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念的心理和脑机制 被引量:206
1
作者 汪芬 黄宇霞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35-1644,共10页
正念是源于东方禅修的一种有意识、非评判的对当前状态进行注意的方法,也是一种意识状态或心理过程。其早期研究侧重于各种身心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等临床功效,近年来其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各种作用机制。在心理机制上,正念与感知觉敏感性的变... 正念是源于东方禅修的一种有意识、非评判的对当前状态进行注意的方法,也是一种意识状态或心理过程。其早期研究侧重于各种身心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等临床功效,近年来其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各种作用机制。在心理机制上,正念与感知觉敏感性的变化,注意、记忆和情绪的改善有关。在脑机制上,它不仅与额区θ波和枕区γ波以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成分的变化有关还与前额叶、扣带回、脑岛等脑区功能激活和结构改变有关。最后,文章指出了目前正念研究在内容和方法学上的不足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 心理机制 脑机制 脑电 磁共振
下载PDF
主观变量解释主观变量:方法论辨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胡安宁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3-209,共27页
社会学经验研究经常会需要处理诸如态度、感受、偏好这样的主观变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方法上,对特定主观变量的理解往往会涉及另外一个主观变量。尽管如此,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社会学者往往对"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持有相... 社会学经验研究经常会需要处理诸如态度、感受、偏好这样的主观变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方法上,对特定主观变量的理解往往会涉及另外一个主观变量。尽管如此,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社会学者往往对"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持有相当程度的保留态度,从而尽可能地采用客观变量来解释主观变量,或者探究主观变量对于客观变量的影响。"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究竟有什么方法论上的"缺陷"?更为重要的是,采用什么手段可以尽可能避免这些"缺陷"以拓宽研究者的经验解释能力?这些问题到目前为止都还缺乏系统研究。在此背景下,本文考察了"主观解释主观"的分析进路所存在的混淆偏误问题,并从理论论辩、变量测量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讨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针对每一个应对策略,本文展示了经验实例,并对该策略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进行了剖析和对比。此外,本文也具体分析了诸如因果关系方向、判断混淆偏误的敏感性检验、测量误差等未尽议题。本文希望通过这些讨论能增强社会学解释路径的多样性,促进社会学与其他学科(例如心理学、政治学等)的交流与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变量 心理机制 混淆效应 固定效应
下载PDF
从认知角度探讨听力问题 被引量:31
3
作者 姜维焕 《外语电化教学》 CSSCI 2006年第5期60-64,共5页
本文首先通过访谈和学生内省获得学生常遇到的8个英语听力问题,然后根据Anderson语言理解的三段式认知框架将其划分为三类,并根据有关认知心理学理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最后给出本研究对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听力问题 三段式 心理机制 理解和记忆策略
原文传递
人格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综述 被引量:23
4
作者 贺金波 祝平平 +1 位作者 聂余峰 应思远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1-224,236,共5页
身处同样的网络环境,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网络成瘾?许多研究表明,人格差异是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高感觉寻求、高神经质、高精神质和外向性四种特质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预测力。但既往研究对这些特质如何影响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的探讨却很... 身处同样的网络环境,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网络成瘾?许多研究表明,人格差异是重要因素之一,其中,高感觉寻求、高神经质、高精神质和外向性四种特质对网络成瘾具有显著预测力。但既往研究对这些特质如何影响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的探讨却很不够。结合心理学理论和相关文献分析发现,最佳唤醒理论、社交需求补偿理论、情绪宣泄理论和成就动机替代满足理论可以全面系统地解释这些特质对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不过,要验证这些理论还需要增加实验研究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特质 网络成瘾 心理机制
原文传递
心理学的立身之本——“心理本体”及心理学元问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其维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1-21,共21页
在心理学备受国家及社会层面的支持的今天,对心理学的学科自身现状留一份清醒的自省意识显得非常有必要。脑与神经是心理的“亲密有间”的兄弟,但不能为心理活动提供因果解释,若企图从生理的角度对心理作因果说明,会导致还原论立场。人... 在心理学备受国家及社会层面的支持的今天,对心理学的学科自身现状留一份清醒的自省意识显得非常有必要。脑与神经是心理的“亲密有间”的兄弟,但不能为心理活动提供因果解释,若企图从生理的角度对心理作因果说明,会导致还原论立场。人工智能与人的智能是朋友兼对手,“科学”与“人文”并非对立,而是已踏上融合之途。如何从现实中提炼出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核心的、带有一般心理机制意味的概念、范畴、理论,是中国心理学家的职责所在。在面对神经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人工智能等多面挤压时,心理学必须要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聚焦于“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机制”,做一些“以问题为导向”的现实合作项目,拿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其他学科难以取代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 人工智能 人文社会科学 心理本体 心理机制
