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鲻配合饲料适宜蛋白含量及蛋白能量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林黑着 江琦 +1 位作者 黄剑南 石红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187-192,共6页
配制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4%、28%和32%的三种试验饲料投喂鲻共8周。结果表明蛋白含量为28%的饲料组的平均增重(克/尾)和特定生长率(%/d)均为最大值,饲料蛋白质含量对鲻肌肉成份没有影响。配制四种蛋白能量比(P:E)分别为86... 配制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4%、28%和32%的三种试验饲料投喂鲻共8周。结果表明蛋白含量为28%的饲料组的平均增重(克/尾)和特定生长率(%/d)均为最大值,饲料蛋白质含量对鲻肌肉成份没有影响。配制四种蛋白能量比(P:E)分别为86.2、90.3、94.9和100.0mg/kCal的饲料投喂鲻,养殖时间为6周。平均增量分别为32.5、34.2、31.3和23.8,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70、0.79、0.74和0.60。随着P:E值的增大,肌肉成份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全鱼的蛋白含量升高而脂肪含量降低。根据增重率和鱼体腹腔脂肪储存量等指标,认为鲻配合饲料的适宜蛋白能量比为91mg/kC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含量 蛋白能量比
下载PDF
不同温度条件下褐菖鲉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 被引量:21
2
作者 邱成功 徐善良 +2 位作者 林少珍 程亮 刘飞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期84-89,共6页
利用静水密闭式呼吸仪,测定了不同温度(10、12、……、30℃)条件下褐菖鼬(Sebastiscus marmorat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对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10~30℃,幼鱼耗氧率、排氨率变化... 利用静水密闭式呼吸仪,测定了不同温度(10、12、……、30℃)条件下褐菖鼬(Sebastiscus marmorat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变化.结果表明,温度对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均有显著影响(P〈0.05).温度10~30℃,幼鱼耗氧率、排氨率变化范围分别为0.02~0.30mg/(g·h)和2.64~10.01ug/(g·h),温度26、16℃时耗氧率和排氨率分别上升至峰值,分别为最小值10℃组的15.00、3.79倍;温度(F)对幼鱼耗氧率R0[mg/(g·h)]和排氨率RN[ug/(g·h)]的影响可分别用多项式表示:R0=-2.00×10^-5 T4+1.50×10^-3 T3-3.69×10^-2 T2+0.3978T-1.5376,R2=0.988和RN=3.00×10^-5 T6 -4.00×10^-3 T5+0.1996 T4-5.1111T3+70.817T2-501.10T+1415.80,R2=0.964;幼鱼的氨熵变化范围为0.02~0.19,其蛋白质供能比变化范围为5.64%~56.65%,平均蛋白质供能比为22.56%;各温度跨度代谢率Q10值均值为4.02,18~28℃代谢率Q10值为2.81±0.09与鱼类平均Q10值较接近;各温度跨度组排泄率Q10均值为0.93,对比同一温度跨度组代谢率和排泄率Q10值,代谢率Q10值均大于排泄率Q10值两倍以上,最大组间相差达7倍.因此,幼鱼能量消耗的供能物质以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为辅.此外,温度变化对幼鱼代谢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对排泄的影响,且其适宜生长温度为18~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字 海洋生物学 褐菖鲉 水温 耗氧率 排氨率 温度系数(Q10) 蛋白质供能比
下载PDF
不同蛋白能量比饲料对草鱼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高攀 蒋明 +3 位作者 文华 赵宇江 吴凡 刘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4-58,共5页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等比例混合油为脂肪源,共配制4个蛋白水平(20%、25%、30%、35%),每一蛋白水平设4个脂肪水平(4.5%、8%、11.5%、15%),共16组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在水温23~29℃下,连续投喂初始体...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等比例混合油为脂肪源,共配制4个蛋白水平(20%、25%、30%、35%),每一蛋白水平设4个脂肪水平(4.5%、8%、11.5%、15%),共16组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在水温23~29℃下,连续投喂初始体重为(16.84±0.28)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10周,研究不同蛋白能量比饲料对草鱼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肠道蛋白酶的活性随着饲料蛋白含量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饲料蛋白水平在20%~30%时,饲料中的脂肪水平对蛋白酶活性影响不显著(P〉0.05),蛋白水平在35%时,高脂肪抑制了蛋白酶活性,肝胰脏的蛋白酶变化规律类似于肠道;肠道和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在饲料蛋白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脂肪含量的升高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但饲料中蛋白(30%,35%)和脂肪(8%,11.5%,15%)含量较高时,淀粉酶活性较稳定;肠道和肝胰脏的脂肪酶活性在饲料蛋白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脂肪含量的升高,呈显著上升的趋势(P〈0.05),但在蛋白含量(30%,35%)和脂肪含量(8%、11.5%,15%)的6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脂肪含量分别为4.5%、8%和11.5%时,饲料的蛋白含量对肠道的脂肪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当脂肪含量为15%时,随着蛋白含量的升高,肠道的脂肪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草鱼饲料中蛋白含量为30%和脂肪为8%(即蛋白能量比21.7mg/kJ)的试验组草鱼获得较高的消化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蛋白能量比 