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省籍意识与文化认同:叶德辉重建湘学知识谱系的努力 被引量:7
1
作者 张晶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45-49,共5页
由于"半吴半楚"的特殊身份,叶德辉对湖南学术文化兼具认同与区分两种矛盾心理。他一方面继承了近代湘人的文化使命感,视维护道统为己任;另一方面明确表现出对湘学的疏离,而以继承原籍江苏的汉学传统为荣。叶德辉对湘学的批判... 由于"半吴半楚"的特殊身份,叶德辉对湖南学术文化兼具认同与区分两种矛盾心理。他一方面继承了近代湘人的文化使命感,视维护道统为己任;另一方面明确表现出对湘学的疏离,而以继承原籍江苏的汉学传统为荣。叶德辉对湘学的批判与近代以来湘学内部的自我反思相契合,使重建湘学知识谱系、树立湘学新传统成为叶德辉与部分湘人的共同努力。此种努力不但化解了叶德辉个人对于湘学的认同危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近代湘人学术风尚,反映了近代省籍意识强化背景下地域学术文化之间的互动与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籍意识 文化认同 叶德辉 湖湘汉学 重建
下载PDF
省域意识与晚明党争--以“浙党”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宋可达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2-54,共13页
有明一代,随着行省制度的成熟及诸省份省域范围的固定,在省级政区和科举制度的双重规整下,一种立足于特定地域文化认同和地域利益的省域意识开始形成。作为这种省域意识的现实反映,晚明政坛上出现了若干个以省为认同单位的地域性政治派... 有明一代,随着行省制度的成熟及诸省份省域范围的固定,在省级政区和科举制度的双重规整下,一种立足于特定地域文化认同和地域利益的省域意识开始形成。作为这种省域意识的现实反映,晚明政坛上出现了若干个以省为认同单位的地域性政治派别,浙党即为其中的典型代表。浙党兴起的基础,是浙江士大夫基于本省同乡的群体意识以及相似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取向。在其发展过程中,又集中体现了浙江士大夫集团的相互帮衬、扶持及对异派的倾轧。晚明浙党的兴起与发展,折射出省域意识在明代政治生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域意识 省域认同 明代 党争 浙党
下载PDF
分解与重构:安徽近代白话报刊中的行省意识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凤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7-164,共8页
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重因素,近代安徽存在明显的南北区域差异,皖人对省域和省属的概念认同不强。在甲午战争、清末新政、辛亥革命、路矿废约运动等政治历史事件推动下,拯救民族危机和建设现代性国家都要求安徽作为一个现代化的行... 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多重因素,近代安徽存在明显的南北区域差异,皖人对省域和省属的概念认同不强。在甲午战争、清末新政、辛亥革命、路矿废约运动等政治历史事件推动下,拯救民族危机和建设现代性国家都要求安徽作为一个现代化的行省出现。此时,舆论民间化加速,陈独秀等安徽新式知识分子的活动空间扩大。基于自强和自保的双重诉求,他们创办了《安徽俗话报》、《安徽白话报》等一系列白话报刊。这些具备省属报刊属性的白话报刊,通过对安徽地理空间、历史人物、省属资源的介绍与描述以及与他省对比等多种方式,在分解传统的南北分裂的安徽形象基础上,试图重构一个南北一体的现代化的行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解与重构 安徽 白话报刊 行省意识
下载PDF
从“地域”到“省域”:清代江南士人身份认知的转型 被引量:1
4
作者 宋可达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5期35-44,共10页
清代以降,随着行省制度的长期稳定与日趋成熟,一种立足于特定地域认同的省域意识不断兴起,并不断形塑着清人的地域意识与身份认知。从江南的情况来看,洪武十四年以后,江南七府一直分属江、浙两个不同的省级政区。在省级政区的持续影响... 清代以降,随着行省制度的长期稳定与日趋成熟,一种立足于特定地域认同的省域意识不断兴起,并不断形塑着清人的地域意识与身份认知。从江南的情况来看,洪武十四年以后,江南七府一直分属江、浙两个不同的省级政区。在省级政区的持续影响和推动下,清代的江南七府士人,无论是对“三吴”地域概念的体认,抑或是对吴、越地理分界线的解读,都较之前发生了明显的变迁,进而在身份认知层面隐隐形成了“苏松常镇”与“杭嘉湖”两个相对独立的地域系统。这表明,省级政区的长期设置与省域意识的兴起、强化,对清代江南士人的身份认知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江南士人 省域意识 身份认知
下载PDF
区域整合与清代以来安徽地方认同的建构
5
作者 何建华 《历史地理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78-92,161,162,共17页
安徽省域跨江逾淮,省内文化彼此疏离,在近代地方主义浪潮中如何形成统一的地方观念,是近代安徽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以建省、纂修省志、淮军崛起、重修省志、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事件为动力和契机,在对人、地两个要素的区域整合基础上... 安徽省域跨江逾淮,省内文化彼此疏离,在近代地方主义浪潮中如何形成统一的地方观念,是近代安徽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以建省、纂修省志、淮军崛起、重修省志、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事件为动力和契机,在对人、地两个要素的区域整合基础上,安徽的省籍意识和地方认同得以形成并强化。看似单调的线性建构史,蔓生着行政层级、社会阶层、地域差异、特殊人群等多元枝节,曲折演进中包含着认同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等诸多面向。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脉络使安徽地方史与国家整体史共享诸多历史经验,勾连甚广,安徽地方认同具有地方、民族和国家等多重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地方认同 省籍意识 区域整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