下载PDF
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技术促进用户健康行为的心理机制:基于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彩宁 毕新华 王雅薇 《图书情报工作》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72-83,共12页
[目的/意义]基于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研究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技术促进用户健康行为的心理机制。[方法/过程]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建立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技术要素通过用户心理变量影响健康行为的路径模型。以智能手环用户为调查... [目的/意义]基于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研究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技术促进用户健康行为的心理机制。[方法/过程]基于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建立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技术要素通过用户心理变量影响健康行为的路径模型。以智能手环用户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法收集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法结构方程验证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的数据管理和社交互动功能通过启发和赋能促进用户健康行为。此外,行为控制功能通过赋能促进用户健康行为。文章基于上述发现讨论了对个人健康信息管理领域,尤其是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研究的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健康信息管理技术 智能可穿戴健康产品 心理机制 健康行为 刺激-机体-反应
原文传递
动态面孔表情优势效应的心理机制及神经基础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琪 尹天子 冉光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14-1522,共9页
动态面孔表情优势效应是指较静态面孔表情而言,个体在识别动态的面孔表情时表现出较好的识别能力。动态面孔表情优势效应的心理机制主要涉及增强的构形加工、补偿角色和面孔模仿能力。此外,该优势效应的神经网络则由核心的神经网络和扩... 动态面孔表情优势效应是指较静态面孔表情而言,个体在识别动态的面孔表情时表现出较好的识别能力。动态面孔表情优势效应的心理机制主要涉及增强的构形加工、补偿角色和面孔模仿能力。此外,该优势效应的神经网络则由核心的神经网络和扩展的神经网络组成,前者主要负责早期的知觉编码和刺激的运动加工,而后者与个体的面孔模仿能力、刺激的动态表征等有关。今后的研究应集中在完善延伸的神经网络、拓展其心理机制;开展动态面孔表情优势效应的发展性研究;考察面孔表情的刚性运动特征;注重在虚拟现实环境下研究动态面孔表情的优势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面孔表情优势效应 心理机制 神经网络 情绪知觉障碍 神经成像技术
下载PDF
善有善报:利他行为得到回报的心理学机制 被引量:8
8
作者 郭庆科 冯琳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9-105,共7页
利他行为通常指降低自身生存适合度以帮助其他个体的行为,但来自外在和内在的回报却使这一行为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从外在回报看,亲缘选择和性选择两个机制使利他者得到了更大的繁殖利益,直接、间接互惠及群体选择过程则让利他者得到... 利他行为通常指降低自身生存适合度以帮助其他个体的行为,但来自外在和内在的回报却使这一行为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从外在回报看,亲缘选择和性选择两个机制使利他者得到了更大的繁殖利益,直接、间接互惠及群体选择过程则让利他者得到了生存利益。从内在回报看,利他行为能催生积极情绪,积极情绪则进一步促进了利他者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进化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利他行为得到内在回报的理论机制,生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则能为这种机制提供生物学上的解释。利他行为是提高个体生命质量,提升人生意义感和价值感的有效方法。未来研究者应关注利他回报机制的文化差异,利他负担及可能的调节变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他行为 外在回报 内在回报 心理机制
下载PDF
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恢复力及心理影响因素调查 被引量:7
9
作者 梁学军 甘景梨 +1 位作者 高存友 段惠峰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5年第5期338-339,共2页
目的: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个体恢复力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Connor-Davidson恢复力量表(CD-RISC)、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认知方式问卷对36例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研究组)进行调查,并随机抽... 目的:探讨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个体恢复力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Connor-Davidson恢复力量表(CD-RISC)、艾森克人格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认知方式问卷对36例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研究组)进行调查,并随机抽取某部32名官兵(对照组)进行测定。结果:研究组CD-RISC评分中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和控制感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忍受消极情感与客观支持呈正相关(r=0.23,P〈0.05),接受变化与E分、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24-0.32,P〈0.05),控制感与P分、主观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26、0.30,P〈0.05),而忍受消极情感、接受变化和控制感与消极应对、N分、认知方式和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r=-0.24~0.33,P〈0.05)。结论:军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个体恢复力是抵抗创伤和促进恢复的积极因素,其受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人 创伤后应激障碍 恢复力 心理机制
