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护地土壤氮、磷积累及影响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徐晓锋 苗艳芳 +4 位作者 张菊萍 郭永新 贾兴娜 丁硕贤 李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92-296,共5页
为评价长期大量施用有机肥和无机复合肥对蔬菜连作保护地土壤的影响,调查了2~5年、11~12年、15~17年棚龄表层(0~15cm)和亚表层(15~30cm)土壤pH状况、硝酸盐、有效硫、土壤有机质、N、P含量和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日光温室... 为评价长期大量施用有机肥和无机复合肥对蔬菜连作保护地土壤的影响,调查了2~5年、11~12年、15~17年棚龄表层(0~15cm)和亚表层(15~30cm)土壤pH状况、硝酸盐、有效硫、土壤有机质、N、P含量和有效性。结果表明:随着日光温室棚龄增加,土壤中N、P不断积累,其中总氮在12年棚龄达到最大(1.99g·kg^-1),而总磷则持续增加,在17年棚龄时达到4.22g·kg^-1,分别比小麦玉米轮作地高70%、298%。土壤有效态氮、磷在各棚龄段间差异较小。在小麦玉米轮作改为保护地蔬菜连作的头2~5年内,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机质:分别损失8.6%和14.0%,此后土壤有机质逐步积累,在11年棚龄时达到20.4g·kg^-1,此后变化很小。土壤硝酸盐、有效硫最大值均出现在2~5年棚龄段,此后含量下降。土壤pH比小麦玉米轮作地低0.35~0.59,但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大量施用有机肥和无机复合肥在短期内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效态氮、磷营养含量,并引起有机质损失;长期施用则导致土壤中N、P元素大量积累,而N、P的有效性则相对降低,随着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理化性状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土壤 土壤养分 有效硫 硝酸盐 总氮 总磷 土壤退化
下载PDF
设施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精超 胡小凤 +1 位作者 李文一 徐卫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93-396,共4页
目前中国蔬菜基地化栽培已较普遍,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以及温室特有的环境和种植方式,温室土壤出现了各种问题,其中重金属污染严重。笔者综述了重金属污染现状,各种污染金属的来源,重金属对蔬菜品质产生的影响,并着重阐述了重金属污染的... 目前中国蔬菜基地化栽培已较普遍,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以及温室特有的环境和种植方式,温室土壤出现了各种问题,其中重金属污染严重。笔者综述了重金属污染现状,各种污染金属的来源,重金属对蔬菜品质产生的影响,并着重阐述了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重金属 污染 防治
下载PDF
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及治理措施 被引量:16
3
作者 辛焱 孙振营 张波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8年第6期100-102,共3页
连作障碍是设施蔬菜栽培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设施土壤障碍因子已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土壤管理、施肥、灌溉、耕作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本文从土壤酸化板结、土壤次生盐渍化、根系分泌物、土壤病虫和土壤微量元素变... 连作障碍是设施蔬菜栽培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设施土壤障碍因子已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土壤管理、施肥、灌溉、耕作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本文从土壤酸化板结、土壤次生盐渍化、根系分泌物、土壤病虫和土壤微量元素变化等方面综述了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及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连作障碍 治理措施
下载PDF
保护地连作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马琳 刘文利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7年第1期33-34,39,共3页
本研究采集了不同连作年限的保护地土壤和与其邻近的露地土壤,共36个样品,分别对其土壤养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连作保护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均处于较高的养分水平。
关键词 连作 保护地土壤 土壤养分
下载PDF
昆明地区设施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褚素贞 张乃明 +1 位作者 毛昆明 史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66-368,387,共4页
