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术后黄斑囊样水肿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蔡蕾 杨晋 卢奕 《国际眼科纵览》 2013年第4期234-238,共5页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黄斑囊样水肿(pseudophakic cystoid macular edema,PCME)是导致白内障术后视力不佳的常见原因,其发生受眼底相关疾病、年龄、手术方法等许多因素影响.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黄斑囊样水肿(pseudophakic cystoid macular edema,PCME)是导致白内障术后视力不佳的常见原因,其发生受眼底相关疾病、年龄、手术方法等许多因素影响.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目前已成为PCME早期诊断及术前眼底评估的重要手段.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制剂治疗PCME成为近年来的新热点,而OCT检查为治疗效果的评估和比较提供快速客观的依据,已成为目前评估治疗效果的常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晶状体眼 黄斑囊样水肿 相干光断层扫描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雨生 田超伟 +2 位作者 窦国睿 李曼红 张自峰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56例(56只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27只眼),女29例(29只眼)。年龄7~77岁,平均47.5岁...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间在我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56例(56只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7例(27只眼),女29例(29只眼)。年龄7~77岁,平均47.5岁。病史2 d^6个月。所有视网膜脱离患者均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术前视力:光感~指数者34只眼,0.02~<0.1者10只眼,0.1~<0.2者6只眼,0.2~<1.0者6只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分级:PVRB级37只眼,PVRC1~C3级16只眼,PVRD级3只眼。术前26只眼发现明确视网膜裂孔(其中黄斑裂孔或黄斑裂孔合并有周边孔的5只眼,其余21只眼)。33只眼后囊膜完整,23只眼后囊膜不完整或悬韧带离断(4只眼伴有人工晶状体偏移)。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9只眼,占16.1%。单纯玻璃体内注气1只眼,占1.8%。玻璃体切割手术46只眼,占82.1%,其中硅油填充38只眼(67.9%),长效气体C3F8填充8只眼(14.3%)。玻璃体手术中5只眼术中人工晶状体取出。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2年。最终矫正视力:光感~指数者25只眼,0.02~<0.1者16只眼,0.1~<0.2者8只眼,0.2~<1.0者7只眼。行巩膜外垫压(或联合环扎)的9只眼中8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再次行玻璃体手术并硅油填充后复位。单纯玻璃体内注气的1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玻璃体手术并硅油填充的38只眼中3只眼术后2周内硅油进入前房,行前房穿刺部分硅油取出后前房仍有硅油滴,3个月后硅油完全取出。最终12只眼取出硅油,其中11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脱离复发再次硅油注入后视网膜仍复位不良硅油维持。26只未取出硅油者4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其余患者硅油未见明显乳化,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玻璃体手术并C3F8填充的8只眼中,7只眼视网膜复位良好,1只眼视网膜复位不良再次硅油填充复位。一次手术后50只眼(89.2%)视网膜复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眼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黄斑囊样水肿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修立恒 赵静 +1 位作者 钱婷丽 成仲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治疗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黄斑囊样水肿(PCM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16眼)PCM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接受玻璃体内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0.7 mg的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Ozurdex)治疗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黄斑囊样水肿(PCM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16眼)PCME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眼均接受玻璃体内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0.7 mg的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随访期间若发现PCME复发,则再次注射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眼的BCVA(logMAR)分别为0.61±0.17、0.15±0.10、0.14±0.10、0.12±0.10,CMT分别为(540.38±76.10)μm、(229.13±13.27)μm、(227.13±13.32)μm、(225.56±14.88)μm,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患眼的BCVA均显著改善,CMT均显著降低(均为P<0.001)。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患眼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51,P=0.087)。随访6个月期间,仅1眼行两次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注射治疗;2眼出现眼压轻度升高,给予局部降眼压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与药物、眼部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治疗PCME短期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玻璃体内植入剂 人工晶状体眼 黄斑囊样水肿
下载PDF
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及无晶状体眼行IOL二期植入术患儿术后眼前节结构特点 被引量:6
4
