翼点至颅中窝11项解剖标志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结论:两种手术入路相关数据的测量,有助于设计手术入路,并可为术中准确定位有关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窝 手术入路 颅中窝 应用解剖
下载PDF
经翼点入路急诊显微手术治疗破裂大脑中动脉瘤的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希 魏建军 +5 位作者 张扬 晁迎九 高歌 钱若兵 牛朝诗 傅先明 《安徽医学》 2013年第9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急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破裂大脑中动脉瘤的策略。方法 30例大脑中动脉瘤破裂伴有脑内血肿患者,术前急诊行CTA确定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在发病24 h内(入院后6 h内)控制性降压下急诊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其中29例...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急诊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破裂大脑中动脉瘤的策略。方法 30例大脑中动脉瘤破裂伴有脑内血肿患者,术前急诊行CTA确定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在发病24 h内(入院后6 h内)控制性降压下急诊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其中29例行动脉瘤夹闭+血肿清除术,另有1例无法夹闭,只行单纯血肿清除,术后再行动脉瘤栓塞术。结果 30例患者手术顺利,脑内血肿量为(26.4±7.21)ml;术后复查血肿清除满意,2例出现脑血管痉挛;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恢复良好25例,死亡1例,植物生存1例,重残1例,中残2例。结论对于脑内血肿量大于30 ml或中线移位大于1 cm的破裂大脑中动脉瘤患者,采用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和夹闭动脉瘤,具有解除脑内血肿占位效应、防止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降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颅内血肿 显微手术 翼点
下载PDF
以翼点中心部为基点显示颅中窝结构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先德海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657-658,共2页
目的:为翼点入路行颅中窝手术提供相关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对50例取脑后的尸头的测量,确定翼点至颅中窝各结构的距离和夹角。结果:翼点至前床突、视神经管口、圆孔、卵圆孔、棘孔、颈动脉管内口、三叉神经压迹、岩浅大神经管颅口、岩上... 目的:为翼点入路行颅中窝手术提供相关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对50例取脑后的尸头的测量,确定翼点至颅中窝各结构的距离和夹角。结果:翼点至前床突、视神经管口、圆孔、卵圆孔、棘孔、颈动脉管内口、三叉神经压迹、岩浅大神经管颅口、岩上窦沟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48.0±2.3)mm(75.2±4.8)°、(50.8±2.3)mm(79.8±6.2)°、(50.9±4.7)mm(74.7±6.0)°、(54.2±3.3)mm(56.2±4.0)°、(49.1±3.2)mm(49.6±7.6)°、(53.7±4.7)mm(61.2±4.0)°、(51.0±2.6)mm(52.5±5.5)°、(51.0±4.4)mm(40.0±6.0)°、(52.1±3.8)mm。结论:对翼点至颅中窝各结构相关数据的测量,有助于设计手术入路,为术中准确定位有关结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点 颅中窝 应用解剖学
下载PDF
颅骨翼区形态观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建华 王勇 +2 位作者 杨晓华 杨党艳 汤丽华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9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积累解剖学资料,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翼区及其周围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学观测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进行了翼区分型、翼区中点定位、翼区中点与脑膜中动脉沟前支关系、颧骨额突上角、下角及颧弓形态的观察。结... 目的:积累解剖学资料,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翼区及其周围形态结构进行解剖学观测及统计学处理。结果:进行了翼区分型、翼区中点定位、翼区中点与脑膜中动脉沟前支关系、颧骨额突上角、下角及颧弓形态的观察。结论:翼区分型结果与文献记载相似,翼上骨各型比例与文献记载有异,翼区中定位以双水平距与垂直距共同定位较为简便而准确,翼区中点多位于脑膜中动脉沟前支前上方,颧骨额突上、下角及颧弓形态各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区 形态 位置
下载PDF
前中颅底病灶切除术38例术后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文 黄任娥 +1 位作者 李祖建 谢光雄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12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前中颅底病灶切除术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患者采用标准翼点入路和改良经颅底扩大翼点入路行前中颅底病灶切除术,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并加强并发症的对症处理。结果:经精心术后护理,两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 目的:探讨前中颅底病灶切除术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8例患者采用标准翼点入路和改良经颅底扩大翼点入路行前中颅底病灶切除术,术后给予精心护理,并加强并发症的对症处理。结果:经精心术后护理,两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中颅底病灶经标准翼点入路和改良经颅底扩大翼点入路切除术后,通过给予科学、有效的护理,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病灶 标准翼点 术后护理
