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胫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41
1
作者 罗从风 姜锐 曾炳芳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1124-1127,共4页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经验,讨论应用指征及手术技巧。方法分析2003年11月~2004年6月间应用LISS治疗的22例高能量胫骨近端骨折,其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41.8岁(22~69岁)。按AO分型:41-A型7例,41-C...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经验,讨论应用指征及手术技巧。方法分析2003年11月~2004年6月间应用LISS治疗的22例高能量胫骨近端骨折,其中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41.8岁(22~69岁)。按AO分型:41-A型7例,41-C型15例。其中9例合并其它骨折,5例为开放性骨折(GustiloⅢA3例,ⅢB2例)。结果平均随访15个月(12~17个月)。22例完全愈合;2例发生浅表感染,经保守治疗痊愈;患者完全负重时间15.2周(12~18周);X线愈合时间14.5周11~17周)。1例术后6个月随访出现关节面复位丢失,无固定失效及力线不正;关节活动度平(均为2°(0°~15°~98.6°(60°~120°;按照Johner-Wruhs胫骨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法,术后6个月功能优))13例,良7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0.9%。结论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特别是干骺端粉碎的骨折具有较好的力学稳定性,骨折愈合率高,软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作为新型的固定系统其有特殊的手术技巧及指征,临床应用时应充分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 骨折 做创内固定系统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的并发症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锦泉 庞贵根 +2 位作者 马宝通 陈新 曾宪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分析使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时的并发症。[方法]自2005年7月-2007年10月,应用LISS治疗89例患者共91侧骨折,其中股骨远端骨折45侧;胫骨近端骨折46侧。[结果]术后随... [目的]分析使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LISS)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时的并发症。[方法]自2005年7月-2007年10月,应用LISS治疗89例患者共91侧骨折,其中股骨远端骨折45侧;胫骨近端骨折46侧。[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3—29个月,平均14.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11—25周)。膝关节功能为优45侧,良35侧,可11侧,优良率为87.9%。10侧肢体(11%)出现钢板刺激症状,其中有2侧出现迟发的皮肤软组织全层裂开。7例(8%)骨折对位不良。2例(2%)骨折术后复位丢失。1例(1%)骨折延迟愈合。1例(1%)内固定失败。2例(2%)出现医源性神经损伤,腓浅神经与腓深神经损伤各1例。9例(10%)共14枚螺钉出现“冷焊接现象”(cold—welding)致内固定取出困难。[结论]LISS是一种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有效而可靠的方法,但在临床应用中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操作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内固定系统 胫骨近端 股骨远端 骨折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基于3D打印的胫骨近端骨折标准件库钢板数字化内固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宣煌 张国栋 +6 位作者 林海滨 陆俭军 黄文华 余正希 陈旭 吴献伟 吴长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04-711,共8页
目的 研究标准件库及3D打印技术应用于胫骨近端骨折数字化内固定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取10具成人下肢标本,行连续薄层CT扫描,采集Dicom格式图像导入Mimics软件行三维重建,按Schatzker分型制作胫骨近端SchatzkerⅡ~Ⅵ型骨折各2具;从标... 目的 研究标准件库及3D打印技术应用于胫骨近端骨折数字化内固定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取10具成人下肢标本,行连续薄层CT扫描,采集Dicom格式图像导入Mimics软件行三维重建,按Schatzker分型制作胫骨近端SchatzkerⅡ~Ⅵ型骨折各2具;从标准件库中选择钢板、螺钉对虚拟骨折模行行内固定;设计并3D打印带钉道的导航模块,指导标本内固定术中钢板、螺钉放置,观察卡位、板钉位置情况,以X线片及CT扫描评价效果。将该数字化内固定方法应用于临床治疗3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研究组),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0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合并伤及受伤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 10具标本内固定术后均行X线片及CT扫描、三维重建,显示钢板位置及螺钉进钉点、进钉方向、长度、直径均与Mimics软件中模拟预设一致;导航模块和相对应的胫骨近端骨性结构贴合紧密,嵌合度良好,在应用时卡位及稳定性良好,可引导钢板放置、螺钉植入。临床应用中研究组按照术前选择的钢板和螺钉顺利完成手术,进钉长度、直径、位置、角度等与术前设计一致。两组术前准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93,P=0.169),但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治疗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6个月,平均13.5个月。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4.070,P=0.00)。术后12个月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377.000,P=0.238)。结论 并通过胫骨近端骨折标准件库选择钢板在3D打印导航模块辅助下内固定植入准确率高,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安全性较高、骨折愈合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骨折 内固定 数字化设计 3D打印 标准件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对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4