研究了昆明地区不同棚龄不同土壤层次设施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棚龄设施土壤除了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是随棚龄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外,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均为随棚龄的增加而上升,呈明显的富集;设... 研究了昆明地区不同棚龄不同土壤层次设施土壤养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棚龄设施土壤除了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是随棚龄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外,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变化趋势均为随棚龄的增加而上升,呈明显的富集;设施土壤养分含量水平为:全钾水平属于缺乏水平,其它养分含量均能达到稍丰或丰富水平.土壤的pH值变化则不明显,均处于5.5~7.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土壤层次 设施土壤 棚龄
下载PDF
盐胁迫和AM真菌对生菜生长的效应 被引量:7
6
作者 郑义艳 冯固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66-971,共6页
试验设不接种、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BEG141)、接种Glomus mosseae(BEG167)3个接种处理,每个接种处理下再设电导率(EC)为607μS cm-1(低盐)、1 236μS cm-1(中盐)、1 866μS cm-1(高盐)等3个不同盐水平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E... 试验设不接种、接种Glomus intraradices(BEG141)、接种Glomus mosseae(BEG167)3个接种处理,每个接种处理下再设电导率(EC)为607μS cm-1(低盐)、1 236μS cm-1(中盐)、1 866μS cm-1(高盐)等3个不同盐水平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土壤EC值的增加,生菜生物量降低,但在低盐胁迫下,非菌根植株降低幅度大于菌根植株。与不接种处理相比,在低盐和中盐条件下,接种菌根真菌的植株体内NO3-含量、植株地上部干重增加;同一土壤盐水平下,接种处理的植株磷、叶绿素含量高于不接种处理的;在低盐下,接种处理的植株的根系可溶性糖含量高于不接种处理的,但在1 236和1 866μS cm-1的盐度下,接种处理的植株根系可溶性糖含量低于不接种处理的。说明在施肥过量引起的次生盐渍化土壤中,AM真菌侵染对生菜在低盐胁迫下的生长存在促进作用,而在高盐胁迫下,使其生长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设施土壤 次生盐渍化 生菜 可溶性糖
下载PDF
不同改良措施对保护地土壤盐分积累及离子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杰 姬景红 +4 位作者 李玉影 刘双全 郑雨 迟凤琴 佟玉欣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9-164,共6页
以哈尔滨市道里区薛家镇建国村20a棚龄的典型保护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种植作物为番茄,研究不同施肥及改良剂措施对保护地土壤pH、电导率、盐分含量及离子组成的影响,并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测土施肥、优... 以哈尔滨市道里区薛家镇建国村20a棚龄的典型保护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种植作物为番茄,研究不同施肥及改良剂措施对保护地土壤pH、电导率、盐分含量及离子组成的影响,并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测土施肥、优化施肥、施入腐植酸钾和沸石均能提高土壤pH、降低电导率及盐分含量,以优化施肥+腐殖酸钾+沸石效果最佳,其pH、电导率及全盐量与不施化肥处理相差不多,比种植前及农民习惯施肥pH分别提高0.50和0.48个单位;电导率分别降低0.07和0.21mS/cm;全盐量分别降低10.94%和29.84%。该试验设施土壤中阳离子以Ca2+为主,其次为Na+,阴离子以SO24-为主,其次为HCO3-。腐植酸钾降低Ca2+、Na+效果优于沸石;沸石降低K+、HCO3-、Cl-效果优于腐植酸钾,降低SO24-、Mg2+效果与腐植酸钾相当。相关分析表明,设施土壤电导率与全盐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H与全盐量之间呈显著线性负相关。科学减少肥料用量和合理施用改良剂对于保护地土壤改良及防治盐基离子过量积累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土壤 改良措施 盐分离子 电导率 PH
下载PDF
解磷菌对设施土壤金属元素有效含量及黄瓜秧苗金属元素吸收量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冯健 于淼 孙佳妮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3期81-85,共5页