下载PDF
脑膜中动、静脉颅底段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13
作者 慕千里 马兆龙 周敬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6年第4期237-238,255-256,共4页
观察和测量了30例颅底段的脑膜中动、静脉以及前支通过翼点区的骨沟或骨管。脑膜中动脉总干左侧长于右侧,前支大于后支。前支动脉沟较浅,未形成骨管者易游离,可考虑作大脑中动脉分支的吻合血管;如骨沟过深并形成骨管时,则撕揭硬脑膜常... 观察和测量了30例颅底段的脑膜中动、静脉以及前支通过翼点区的骨沟或骨管。脑膜中动脉总干左侧长于右侧,前支大于后支。前支动脉沟较浅,未形成骨管者易游离,可考虑作大脑中动脉分支的吻合血管;如骨沟过深并形成骨管时,则撕揭硬脑膜常致前支断裂。对总干和前后支及其伴行静脉断面的组织切片观察查明,极似脑膜中动脉走行于静脉窦样的结构中。以往认为的伴行静脉,很可能是脑膜中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中动脉 脑膜中静脉 翼点
下载PDF
翼点形态特征及其相关径线的应用解剖学观测
14
作者 赵信理 王振江 沈维高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7年第5期378-381,共4页
目的 观察和描述翼点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神经外科翼点手术入路精确定位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选取我国吉林地区出土成人完整颅骨50例(100侧),观察和描述各颅骨双侧翼点骨缝形态,测量翼点宽度、翼点中点距颧弓上缘垂直距离、翼点中点与... 目的 观察和描述翼点的解剖学特征,为临床神经外科翼点手术入路精确定位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选取我国吉林地区出土成人完整颅骨50例(100侧),观察和描述各颅骨双侧翼点骨缝形态,测量翼点宽度、翼点中点距颧弓上缘垂直距离、翼点中点与额骨颧突连线距离,对测量数据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颅骨翼点骨缝形态可分为蝶顶缝型、颞额缝型、K型、翼上骨型四种.50例(100侧)颅骨中,蝶顶缝型46例84侧(84%),其中宽H型45例80侧(80%)、窄H型2例2侧(2%)、N型2例2侧(2%);颞额缝型2例2侧(2%);K型2例2侧(2%);翼上骨型10例12侧(12%).翼点宽度:左侧宽度(11.31±3.00)mm,右侧宽度(12.12±4.79)mm,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翼点距颧弓上缘垂直距离:左侧(40.12±3.95)mm、右侧(41.94±4.31)mm,左、右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1,P〈0.05);翼点中心距额骨颧突连线距离:左侧(32.13±4.25)mm,右侧(33.71±5.19)mm,左、右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2,P〈0.05).结论 通过研究吉林地区国人翼点的形态特征及相关数据资料,为翼点手术入路提供相关参考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颅法 颅骨 翼点 解剖 测量
原文传递
颅中窝径路解剖定位的临床意义
15
作者 乔胜铎 黄维国 邱建华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798-1800,共3页
目的 为颅中窝入路手术提供相应的解剖学依据 .方法 对 2 0具甲醛固定的成人尸颅进行测量 ,确定翼点、颧弓点至颅中窝各结构及面神经管裂孔至弓状隆起、内耳门、棘孔的夹角和距离 .结果 翼点至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面... 目的 为颅中窝入路手术提供相应的解剖学依据 .方法 对 2 0具甲醛固定的成人尸颅进行测量 ,确定翼点、颧弓点至颅中窝各结构及面神经管裂孔至弓状隆起、内耳门、棘孔的夹角和距离 .结果 翼点至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面神经管裂孔、弓状隆起、内耳门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 (5 8.0± 3.7) mm(71.5± 6 .4 )°,(5 9.9± 3.9) mm (5 6 .2± 6 .4 )°,(5 9.2± 3.8) mm (49.2±6 . 8)°,(6 3.0± 3.8) mm (5 2 .8± 6 .7)°,(5 9.6± 3.6 ) mm(41.0± 5 .4 )°,(6 2 .9± 4 .7) mm(2 7.3± 5 .6 )°,(6 9.5± 4 .1)mm (40 .3± 5 .1)°.颧弓点至圆孔、卵圆孔、棘孔、三叉神经压迹、面神经管裂孔、弓状隆起、内耳门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 (5 2 .4± 3.0 ) mm (90 .2± 5 .6 )°,(48.5± 3.9) mm (74 .4± 6 .1)°,(44 .4± 2 .6 ) mm (6 5 .9±5 .8)°,(5 3.7± 3.4 ) mm (6 6 .3± 5 .9)°,(47.0± 2 .6 ) mm(5 4 .6± 7.2 )°,(5 4 .1± 3.3) mm(40 .7± 5 .8)°,(6 0 .1± 2 .8)mm (5 3.4± 5 .9)°.面神经管裂孔至弓状隆起、内耳门、棘孔的连线长度和各连线与正中矢状面成角分别为 (17.5± 2 .8)mm(337.2± 9.2 )°,(14 .5± 1.2 ) mm(44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颅骨测量 翼点 颧弓点 面神经管裂孔
下载PDF
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观察 被引量:19
16
作者 周建军 官测林 +2 位作者 胡方进 卢靖 郭东斌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24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颞顶瓣... 目的观察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颞顶瓣或额顶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血肿清除效果、术后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48h内血肿大部分清除率(血肿清除≥90%+彻底清除)显著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消化道出血、腹泻、肺部感染、再出血、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较传统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可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翼点 侧裂-岛叶 显微手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下载PDF