作者 周俊 陈庆 +1 位作者 许文渊 姚雯雯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7-49,5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数字放射摄影诊断可疑胫骨近端骨折病例的16层螺旋CT的横轴位、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观察多层螺旋CT对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率。结果所选病...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数字放射摄影诊断可疑胫骨近端骨折病例的16层螺旋CT的横轴位、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观察多层螺旋CT对胫骨近端隐匿性骨折的诊断率。结果所选病例数字放射摄影均未显示明确骨折线,16层螺旋CT诊断胫骨近端骨折17例,其中胫骨平台骨折13例、胫骨髁间棘骨折4例;排除骨折6例,阳性率达73.9%。结论多层螺旋CT对临床怀疑胫骨近端骨折而数字放射摄影不能确诊为骨折的病例能准确地作出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胫骨近端 隐匿性骨折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在胫骨近端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常晓 张保中 +4 位作者 张万利 张嘉 高鹏 邹雄飞 唐璜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7年第4期321-325,共5页
背景:目前,对于软组织条件允许的胫骨近端病例,多应用内固定治疗,如MIPPO,但费用高昂,而且由于胫骨近端软组织覆盖菲薄,易出现切口相关并发症。目的: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分析其应用指征、手术要点以及长期随访的临床疗效。... 背景:目前,对于软组织条件允许的胫骨近端病例,多应用内固定治疗,如MIPPO,但费用高昂,而且由于胫骨近端软组织覆盖菲薄,易出现切口相关并发症。目的:使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分析其应用指征、手术要点以及长期随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5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3例,女2例,年龄16~57岁,平均39.3岁;其中闭合骨折13例,开放骨折2例。应用AO分型对骨折进行分型:A2型8例、A3型2例、B1型5例。手术在全麻或椎管内麻醉下进行,采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然后使用外固定支架对骨折进行固定。术后1、2、3、4、6、12、24个月进行随访。评估项目包括受伤至手术间隔、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天数、部分与完全负重开始时间、完全X线骨折线完全融合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使用下肢骨折Iowa量表对受伤的膝关节从功能、疼痛、步态、稳定性、活动范围进行评分。结果:15例患者随访17~28个月,平均21.5个月,临床疗效满意。术后未出现切口愈合相关并发症,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外固定架固定时间10~18周,平均13.7周。X线片上骨折线完全融合时间为18~25周,平均21.5周。1例并发针道感染患者,经扩创及保持针道引流通畅8周后去除外固定架,钉道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根据Iowa评分,功能为优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87%。结论:使用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近端骨折,可以灵活穿针与构型,能够规避胫骨近端不规则的形态对内固定造成的困难,通过减少对皮肤和软组织的剥离来降低皮肤坏死和切口感染的发生;外固定支架便于对开放伤口的处理和照料,更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术后骨折愈合率满意,功能理想,并发症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 骨折 外固定支架 并发症
下载PDF
LISS钢板治疗胫骨多节段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向阳 田浩然 +1 位作者 梁西俊 袁建华 《河北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899-901,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稳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多节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LISS治疗胫骨近段及中下段骨折10例,其中车祸伤8例,压砸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骨折按AO分型C1型3例,C2型5例,C3型2例。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8例。结果:全部病...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稳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多节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LISS治疗胫骨近段及中下段骨折10例,其中车祸伤8例,压砸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骨折按AO分型C1型3例,C2型5例,C3型2例。开放性骨折2例,闭合性骨折8例。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时间为2-20个月,平均12个月。切口均Ⅰ期愈合,术后X线片复查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按Johner-W ruhs方法评价,优8例,良2例。总满意率100%。结论:LISS钢板治疗胫骨复杂性骨折术中创伤小,大大提高治愈时间,且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科学 胫骨骨折 多节段骨折 LISS
下载PDF
前外侧或后内侧辅助钢板结合髓内钉固定胫骨近端1/3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7
作者 许毅博 路遥 +8 位作者 马腾 任程 李明 孙亮 黄强 王谦 薛汉中 李忠 张堃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09,共6页
目的 研究髓内钉结合辅助钢板固定胫骨近端1/3骨折的稳定性,比较并观察胫骨近端1/3骨折后内侧辅助钢板与前外侧辅助钢板结合髓内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选取Sawbones第4代人工胫骨模型。根据辅助钢板位置分为后内侧钢板组和前外侧... 目的 研究髓内钉结合辅助钢板固定胫骨近端1/3骨折的稳定性,比较并观察胫骨近端1/3骨折后内侧辅助钢板与前外侧辅助钢板结合髓内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 选取Sawbones第4代人工胫骨模型。根据辅助钢板位置分为后内侧钢板组和前外侧钢板组,每组4例,髓内钉远近端均2枚锁定钉固定,钢板远近端各3枚皮钉双层皮质固定。模拟AO分型41-A2型骨折,水平截骨平面位于胫骨髓内钉近端锁定钉远端0.5 cm即近端关节面以远5~6 cm位置。截骨完成后,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机分别进行轴向压缩、三点弯曲、循环加载及极限应力测试,比较各组轴向刚度、三点弯曲刚度等结果。结果 轴向压缩实验表明,后内侧钢板组平均轴向刚度低于前外侧钢板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点弯曲实验表明,后内侧钢板组无论是对抗内翻应力(钢板位于骨折压力侧,t=3.679,P<0.05)还是外翻应力(钢板位于骨折张力侧,t=8.975,P<0.05),其弯曲刚度均优于前外侧钢板组。结论 辅助钢板结合髓内钉固定胫骨近端1/3骨折可以提高近端骨折块固定的稳定性,并允许患者更早负重。钢板置于后内侧或者前外侧均能够提供足够的轴向强度,后内侧辅助钢板在生物力学上对抗内外翻应力比前外侧辅助钢板更有优势。研究结果为辅助钢板结合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骨折临床决策提供必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骨折 髓内钉 辅助钢板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锁定钛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8