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下载PDF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营养管理策略 被引量:15
4
作者 韩树萍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044-1048,共5页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早期如无快速积累蛋白和能量,将发生营养不足,导致神经发育不良和疾病的增加.理想的营养策略为出生就开始肠外营养,氨基酸、脂肪乳剂分别从2.0 g/(kg·d)和1.0g/(kg·d)开始,并快速达到3.5 ~4.0...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早期如无快速积累蛋白和能量,将发生营养不足,导致神经发育不良和疾病的增加.理想的营养策略为出生就开始肠外营养,氨基酸、脂肪乳剂分别从2.0 g/(kg·d)和1.0g/(kg·d)开始,并快速达到3.5 ~4.0g/(kg·d)、3.0 g/(kg·d),保持适当的蛋白/能量比,合理添加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肠内营养于出生后24 h左右开始喂养,微量喂养10~20 mL/(kg·d),持续3~5d后逐渐增加奶量.母乳喂养者奶量增至75~ 120 mL/(kg·d)可添加母乳强化剂.奶量至120 mL/(kg·d)停肠外营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 肠外营养 蛋白/能量比 微量喂养 母乳强化剂
原文传递
饲料蛋白能量比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蛋白利用和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田娟 高攀 +5 位作者 蒋明 文华 吴凡 刘伟 杨长庚 喻丽娟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3-90,共8页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等比例混合油为脂肪源,采用4×4因子实验来确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饲料中的合适蛋白能量比(P/E),其中饲料蛋白水平分别为20%、25%、30%、35%,能量水平为12.5、13.7、15、16.2 k... 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等比例混合油为脂肪源,采用4×4因子实验来确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饲料中的合适蛋白能量比(P/E),其中饲料蛋白水平分别为20%、25%、30%、35%,能量水平为12.5、13.7、15、16.2 k J/g,饲料蛋白能量比的范围为12.1~27.3 mg/k J,共16组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连续投喂初体质量(16.85±0.29)g的草鱼幼鱼10周,研究饲料蛋白能量比对草鱼幼鱼生长性能、蛋白利用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最高末体质量和特定生长率出现在P/E为18.3 mg/k J组,而P/E为16.0 mg/k J组的饲料系数最高,蛋白质效率和蛋白沉积率最高组分别为P/E 12.10 mg/k J组和15.20 mg/k J组。(2)P/E为27.30 mg/k J组的能量沉积率和总氮排泄率最大。(3)在同一饲料蛋白水平下,鱼体的脂肪含量随饲料能量水平升高而升高;在同一饲料能量水平下,鱼体的蛋白含量随饲料蛋白含量升高而升高。对生长、蛋白利用、体成分的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草鱼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含量为30%,最适P/E为19.5 mg/k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蛋白能量比 生长 体成分 总氮排泄率
下载PDF
饲料蛋白质和能量含量对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公绪鹏 李宝山 +2 位作者 张利民 张燕 王际英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5-95,共11页
为探求云纹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moara♀)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鱼油构建能量梯度,配制粗蛋白含量为46%、50%和54%,能量含量为20.00、20.50和21.00 k J/g,蛋能比... 为探求云纹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E.moara♀)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质和能量含量,以鱼粉和大豆浓缩蛋白为蛋白源、添加鱼油构建能量梯度,配制粗蛋白含量为46%、50%和54%,能量含量为20.00、20.50和21.00 k J/g,蛋能比为22.04~26.87 mg/k J的9组饲料,编号为D1~D9组,投喂初始体重为(46.23±0.51)g的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56 d。