作者 徐畅 宋籽浔 +1 位作者 王明玥 肖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29-931,936,共4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摘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或无晶状体眼行IOL二期植入术的患儿术后眼前节结构的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18年1月于盛京医院行白内障摘出术联合IOL植入术或无晶状体眼行IOL二期植入术的患儿41... 目的观察白内障摘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或无晶状体眼行IOL二期植入术的患儿术后眼前节结构的特点。方法收集2005年2月至2018年1月于盛京医院行白内障摘出术联合IOL植入术或无晶状体眼行IOL二期植入术的患儿41例(62眼);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一期IOL植入组25例(37眼)和二期IOL植入组16例(25眼)。另选取与末次随访时的儿童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正常眼儿童作为对照组。通过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及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通过UBM观察眼前节形态。结果一期IOL植入组和相应对照组CCT分别为(542.62±31.79)μm和(539.35±30.10)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期IOL植入组CCT为(573.56±46.58)μm,显著大于相应对照组(541.92±25.46)μm(P<0.01)。一期IOL植入组ACD为(3.37±0.38)mm,显著大于相应对照组(2.94±0.24)mm;二期IOL植入组ACD为(2.73±0.31)mm,显著小于相应对照组(3.03±0.30)mm(均为P<0.01)。一期和二期IOL植入组的ACA分别为(42.92±4.56)°和(40.58±6.84)°,均显著小于相应对照组ACA(48.73±7.49)°和(48.14±5.71)°(均为P<0.01)。一期IOL植入术后可见皮质增生主要位于IOL前方;二期IOL植入术后皮质增生主要位于IOL后方。结论儿童白内障摘出术联合IOL植入术或无晶状体眼行IOL二期植入术后眼前节结构与正常儿童相比发生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眼 儿童白内障 中央角膜厚度 前房深度 前房角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眼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的预防与处理 被引量:5
5
作者 赵晓辉 陈樱 邢怡桥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4期355-355,357,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对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12例,在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有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者,行Healon注入前房、硅油排出,常规作6点位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12眼眼压恢... 目的探讨人工晶状体眼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对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患者12例,在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后,有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者,行Healon注入前房、硅油排出,常规作6点位虹膜周边切除术。结果12眼眼压恢复正常,人工晶状体位正,硅油及视网膜在位,未见不良并发症。结论采用Healon注入、硅油排出联合6点位虹膜周边切除术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硅油入前房继发青光眼的有效方法,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青光眼 硅油 人工晶状体眼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the Changes in Anterior Segment Morphology with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after Vitrectomy without Use of Tamponade in Pseudophakic Eyes
6
作者 Erkan Ünsal Kadir Eltutar 《Ope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6年第4期210-220,共11页
Aim: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in anterior segment morphology in pseudophakia patients that underwent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 after pars plana vitrectomy (PPV) operation without use of tamponade... Aim: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changes in anterior segment morphology in pseudophakia patients that underwent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 after pars plana vitrectomy (PPV) operation without use of tamponade. Method: Pseudophakic patients who undergo PPV were enrolled 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 between October 2012 and April 2015. Study included patients in whom intraocular tamponade was not used during PPV operation. UBM measurements were performed both before and 10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 Anterior chamber depth (ACD) was measured using axial images of anterior segment. Trabecular meshwork-iris angle (TIA), ciliary body thickness (CBT), sclera thickness (ST), trabecular meshwork-ciliary process distance (T-CPD), iris-ciliary processes distance (I-CPD), and iris thickness (IT) were measured at temporal quadrant based on radial section images of the angle. Values measu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were statistically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Results: This study included 30 patients (18 females, 12 males) that underwent an operation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 after pars plana vitrectomy (PPV) operation without use of tamponade. Mean age was 69.6 ± 9.1 (55 - 85) years. Eighteen operations occurred on the left eye whereas twelve operations occurred on the right eye. CBT1, CBT2, CBT Max, T-CPD, and I-CPD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operation when compared with the values of baseline (before) (p = 0.018, p = 0.012, p = 0.001, p = 0.033, p = 0.015, respectively). Other evaluated parameters did not show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hanges after the operation (p > 0.05). Discussion: PPV results in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iliary body morphology together with changes in anterior segment parameters in pseudophakic c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UBM) VITRECTOMY pseudophakic eye Anterior Segment Ciliary Body