通过向设施土壤中添加解磷菌和秸秆,达到活化土壤中作物所需金属元素的含量,促进作物对中微量元素吸收的目的。试验设置对照、秸秆、解磷菌、解磷菌+秸秆4个处理,在不同时间测试土壤及秧苗中钙、镁、铜、铁、锌等的含量,确定解磷菌及秸... 通过向设施土壤中添加解磷菌和秸秆,达到活化土壤中作物所需金属元素的含量,促进作物对中微量元素吸收的目的。试验设置对照、秸秆、解磷菌、解磷菌+秸秆4个处理,在不同时间测试土壤及秧苗中钙、镁、铜、铁、锌等的含量,确定解磷菌及秸秆对设施土壤金属元素含量及黄瓜秧苗吸收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解磷菌、秸秆+解磷菌处理能明显增加黄瓜秧苗吸收钙、镁、铁、铜的能力,对锌的吸收没有影响,其中秸秆+解磷菌处理对黄瓜秧苗吸收钙、镁、铜影响最大,促进作用分别达到6.26%、8.25%和11.57%,3种处理对设施土壤中有效钙、镁、铁的含量没有影响,但是能明显提高土壤中有效铜、锌的含量,盛果后期有效铜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2.19%、15.41%、16.49%,盛果后期有效锌含量分别比对照区提高38.8%、33.26%、56.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秧苗 秸秆 解磷菌 设施土壤 金属元素
下载PDF
不同年限蔬菜大棚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吴玉光 李吉进 王美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83-86,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4年、9年和17年3个不同种植年限的塑料大棚秋黄瓜生育期内土壤养分含量和3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和3种酶的活性以建棚9年的最高,其次是4年的,最低的是17年的,说明建棚9年时,土壤肥力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本试验研究了4年、9年和17年3个不同种植年限的塑料大棚秋黄瓜生育期内土壤养分含量和3种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和3种酶的活性以建棚9年的最高,其次是4年的,最低的是17年的,说明建棚9年时,土壤肥力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3种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的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反映3种酶活性与土壤肥力和养分供给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菜地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蚓粪替代化肥对土壤磷素组分和番茄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慧 史津玮 +3 位作者 张国显 吕家兴 闫郑方 杨丽娟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4-110,共7页
以“辽园多丽”番茄种植土壤为试材,利用日光温室微区试验,设置蚓粪(VM)替代化肥(CF)6种不同施肥处理,以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100CF和75CF处理为对比,采用修正后的Hedley磷分级方法对土壤磷进行分组,研究不同用量蚓粪替代化肥对设施土... 以“辽园多丽”番茄种植土壤为试材,利用日光温室微区试验,设置蚓粪(VM)替代化肥(CF)6种不同施肥处理,以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100CF和75CF处理为对比,采用修正后的Hedley磷分级方法对土壤磷进行分组,研究不同用量蚓粪替代化肥对设施土壤磷素组分和番茄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100CF处理相比较,75CF+25VM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总磷含量,提高17.7%。75CF+25VM、100VM处理在提高Resin-P含量上效果相当,分别提高14.9%、16.9%;75CF+25VM处理在提高NaHCO3-Pi含量上表现突出,提高58.9%;各处理对NaOH-Pi含量的影响趋势和NaHCO3-Pi大体相同。各处理均降低了DHCl-Pi含量,其中75CF+25VM处理降低幅度最小,降低3.38%;2)与100CF处理相比较,各处理均降低了NaHCO3-Po、NaOH-Po 2种形态有机磷含量,其中100VM处理NaHCO3-Po含量降低幅度最小,降低17.8%;75CF+25VM、100VM处理NaOH-Po含量差异不显著。Residual-P含量对不同施肥处理响应不显著。3)与100CF处理相比较,75CF+25VM处理使番茄平均增产为25.7%。综上所述,75CF+25VM处理更有利于提高设施土壤总磷和各形态无机磷含量,并促进有机磷向无机磷的形态转化,提高了磷的有效性和利用率。75CF+25VM处理番茄产量远高于其它处理也验证了以上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蚓粪 化肥 设施土壤 磷组分 产量
原文传递
施用沼肥对设施土壤固氮菌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轶 易维明 刘庆玉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3-45,共3页
以有机质含量相同的猪粪、沼渣为基肥,以N,P,K含量相同的化肥与沼液为追肥,以L402番茄为供试作物,采用二裂式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沼肥、猪粪、化肥等不同施肥组合对设施土壤固氮菌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番茄生育期的推进... 以有机质含量相同的猪粪、沼渣为基肥,以N,P,K含量相同的化肥与沼液为追肥,以L402番茄为供试作物,采用二裂式区组设计的方法,研究了沼肥、猪粪、化肥等不同施肥组合对设施土壤固氮菌动态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番茄生育期的推进,各施肥处理土壤自生固氮菌的数量逐渐增加,基施沼渣比基施猪粪有利于促进土壤自生固氮菌的生长;从番茄苗期到成熟期,追施化肥土壤自生固氮菌数量多于追施沼液土壤,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沼渣与沼液配合施用分别较猪粪与沼液配合施用、沼渣与化肥配合施用能更好地促进土壤自生固氮菌的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肥 设施土壤 固氮菌