结果显示,蛋白质和能量的交互作用对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增重率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和能量升高显著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蛋白质和能量的交互作用对蛋白质沉积率和肝体比影响显著(P<0.05),蛋白质升高显著提高能量保留率和肥满度(P<0.05),蛋白质效率先升后降(P<0.05);能量升高显著提高蛋白质效率和能量保留率(P<0.05);D6组蛋白质沉积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蛋白质和能量的交互作用对全鱼及肌肉水分、粗蛋白、粗灰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全鱼及肌肉粗蛋白随饲料粗蛋白升高而升高(P<0.05),水分随能量升高而降低(P<0.05),全鱼粗脂肪随蛋能比降低而升高(P<0.05)。蛋白质和能量的交互作用对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影响显著(P<0.05),胃蛋白酶活力随蛋白质含量升高而升高(P<0.05),能量对其无显著影响(P>0.05);D6组胰蛋白酶活力最高,其随饲料蛋能比降低呈先升后降的趋势(P<0.05),能量为21.00 k J/g时,脂肪酶活力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综上,在设定的蛋白质和能量范围内云纹龙胆石斑鱼幼鱼饲料以50%粗蛋白,21.00 k J/g能量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龙胆石斑鱼 蛋白质 能量 蛋能比 体组成 消化酶
下载PDF
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牛蛙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皇康康 张春晓 +2 位作者 王玲 宋凯 黄飞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77-887,共11页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牛蛙生长、体组成和肝脏健康的影响,以红鱼粉、豆粕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主要脂肪源,α-淀粉为主要糖源,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并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等配制实验饲料。实验设3个蛋白水平(35%...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牛蛙生长、体组成和肝脏健康的影响,以红鱼粉、豆粕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为主要脂肪源,α-淀粉为主要糖源,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并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等配制实验饲料。实验设3个蛋白水平(35%、40%和45%),每个蛋白水平下设4个脂肪水平(4%、7%、10%和13%),共12种饲料,饲料可利用能变化范围为12.4~17.8 kJ/g,蛋白能量比变化范围为21.9~32.0 mg/kJ。每种饲料设置3个重复,每个水族缸放养12只牛蛙[初始平均体质量为(91.5±1.1)g],每日饱食投喂2次,实验周期56 d。结果发现,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牛蛙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而13%脂肪组的牛蛙肝脏出现颜色不均一和肝体脆化无韧性的现象。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显著影响牛蛙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摄食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其中,40%蛋白组牛蛙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35%蛋白组,与45%蛋白组无显著差异。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饲料效率显著升高,而摄食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随着脂肪水平的升高,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升高,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氮保留率无显著差异。饲料脂肪水平与牛蛙全体的脂肪含量和总能水平正相关,但不影响牛蛙全体的蛋白质含量。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牛蛙肝脏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过氧化氢酶和脂蛋白酯酶活力先升高后降低。研究表明,牛蛙饲料适宜的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分别为40%和7%,适宜蛋白能量比为27.7 mg/k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蛙 饲料 蛋白质 脂肪 蛋白能量比
下载PDF
饲料中不同蛋能比对黄金鲫幼鱼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程镇燕 陈成勋 +1 位作者 孙学亮 邢克智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6-2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能量比的饲料对黄金鲫幼鱼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7.50±0.02)g的黄金鲫幼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由3种不同的蛋白水平(30%、35%、40%)和3种不同的脂肪水...