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58
1
作者 朱传耿 王振波 孟召宜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2-305,290,共5页
省际边界区域既是省级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是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边界区域的理论内涵、影响因素、产业发展、空间组织结构模型... 省际边界区域既是省级经济政策的交汇区,又是区域摩擦的集中地,空间协调难度较大,统筹发展难点较多,是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边界区域的理论内涵、影响因素、产业发展、空间组织结构模型、空间管治以及发展战略和对策等。这些研究多以现状的描述为主,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省际边界区域已成为我国区域统筹发展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重视探讨以“边界效应”理论为基础的边界区域经济学,深入分析省际边界区域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深化研究省际边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及优化路径,加快构建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的定量系统模型,科学完善省际边界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界区域 研究进展 研究趋势
下载PDF
中国省区交界地带经济活动基本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安树伟 张素娥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 2004年第3期27-30,40,共5页
省区交界地带蕴藏有丰富的资源,但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的欠发达性、不协调性和不可持续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行政区边缘经济"。在对省区交界地带的含义与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选择样本区域对省区交界地带经济活... 省区交界地带蕴藏有丰富的资源,但更多地表现为经济的欠发达性、不协调性和不可持续性,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行政区边缘经济"。在对省区交界地带的含义与范围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选择样本区域对省区交界地带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对加快省区交界地带经济发展的决策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区交界地带 中国 行政区划 地缘经济 行政区边缘经济 区域经济合作 生态环境 经济活动
下载PDF
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经济协调发展及空间格局演化分析——兼与长三角省际边界区的比较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伟丽 杨慧敏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1,共6页
本文利用经济增长水平差异、空间关联分析及局部热点技术等手段,测算了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以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化,并与长三角地区的省际边界区域进行了比较,得到主要结论有:(1)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的经济差异比... 本文利用经济增长水平差异、空间关联分析及局部热点技术等手段,测算了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以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化,并与长三角地区的省际边界区域进行了比较,得到主要结论有:(1)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的经济差异比长三角地区的小,区域间经济发展联系逐步提升。(2)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内的经济联系虽然不高但较为显著,而长三角地区的空间相关性虽然较高,但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3)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低于长三角地区,但是二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4)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经济协调发展度在空间分布上基本保持稳定状态,协调发展度高的地区仅集中在少数几个,而协调发展度低的地区所占比重较高,与长三角对比可以看出高水平地区并未带动周围地区发展。本文提出利用省际边界区域廉价的土地及人力等资源优势吸引区内较为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积极培育省际边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及增强区际合作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界区域 经济协调发展度 空间格局演化 中原经济区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省际边缘区城市空间辐射范围研究——以陕甘宁蒙晋五省交界地区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周潮 刘科伟 陈宗兴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64,共5页
合理的确定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影响范围,是制定区域整体发展策略的重要依据,是协调区域中城市之间相互关系的前提。在总结国内外划分城市空间辐射范围指标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陕甘宁蒙晋五省交界区域中九个城空间辐射范围能力的评价指标体... 合理的确定区域中城市的空间影响范围,是制定区域整体发展策略的重要依据,是协调区域中城市之间相互关系的前提。在总结国内外划分城市空间辐射范围指标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陕甘宁蒙晋五省交界区域中九个城空间辐射范围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榆林等九个城市的指标辐射能力分值;结合康弗斯模型和OVD、WVD方法,将城市的各项辐射力强度值作为每个城市点的权重,构建九个城市点集的加权Voronoi图,合理的划分出九个城市在理论上的空间辐射范围,并在图上表现出城市之间分界线的轨迹,以利于对城市空间辐射范围进一步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缘区 城市 空间辐射范围
下载PDF
我国省际边界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优化方略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凯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2期13-15,20,共4页