下载PDF
河南郑州郊县保护地养分及重金属含量演变趋势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见云 化全县 候彦林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69-671,共3页
对河南郑州郊县不同种植年限保护地土壤速效氮、磷、钾及重金属铜、锌、镉、铅含量调查表明:随保护地种植年限的增加,速效氮、磷含量有显著的增加,其增加与种植年限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钾含量增加幅度不大,说明氮、磷、钾肥施用不均衡;... 对河南郑州郊县不同种植年限保护地土壤速效氮、磷、钾及重金属铜、锌、镉、铅含量调查表明:随保护地种植年限的增加,速效氮、磷含量有显著的增加,其增加与种植年限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钾含量增加幅度不大,说明氮、磷、钾肥施用不均衡;重金属铜、锌、铅含量随保护地种植年限的增加有一定的增加,镉含量没有明显的规律性,但这几项重金属含量均比农田含量要高,说明在保护地高强度施肥及人为活动下,引入了重金属;农田及保护地重金属含量较土壤背景值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未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郊县 保护地 速效养分 重金属
原文传递
施肥与设施栽培措施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36
13
作者 张乃明 董艳 《生态环境》 CSCD 2004年第1期61-62,共2页
微生物肥料的施用能显著增加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而降低细菌和霉菌的数量;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有机肥与无机肥,有机肥与生物肥配合施用的影响尤为明显,与对照相比,土壤中细菌数量分别增加109.8%和405.0%,放线菌数... 微生物肥料的施用能显著增加土壤中放线菌的数量,而降低细菌和霉菌的数量;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有较大的影响,其中,有机肥与无机肥,有机肥与生物肥配合施用的影响尤为明显,与对照相比,土壤中细菌数量分别增加109.8%和405.0%,放线菌数量分别增加320.3%和215.0%,而真菌数量分别降低44.0%和47.2%。大棚栽培条件下土壤微生物数量高于露地;在大棚中,种植年限长的土壤微生物数量低于种植年限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技术 土壤 微生物 栽培技术 肥料
下载PDF
超低压子午线农用轮胎试验应用与推广前景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婞韬 徐岚俊 +3 位作者 李小龙 张传帅 李治国 陈华 《农业工程》 2016年第S2期39-41,44,共4页
超低压子午线轮胎作为一种新型农用轮胎,具有保护土壤、降低油耗及减少打滑等优点。通过在北京市实际生产作业中的试验应用,对比超低压子午线农用轮胎与斜交线农用轮胎在降低土壤压实、减少轮胎打滑以及降低作业油耗3方面的性能,进而分... 超低压子午线轮胎作为一种新型农用轮胎,具有保护土壤、降低油耗及减少打滑等优点。通过在北京市实际生产作业中的试验应用,对比超低压子午线农用轮胎与斜交线农用轮胎在降低土壤压实、减少轮胎打滑以及降低作业油耗3方面的性能,进而分析超低压子午线农用轮胎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压子午线农用轮胎 保护土壤 减少打滑 降低油耗 试验应用
下载PDF
保护地土壤酸度特征及酸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70
15
作者 范庆锋 张玉龙 +2 位作者 陈重 张玉玲 王丽娜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6-471,共6页
在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地区采集保护地及其相邻露地旱田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交换性酸、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和土壤pH,研究保护地土壤酸化特征以及土壤pH与潜性酸、交换性盐基的关系。结果表明:(1)建成保护地栽培蔬菜后,保护地土壤酸化趋势明显... 在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地区采集保护地及其相邻露地旱田土壤样品,测定土壤交换性酸、交换性盐基离子组成和土壤pH,研究保护地土壤酸化特征以及土壤pH与潜性酸、交换性盐基的关系。结果表明:(1)建成保护地栽培蔬菜后,保护地土壤酸化趋势明显,土壤交换性酸(交换性H^+和Al^(3+))呈上升的趋势,土壤pH随着交换性酸的增多而降低;Al^(3+)在交换性酸中所占比例随交换性酸总量增加而增大,随有机质含量增加而减小;H+在交换性酸中所占比例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2)保护地各土层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较露地相应层次土壤均有所增加,其中交换性Mg^(2+)、K^+、Na^+含量均高于露地,而交换性Ca^(2+)含量变化不明显;保护地各土层土壤交换性Mg^(2+)、K^+、Na^+饱和度较露地相应层次土壤均有所增加,但盐基饱和度、交换性Ca^(2+)饱和度下降明显。(3)土壤pH与交换性酸、非交换性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盐基饱和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主要受占优势的交换性Ca^(2+)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土壤 土壤酸化 交换性酸 交换性盐基