经翼点锁孔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 被引量:17
17
作者 冯文峰 漆松涛 +1 位作者 黄胜平 黄理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46-1548,155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方法对18例前循环动脉瘤采用经翼点锁孔入路进行夹闭术,其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9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6例。患者Hunt-Hess临床分级均在Ⅲ级以内。结果... 目的探讨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和手术方法。方法对18例前循环动脉瘤采用经翼点锁孔入路进行夹闭术,其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9例、大脑中动脉动脉瘤3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6例。患者Hunt-Hess临床分级均在Ⅲ级以内。结果均获得成功夹闭,术后无面神经损伤表现,平均手术时间缩短1 ̄2h。1例左后交通动脉瘤术中破裂,术后出现一过性感觉和运动性失语。结论经过慎重的选择病例以及术前周密的手术设计,经翼点锁孔入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是一种较理想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翼点锁孔/手术
下载PDF
经眉眶上锁孔入路与经翼点锁孔入路的解剖学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冯文峰 张永明 +3 位作者 黄理金 张喜安 陆云涛 漆松涛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11期503-505,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和经翼点锁孔入路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25具成人颅骨标本进行骨性解剖学数据测量。于15具成人尸头上分别模拟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和经翼点锁孔入路解剖,比较其切口、暴露范围及... 目的对比研究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和经翼点锁孔入路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对25具成人颅骨标本进行骨性解剖学数据测量。于15具成人尸头上分别模拟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和经翼点锁孔入路解剖,比较其切口、暴露范围及操作空间等,同时观察鞍区各间隙内的结构。结果经眉眶上锁孔入路中,颧突与同侧前床突的距离为(6.02±0.22)cm,角度为34.09°±3.19;°经翼点锁孔手术入路中,翼点与同侧前床突距离为(5.03±0.29)m m,角度为63.61°±4.78°。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手术入路能不同程度地暴露鞍区各个间隙内的结构。经翼点锁孔入路操作距离较短,具有良好的暴露范围和宽广的操作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手术 经眉眶上入路 翼点入路 蝶鞍 尸体解剖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67例临床效果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太平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额下入路和翼点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14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鞍结节脑膜瘤67例,按手术入路方法分为额下入路组37例和翼点入路组30例,观察两组术中肿瘤切除等级、术后2周视力恢复以及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额下入路和翼点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04年5月—2014年5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鞍结节脑膜瘤67例,按手术入路方法分为额下入路组37例和翼点入路组30例,观察两组术中肿瘤切除等级、术后2周视力恢复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额下入路组肿瘤全切除率高于翼点入路组(P<0.05);两组视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下入路手术视野更佳,手术全切除率更高,但两种手术入路方法对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全切除术 翼点入路 额下入路 并发症
下载PDF
巨大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2
20
作者 毛承亮 唐凯 +7 位作者 詹升全 李昭杰 李炎稳 舒航 林晓风 周东 郭文龙 王鹏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358-360,共3页
目的探讨巨大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巨大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5.5~8.5 cm,均采用改良翼点入路。结果 SimpsonⅠ-Ⅱ级切除17例,Ⅲ级切除7例,Ⅳ级切除2例。动眼神经麻痹8例,其中3个... 目的探讨巨大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巨大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5.5~8.5 cm,均采用改良翼点入路。结果 SimpsonⅠ-Ⅱ级切除17例,Ⅲ级切除7例,Ⅳ级切除2例。动眼神经麻痹8例,其中3个月后恢复4例,未恢复4例。术后偏瘫转康复治疗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巨大的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术前详尽阅片、术中控制出血及保护重要结构对手术疗效非常重要,肿瘤全切后病人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巨大 蝶骨嵴内侧 翼点入路 改良 神经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