针对我国省际边界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的特殊性和旅游产业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在分析区域旅游空间优化基础的同时,提出了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的相应措施,包括对区域板块进行整体规划,构建互补的旅游产品群,联合开拓旅游市场,加强组织协调等。
关键词 旅游经济 旅游空间结构 中国 区域空间结构 旅游资源 旅游产业 旅游市场
下载PDF
省际边界区域特色城市化道路研究——以云南省曲靖市(域)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朱海燕 武友德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07年第12期1111-1113,1123,共4页
省际边界区域是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对此类区域的研究大多限于经济的协同发展,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选取云贵两省交界的曲靖市(域)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边界区域城市化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发挥边缘效应,突破边界障碍,优先发展中心城区,重... 省际边界区域是个特殊的地理单元,对此类区域的研究大多限于经济的协同发展,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选取云贵两省交界的曲靖市(域)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边界区域城市化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发挥边缘效应,突破边界障碍,优先发展中心城区,重点发展大城市,走链条状的空间发展道路是该地区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界区域 城市化道路 曲靖市(域) 边缘效应
下载PDF
新战略机遇下省际边界城市发展的新思路——以新沂市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葛丽娜 渠爱雪 张学文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7,共2页
战略机遇期是一个城市崛起的关键阶段,尤其对于省际边界城市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归纳战略机遇对于省际边界城市影响的基础上,以苏鲁边界城市-新沂市为例,分析了新沂市当前面临的新战略机遇,探索了新沂市在新形势下的城市定... 战略机遇期是一个城市崛起的关键阶段,尤其对于省际边界城市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归纳战略机遇对于省际边界城市影响的基础上,以苏鲁边界城市-新沂市为例,分析了新沂市当前面临的新战略机遇,探索了新沂市在新形势下的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战略机遇 省际边界区域 城市发展
下载PDF
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潇潇 朱传耿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4期21-27,共7页
以因子分析法为基础构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淮海经济区115个市县进行定量评价及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市县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得出淮海经济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并且差异日益增大的现象。... 以因子分析法为基础构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淮海经济区115个市县进行定量评价及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市县发展的主要影响因子。得出淮海经济区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并且差异日益增大的现象。现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城镇人口规模、就业结构、居民生活水平等;而教育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和环境等指标的影响十分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界区域 淮海经济区 城市化综合水平 空间分异
下载PDF
分工与协作,加快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川滇黔交界地带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绪清 李宁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89-92,共4页
分工与协作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伴生物,是生产发展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随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省区交界地带经济不发达、不协调及不可持续性的矛盾进一步尖锐。通过比较优势的发挥,深化分工协作,以有效机制促进跨省区域协调... 分工与协作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伴生物,是生产发展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伴随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发展,省区交界地带经济不发达、不协调及不可持续性的矛盾进一步尖锐。通过比较优势的发挥,深化分工协作,以有效机制促进跨省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工 协作 省区交界地带 发展机制
下载PDF
湘鄂渝黔边多省际边缘生态区域协同研究——基于主体功能区划视角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高峥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32-136,共5页
从主体功能区划视角,湘鄂渝黔边各地归属限制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区,需要共同确立生态发展战略,协调区域发展规划,合作发展生态产业,通过生态区域协同实现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省际边缘区域 主体功能区 生态功能 区域协同
原文传递
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省区交界地带经济发展——以川滇黔为例
11
作者 张绪清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3期11-14,共4页
喀斯特是生态最脆弱的地貌类型区之一,又是典型的贫困区域。川滇黔三省接壤区正处于西南喀斯特核心地带;由于行政区划、政府职能等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形成了一种具有分割性、边缘性的经济现象和运行方式。区域一体化发展,客观上... 喀斯特是生态最脆弱的地貌类型区之一,又是典型的贫困区域。川滇黔三省接壤区正处于西南喀斯特核心地带;由于行政区划、政府职能等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形成了一种具有分割性、边缘性的经济现象和运行方式。区域一体化发展,客观上要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采取科学协调机制对喀斯特共有域进行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治理,以双赢目标促进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 生态环境 省区交界地带 协同发展
