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9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力测定桩承载力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4
1
作者 徐攸在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7,27,共6页
本文总结了桩基承载力的检测方法,包括桩基承载力的基本概念、确定承载力的不同方法、加载速度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及各种动测方法;并讨论了桩基动测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桩基 承载力 静载试验 波动方程
下载PDF
圆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罗云标 赵玉彩 +2 位作者 严加宝 陈跃波 林旭川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6,共10页
为了研究圆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UHPCFST)组合柱的抗震性能,文中采用OpenSees对圆UHPCFST组合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进行分析。首先,选用3种不同的圆钢管约束UHPC本构模型,并... 为了研究圆钢管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UHPCFST)组合柱的抗震性能,文中采用OpenSees对圆UHPCFST组合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的响应进行分析。首先,选用3种不同的圆钢管约束UHPC本构模型,并通过与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其有效性后,对圆UHPCFST组合柱的抗震性能进行含钢率及轴压比2个参数的影响分析。与文献试验结果对比表明,UHPC采用LU本构计算参数所建立的模型可很好地模拟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圆UHPCFST组合柱的荷载-位移骨架曲线及滞回性能。参数分析发现:含钢率由3.31%增大到27.75%(钢管壁厚由2 mm增大到18 mm)时,组合柱的水平承载能力提高了2.6倍,延性提高2.5倍;轴压比由0.1提高到0.9时,组合柱的极限承载能力降低了24.45%,延性急剧下降(78.3%);当柱的含钢率在9.75%~20.49%范围内(钢管壁厚在6~13 mm内),轴压比在0.1~0.3之间时,圆UHPCFST组合柱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承载力能力明显无降低,延性与变形能力较好,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 UHPC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法
下载PDF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抗震设计方法及塑性铰 被引量:1
3
作者 石若利 罗靓 +4 位作者 潘志成 张军 孙志颖 顾淑娴 李其伦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20-1330,共11页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和施工便利等优点,满足“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因而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中。基于混凝土的塑性-损伤模型与钢材的弹塑性混合强化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的三维实...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和施工便利等优点,满足“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因而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中。基于混凝土的塑性-损伤模型与钢材的弹塑性混合强化模型,采用ABAQUS软件建立方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STRC)柱的三维实体精细有限元模型进行拟静力分析。模型考虑了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约束作用以及合理的边界条件、加载模式,分析所得柱的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和荷载-位移骨架曲线等有限元结果与已有拟静力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进一步建立了136个足尺模型并进行参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钢管的套箍约束作用可减小混凝土压应变峰值并提高压应力峰值,延缓柱的破坏,有效提高其承载力和延性;破坏位移角和极限承载力随钢管厚度增大而增大。提出了不同轴压比时5种材料强度匹配的钢管合理厚度和套箍系数等抗震设计方法,以混凝土应变、钢管应变为依据的塑性铰判定方法以及塑性铰长度实用计算公式,可为框架柱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 拟静力 有限元 抗震设计方法 塑性铰
下载PDF
特大跨悬索桥索塔波形钢腹板横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Ⅱ):试验结果及性能评估
4
作者 刘少乾 吴涤 +1 位作者 唐德强 周道良 《公路交通技术》 2018年第5期46-52,共7页
