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近端肿瘤型人工假体保肢治疗中肌瓣的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原 夏铁男 +1 位作者 刘金鑫 商冠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5329-5334,共6页
背景:胫骨近端肿瘤型假体置换后易出现局部假体外露、感染等并发症。通过转移腓肠肌内侧肌瓣覆盖胫骨假体表面,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但在长节段胫骨近端人工假体置换中单纯应用腓肠肌肌瓣转移覆盖胫骨假体面积有限,需要联合其... 背景:胫骨近端肿瘤型假体置换后易出现局部假体外露、感染等并发症。通过转移腓肠肌内侧肌瓣覆盖胫骨假体表面,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但在长节段胫骨近端人工假体置换中单纯应用腓肠肌肌瓣转移覆盖胫骨假体面积有限,需要联合其他修复方式进行重建。目的:观察应用腓肠肌、比目鱼肌肌瓣转移修复胫骨假体置换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于2017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17例,对所有肿瘤均行瘤段切除,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置换手术治疗。当胫骨假体长度与腓肠肌肌瓣最大宽度差≤腓肠肌肌瓣最大宽度时,单独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即可重建胫前软组织缺损;当胫骨假体长度与腓肠肌肌瓣最大宽度差大于腓肠肌肌瓣最大宽度时,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联合比目鱼肌肌瓣覆盖胫骨假体。术后定期随访患者,下肢功能通过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评分系统评价。结果与结论:①17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7.5±9.8)个月;②全部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和皮瓣坏死并发症,其中1例骨肉瘤患者行膝关节假体置换后1年因化疗后假体周围感染行截肢治疗,未见肿瘤假体翻修、肿瘤转移及死亡病例;③患者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评分平均24分,其中优10例,良2例,可5例,膝关节屈曲角度为(84.76±12.88)°;④上述数据证实,在行胫骨近端肿瘤型人工假体保肢治疗中,患者可根据胫骨假体长度与腓肠肌肌瓣最大宽度差选择腓肠肌、比目鱼肌肌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可无张力、充分地覆盖假体表面,有效减少局部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近端 骨肿瘤 肿瘤型人工膝关节假体 软组织缺损 腓肠肌肌瓣 比目鱼肌肌瓣 伸膝装置 保肢术
下载PDF
拇指旋转撕脱伤伴近端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Flow-through静脉皮瓣或静脉转位进行再植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亢向辉 王健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8期60-63,共4页
目的分析拇指旋转撕脱伤伴近端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Flow-through静脉皮瓣或静脉转位进行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拇指旋转撕脱伤伴近端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 目的分析拇指旋转撕脱伤伴近端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Flow-through静脉皮瓣或静脉转位进行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40例拇指旋转撕脱伤伴近端软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数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指侧方皮瓣修复术)与研究组(20例,Flow-through静脉皮瓣或静脉转位进行再植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手外观及功能评分、手部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疼痛因子(SP、5-HT、NPY、PGE2)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研究组的关节自主活动度、血液循环、恢复工作情况评分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主观感觉、外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WMFT、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P、5-HT、NPY及PG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low-through静脉皮瓣或静脉转位进行再植术用于拇指旋转撕脱伤伴近端软组织缺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理想,具有改善手外观及功能的作用,有利于恢复患者的手部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疼痛程度,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旋转撕脱伤 近端软组织缺损 Flow-through静脉皮瓣或静脉转位进行再植术 指侧方皮瓣修复术
下载PDF
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修复指掌侧面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3
作者 江起庭 孟丛鹏 +2 位作者 张锦飙 方威 李涛 《骨科》 CAS 2022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探讨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修复指掌侧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1例指掌侧面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为20~52岁,平均31.2岁,均采用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修... 目的探讨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修复指掌侧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1例指掌侧面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为20~52岁,平均31.2岁,均采用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修复指掌侧面皮肤软组织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为2.4 cm×1.8 cm~5.8 cm×2.5 cm,平均4.2 cm×2.2 cm。