下载PDF
保护地蔬菜栽培对土壤盐分积累及pH值的影响 被引量:64
16
作者 范庆锋 张玉龙 陈重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6,共4页
对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地区保护地土壤盐分含量及其离子组成和土壤pH值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保护地蔬菜栽培对土壤盐分和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地土壤的盐分含量和电导率均明显高于露地土壤,露地土壤平均盐分含量为0.29 g/kg,露地改... 对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地区保护地土壤盐分含量及其离子组成和土壤pH值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保护地蔬菜栽培对土壤盐分和土壤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地土壤的盐分含量和电导率均明显高于露地土壤,露地土壤平均盐分含量为0.29 g/kg,露地改为保护地10年左右土壤的平均含盐量上升至1.56 g/kg,相应的EC值达到0.53 mS/cm,已超过作物的生育障碍临界点(EC>0.50 mS/cm)。保护地土壤酸化趋势明显,建成保护地栽培蔬菜6年,土壤pH值从6.50降低至5.50以下,超过了蔬菜出现生理障碍的临界土壤pH5.52。保护地土壤NO3-,SO42-,Cl-和Ca2+,Mg2+,K+,Na+等盐分离子含量均较露地土壤大大增加,但HCO3-则低于露地土壤;保护地土壤pH值的下降与NO3-,SO42-,Cl-的大量积累关系密切,而全盐中Ca2+,Mg2+,Na+相对比例的下降在土壤pH值下降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地土壤 土壤盐渍化 土壤酸化
下载PDF
典型设施菜地土壤抗生素污染特征与积累规律研究 被引量:65
17
作者 尹春艳 骆永明 +3 位作者 滕应 章海波 陈永山 赵永刚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810-2816,共7页
利用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分析了山东省某典型设施菜地的20个蔬菜大棚土壤中14种抗生素的含量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土样中均检测出抗生素,其中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强... 利用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分析了山东省某典型设施菜地的20个蔬菜大棚土壤中14种抗生素的含量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土样中均检测出抗生素,其中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是该地区主要的抗生素种类,单个化合物的检出率均为100%,其含量范围分别在2.11~139.16、6.06~332.02、1.82~391.31、2.20~248.56μg.kg-1之间.4种四环素类抗生素总含量Σ(TCs)为26.79~1 010.11μg.kg-1,平均含量为274μg.kg-1.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也均有检出,其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总含量Σ(QNs)在0~1 017.06μg.kg-1,平均含量73.05μg.kg-1,检出率为85%,而磺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单个化合物的检出浓度很低,未检出氯霉素类抗生素.分析结果还发现,该设施菜地种植不同蔬菜的土壤中抗生素种类和含量差异很大.值得注意的是,个别大棚土壤诺氟沙星(QNC)和氧氟沙星(OFC)含量分别高达373.73和643.34μg.kg-1,均远远地超过抗生素生态毒害效应触发值(100μg.kg-1).可见,设施菜地土壤抗生素污染问题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菜地土壤 抗生素 污染特征 积累 粪肥
原文传递
不同种植年限设施地土壤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2
18
作者 薛延丰 石志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5-130,共6页
为了解设施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以江苏省苏北地区大棚土壤为例,研究种植年限分别为1,3,5,7 a大棚土壤含水量、全N、全P、全K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设施地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 为了解设施地土壤的理化性质,以江苏省苏北地区大棚土壤为例,研究种植年限分别为1,3,5,7 a大棚土壤含水量、全N、全P、全K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设施地土壤含水量显著降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进一步降低。