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泸定大渡河特大桥在国内外首次采用波形钢腹板组合箱型结构作为高烈度地震区特大跨悬索桥的索塔横梁,采用拟静力模型试验方法对新型索塔横梁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分为2部分介绍:前文介绍了模型试验设计... 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泸定大渡河特大桥在国内外首次采用波形钢腹板组合箱型结构作为高烈度地震区特大跨悬索桥的索塔横梁,采用拟静力模型试验方法对新型索塔横梁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分为2部分介绍:前文介绍了模型试验设计及其有限元计算分析,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实测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性能、刚度退化、耗能能力等试验指标,并对索塔横梁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同时对其塑性铰长度取值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波形钢腹板箱型横梁满足抗震设计要求,索塔横梁联接体系能够实现"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理念,为高烈度地区大跨径悬索桥索塔横向联接抗震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索塔 波形钢腹板横梁 拟静力 抗震性能 高烈度 联接体系
下载PDF
加层钢焊接节点拟静力载荷有限元模拟
5
作者 胡玉魁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加层钢无孔焊接节点A和大孔焊接节点B进行拟静力载荷模拟分析,研究其焊接节点性能及承载力。结果表明:低周反复载荷下A应力主要集中在靠近焊缝的翼缘接触处,B边缘应力最大,易产生裂缝,甚至脆断;在梁下翼缘焊缝长度为1... 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加层钢无孔焊接节点A和大孔焊接节点B进行拟静力载荷模拟分析,研究其焊接节点性能及承载力。结果表明:低周反复载荷下A应力主要集中在靠近焊缝的翼缘接触处,B边缘应力最大,易产生裂缝,甚至脆断;在梁下翼缘焊缝长度为160 mm时,B的残余应力高于A;A滞回曲线呈饱满梭形,无捏合,滞回面积大,B的饱满度和滞回面积都较小;A的塑性转角占总转角的百分比比B高25%,A承载力更好;相同载荷等级下,A的抗变形、各延性指标、耗能均优于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层钢 焊接节点 拟静力 载荷 低周反复
下载PDF
联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试验和理论分析 被引量:48
6
作者 陈云涛 吕西林 《建筑结构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34,共10页
为考察规范中有关联肢剪力墙设计条款的适用性和验证一种可以考虑墙肢中性轴的移动和连梁中弯曲、剪切和粘结滑移等各类变形的联肢剪力墙模型的可靠性,本文进行了据规范设计的三片联肢剪力墙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讨论了恢复力模型的形式... 为考察规范中有关联肢剪力墙设计条款的适用性和验证一种可以考虑墙肢中性轴的移动和连梁中弯曲、剪切和粘结滑移等各类变形的联肢剪力墙模型的可靠性,本文进行了据规范设计的三片联肢剪力墙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讨论了恢复力模型的形式,并提出一种可以反映墙肢中性轴的移动和连梁的包含弯曲、剪切和滑移各种变形在内的计算模型用于理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三个试件均不具备其应有的连梁破坏模式和耗能机制。恢复力模型的骨架曲线可采用带有下降段的三线型或四线型,滞回规律至少应由反映刚度退化、滑移和强度退化的三个参数来决定。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符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肢剪力墙 抗震性能 刚度 恢复力模型 骨架曲线
原文传递
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结构抗震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雅捷 梁兴文 +1 位作者 吴敏哲 艾兵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9-52,共4页
针对上海市某实际工程 ,进行了三榀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 1 / 2比例模型拟静力试验 ,研究了这种结构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点、变形和耗能能力以及破坏机理等。
关键词 异形柱 拟静力试验 耗能能力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抗震
下载PDF
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预制拼装立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3
8
作者 姜海西 王志强 沈佳伟 《结构工程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2-138,共7页
随着桥梁预制拼装施工技术的推广,预制拼装桥梁立柱的连接构造和抗震性能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针对采用灌浆金属波纹管新型联接构造的预制拼装立柱进行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制作2个缩尺比为1:3的试验试... 随着桥梁预制拼装施工技术的推广,预制拼装桥梁立柱的连接构造和抗震性能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以实际工程为背景,针对采用灌浆金属波纹管新型联接构造的预制拼装立柱进行抗震性能拟静力试验研究,制作2个缩尺比为1:3的试验试件模型,进行了整体现浇桥墩和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预制拼装桥墩拟静力循环加载试验。对试验试件的损伤状态、位移延性、残余变形和等效黏滞阻尼比等性能指标进行描述,并与整体现浇混凝土桥墩进行比较和讨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灌浆金属波纹管联接的预制拼装立柱损伤主要集中在柱底接缝处及塑性铰区域处,该类预制立柱具有与传统现浇钢筋混凝土桥墩相近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浆金属波纹管 预制拼装桥墩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桥梁