作者 孟凡瑞 蔡敏若 孟德珍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12期38-41,共4页
目的 研究锁定钛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给予非锁定... 目的 研究锁定钛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给予非锁定支持钢板治疗;研究组给予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给予锁定钛板治疗。将两组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疗效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P<0.05)。结论 采用锁定钛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钛板 胫骨近端骨折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单轴与多轴锁定钢板微创治疗复杂性胫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建兴 殷潇凡 徐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研究单轴与多轴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采用单轴锁定钢板(n=21)和多轴锁定钢板(n=17)微创治疗的复杂性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和功能... 目的研究单轴与多轴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采用单轴锁定钢板(n=21)和多轴锁定钢板(n=17)微创治疗的复杂性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3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0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患者骨性愈合,单轴锁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0~20周,平均14周;多轴锁定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1~18周,平均13周。按Johner-Wruhs方法评价功能,单轴锁定组优14例,良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0.4%;多轴锁定组优11例,良5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4.1%。结论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创伤小,对骨骼血供影响小,骨折愈合率高,功能恢复好,是治疗复杂性胫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单轴锁定力学强度更高,多轴锁定可根据骨折情况调整螺钉角度,临床上可视具体情况选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锁定钢板 多轴锁定钢板 微创 胫骨近端骨折
下载PDF
胫骨近端骨折几种常见治疗方法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真 赵岩 +1 位作者 程永涛 张海洋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1005-1008,共4页
微创手术改变了以往胫骨近端骨折大切口带来大创伤的传统观念,以微小切口的小创伤完成以往需极大切口的大创伤才能完成的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美观等优点。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胫骨近端骨折治疗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但对于... 微创手术改变了以往胫骨近端骨折大切口带来大创伤的传统观念,以微小切口的小创伤完成以往需极大切口的大创伤才能完成的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美观等优点。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胫骨近端骨折治疗理念有了新的认识,但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方面仍有争议。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就各类胫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适应证、优缺点及微创内固定系统的优势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 骨折 微创内固定系统
下载PDF
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27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彦军 《当代医学》 2010年第30期101-102,共2页
目的研究使用微创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指征、手术技巧和效果。方法选择自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应用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27例。结果随访3~12个月,疗效的评定采用Johner-Wruhs胫骨骨折评分标准,优20例,良5例,中2例,优... 目的研究使用微创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指征、手术技巧和效果。方法选择自2007年12月~2009年12月应用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27例。结果随访3~12个月,疗效的评定采用Johner-Wruhs胫骨骨折评分标准,优20例,良5例,中2例,优良率92.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手术损伤小、固定可靠,术后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 骨折 LISS 内固定
下载PDF
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和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1
12
作者 毕萌萌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和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术,研究组38例使用LISS钢... 目的分析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和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巨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术,研究组38例使用LISS钢板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骨折愈合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94.74%高于对照组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4,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976,7.3100,10.9926,5.9211,P<0.05);研究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88.19±5.47)分比对照组(77.45±10.58)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87,P<0.05)。