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能量比的饲料对黄金鲫幼鱼生长和体组成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7.50±0.02)g的黄金鲫幼鱼为试验对象,随机分为9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分别投喂由3种不同的蛋白水平(30%、35%、40%)和3种不同的脂肪水平(6%、8%、10%)组成的9种不同蛋能比(从21.6~30.9 mg/kJ)的试验饲料,进行为期8周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显著影响黄金鲫的生长、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P<0.01),随着饲料蛋白含量的增加,黄金鲫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最高值均发生在蛋白/脂肪为40/10(29.2 mg/kJ)组,显著高于饲料蛋白含量为30%的各组(P<0.05),与蛋白含量为35%的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同样的,饲料效率随着蛋白含量的增加也显著提高,蛋白/脂肪为35/8(26.5 mg/kJ)和40/10组的饲料效率最高。蛋白质效率最高值发生在蛋白/脂肪为35/8组,显著高于蛋白含量为40%的处理组,但与其它组没有显著差异。饲料不同蛋能比对鱼体水分没有显著影响,鱼体脂肪含量与饲料脂肪含量正相关。综合试验结果,黄金鲫适宜的蛋能比水平为25.5~26.5 mg/kJ,蛋白质为35%,脂肪为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鲫 蛋能比 生长 摄食与营养
下载PDF
鱼类饲料适宜蛋白能量比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高柳玲 潘庆 《饲料博览》 2018年第10期16-21,共6页
鱼类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能量比是营养与饲料研究的重要内容,适宜的蛋白能量比既有利于鱼类对饲料中能量与蛋白质的利用,提高饲料的效率,节约饲料成本,又利于增强免疫机能和抗病力,提高肉质品质。文章综述了饲料蛋白能量比的研究方法、对... 鱼类饲料中适宜的蛋白能量比是营养与饲料研究的重要内容,适宜的蛋白能量比既有利于鱼类对饲料中能量与蛋白质的利用,提高饲料的效率,节约饲料成本,又利于增强免疫机能和抗病力,提高肉质品质。文章综述了饲料蛋白能量比的研究方法、对鱼类生理生长的影响及影响饲料蛋能比的因素等,并对鱼类饲料蛋能比发展作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饲料 蛋白能量比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卵形鲳鲹幼鱼饲料中适宜蛋白能量比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兴旺 王华朗 +1 位作者 张海涛 许丹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6-139,共4页
以鱼粉、豆粕为蛋白源,豆油、鱼油为脂肪源,配制9种不同蛋白能量水平的饲料,蛋白质3个水平(38%、43%、49%),每个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梯度(6%、10%、14%),其蛋白能量比为19.3~27.4mg/kJ。卵形鲳鲹初始质量为(25.02±0.16)g,每个处理设... 以鱼粉、豆粕为蛋白源,豆油、鱼油为脂肪源,配制9种不同蛋白能量水平的饲料,蛋白质3个水平(38%、43%、49%),每个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梯度(6%、10%、14%),其蛋白能量比为19.3~27.4mg/kJ。卵形鲳鲹初始质量为(25.02±0.16)g,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网箱(1.5 m×1.0 m×2.0m)放养卵形鲳鲹苗20尾,养殖试验持续8周。结果显示,卵形鲳鲹特定生长率随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投喂含43%或49%蛋白质、6%脂肪饲料的卵形鲳鲹表现出较好的特定生长率。饲料中不同的脂肪水平未表现出蛋白质节约效应,较高的脂肪水平反而抑制了卵形鲳鲹的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卵形鲳鲹鱼体蛋白和脂肪含量分别随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上升而显著升高(P<0.05)。在该试验条件下,卵形鲳鲹幼鱼饲料中最适蛋白质、脂肪水平和蛋白能量比分别为43%、6%和24.4 mg/k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形鲳鲹 蛋白能量比 生长 体组成
下载PDF
鱼类饲料中适宜蛋白质能量比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吉祥 丁凤琴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0-54,共5页
关键词 蛋白能量比 饲料 鱼类
下载PDF
肉用兔生长期日粮中最适蛋白能量比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玉玺 李凤双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4期380-386,共7页
48只生长塞北兔随机分成6组,饲喂不同蛋白能量比(DCP(g)/DE(MJ))的6种日粮(5.60,7.21,9.28,10.04,11.44,13.90),进行饲养试验、消化代谢和屠宰试验,用一元二次函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长肉兔日粮中最适DCP(g)/DE(MJ)为:11.00~11.47,... 48只生长塞北兔随机分成6组,饲喂不同蛋白能量比(DCP(g)/DE(MJ))的6种日粮(5.60,7.21,9.28,10.04,11.44,13.90),进行饲养试验、消化代谢和屠宰试验,用一元二次函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长肉兔日粮中最适DCP(g)/DE(MJ)为:11.00~11.47,随着生长的进行,该值不断减小。生产中应用时生长前期可采用11.47,后期用1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用免 蛋白能量比 生长
下载PDF
育成期雄性幼貉日粮适宜蛋白质和能量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继福 马振凯 《兽医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89-293,共5页