下载PDF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张向冈 陈宗平 +1 位作者 薛建阳 苏益声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45-56,共12页
为研究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10根圆形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长细比、轴压比和含钢率等4种变化参数,观察试件受力的全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取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性能和刚度退化等各项抗... 为研究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设计并制作10根圆形试件进行拟静力试验。考虑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长细比、轴压比和含钢率等4种变化参数,观察试件受力的全过程和破坏形态,获取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性能和刚度退化等各项抗震性能指标,并采用数部相关规程计算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的压弯承载力。试验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试件破坏过程以及破坏形态均与普通钢管混凝土柱相似,主要表现为钢管底部的鼓曲破坏;试件的滞回曲线比较饱满,滞回曲线的形状从梭形发展到弓形;在现有的取代率参数变化范围内,试件的滞回曲线受其影响不大,基于抗震性能需求,再生混凝土可以应用于工程承重结构之中;试件的位移延性系数大于3;破坏时等效黏滞阻尼系数介于0.305~0.460之间;建议采用规程DL/T5 085—1999用于反复荷载作用下圆钢管再生混凝土柱压弯承载力的设计计算。研究结果可为钢管再生混凝土结构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钢管再生混凝土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指标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承载力计算
下载PDF
干接缝节段拼装桥墩拟静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高婧 葛继平 林铁良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1-216,共6页
为了比较节段拼装桥墩与整体现浇桥墩之间抗震性能的差异,以是否存在预应力钢筋、不同施工方法、预应力筋的位置和粘结状态、是否存在耗能钢筋等为试验参数,设计了一个包含五种不同构造类型混凝土桥墩的试验方案。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比... 为了比较节段拼装桥墩与整体现浇桥墩之间抗震性能的差异,以是否存在预应力钢筋、不同施工方法、预应力筋的位置和粘结状态、是否存在耗能钢筋等为试验参数,设计了一个包含五种不同构造类型混凝土桥墩的试验方案。采用拟静力试验方法比较分析了这五种不同构造类型混凝土桥墩的破坏形态、易损部位、荷载位移滞回曲线、节段拼装桥墩接缝的开展、拟静力残余位移、曲率分布、耗能能力、粘滞阻尼比等,得到了三种节段拼装桥墩、整体现浇钢筋混凝土桥墩和预应力混凝土桥墩之间拟静力行为的异同。试验结果表明:节段拼装桥墩在循环荷载作用下发生接缝的交替开闭,曲率变化集中在接缝附近,没有发生整体现浇混凝土桥墩通常出现的塑性铰现象。耗能钢筋的存在可以延缓接缝的张开,增加构件的极限弯矩和耗能能力,从而有利于增加抗震能力;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筋和有粘结预应力钢筋连接的节段拼装桥墩的拟静力残余位移比较小,而采用耗能钢筋的节段拼装桥墩的拟静力残余位移较大,基本上与整体现浇桥墩的拟静力残余位移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段拼装 干接缝 拟静力试验研究 耗能钢筋 抗震性能
下载PDF
不同边缘构件约束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龚治国 吕西林 姬守中 《结构工程师》 2006年第1期56-61,共6页
针对剪力墙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采用不同边缘构件约束方式的特点,对一组1/4缩尺比例的三种不同边缘构件(暗柱、明柱、翼缘)的剪力墙模型进行了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形式边缘构件与墙体的共同工作性能,... 针对剪力墙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采用不同边缘构件约束方式的特点,对一组1/4缩尺比例的三种不同边缘构件(暗柱、明柱、翼缘)的剪力墙模型进行了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形式边缘构件与墙体的共同工作性能,对比研究了不同边缘构件约束条件对中高剪力墙受力特点、破坏和耗能机理的影响,并从承载力、延性、恢复力特性和耗能能力等方面来综合评价三种不同边缘构件约束条件下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边缘构件约束作用的加强,剪力墙的平面外稳定性增强,剪力墙承载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延性系数和耗能能力则相应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边缘构件约束 剪力墙 抗震性能 破坏机理 伪静力试验
下载PDF
模块化装配式钢结构梁柱节点极限承载力分析与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学春 徐阿新 +1 位作者 倪真 张爱林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26,60,共5页
