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关联网络挖掘的中药不良反应与药性相关关系分析及用药警戒探讨 被引量:10
1
作者 付先军 王振国 +3 位作者 李学博 周扬 陈聪 邵欣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5-360,共6页
目的:解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其性味归经、有毒无毒等药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从中药药性分布探讨中药用药警戒。方法:筛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中药饮片,通过系统文献检索分析每种中药饮片不良反应报道,采取频数分布及关... 目的:解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其性味归经、有毒无毒等药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从中药药性分布探讨中药用药警戒。方法:筛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第一部中药饮片,通过系统文献检索分析每种中药饮片不良反应报道,采取频数分布及关联规则挖掘、网络构建方法,分析与中药临床用药警戒相关的药性参数。结果:618种中药及饮片中有152种中药有不良反应报道,其中无毒中药109种,占71.71%。大毒及有毒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明显高于无毒中药,分别达到70%和66.67%。温性和寒性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频数最高,而热性中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苦味和辛味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种数最多;归肝、肺、肾等经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种数最多。关联规则挖掘及关联网络结果显示,包含大毒、有毒、温、热以及苦味、辛味和归心、肝等经的关联规则最多,大毒与归肝经组合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高达86%;而温热性中药与辛苦味的组合可以导致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达80%以上,与肝经的组合可以达到75%。结论: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除了与毒性记载密切相关之外,也与中药的性味归经等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这些结果可以为中药尤其是无毒性记载中药的用药安全和警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 不良反应 关联规则挖掘 中药药物警戒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补骨脂药用源流及其配伍用药特点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武文星 郭盛 +4 位作者 尚尔鑫 朱悦 李全 王恒斌 段金廒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0期1405-1414,共10页
目的:对历代本草及古今方剂中有关补骨脂的药性、功效记述及其组方配伍用药特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以期深入探究其临床用药规律。方法:借助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文献数据库,收集历代本草及古今方剂中补骨脂的论述,采用频数统计分析、Apri... 目的:对历代本草及古今方剂中有关补骨脂的药性、功效记述及其组方配伍用药特点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以期深入探究其临床用药规律。方法:借助南京中医药大学方剂文献数据库,收集历代本草及古今方剂中补骨脂的论述,采用频数统计分析、Apriori算法对补骨脂方剂进行分析处理、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结果:补骨脂为古波斯国外来药材,后引种于我国并归化为传统中药;补骨脂药用始载于《雷公炮炙论》,言其“性本大燥、毒”,后世本草多提示补骨脂性燥,需经炒、盐炙或酒炙等炮制后使用;历代本草对其药性记载相似,为辛、苦、温,功效为温肾助阳,纳气平喘,温脾止泻。同时提示,补骨脂恶甘草,忌铁、芸苔及诸血;阴虚火旺、湿热等患者不宜使用等。经数据挖掘发现补骨脂常与当归、杜仲等补虚药组方,以提高补益气血之功效;与肉桂、附子、小茴香等温里药配伍,以增强温补肾阳的功用;与胡桃肉配伍,得以水火相济,以图延年益气,补添筋骨之目的。结论:基于上述古今知识挖掘分析,阐明了补骨脂的产地出处、饮片炮制、合理伍用、禁忌警示等,为中药补骨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数据挖掘 药性 中药配伍 合理用药 用药禁忌 组方规律 关联规则
下载PDF
取象比类法在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马静 凌霄 +2 位作者 王盼盼 孟菲 李学林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9期1870-1874,共5页
传统取象比类法对中药药性的认识,是将中药的性能、功效与其形态、质地、颜色、气味、生长环境、入药部位、采收季节、物性等自然属性相关联,联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五运六气等学说,结合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以推演药物的四气五味... 传统取象比类法对中药药性的认识,是将中药的性能、功效与其形态、质地、颜色、气味、生长环境、入药部位、采收季节、物性等自然属性相关联,联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五运六气等学说,结合药物作用于人体后的反应,以推演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功效等药性。尽管取象比类法在中药药性理论研究中与中医理论紧密相连,且对中药药性的研究逐渐成熟化,但依旧具备了主观性较强、注重特殊性和典型性而忽略普遍性等缺陷。对于取象比类法的研究需正确认识,取其精华,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不断创新,最终构建一个传统与现代兼备的取象比类法,为现代中药药性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象比类法 中药药性 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中药毒性
下载PDF
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基因库建设框架与特色 被引量:2
4
作者 高继海 李永宁 +4 位作者 尹彦棚 周罗静 董帅 裴瑾 彭成 《中药与临床》 2021年第6期7-10,共4页