结论微创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骨折,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上入路胫骨髓内钉 LISS钢板 胫骨近端骨折 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合并内侧软组织缺损的复杂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的分阶段治疗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勇喜 黄超 农新盛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729-732,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合并内侧软组织缺损的复杂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分阶段治疗的策略及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11年7月我院共收治 GustiloⅡ-ⅢB 型合并内侧软组织缺损的复杂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25例,对所有患者行急诊一期清创、患肢跟骨牵引... 目的:总结分析合并内侧软组织缺损的复杂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分阶段治疗的策略及疗效。方法2007年5月-2011年7月我院共收治 GustiloⅡ-ⅢB 型合并内侧软组织缺损的复杂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25例,对所有患者行急诊一期清创、患肢跟骨牵引,通过内侧伤口对胫骨内侧柱骨折进行复位,尽可能恢复胫骨内侧柱的长度、轴线及内侧胫骨平台关节面的平整,必要时行克氏针临时固定,对清创后不稳定的软组织缺损伤口行负压封闭引流敷料覆盖引流,术后使用抗生素和视伤口情况反复清创,待内侧伤口稳定后,二期行单纯外侧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内侧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评定。结果25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10-30个月。所有患者外侧手术切口无感染、坏死发生;内侧转移皮瓣除2例皮瓣周缘表皮坏死,经换药完全愈合,其他2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均无骨髓炎发生。术后复查 X 线示内固定装置在位,无松动、断裂。骨折均骨性愈合,无延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23个月。末次随访时膝关节功能按 HSS 膝关节功能评分法进行评定:优8膝,良13膝,可4膝,差1例,优良率为84.00%。结论合并内侧软组织缺损的复杂胫骨近端开放性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开放性骨折,临床治疗较为困难,通过分阶段的连续治疗,伤口稳定后二期采用单纯外侧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内侧皮瓣转移治疗,达到了同时修复创面和复位固定骨折的目的,具有并发症少、能够明显提高手术疗效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 骨折 开放性 锁定钢板 内固定术 皮瓣转移
下载PDF
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松庚 廖红波 +1 位作者 田野 黄翕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3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该技术应用经验。方法2009年1月~2013年5月采用经皮胫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粉碎性骨折患者30例,AO分型均为41-A3。术后1月、2月、3月、6月、1年复查X... 目的分析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该技术应用经验。方法2009年1月~2013年5月采用经皮胫骨近端外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粉碎性骨折患者30例,AO分型均为41-A3。术后1月、2月、3月、6月、1年复查X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平均14月(10~21月),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8周(16~46周),25例对线良好,1例向前成角12°,2例外翻成角8°~10°,2例内翻成角6°,2例肢体短缩1.5 cm。胫骨近端皮肤激惹溃破1例。5例皮肤坏死,无深部感染发生,膝关节平均活动度120°,无1例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结论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粉碎性骨折既保留了骨折端血运,又提供了稳定的固定,临床疗效满意,骨折良好的复位及内固定的正确置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经皮固定
下载PDF
腓总神经安全区定位在MIPPO治疗胫骨近端骨折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融 张勇 +1 位作者 张国华 陈令斌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4期362-365,共4页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安全区定位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近端骨折中的价值。方法解剖并测量国人尸体腓总神经安全区数据;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6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MIPPO常规经验治疗组(对照组)和基于腓总神经安全区的MI...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安全区定位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治疗胫骨近端骨折中的价值。方法解剖并测量国人尸体腓总神经安全区数据;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60例胫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MIPPO常规经验治疗组(对照组)和基于腓总神经安全区的MIPPO治疗组(观察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腓总神经安全区R1为(45.30±1.55)mm,R2为(45.61±1.40)mm,R3为(45.42±1.62)mm,角A为(33±2.1)°,角B为(97±2.3)°。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HSS评分、膝关节评分和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腓总神经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感染、延迟愈合、术后血肿及其他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IPPO技术在腓总神经安全区内操作安全可靠,治疗胫骨近端骨折疗效显著高于传统的基于经验型MIPPO技术,可显著降低腓总神经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骨折 MIPPO 腓总神经 安全区
下载PDF
胫骨上段骨折后膝外翻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子军 卢世璧 林振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23-224,共2页