皮瓣切取面积为2.9 cm×2.3 cm~6.3 cm×3.0 cm,平均4.7 cm×2.7 cm。参照美国手外科协会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on movement,TAM)系统评定手指功能。结果11例皮瓣均成活,外形满意,伤口均一期愈合。全部病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22个月,平均8.4个月。皮瓣肤色红润,质地良好,厚薄适中,指掌侧面外形佳,弧度可,两点辨别觉为3.3~5.2 mm,平均4.0 mm。供区仅留有线形疤痕,无明显障碍。按TAM系统评定手指功能:优9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能有效修复指掌侧面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 游离移植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在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术中的解剖学观察及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梁海华 魏义涛 +1 位作者 张小东 钟桂午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年第6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讨前臂尺动脉近端穿支解剖学特点及以其为蒂的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东莞市长安新安医院2011年10月—2019年3月应用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30例... 目的探讨前臂尺动脉近端穿支解剖学特点及以其为蒂的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东莞市长安新安医院2011年10月—2019年3月应用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8~49(32.33±12.11)岁。手背伤5例,手指伤25例;机械冲压伤18例,重物砸伤7例,车祸2例,化学烧伤3例。皮肤缺损面积2.5 cm×2.0 cm~9.0 cm×4.5 cm,应用皮瓣面积3.0 cm×2.5 cm~10.0 cm×5.5 cm。术中观察尺动脉近端穿支解剖学特点,包括位置、类型、毗邻、管径、血管蒂长度等,总结规律。术后随访皮瓣外观及功能,评定标准采用Michigan手部功能问卷和皮瓣功能10项检查。结果尺动脉近端穿支位于肱骨内上髁下端8.0~10.2(8.60±1.61)cm处,出现率100%。穿支类型以肌间隙型最多,占86.6%(26/30),有2条静脉伴行,邻近穿支之间多呈减小口径的树状吻合。穿支起始处外径0.5~1.0(0.76±0.11)mm,血管蒂长2.5~4.0(3.67±0.37)cm。30例患者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6~26个月,平均15.2个月。皮瓣色泽正常,质地良好,厚薄适中,两点辨别觉9~13 mm。Michigan手部外观问卷评价:非常满意19例、满意10例,满意率96.7%(29/30);皮瓣功能10项标准评定:优19例、良9例,优良率93.3%(28/30)。供区外观影响小、功能无异常。结论尺动脉近端穿支定位准确、出现率高、易切取,该穿支皮瓣适用于手及前臂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尺动脉近端穿支皮瓣 游离移植 手部软组织缺损 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小指尺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指近、中节掌背侧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2
5
作者 叶晶华 顾豪杰 余梦磊 《临床骨科杂志》 2020年第4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小指尺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指近、中节掌背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指尺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7例小指近、中节掌背侧软组织缺损创面,创面面积1.6 cm×2.5 cm^2.3cm×5.6 cm,皮瓣设计面积为2.0 cm... 目的探讨应用小指尺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指近、中节掌背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指尺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7例小指近、中节掌背侧软组织缺损创面,创面面积1.6 cm×2.5 cm^2.3cm×5.6 cm,皮瓣设计面积为2.0 cm×3.0 cm^2.5 cm×6.0 cm。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的皮肤感觉恢复标准评估术后手指功能。结果6例获得12个月随访,1例术后3个月失访。7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成活良好、外形好,不臃肿,质地、色泽接近受区。术后12个月采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的皮肤感觉恢复标准进行评级:S41例,S3+3例,S22例。结论小指尺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指近、中节掌背侧缺损性软组织创面,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该方法简单、可靠、安全,且患指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掌侧动脉穿支皮瓣 小指近、中侧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游离静脉皮瓣修复伴有双侧指固有动脉缺损的软组织缺损
6
作者 李海富 陈彤宇 +1 位作者 孙维琦 王松岩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0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讨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腹伴有双侧指固有动脉缺损的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取健侧指、弃指、足底内侧、足背、腕掌侧静脉皮瓣倒置后将皮瓣静脉与指固有动脉吻合,桥接血管缺损,恢复血流通道,闭合创面.结果 5例19个游离静脉皮瓣... 目的 探讨游离静脉皮瓣修复手指腹伴有双侧指固有动脉缺损的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取健侧指、弃指、足底内侧、足背、腕掌侧静脉皮瓣倒置后将皮瓣静脉与指固有动脉吻合,桥接血管缺损,恢复血流通道,闭合创面.结果 5例19个游离静脉皮瓣仅1例一侧坏死约0.5cm×0.5cm,其余皮瓣均成活,手指远端血运正常,皮肤外形美观.结论 游离静脉皮瓣损伤小,是修复手指近节指腹伴有双侧指固有动脉缺损的较好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皮瓣 指固有动脉 双侧 软组织缺损 游离 修复 手指 形美 倒置 目的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