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中医药基因数据发布最多、安全存储需求最迫切的国家。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基因库是在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的资源实体库基础上,围绕种质遗传基因建立的延伸库,其重点瞄准中药资源种质中心... 中国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目前中医药基因数据发布最多、安全存储需求最迫切的国家。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基因库是在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的资源实体库基础上,围绕种质遗传基因建立的延伸库,其重点瞄准中药资源种质中心的西南区域,建设DNA物质库和遗传信息库两个核心,配套硬件、技术、安全、人员等四个支撑,尤其将凝练中药属性,形成特色的道地药材、珍稀濒危药材、民族药材、药食同源、传染病防治药材等多个数据模块,拓展科学研究、交流合作、社会服务等三大基本功能,形成具有中药特色、区域特色、高校特色和共享特色的中药资源遗传信息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特色中药资源 基因库 遗传数据 中药属性 多模块
下载PDF
数据挖掘技术在中药属性关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哲 张佩江 苗明三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2年第10期50-53,共4页
数据挖掘作为新兴的信息处理技术,可为进行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本文以收集的717种中药及其21项相关属性建立的中药数据库,利用关联挖掘技术对中药的属性及属性间联系进行研究探索,挖掘出中药关系密切的属性频繁项目集... 数据挖掘作为新兴的信息处理技术,可为进行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本文以收集的717种中药及其21项相关属性建立的中药数据库,利用关联挖掘技术对中药的属性及属性间联系进行研究探索,挖掘出中药关系密切的属性频繁项目集。通过大量实验建立功能-药理作用、功能-主治、主治-西医病名、药理作用-主治、药理作用-西医病名等关联关系集,为寻找中药与其属性之间的关联关系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中药属性关系 频繁项目集
下载PDF
不同药性清热中药体外抗产ESBLs大肠埃希菌效果及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权志博 周雪宁 王雷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5期149-150,共2页
目的筛选对耐西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敏感的单味中药,为中药治疗耐西药菌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选用8味具有清热作用的中药制成水煎剂原药,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效果观察。结果黄芩、黄连、黄柏、知母、连翘、大青叶、... 目的筛选对耐西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敏感的单味中药,为中药治疗耐西药菌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选用8味具有清热作用的中药制成水煎剂原药,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进行体外抑菌效果观察。结果黄芩、黄连、黄柏、知母、连翘、大青叶、金银花、板蓝根8种中药单味水煎剂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20株临床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中以黄芩、黄连及连翘抗菌效果较好。结论体外实验证明,中药中存在对耐西药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有较好抗菌作用的单味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药性 清热中药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 抗菌效果
下载PDF
基于组群分类的中药物质成分与药性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晨 王鹏 谢欢欢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90-93,共4页
查阅近10年相关文献,从思路与方法、科属分类、药性分类、功效分类4个方面对基于组群分类的中药物质成分与药性关系的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认为基于组群分类的中药物质成分与药性关系的研究方式是可行的,通过结合中医的整体认知模式,做... 查阅近10年相关文献,从思路与方法、科属分类、药性分类、功效分类4个方面对基于组群分类的中药物质成分与药性关系的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认为基于组群分类的中药物质成分与药性关系的研究方式是可行的,通过结合中医的整体认知模式,做到宏观与微观并重,为中药理论的现代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 组群分类 物质成分 药性关系 综述
原文传递
基于寒热证模型大鼠研究五倍子发酵百药煎的药性变化和归属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瑞生 张振凌 +4 位作者 陈祎甜 夏云岭 林秀敏 张江山 闫梦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84-2089,共6页
研究五倍子与百药煎对寒、热证模型大鼠的影响,揭示五倍子发酵为百药煎的药性变化和归属。建立左甲状腺素钠片灌胃给药诱导大鼠热证模型和冰水刺激诱导大鼠寒证模型,分别灌胃给予五倍子和百药煎不同剂量水煎液15 d,观察记录体征指标的变... 研究五倍子与百药煎对寒、热证模型大鼠的影响,揭示五倍子发酵为百药煎的药性变化和归属。建立左甲状腺素钠片灌胃给药诱导大鼠热证模型和冰水刺激诱导大鼠寒证模型,分别灌胃给予五倍子和百药煎不同剂量水煎液15 d,观察记录体征指标的变化,测定大鼠肝脏中丙酮酸(PA)含量和ATP酶活力,血清中大鼠多巴胺(DA)、甲状腺激素(T4)、磷酸腺苷(c AMP)、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17-羟皮质类固醇(17-OHCS)、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结果热证模型组大鼠肛温、饮食饮水量及体质量升高,模型组c AMP,NE,17-OHCS,TRH,PA含量显著升高(P<0. 05),TSH,Na-K ATPase,Ca-Mg ATPase含量较空白组极显著升高(P<0. 01),5-HT含量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 05);五倍子高剂量(WG)及百药煎高剂量组(BG) T4,DA,NE,TSH,TRH,c AMP,17-OHCS含量极显著降低(P<0. 01),PA,Ca-Mg ATPase较模型组含量显著降低(P<0. 05),且五倍子高剂量组(WG)含量低于百药煎高剂量组,但无显著性差异;五倍子高剂量组及百药煎高剂量组大鼠血清5-HT含量较模型组均升高,且五倍子高剂量组含量高于百药煎高剂量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热证模型组大鼠各脏器指数与空白组比较未出现明显改变,给药组大鼠脏器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寒证模型组、五倍子组和百药煎组大鼠均出现肛温、饮食饮水量及体质量降低,DA,T4,c AMP,NE,17-OHCS,TRH,TSH,PA,Na-K ATPase,CaMg ATPase含量较空白组均显著降低(P<0. 05),5-HT含量较空白组均显著升高(P<0. 05),心、肺、肾脏指数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 05)。五倍子和百药煎均能明显改善左甲状腺素钠所致的热症模型大鼠症状,且五倍子的效果优于百药煎,但均不能改善冰水刺激引起的寒证模型大鼠症状,提示五倍子与百药煎药性同为寒凉,但百药煎寒性弱于五倍子,发酵炮制的百药煎寒性缓和,结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百药煎 中药药性 热证 寒证