胫骨上段骨折并发膝外翻是儿童骨折的特有现象。本文报告4例,均有胚骨上段骨折病史。其中1例为胫、腓骨双骨折。膝外翻角度分别为18°、24°、23°及20°。2例手术矫正,2例非手术治疗。胫骨上段骨折处理... 胫骨上段骨折并发膝外翻是儿童骨折的特有现象。本文报告4例,均有胚骨上段骨折病史。其中1例为胫、腓骨双骨折。膝外翻角度分别为18°、24°、23°及20°。2例手术矫正,2例非手术治疗。胫骨上段骨折处理中,应防止膝外翻,并进行随访。当合并膝外翻时,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上段骨折 膝外翻 并发症 儿童
下载PDF
胫骨近端骨折“T”入路术式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彭伟雄 梁洁红 +1 位作者 白波 张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6-499,共4页
目的为胫骨近端骨折"T"入路术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灌注红色乳胶于4例成人下肢标本,对胫骨上段的血供和神经的分布进行研究,另在4例标本上摹拟手术。结果 (1)胫骨上段血供由骨骺干骺血管、滋养血管和骨膜血管系统构成;... 目的为胫骨近端骨折"T"入路术式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1)灌注红色乳胶于4例成人下肢标本,对胫骨上段的血供和神经的分布进行研究,另在4例标本上摹拟手术。结果 (1)胫骨上段血供由骨骺干骺血管、滋养血管和骨膜血管系统构成;小腿上段神经由隐神经髌下支和胫前返神经分支分布;(2)"T"入路术式仅见膝降动脉的髌下支断裂,未见明显的神经分支,各层组织均有大量红色塑料溢出,切口均能充分暴露胫骨近端及关节面。结论 (1)胫骨上段和切口周围血供丰富;(2")T"入路术式对胫骨近段血运和神经无影响,且骨折端暴露充分、直视下手术操作安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骨折 手术入路 血供 神经支配
下载PDF
分阶段微创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伟 刘阳 +2 位作者 王效东 闫宇光 朱玉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09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分阶段微创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自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94例胫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合并开放伤70例,均采用分阶段微创方法治疗。结果随访6~13个月,94例骨折均在术后2~6个月愈合,患肢功能根据... 目的探讨分阶段微创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自2003年12月至2007年12月94例胫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合并开放伤70例,均采用分阶段微创方法治疗。结果随访6~13个月,94例骨折均在术后2~6个月愈合,患肢功能根据Johner-wruhs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价,优63例,良25例,可6例,优良率93.6%。结论分阶段微创治疗胫骨近段粉碎性骨折,尤其合并开放伤者,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牵引 微创内固定系统 胫骨骨折 粉碎性骨折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上段骨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智 张勇 +3 位作者 张金鹏 赵爱彬 朱庭标 刘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治疗复杂胫骨上段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63例复杂胫骨上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31例采取微创经皮钢板固定,对照组32例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分别对2组...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治疗复杂胫骨上段骨折的手术方式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7月至2011年9月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63例复杂胫骨上段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1组31例采取微创经皮钢板固定,对照组32例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固定.分别对2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63例患者60例获得随访12~20个月.平均手术时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切口长度、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经皮钢板组明显优于切开复位固定组.结论采取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术具有手术创伤小、软组织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佳等优点,是治疗高能量胫骨上段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经皮 胫骨上段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改良膝后侧入路治疗胫骨近端后侧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欧锐金 谭建基 +2 位作者 唐灿锐 谭文乐 黄东博 《现代医院》 2019年第11期1640-1643,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膝后侧入路治疗胫骨近端后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胫骨近端后侧骨折的患者资料112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膝前外侧入路治疗)和研究组(改良膝后侧入路治疗),每组5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改良膝后侧入路治疗胫骨近端后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胫骨近端后侧骨折的患者资料112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膝前外侧入路治疗)和研究组(改良膝后侧入路治疗),每组56例。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以及临床疗效的评定,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研究组手术时间、恢复工作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和Lysholm评分治疗前后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的两种评分较对照组均呈现上升趋势;研究组伸膝最大角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的优良率明显超过对照组患者(P=0.000)。结论对胫骨近端后侧骨折患者采取改良膝后侧入路进行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具有有效减少治疗时间、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的优点,有极强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后侧入路 膝外侧入路 胫骨近端 后侧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