选用健康乌苏里幼公貉63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9只)。1~4组用以探讨适宜蛋白质水平,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1.54%、36.39%,40.37%和43.53%;5-7组用以探讨适宜能量水平,其能量水平分别为19589.78,21860.94和22600.04k J/kg。试验分育成前期... 选用健康乌苏里幼公貉63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9只)。1~4组用以探讨适宜蛋白质水平,其蛋白质水平分别为31.54%、36.39%,40.37%和43.53%;5-7组用以探讨适宜能量水平,其能量水平分别为19589.78,21860.94和22600.04k J/kg。试验分育成前期和冬毛生长期两个阶段进行,饲喂同一营养水平的日粮。结果表明,育成前期饲喂蛋白质水平为36.39%的日粮,可获得理想的体重、体长及经济效益。 冬毛生长期,日粮蛋白质水平在31.54%~43.53%范围内,对幼貉的体重和体长无显著影响。育成期以饲喂能量水平为21860.94~22600.04 k J/kg的日粮为宜。育成前期适宜的蛋能比为16.1~16.6,冬毛生长期为14.0~1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粮 蛋白 育成期 能量水平
原文传递
不同蛋能比日粮对雪山鸡生长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康宁 程立力 +4 位作者 瞿冬艳 朱春红 吴信生 陈国宏 王志跃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21-23,共3页
试验选用12周龄的雪山鸡112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鸡),分别饲喂蛋能水平不同的日粮,从13~19周龄每周测量鸡只体重,计算周增重和料肉比,19周龄进行屠宰性能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能比日粮对雪山鸡的周增重在... 试验选用12周龄的雪山鸡112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鸡),分别饲喂蛋能水平不同的日粮,从13~19周龄每周测量鸡只体重,计算周增重和料肉比,19周龄进行屠宰性能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蛋能比日粮对雪山鸡的周增重在第13、14、16、18、19周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周龄各组间,体重和累积料肉比无显著差异(P>0.05);第15、17、19周的周料肉比在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能量水平的日粮,对雪山鸡19周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胸肌率和胸腿肌率在第2组和第4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山鸡 蛋能比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下载PDF
夏季蛋鸡日粮不同蛋白能量比对产蛋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李凤学 吴占福 +2 位作者 张鹤亮 范增义 孙富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年第1期44-46,共3页
在炎热的夏季,用不同的蛋白能量比日粮(14.82,15.68,14.34)饲喂蛋鸡结果表明,提高日粮中的蛋白含量比对照组产蛋率高3.59个百分点,蛋重高0.79g(1.26%)。而增加日粮中的能量比对照组降低产蛋率2.03个百分点,蛋重降低1.26g(2.01%)。
关键词 蛋鸡 夏季 蛋白能量比
下载PDF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energy ratio on growth performance,carcass trait,meat quality,and plasma metabolites in pigs of different genotypes 被引量:40
16
作者 Yingying Liu Xiangfeng Kong +6 位作者 Guoli Jiang Bi'e Tan Jinping Deng Xiaojian Yang Fengna Li Xia Xiong Yulong Yi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435-444,共10页
Background: The protein/energy ratio is important for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utilization of available feed resources by animals. Increased protein consumption by mammals leads to elevated feed costs and incre... Background: The protein/energy ratio is important for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utilization of available feed resources by animals. Increased protein consumption by mammals leads to elevated feed costs and increased nitrogen release into the environment.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energy ratio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carcass traits, meat quality, and plasma metabolites of pigs of different genotypes. Methods: Bama mini-pigs and Landrace pig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dietary treatment groups (Chinese conventional diet with low protein/energy ratio or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diet with high protein/energy ratio; n = 24 per treatment) in a 2 x 2 factorial arrangement. Blood