利用ABAQUS大型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对模块化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中3种常见的焊接、栓接、栓焊混合连接节点进行非线性分析,得到3种节点的破坏机理、极限承载力以及单调循环荷载下的耗能能力。结果表明:焊接节点极限承载力最高,但塑性变形... 利用ABAQUS大型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对模块化装配式高层钢结构中3种常见的焊接、栓接、栓焊混合连接节点进行非线性分析,得到3种节点的破坏机理、极限承载力以及单调循环荷载下的耗能能力。结果表明:焊接节点极限承载力最高,但塑性变形主要集中在节点域,没有实现"强节点弱构件";栓接节点在单调循环荷载作用下接触面容易滑移;栓焊混合节点中两片梁段的刚度不同会导致整个桁架梁段的平面外失稳,进而影响节点的极限承载力,并对3种典型装配式钢结构节点的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钢结构 梁柱节点 静力分析 拟静力分析
原文传递
地震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董建华 朱彦鹏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25,共6页
在考虑土钉对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情况下,根据土体边坡滑移面的破坏模式、塑性极限理论以及拟静力法,建立了地震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稳定性模型,推导了边坡滑移面圆心位置与稳定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及滑移面上耗散内能的计算表达式,并... 在考虑土钉对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的情况下,根据土体边坡滑移面的破坏模式、塑性极限理论以及拟静力法,建立了地震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稳定性模型,推导了边坡滑移面圆心位置与稳定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以及滑移面上耗散内能的计算表达式,并且采用遗传算法,实现了地震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的稳定性验算。结果表明:这种计算方法避免了在圆弧搜索中陷入局部最小值的缺点,可以考虑孔隙水压对稳定性的影响,对土质较均匀的黄土地区是适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边坡稳定性 塑性极限理论 土钉支护边坡 拟静力法 地震
原文传递
地震荷载作用下土钉支护边坡稳定性拟静力分析 被引量:18
14
作者 邓东平 李亮 罗伟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87-1794,共8页
在极限平衡分析框架内,使用滑动面搜索新方法和圆弧滑动面方法对地震作用下的土钉支护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考虑地震作用时,采用拟静力分析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条分模式,推导出水平地震动态分布系数的计算公式。针对地震效应下圆弧滑动面... 在极限平衡分析框架内,使用滑动面搜索新方法和圆弧滑动面方法对地震作用下的土钉支护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考虑地震作用时,采用拟静力分析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条分模式,推导出水平地震动态分布系数的计算公式。针对地震效应下圆弧滑动面竖直条分法的不足,采用水平和竖直条分法相结合的改进方式。通过算例对比分析,并研究土钉支护间距与不同地震烈度条件下土钉长度的变化对边坡静力和动力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滑动面搜索新方法计算得的最小安全系数与圆弧滑动面方法的计算结果颇为接近,且比以往研究成果要小,可说明滑动面搜索新方法的可行性;在土钉支护边坡的静力和动力稳定性分析中,滑动面搜索新方法计算得的临界滑动面与临界圆弧滑动面接近,但表现出非圆弧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土钉支护间距和增大土钉长度,可有效地改善土钉支护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稳定性分析 土钉 地震作用 拟静力法 曲线滑动面 圆弧滑动面 安全系数
下载PDF
新配筋方案小跨高比连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梁兴文 李方圆 +1 位作者 张涛 邓明科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9-126,共8页
对沿连梁截面高度配置3层封闭约束箍筋的9个小跨高比连梁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连梁的跨高比、箍筋和纵筋数量对其破坏形态、滞回性能、刚度退化、变形和耗能性能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跨高比为0.75―1.5的连梁,无论受力纵筋... 对沿连梁截面高度配置3层封闭约束箍筋的9个小跨高比连梁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了连梁的跨高比、箍筋和纵筋数量对其破坏形态、滞回性能、刚度退化、变形和耗能性能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跨高比为0.75―1.5的连梁,无论受力纵筋是否屈服,最终还是发生剪切破坏或弯曲剪切破坏;沿连梁截面高度配置的3层封闭约束箍筋有效地改善了连梁的变形和耗能能力。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考虑纵向受力钢筋作用的连梁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公式的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跨高比连梁/新配筋方案 拟静力试验 抗震性能 破坏形态 变形和耗能性能
原文传递
石窟围岩及其附属构筑物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石玉成 蔡红卫 +1 位作者 徐晖平 刘红玫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83-89,共7页
以莫高窟为例探讨了挡墙加固型石窟围岩及其附属构筑物的地震稳定性评价方法 .认为对于大型的石窟群及其附属构筑物 ,其地震稳定性评价宜采用以动力分析方法为主 ,拟静力法为辅的双轨制方法 ,并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思路和理论分析方法 .