下载PDF
双光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眼调节幅度的计算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7
作者 金海鹰 郭海科 张洪洋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32-935,共4页
目的推导计算双光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DO-AIOL)植入术后眼调节幅度(AA)的数学公式,分析影响人工晶状体眼AA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高斯近轴光学理论推导得出计算AA的数学计算公式,以眼轴长(AL)、角膜屈光力(K)、DO-AIOL两个光学部的屈光力... 目的推导计算双光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DO-AIOL)植入术后眼调节幅度(AA)的数学公式,分析影响人工晶状体眼AA的相关因素。方法根据高斯近轴光学理论推导得出计算AA的数学计算公式,以眼轴长(AL)、角膜屈光力(K)、DO-AIOL两个光学部的屈光力(IOL1IMP,IOL2IMP)、人工晶状体(IOL)的有效位置(ELP)、IOL光学部的移动量(ΔELP)、DO-AIOL两个光学部的距离(d)、DO-AIOL两个光学部距离的变化量(Δd)计算AA,分析以上各参数对AA的影响。结果双光可调节IOL眼AA与AL、IOL2IMP及两个光学部的距离不相关。在IOL1IMP=32D,ELP=4mm,ΔELP=1mm,Δd=1mm时,DO-AIOL可为任意眼轴长患者提供的AA为2.49D。AA为IOL1IMP的二次函数,AA随IOL1IMP的增大而增大,表明通过增大IOL1IMP可获得较大的AA。AA为K的二次函数,AA随角膜屈光力的增大而增大。AA与ELP呈负相关,与ΔELP、Δd呈正相关,与两个光学部的距离无关,对于DO-AIOL设计的改进具有指导意义。结论研究推导得出计算双光可调节IOL眼的AA的数学公式,AA受IOL1、K、ELP、ΔELP、Δd等多因素影响,不受AL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光可调节型人工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眼 调节幅度
下载PDF
波前像差对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诊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马立威 张小霞 +3 位作者 周文凯 石栋 徐静娴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患者视功能评价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于我院就诊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患者33例(38只眼),最佳矫正视力≥0.6,排除眼部合并有其他疾病史及i 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患者视功能评价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于我院就诊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患者33例(38只眼),最佳矫正视力≥0.6,排除眼部合并有其他疾病史及i 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不能准确测量的患者,行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晶状体后囊膜切开直径约为5 mm)。分别于手术前后进行波前像差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眼压、房水荧光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球镜度、波前像差中总像差、总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明显下降(3.0和5.0 mm瞳孔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无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和人工晶状体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波前像差可灵敏、客观地反映人工晶状体眼合并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视功能状态,可为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眼后囊膜混浊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像差 ND:YAG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眼 后囊膜混浊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铮 王瑞峰 +1 位作者 高雪霞 唐文建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7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观察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行25 G+玻璃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71例(71只眼),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行25 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术后视网膜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目的 观察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行25 G+玻璃体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71例(71只眼),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行25 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对术后视网膜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3 ~12个月,一次手术视网膜复位66眼(92.96%).视网膜未复位的5眼中,2眼行2次硅油填充手术,1眼行3次硅油填充手术后视网膜复位;另2眼因严重PVR以致视网膜无法复位而放弃治疗.最终视网膜复位69眼(97.18%).平均视力(log MAR)术前为1.95 ±0.95,术后3个月为1.69±0.81,术后6个月为1.35±0.75,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47,P=0.000);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 =7.535,P=0.000).术后发生高眼压2眼,经降眼压药物治疗恢复正常;前房硅油1例;黄斑前膜1例.结论 采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25 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损伤及并发症发生,获得良好解剖和功能效果,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人工晶状体眼 非接触式广角镜 玻璃体切除术 25 G+
原文传递
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对比敏感度与眩光对比敏感度比较 被引量:1