and muscl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the end of the nursery, growing, and finishing phases. Results: We observed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P 〈 0.05) between breed and diet for total fat percentage, intramuscular fat (IMF) content, protein content in biceps femoris (BF) muscle, and plasma urea nitrogen (UN) concentration in the nursery phase; for average daily gain (ADG),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ADFI), dry matter, IMF content in psoas major (PM) muscle, and plasma total protein and albumin concentrations in the growing phase; and for drip loss and plasma UN concentration in the finishing phase. Breed influenced (P 〈 0.05) growth performance, carcass traits, and meat quality, but not plasma metabolites. Throughout the trial, Landrace pigs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_5) ADG, ADFI, dressing percentage, lean mass rate, and loin-eye area than did Bama mini-pigs, but significantly lower (P 〈 0.0.5) feed/gain ratio, fat percentage, backfat thickness, and IMF content. Dietary protein/energy ratio influenced the pH valu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F and PM muscles, and plasma activities of 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and 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 and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UN. Conclusions: Compared with Landrace pigs, Bama mini-pi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tary protein/energy ratio Growth performance Meat quality MINI-PIG Plasma metabolites
下载PDF
中华绒螯蟹生长中适宜能量蛋白比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秋华 钱国英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134-138,共5页
在水族箱中,对体重 19~ 25 g的中华绒螯蟹配饵中适宜的能蛋比进行了研究。蛋白质设定为 36%、 40%和 44% 3个水平,能蛋比设定了 40 kJ/kg、 45 kJ/kg和 50 kJ/kg 3个水平,每个水平各有 6个重复。结果表明,配饵中的粗蛋白含量和... 在水族箱中,对体重 19~ 25 g的中华绒螯蟹配饵中适宜的能蛋比进行了研究。蛋白质设定为 36%、 40%和 44% 3个水平,能蛋比设定了 40 kJ/kg、 45 kJ/kg和 50 kJ/kg 3个水平,每个水平各有 6个重复。结果表明,配饵中的粗蛋白含量和能量蛋白比与蟹体生长、蛋白增加量和饲料系数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P<0.05),蟹体的生长、SGR 和PER 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和能蛋比下降呈上升趋势,饲料系数则下降。其最大生长和最佳饲料效率时的粗蛋白含量为44%,能蛋比为45K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绒螯蟹 配饵 能量蛋白比 营养需要
下载PDF
日粮蛋白能量比对8-10月龄后备奶牛生长性能和养分消化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张卫兵 刁其玉 +3 位作者 张乃锋 屠焰 王光文 袁耀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541-2547,共7页
【目的】研究日粮蛋白能量比对8—10月龄中国荷斯坦后备奶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方法】选用18头平均月龄7.70±0.48、平均体重234±21.85 kg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后备奶牛,分为3组,每组6头,饲喂蛋白能量比(g.Mcal-1)... 【目的】研究日粮蛋白能量比对8—10月龄中国荷斯坦后备奶牛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的影响。【方法】选用18头平均月龄7.70±0.48、平均体重234±21.85 kg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后备奶牛,分为3组,每组6头,饲喂蛋白能量比(g.Mcal-1)分别为46.2﹕1、54.2﹕1和62.0﹕1日粮,试验期90 d。分别在正式试验的第21—28天、第51—58天、第81—88天,采用酸不溶灰分法(AIA法)进行营养物质的消化试验。【结果】奶牛平均日增重依次为0.90、0.89和0.90 kg.d-1(P>0.05),8—10月龄各生长指标变化曲线相似。8—10月龄中国荷斯坦后备牛,随着日粮蛋白能量比增加日粮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增加;随着日龄增加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增加,9月龄后趋于稳定。随着日粮蛋白能量比增加血清尿素氮含量升高。