下载PDF
行政边缘地区实现突破式增长的路径——基于宛襄经济发展的比较分析
12
作者 刘梦琴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5期115-119,共5页
南阳和襄阳均为省际行政边缘地区,地区经济发展受到诸多限制。襄阳在2000-2015年实现了年均约15%的高速增长,突破了边缘效应的制约,并超过了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相似的南阳。从产业视角、产业结构值、产业贡献率等指标的衡量,发现襄阳通... 南阳和襄阳均为省际行政边缘地区,地区经济发展受到诸多限制。襄阳在2000-2015年实现了年均约15%的高速增长,突破了边缘效应的制约,并超过了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相似的南阳。从产业视角、产业结构值、产业贡献率等指标的衡量,发现襄阳通过对现有工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势产业的培育等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工业化进程,最终在"结构红利"和主导产业的带动下,实现了地方经济的突破式增长。同时对包括南阳在内的地理位置相近的省际边缘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边缘地区 突破式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下载PDF
新型区域合作背景下省际交界区域跨越式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学良 韩慧敏 许基兰 《经济纵横》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7-46,F0002,共11页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和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探索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区域联动格局。作为提高国内大循环覆盖面的重要突破口,推动省际交界区域发展是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和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探索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区域联动格局。作为提高国内大循环覆盖面的重要突破口,推动省际交界区域发展是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以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合作多元的三省交界区域为代表,从全国层面进行系统识别和梳理,分析当前省际交界区域发展呈现的空间分布广泛化、经济发展差异化、人口流失趋势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省际交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总结当前交界区域合作的先行实践与探索,进一步聚焦省际交界区域跨越式发展,提出“产业协作、创新驱动、生态联治、文化共兴、服务共享、协调开放”的“多彩”发展新路径,为全面提升省际交界区域合作水平、制定精准的省际交界区域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交界区域 新型区域合作 区域协调发展
原文传递
云贵两省毗邻地区经济发展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海燕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7-10,共4页
在中国"行政区经济"背景下,省际毗邻地区即使资源丰富,经济也不甚发达,形成了特殊的"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云贵两省毗邻地区属于典型的"行政区边缘经济"、弱弱型边界区域,矿产资源丰富,但存在交通、环... 在中国"行政区经济"背景下,省际毗邻地区即使资源丰富,经济也不甚发达,形成了特殊的"行政区边缘经济"现象。云贵两省毗邻地区属于典型的"行政区边缘经济"、弱弱型边界区域,矿产资源丰富,但存在交通、环境等制约因素,因此协同发展在此类区域有极强的必要性,边界中心城市的培育、政府观念的转变是加快此类区域发展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云贵毗邻地区 行政区边缘经济 区域合作
下载PDF
局部邻近弱弱型省际交界地区次区域网络演化研究--以鄂豫皖省际交界地区为例
15
作者 韩勇 娄昕欣 +1 位作者 高军波 邹鹏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3,共7页
依据省际交界地区主要城市与各自省会城市邻近程度,以“(空间距离)驱动机制+(经济发展水平组合模式)类型”为亚分类依据,将弱弱型省际交界地区细分为完全邻近、局部邻近和无邻近3种亚类型。以鄂豫皖省际交界地区为例,运用引力模型等方法... 依据省际交界地区主要城市与各自省会城市邻近程度,以“(空间距离)驱动机制+(经济发展水平组合模式)类型”为亚分类依据,将弱弱型省际交界地区细分为完全邻近、局部邻近和无邻近3种亚类型。以鄂豫皖省际交界地区为例,运用引力模型等方法,分析局部邻近弱弱型省际交界地区次区域网络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8-2020年,区县节点发展潜力普遍提升,但节点的辐射强度、辐射方向未发生较大变化,市辖区仍是带动区域发展的关键节点。(2)各省内县域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但边界屏蔽效应依然明显,河南省和安徽省境内仍以市域强联系为主要特征。(3)鄂豫皖省际交界地区已形成三级次区域网络,且距离省会城市越近,县域经济联系越强,次区域网络越趋于完善。以河南省信阳市为分析重点,揭示了在行政区边缘化和经济区排他性的双重作用下,“小马拉大车”式的区县联系是自身介入区域发展不足的空间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邻近型 弱弱型省际交界地区 次区域网络 鄂豫皖省际交界地区
下载PDF
省际边缘区经济发展差异时空格局及驱动机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122
16
作者 仇方道 佟连军 +1 位作者 朱传耿 杨如树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1-463,共13页