下载PDF
数字人权时代消费者人脸识别的心理机制与法律规制
10
作者 饶晗 王文龙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5-90,共6页
数字社会中人权的内涵被数字化重构,并产生了“数字人权”。数字人权具有安全、尊严、公平的价值属性,内涵主要包括互联网接入权、网络隐私权、数据被遗忘权和数据财产权。在商业场景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可能给消费者带来隐私、安全... 数字社会中人权的内涵被数字化重构,并产生了“数字人权”。数字人权具有安全、尊严、公平的价值属性,内涵主要包括互联网接入权、网络隐私权、数据被遗忘权和数据财产权。在商业场景中,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可能给消费者带来隐私、安全、财产、公平方面的风险,并且存在知情同意权被架空、法律和行政规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有效保护消费者的数字人权,结合自我知觉理论、技术接受模型、社会交换理论和双因素理论探讨了人脸识别的心理机制,并从知情同意权保障、三原则审查、自我约束、行政规制和司法救济几个方面提出了消费者人脸识别的法律规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权 消费者 人脸识别 心理机制 法律规制
下载PDF
社交媒体时代青年“偶像文化”透视与教育引导
11
作者 李慧静 邵静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10期57-61,共5页
文章首先明确“偶像文化”相关概念内涵,从理论上解析网络青年亚文化、“偶像文化”。其次,对“偶像文化”进行深层透析,从现实呈现上说明“偶像文化”“是何”的问题。再次,运用多学科综合分析,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 文章首先明确“偶像文化”相关概念内涵,从理论上解析网络青年亚文化、“偶像文化”。其次,对“偶像文化”进行深层透析,从现实呈现上说明“偶像文化”“是何”的问题。再次,运用多学科综合分析,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探讨“粉丝”群体的行为表现与心理机制,说明“何以”的问题。从次,探究“偶像文化”的影响,说明“有何”影响的问题。最后,针对粉丝行为的“失范”,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回答“如何”应对“偶像文化”影响的问题,切实回应引导“偶像文化”有序发展及青年价值观培塑的时代要求和现实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青年亚文化 社交媒体时代 “偶像文化” 心理机制 “失范”现象 教育引导
下载PDF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心理机制与构建路径
12
作者 经卫国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0-86,共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基于价值认同的心理学视角,认为大学生价值认同形成过程经历了知行分离的依从阶段、知行趋同的认同阶段、知行合一的内化阶段,其价值认同的心理机制应包含四个基本运行结构:心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基于价值认同的心理学视角,认为大学生价值认同形成过程经历了知行分离的依从阶段、知行趋同的认同阶段、知行合一的内化阶段,其价值认同的心理机制应包含四个基本运行结构:心理动力机制、心理导向机制、心理促进机制、心理调节机制。从价值认同的心理要素入手,结合大学生认同的形成过程、心理机制的一般规律,提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建构路径,以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价值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心理机制 建构路径
下载PDF
依恋安全启动在抑郁干预中的应用
13
作者 龙燕满 于梅 《健康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426-429,434,共5页
依恋是自个体出生开始与照料者(一般是母亲)建立的情感联结,安全依恋型个体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而不安全依恋型个体表现出更多的负面性。依恋安全启动可以激活个体的依恋安全表征,有效缓解个体的抑郁。文章着重探索依恋安全启动抗抑郁... 依恋是自个体出生开始与照料者(一般是母亲)建立的情感联结,安全依恋型个体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而不安全依恋型个体表现出更多的负面性。依恋安全启动可以激活个体的依恋安全表征,有效缓解个体的抑郁。文章着重探索依恋安全启动抗抑郁作用的心理机制,为寻求有效且便捷的抑郁症干预方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恋安全启动 抑郁症状 心理机制
下载PDF
群际边界通透性影响移民偏见的心理机制
14
作者 任德云 徐科朋 +1 位作者 周爱保 刘力 《心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1147,共7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群际边界通透性对移民偏见的影响颇具热点性和争议性。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存在着群际边界通透性增加、减少和不影响移民偏见三种不同结论,然而导致不一致结论背后的心理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在梳理群际边界通透性对移民偏... 在全球化背景下,群际边界通透性对移民偏见的影响颇具热点性和争议性。当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存在着群际边界通透性增加、减少和不影响移民偏见三种不同结论,然而导致不一致结论背后的心理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在梳理群际边界通透性对移民偏见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模型。群际边界通透性对移民偏见的影响可能受到内群体、移民和环境等因素的调节作用。此外,群际边界通透性也可能通过影响不同的心理路径,继而对移民产生不同的偏见。对群际边界通透性影响移民偏见心理机制的探讨,对改善群际关系和移民治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偏见 群际边界通透性 心理机制
下载PDF
论文学鉴赏心理机制的生成 被引量:3
15