设施地土壤全N、全P和全K含量比大田高,特别是全N和全K积累量大,且分布于耕作层,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全N和全K含量变化较大;同时,随着种植年限增加,设施地土壤全N、全P和全K含量显著增加,7 a左右的设施地土壤20 cm耕作层中的全N含量分别为1.99,1.87,2.40 g/kg;全P含量分别为1.03,1.01,1.74 g/kg;全K含量分别为1.94,3.52,4.40 g/kg,且全N和全K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土层深度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重金属含量增加,7 a左右大棚种植年限扬州和连云港地区20 cm土层中的Pb含量分别为194,225 mg/kg;淮安地区不同种植年限20 cm土层的Cd含量分别为0.80,0.93,1.14,2.49 mg/kg;扬州和连云港地区无论种植年限多久,Cr含量均大于120 mg/kg;扬州地区As含量均大于25 mg/kg,Pb、Cr和As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与土层深度的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所以设施地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理化性质会发生变化,应采取措施保持土壤含水量,防止土壤板结、盐渍化,消除重金属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土壤养分 土壤肥力 重金属
下载PDF
不同灌溉方式下设施土壤硝态氮的积累特征及其环境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范庆锋 张玉龙 +1 位作者 张玉玲 虞娜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81-2286,共6页
以不同灌溉方式下设施土壤及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连年采用沟灌、滴灌和渗灌灌溉方式的设施土壤硝态氮、全盐含量、pH及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水分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灌溉方式土壤硝态... 以不同灌溉方式下设施土壤及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连年采用沟灌、滴灌和渗灌灌溉方式的设施土壤硝态氮、全盐含量、pH及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水分生产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种灌溉方式土壤硝态氮、全盐含量均呈现出明显的表聚现象,0~20 cm土层范围内,滴灌处理硝态氮含量和全盐含量明显低于沟灌和渗灌处理;不同灌溉方式土壤的pH值均随着土层加深而升高,在0~30 cm土层范围,土壤pH值滴灌高于沟灌,沟灌高于渗灌。沟灌和渗灌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滴灌,沟灌和渗灌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差异不显著;渗灌和滴灌水分生产效率明显高于沟灌。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盐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之,设施土壤硝态氮积累与土壤全盐含量、pH值、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关系密切;与沟灌和渗灌相比,滴灌更有利于抑制土壤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土壤 灌溉方式 硝态氮积累 土壤PH
下载PDF
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矿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姬景红 张玉龙 +2 位作者 张玉玲 虞娜 王伟承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9-877,共9页
采用Stanford和Smith提出的长期间歇淋洗通气培养法,对连续7a采用渗灌、滴灌和沟灌灌溉,栽培番茄的保护地不同剖面层次土壤的有机氮矿化特点进行了研究。渗灌管为发汗式半软管,埋深为30cm;渗灌、滴灌和沟灌灌水方法及施肥、田间管理同... 采用Stanford和Smith提出的长期间歇淋洗通气培养法,对连续7a采用渗灌、滴灌和沟灌灌溉,栽培番茄的保护地不同剖面层次土壤的有机氮矿化特点进行了研究。渗灌管为发汗式半软管,埋深为30cm;渗灌、滴灌和沟灌灌水方法及施肥、田间管理同当地农业生产。当20cm深处的土壤水吸力达到40kPa时开始灌水,渗灌和滴灌每次的灌水量是沟灌灌水量的1/2。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矿化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从累积矿化氮量—时间曲线变化的趋势看,可将保护地土壤0~50cm剖面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渗灌与滴灌处理相似,为0~20cm、20~40cm和40~50cm土层,而沟灌处理则为0~30cm、30~40cm和40~50cm土层。保护地不同层次土壤有机氮的矿化可以用Twopool模型表达。比较不同灌溉处理,在0~10cm土层,易矿化有机氮含量(N1)表现为滴灌>沟灌>渗灌,易矿化有机氮矿化速率(k1)常数也以滴灌处理最大,说明滴灌更有利于表层土壤易矿化有机氮的形成。与渗灌和沟灌相比,长期使用滴灌灌溉有利于改善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矿化 渗灌 滴灌 沟灌 保护地土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