【结论】蛋白能量比为46.2﹕1(g.Mcal-1)的日粮可满足8—10月龄中国荷斯坦后备牛ADG为0.80—1.0 kg.d-1的生长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蛋白能量比 后备奶牛 生长性能 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日粮蛋白能量比对中国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及饲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卫兵 刁其玉 +2 位作者 张乃锋 王光文 袁耀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0,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粗蛋白质与消化能之比(CP∶DE)对3~5月龄中国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及饲料效率的影响。选取30头70日龄断奶后正常过渡的中国荷斯坦犊牛,分为A、B、C 3组,每组10头,饲喂CP∶DE(g/Mcal)分别为50.0∶1、52.0∶1、54.9∶1的日... 试验旨在研究粗蛋白质与消化能之比(CP∶DE)对3~5月龄中国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及饲料效率的影响。选取30头70日龄断奶后正常过渡的中国荷斯坦犊牛,分为A、B、C 3组,每组10头,饲喂CP∶DE(g/Mcal)分别为50.0∶1、52.0∶1、54.9∶1的日粮,试验期90 d。A、B、C 3组间平均日增重(ADG)依次为0.83、0.80和0.81 kg/d,组间无显著差异。A、B、C 3组间饲料效率分别为4.29、4.243、.96 kg/d,组间差异不显著,但有随着蛋白能量比升高而升高的趋势。3组间粗蛋白质和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随着日粮蛋白能量比增加而增加 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降低 磷的表观消化率在3月龄后趋于稳定。血清尿素氮含量随着日粮蛋白能量比的升高而升高。综合平均日增重、饲料利用率、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等各方面的因素,在本试验条件下,蛋白能量比为50.0∶1的日粮就能满足3~5月龄平均日增重为0.8 kg/d的中国荷斯坦犊牛的生长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能量比 中国荷斯坦犊牛 饲料效率 表观消化率
下载PDF
NLR、PLR、Lp-PLA2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联合诊断价值
20
作者 李兆婷 居平平 邹春波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5期334-337,363,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phospholipase A2,Lp-PLA2)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 phospholipase A2,Lp-PLA2)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泰州市人民医院327例接受MHD治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国际肾脏营养和代谢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renal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ISRNM)诊断标准,将MHD患者分为PEW组和非PEW组。探索NLR、PLR、Lp-PLA2在MHD患者PEW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327例患者中有101例患者发生PEW,发生率为31%。PEW组患者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白蛋白、前白蛋白、总胆固醇、肌酐、尿酸水平均低于非PEW组患者(Z/t=-5.358、-8.147、-5.363、-2.297、-4.168、-2.326,P<0.001、<0.001、<0.001、0.022、<0.001、0.020),年龄、NLR、PLR、Lp-PLA2水平均高于非PEW组(Z/t=-2.753、-5.588、-4.672、-9.269,P=0.006、<0.001、<0.001、<0.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NLR(OR=1.094,95%CI:1.004~1.192,P=0.041)、PLR(OR=1.021,95%CI:1.009~1.033,P<0.001)、Lp-PLA2(OR=1.085,95%CI:1.056~1.114,P<0.001)水平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PEW的独立风险因子。NLR(95%CI:0.631~0.756,P<0.001)、PLR(95%CI:0.597~0.726,P<0.001)、Lp-PLA2(95%CI:0.735~0.841,P<0.001)、NLR联合PLR(95%CI:0.650~0.775,P<0.001)、NLR联合Lp-PLA2(95%CI:0.800~0.889,P<0.001)、PLR联合Lp-PLA2(95%CI:0.782~0.875,P<0.001)、NLR联合PLR及Lp-PLA2(95%CI:0.809~0.895,P<0.001)在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3、0.662、0.788、0.713、0.844、0.829、0.852,NLR、PLR、Lp-PLA2均对MHD患者发生PEW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当三者联合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852(95%CI:0.809~0.895,P<0.001),诊断效能最大。结论NLR、PLR、Lp-PLA2水平可作为MHD患者发生PEW的参考指标,加强对NLR、PLR、Lp-PLA2水平的联合监测可为PEW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干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能量消耗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