作者 梁玉敏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3期149-153,166,共5页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感知、联想、想像、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机能活动而形成的认识、体味、赏玩的审美活动。在这个审美活动中,感知、联想、想象、理解等心理机能,彼此渗透,相互促进,使读者通过作品中... 文学鉴赏是人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把握艺术形象的过程中,通过感知、联想、想像、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机能活动而形成的认识、体味、赏玩的审美活动。在这个审美活动中,感知、联想、想象、理解等心理机能,彼此渗透,相互促进,使读者通过作品中所创造的意象、意境进行感受、体验、领悟、理解、玩味,获得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科学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的教益。在文中,笔者从文学鉴赏的审美感受、审美判断、玩味评价三个阶段着力探究文学鉴赏心理机制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鉴赏 心理机制 生成
下载PDF
跨期选择损益不对称:从现象到心理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江程铭 王蕾 +2 位作者 马家涛 陈李娜 何铨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21年第1期66-74,83,共10页
损益不对称是跨期选择中非常稳定的现象之一,即相对于收益,在损失跨期选择中,决策者表现出更小甚至是负的折扣率。过往研究一般仅是发现现象和探讨原因,而近来的研究开始检验损益不对称现象的心理机制。本文从损益结果效用的不对称性、... 损益不对称是跨期选择中非常稳定的现象之一,即相对于收益,在损失跨期选择中,决策者表现出更小甚至是负的折扣率。过往研究一般仅是发现现象和探讨原因,而近来的研究开始检验损益不对称现象的心理机制。本文从损益结果效用的不对称性、延迟知觉的不对称性以及折扣不对称三方面总结了损益不对称心理机制研究的进展。最后,本文提出未来需要从损益结果可能的不同加工策略、损益序列比较和过程方法研究等方面加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失跨期选择 损益不对称 负折扣 心理机制
下载PDF
相声言语幽默理解的心理机制——基于关联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蓉 熊永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78-82,共5页
关联理论对人类的交际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其关于话语理解的论述同样适用于相声言语幽默的理解。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运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语境效果、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等主要概念对相声言语幽默的理解和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得出:... 关联理论对人类的交际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其关于话语理解的论述同样适用于相声言语幽默的理解。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运用关联理论的认知语境、语境效果、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等主要概念对相声言语幽默的理解和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相声幽默言语是一种特殊的最佳关联性话语,对其的深入理解离不开特定的认知语境和语境效果的层层递进,同时也是一个最大关联向最佳关联转化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理论 相声 言语幽默 心理机制
下载PDF
管理者负面反馈不充分的概念、结构和心理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晓涛 郑兴山 孙锐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5,共7页
当管理者向员工实施负面反馈时,常常为了避免人际冲突而选择逃避反馈、拖延反馈或歪曲反馈。文章将此行为或现象称为管理者负面反馈不充分,并总结了负面反馈不充分的可能维度和影响此行为的心理机制。管理者负面反馈不充分应包括四个维... 当管理者向员工实施负面反馈时,常常为了避免人际冲突而选择逃避反馈、拖延反馈或歪曲反馈。文章将此行为或现象称为管理者负面反馈不充分,并总结了负面反馈不充分的可能维度和影响此行为的心理机制。管理者负面反馈不充分应包括四个维度:忽略、温和、含蓄和宽大。另外,管理者的随和性、责任感和专业知识应为产生负面反馈不充分的管理者特征变量。而员工个人层面上的自尊、岗位重要性、员工对管理者的信任应为影响管理者负面反馈不充分的重要调节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 负面反馈 不充分 维度 心理机制
下载PDF
记忆生存优势:心理机制及进化心理学解释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宗泽 贺金波 郭永玉 《心理研究》 2013年第2期3-8,共6页
自然选择过程塑造了人类记忆系统的特征。生存加工比控制条件使信息有更好的记忆表现,产生的稳定记忆优势被称为记忆生存优势效应。目前,记忆生存优势心理机制的研究主要关注项目特殊性——关系双加工和一致性效应。许多研究者意识到记... 自然选择过程塑造了人类记忆系统的特征。生存加工比控制条件使信息有更好的记忆表现,产生的稳定记忆优势被称为记忆生存优势效应。目前,记忆生存优势心理机制的研究主要关注项目特殊性——关系双加工和一致性效应。许多研究者意识到记忆机能的重要性,倾向对记忆生存优势作进化归因。本文试着从记忆生存情境优势,古代优先权和原始活动加工优势进行记忆生存优势的进化心理学解释。未来研究需要在记忆生存优势的机制、记忆生存优势的新领域和记忆生存优势的性别差异等方面逐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优势 记忆 进化心理学 心理机制
下载PDF
复述:概念、心理机制及教学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秀玲 林晨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34-39,共6页
复述作为基本的阅读、认知策略,是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学习内容。文章追溯复述作为阅读和认知策略的发展脉络,从阅读策略和认知策略的角度梳理了复述的概念,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分析了其在四个基本层级的心理机制,从语文核... 复述作为基本的阅读、认知策略,是统编版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学习内容。文章追溯复述作为阅读和认知策略的发展脉络,从阅读策略和认知策略的角度梳理了复述的概念,并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分析了其在四个基本层级的心理机制,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四个方面认识其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教学价值,以期能明晰复述的相关理论,促进其教学落实,提出相应的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述 心理机制 教学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