10
作者 苟甫伟 王心莲 +1 位作者 唐建 谭吉林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4-246,共3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对比敏感度(cs)与眩光对比敏感度(GS)之间的关系,探讨改善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途径。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4-11月在重庆麦格眼科医院就诊患者采用CSV-1000E对比敏感度测...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对比敏感度(cs)与眩光对比敏感度(GS)之间的关系,探讨改善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途径。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4-11月在重庆麦格眼科医院就诊患者采用CSV-1000E对比敏感度测试仪检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29例129只眼的cs和GS,对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的cs值与GS值进行非参数检验分析。结果在3、6、9、12e/d空间频率,cs值分别为1.66±0.22、1.79±0.31、1.52±0.27、1.13±0.27,GS值分别为1.60±0.21、1.74±0.29、1.44±0.28、1.04±0.33,检验z值分别为-4.90、-4.11、-5.45、-3.72,人丁晶状体眼的Gs值明显低于c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cs受眩光影响较大,GS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眼 对比敏感度 眩光对比敏感度
原文传递
玻璃体切割术后原晶状体眼和人工晶状体眼屈光的长期变化
11
作者 张恩魁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5期393-395,共3页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原晶状体眼和人工晶状体眼屈光的长期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4例(其中21只眼为原晶状体,13只眼为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玻璃体切割术后的屈光变化经过术后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经过随访观察,原晶...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原晶状体眼和人工晶状体眼屈光的长期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34例(其中21只眼为原晶状体,13只眼为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玻璃体切割术后的屈光变化经过术后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经过随访观察,原晶状体眼明显近视化改变,其中6只眼因白内障进行性发展而于玻璃体切割术后一年进行了白内障手术;然而人工晶状体眼却没有明显的屈光变化。结论 由于玻璃体切割术后很容易发生白内障及近视,可在玻璃体切割术同时做晶状体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原晶状体 人工晶状体 屈光 人工晶状体眼 植入术后 长期变化 眼屈光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白内障手术
下载PDF
人工晶状体眼和无晶状体眼青光眼的小梁切除术观察
12
作者 仲路 彭寿雄 《临床眼科杂志》 2005年第5期416-417,共2页
目的 初步观察发生于人工晶状体眼和无晶状体眼的青光眼,采用丝裂霉素C(MMC)联合可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2月至2005年4月的34例(35只眼)发生于人工晶状体眼和无晶状体眼的青光眼行丝裂霉素C联合可松解缝线小梁切除... 目的 初步观察发生于人工晶状体眼和无晶状体眼的青光眼,采用丝裂霉素C(MMC)联合可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对1999年2月至2005年4月的34例(35只眼)发生于人工晶状体眼和无晶状体眼的青光眼行丝裂霉素C联合可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75个月,平均10个月。结果 术后随访眼压为(10.72±5.61)mmHg(1mmHg=0.133kPa),比术前用药后眼压(42±14.62)mmHg明显降低,差异性显著(t=11.942,P<0.001)。结论 采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术,可有效的治疗发生于人工晶状体眼和无晶状体眼的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眼 无晶状体眼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可松解缝线 丝裂霉素C 术后随访 丝裂霉素C 联合 用药后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
13
作者 李寅伟 李兵 徐燕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以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50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施用玻璃体切除术。其中16眼行硅油填充术,34眼行C3F8眼内填充。术后随访6~24月。结果术后视网膜最终完全复位49眼(98.00... 目的探讨以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50眼)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施用玻璃体切除术。其中16眼行硅油填充术,34眼行C3F8眼内填充。术后随访6~24月。结果术后视网膜最终完全复位49眼(98.00%)。15眼(30.00%)术中新发现裂孔。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玻璃体切除术治疗人工晶状体眼视网膜脱离具有术野清晰、易于寻找隐匿性裂孔、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及复发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视网膜脱离 人工晶状体眼
下载PDF
传统验光和医学验光对人工晶状体眼老视验光的对比研究
14
作者 何剑 谭少健 +1 位作者 梁皓 黎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通过对比人工晶状体眼传统验光和医学验光的异同,探讨人工晶状体眼科学规范的老视验光方法。方法: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的患者共30例60眼,术后3mo先后进行传统验光和医学验光,分别... 目的:通过对比人工晶状体眼传统验光和医学验光的异同,探讨人工晶状体眼科学规范的老视验光方法。方法:双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型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的患者共30例60眼,术后3mo先后进行传统验光和医学验光,分别检测老视阅读近附加、调节幅度及在近矫正基础上测量的负相对调节(NRA)和正相对调节(PRA)、舒适阅读时间长度。结果:传统验光法所取得的近附加为1.50±0.42D,与年龄正相关(P<0.05),医学验光法所取得的近附加为1.28±0.19D,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验光法舒适阅读时间为30.13±5.10min,明显较传统验光法舒适阅读时间17.0±3.06min长(P<0.05)。结论:在进行人工晶状体眼老视验光时,医学验光可取得更有意义的屈光及调节参数,从而对验光处方进行更精确和个性化的调整,达到更舒适、持久用眼的老视验配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眼 传统验光 医学验光 相对调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