关键词 石窟 莫高窟 地震稳定性评价 石窟围岩 构筑物
下载PDF
装配式大悬臂分段预应力混凝土盖梁抗弯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闫兴非 葛继平 +4 位作者 王志强 高飞 韩树国 张灿 张涛 《中国市政工程》 2019年第4期72-76,118,119,共7页
对盖梁预制拼装提出小剪力键分段预应力拼装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2个试件,分别进行满载均匀加载和偏载加载。针对大悬臂盖梁的受力特性,提出大悬臂预制盖梁的循环加载方案,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模拟地震荷载阶段的加载。通过试验现象... 对盖梁预制拼装提出小剪力键分段预应力拼装方案,在此基础上设计2个试件,分别进行满载均匀加载和偏载加载。针对大悬臂盖梁的受力特性,提出大悬臂预制盖梁的循环加载方案,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模拟地震荷载阶段的加载。通过试验现象和试验数据,对裂缝发展、破坏形态及承载力等进行分析;研究受力类型对试件抗弯性能的影响,总结盖梁抗弯和抗扭的破坏规律。从荷载位移滞回曲线、接缝张开、普通钢筋应变、预应力筋应变及混凝土应变等结果,定量比较预制拼装盖梁加载工况下的特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段预应力盖梁的拼接缝是盖梁的薄弱环节,偏心荷载作用下,素混凝土剪力键彻底剪坏,盖梁的极限承载力降低11%;分段预应力盖梁的开裂荷载安全系数为1.1,极限承载力安全系数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桥梁 预制拼装盖梁 抗弯性能 拟静力试验 拼接面 预应力筋
下载PDF
不同肢厚比框支短肢剪力墙斜柱式转换层结构抗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祁勇 朱慈勉 钟树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5-159,共5页
为了研究不同肢厚比对框支短肢剪力墙斜柱式转换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3榀框支短肢剪力墙斜柱式转换试件进行竖向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分析试件的破坏过程及特征、承载力、滞回及耗能特征、刚度退化和位移... 为了研究不同肢厚比对框支短肢剪力墙斜柱式转换层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对3榀框支短肢剪力墙斜柱式转换试件进行竖向荷载和水平低周反复荷载共同作用下的拟静力试验,分析试件的破坏过程及特征、承载力、滞回及耗能特征、刚度退化和位移延性。试验结果表明:斜柱式转换层结构的受力特点近似于一个简单的桁架,转换层上部短肢剪力墙肢厚比对转换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设计合理的框支短肢剪力墙斜柱式转换层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可形成多道抗震防线,从而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支短肢剪力墙 抗震性能 拟静力试验 斜柱 转换层结构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江德军 杨杰 +1 位作者 乔蓓 郑成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3-116,共4页
针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之间的差异及其适用情况尚不明确的问题,以某三级均质土坡为例,基于Quake/w、Geo-Studio、PLAXIS以及FLAC等软件,利用拟静力法、Newmark滑块分析法、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动力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及有限... 针对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分析方法之间的差异及其适用情况尚不明确的问题,以某三级均质土坡为例,基于Quake/w、Geo-Studio、PLAXIS以及FLAC等软件,利用拟静力法、Newmark滑块分析法、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动力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及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计算出安全系数,对比了5种方法的异同。结果表明,采用拟静力法获得的边坡抗震稳定性偏于安全;Newmark滑块分析法、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计算的安全系数基本相同;动力有限元与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相近,但在不同折减系数下计算的监测点位移相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边坡稳定性 拟静力法 Newmark滑块分析法 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 动力有限元强 度折减法 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法
下载PDF
方钢管混凝土穿芯高强螺栓-端板节点滞回性能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先铁 郝际平 周观根 《建筑钢结构进展》 2009年第1期33-37,共5页
对3个方钢管混凝土柱穿芯高强螺栓-端板节点试件进行了伪静力试验研究。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节点进行了循环荷载作用下的三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轴压比、混凝土强度、高强螺栓预拉力、端板厚度及端板加劲肋等因素对节点滞回性能... 对3个方钢管混凝土柱穿芯高强螺栓-端板节点试件进行了伪静力试验研究。采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节点进行了循环荷载作用下的三重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轴压比、混凝土强度、高强螺栓预拉力、端板厚度及端板加劲肋等因素对节点滞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压比和混凝土强度对节点滞回性能影响较小,减小高强螺栓预拉力将显著降低节点的耗能能力,端板加劲肋和端板厚度对节点性能有明显的影响,但设置加劲肋比增加端板厚度对改善节点性能更有效。试验与计算结果表明,穿芯高强螺栓-端板节点具有很好的强度、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钢管混凝土柱 高强螺栓 伪静力试验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节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