省际边缘区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关注的新领域。论文采用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1996~2005年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趋势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①淮海经济区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两极分化... 省际边缘区经济差异是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关注的新领域。论文采用全局与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1996~2005年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的时空特征、趋势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①淮海经济区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两极分化并集聚的态势与经济差异的演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空间极化成为该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趋势;②HH型县域显著向鲁南集中,LL型县域显著向皖北、豫东集中,表明东西差异成为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的主要表征;③包括投资能力、增长速度、产业结构等在内的经济动力机制、空间作用机制、边缘区发展政策、省际边界阻隔机制等是淮海经济区经济差异变动的主要驱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缘区域 区域经济差异 空间自相关 驱动机制 淮海经济区
原文传递
省际边界区域城市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64
17
作者 朱传耿 王振波 仇方道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28,共6页
从边界对基础设施、经济要素、产业扩张、市场、生态环境的“切变”效应入手,首次提出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的“水平城市化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边缘性、断裂性和竞合性等特征,可分为“强强”、“强弱”、“弱弱”等组合类型。通过对苏鲁边... 从边界对基础设施、经济要素、产业扩张、市场、生态环境的“切变”效应入手,首次提出我国省际边界区域的“水平城市化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边缘性、断裂性和竞合性等特征,可分为“强强”、“强弱”、“弱弱”等组合类型。通过对苏鲁边界区域的徐州和济宁2市城市化模式的初步探索,验证了水平城市化模式在省际边界区域的客观存在。在边界“切变”效应的作用下,竞争性往往大于合作性,甚至会引起恶性竞争,通过区域管治等措施,可以促进省际边界区域城市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际边界区域 “切变”效应 水平城市化 区域管治
下载PDF
基于ESDA-GIS的省际边缘区经济空间分异——以呼包鄂榆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32
18
作者 余凤鸣 张阳生 +1 位作者 周杜辉 杜忠潮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97-1004,共8页
省际边缘区是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基于县(区)尺度,选取衡量经济水平的14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ESDA-GIS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呼包鄂榆经济区的经济空间分异。分析结果表明:①数量上呈非均衡发展格局,趋于强者日趋极化,... 省际边缘区是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基于县(区)尺度,选取衡量经济水平的14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ESDA-GIS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呼包鄂榆经济区的经济空间分异。分析结果表明:①数量上呈非均衡发展格局,趋于强者日趋极化,弱者日趋边缘化;②空间分布上呈现东—西递增,南—北递减的分异趋势;③全局Moran’s I指数得分为0.3215,表明区县经济发展有"趋同俱乐部"特征;④扩散型、极化型、"塌陷"型和"传染"型4类空间关联类型的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中心—外围式等级特征,但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投入、经济效率、人力资本和经济结构4因子的空间集中程度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包鄂榆经济区 空间分异 省际边缘区 ESDA—GIS 空间关联类型
原文传递
省际边缘区城镇化水平变化特征及动力系统研究——以安徽省宁国市为例 被引量:26
19
作者 韩玉刚 焦华富 韩会然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0-236,共7页
根据区域城镇化内涵和省际边缘区特点,从人口、经济、生活方式和基础设施4个方面,运用熵值法,分析了2000—2009年皖浙省际边缘区宁国市城镇化水平发展变化趋势,发现近10年来宁国市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以经济和基础设施城镇化为主要特征... 根据区域城镇化内涵和省际边缘区特点,从人口、经济、生活方式和基础设施4个方面,运用熵值法,分析了2000—2009年皖浙省际边缘区宁国市城镇化水平发展变化趋势,发现近10年来宁国市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以经济和基础设施城镇化为主要特征,经济的快速发展是浙江块状经济传导和波及效应的反映,基础设施的快速完善表现为对前期滞后状态的一种补偿性异速增长,人口城镇化不明显,是其边缘区位对人口集聚引力弱的反映。进一步分析得出:边界效应作用力是省际边缘区城镇化独有的基础动力;主导动力中的政府行政力是最重要的内生动力;周边中心城市和毗邻城市强烈的相互作用是辅助动力;最后构建了省际边缘区城镇化的动力系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水平 动力系统 熵值法 省际边缘区 宁国市
原文传递
中国省际边缘区产业集群的网络特征和形成机理——以安徽省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为例 被引量:25
20
作者 韩玉刚 焦华富 李俊峰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4-826,共13页
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网络研究,是认识集群形成规律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边界效应理论,通过建立社会网络评价指标体系,对皖浙省际边缘区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实证... 产业集群内部企业网络研究,是认识集群形成规律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企业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边界效应理论,通过建立社会网络评价指标体系,对皖浙省际边缘区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的企业网络特征和形成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衍生网络表现出单中心低密度的结构特征,说明集群企业"同宗"现象明显,种子企业衍生功能强;合作网络表现出多中心中密度的结构特征,说明企业联系网络处于成长期,企业间的合作层次较低;创新网络表现出单中心特征,说明种子企业是集群的"技术领袖",企业间技术创新联系弱。(2)宁国市耐磨铸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是边界效应从屏蔽向中介作用转化过程中,集群外部产业环境优化、关键行动者群体行为强化、集群内部知识存量增加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结构 产业集群 省际边缘区 宁国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