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黑暗十二条(Dirty Dozen,DD)与短式黑暗三联征量表(Short Dark Triad,SD3)两种黑暗三联征测量工具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采用DD与SD3中文版,从某高校抽取5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初测6周后,对54名完成初测的大学生进行重测。结果...目的:评估黑暗十二条(Dirty Dozen,DD)与短式黑暗三联征量表(Short Dark Triad,SD3)两种黑暗三联征测量工具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采用DD与SD3中文版,从某高校抽取5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初测6周后,对54名完成初测的大学生进行重测。结果:1DD中文版具有良好的的结构效度(χ2/df=3.086,RMSEA=0.077,NFI=0.930,CFI=0.951,GFI=0.928),且各项目载荷均大于0.50。2SD3中文版在本次调查中的结构效度不理想(χ2/df=2.893,RMSEA=0.073,NFI=0.661,CFI=0.746,GFI=0.809),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建构的模型及其修正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亦不佳。3DD中文版总分及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57-0.902之间,间隔6周的重测信度在0.725-0.879之间。基于原量表的因子结构,SD3中文版总分及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484-0.830之间,重测信度在0.330-0.784之间。4DD与SD3中文版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马基雅维里主义、精神病态与大五人格之神经质显著正相关(P<0.01),与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和外向性显著负相关(P<0.05-0.01),自恋与大五人格各因子均显著正相关(P<0.01)。DD与SD3中文版各因子与攻击行为各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5男性被试马基雅维里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被试(P<0.05-0.01),而DD之自恋的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DD中文版除自恋因子有待改进外,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而囿于文化差异,国内使用SD3宜慎重。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患者的人格特征及焦虑抑郁症状,为临床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94例同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神经性厌食患者,其中限食...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患者的人格特征及焦虑抑郁症状,为临床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94例同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神经性厌食患者,其中限食型41例,暴食/清除型53例;选取72例某精神专科医院实习护士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MMP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查。结果:病例组抑郁症状(85.1%vs.8.3%)和焦虑症状(75.5%vs.2.8%)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例组M M PI测试结果除男子-女子气、说谎量表、诈病量表、校正量表的T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外(均P>0.05),精神病态、抑郁、癔病、疑病、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轻躁狂及社会内向的T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T分最高的量表分为精神病态(Pd)(63.8±11.2),其次是抑郁(D)(61.0±12.8),两点编码呈现24/42编码。暴食/清除型患者的疑病(Hs)的T分高于限食型[(53.3±9.9)vs.(58.7±9.3),P<0.05]。结论:神经性厌食患者有其特定的人格特征,尤其是精神病态和抑郁更为突出。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估黑暗十二条(Dirty Dozen,DD)与短式黑暗三联征量表(Short Dark Triad,SD3)两种黑暗三联征测量工具在我国的适用性。方法:采用DD与SD3中文版,从某高校抽取57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初测6周后,对54名完成初测的大学生进行重测。结果:1DD中文版具有良好的的结构效度(χ2/df=3.086,RMSEA=0.077,NFI=0.930,CFI=0.951,GFI=0.928),且各项目载荷均大于0.50。2SD3中文版在本次调查中的结构效度不理想(χ2/df=2.893,RMSEA=0.073,NFI=0.661,CFI=0.746,GFI=0.809),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建构的模型及其修正模型与实际数据拟合亦不佳。3DD中文版总分及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57-0.902之间,间隔6周的重测信度在0.725-0.879之间。基于原量表的因子结构,SD3中文版总分及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484-0.830之间,重测信度在0.330-0.784之间。4DD与SD3中文版具有较好的效标关联效度,马基雅维里主义、精神病态与大五人格之神经质显著正相关(P<0.01),与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和外向性显著负相关(P<0.05-0.01),自恋与大五人格各因子均显著正相关(P<0.01)。DD与SD3中文版各因子与攻击行为各因子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5男性被试马基雅维里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被试(P<0.05-0.01),而DD之自恋的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DD中文版除自恋因子有待改进外,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而囿于文化差异,国内使用SD3宜慎重。
文摘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患者的人格特征及焦虑抑郁症状,为临床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94例同时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神经性厌食患者,其中限食型41例,暴食/清除型53例;选取72例某精神专科医院实习护士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MMP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查。结果:病例组抑郁症状(85.1%vs.8.3%)和焦虑症状(75.5%vs.2.8%)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病例组M M PI测试结果除男子-女子气、说谎量表、诈病量表、校正量表的T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外(均P>0.05),精神病态、抑郁、癔病、疑病、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症、轻躁狂及社会内向的T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T分最高的量表分为精神病态(Pd)(63.8±11.2),其次是抑郁(D)(61.0±12.8),两点编码呈现24/42编码。暴食/清除型患者的疑病(Hs)的T分高于限食型[(53.3±9.9)vs.(58.7±9.3),P<0.05]。结论:神经性厌食患者有其特定的人格特征,尤其是精神病态和抑郁更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