原文传递
基于化合物稳定性探讨炮制对含环烯醚萜类成分中药药性及功效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9
作者 杜亚朋 王美 +7 位作者 李璐遥 周坤 白亚军 李杨 王四旺 王梅 赵晔 郑晓晖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5039-5051,共13页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重要中药成分,其在炮制过程中常常发生分解与转化,可能影响饮片质量、中药药性与药效。为掌握并合理控制含有该类成分中药炮制过程中影响药性与药效的因素,制定科学的炮制工艺,有效利用炮制环节的...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重要中药成分,其在炮制过程中常常发生分解与转化,可能影响饮片质量、中药药性与药效。为掌握并合理控制含有该类成分中药炮制过程中影响药性与药效的因素,制定科学的炮制工艺,有效利用炮制环节的生物转化,通过本草考证和检索国内外研究文献,基于环烯醚萜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分布分析,总结影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稳定性因素,梳理炮制前后含有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中药药性与药效的变化,发现当pH值小于3、温度高于45℃、相对湿度高于45%、未灭活的酶存在和药材含水量较高时均会促使环烯醚萜类成分分解、转化,含该类成分的中药炮制后药性由寒转温,作用由清转补,此改变的物质基础与炮制过程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分解与转化密切相关。因此,在炒制、炙、蒸煮过程中应以临床用药目的为依据合理控制上述影响因素,以达到增效目的,保证中药质量、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工艺 环烯醚萜 稳定性 中药药性 生物转化
原文传递
外来中药的发展及在中药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林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05-1017,共13页
外来中药是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新形势下中药学科建设的新领域和新方向,是中医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外来中药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外来中药的发展是中医药理论传承与... 外来中药是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新形势下中药学科建设的新领域和新方向,是中医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我国经济的发展,外来中药的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外来中药的发展是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的实践过程,通过梳理历史发展脉络、赋予外来药物中药药性、使其“中药化”是新外来中药研究的关键。本文明确了外来中药的概念和研究内容,总结了中药药性研究的步骤和方法,阐述了赋予中药药性“四步法”,构建了新外来中药系统研究范式,概括了外来中药的发展现状和当下新外来中药品种目录。从学科发展新方向、创新发展新平台、人才培养新措施、社会发展新动力和国际交流新途径5个方面论述了外来中药在中药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外来中药的研究和发展必然成为中药学科发展的新动力和新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中药 外来药用资源 中药药性 一带一路 中药学科 学科建设
原文传递
40种中药脂类含量与中药寒热性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永新 李峰 黄爱云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1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游离脂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种寒性中药和20种热性中药,提取总游离脂,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总游离脂含量与寒热药性的相关性。结果:热性中药的总脂含量明显高于寒性中药,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中药寒热药性与游离脂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种寒性中药和20种热性中药,提取总游离脂,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总游离脂含量与寒热药性的相关性。结果:热性中药的总脂含量明显高于寒性中药,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总脂含量与中药药性存在相关性,脂类是中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 中药药性 相关性
下载PDF
中药寒热药性研究进展概述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跃溪 吕诚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7期889-893,共5页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注的重点。中药药性研究被认为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其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随着现代医学整体观思路的兴起,对中药药性理论的... 中药药性是中药理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关注的重点。中药药性研究被认为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其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随着现代医学整体观思路的兴起,对中药药性理论的研究思路逐渐开阔,学科交叉和多种方法学被用于中药药性的研究中。文章基于数据挖掘与文献分析,以“中药药性”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与维普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分析探索影响中药寒热药性研究的主要因素。文献研究显示,研究者采用了大量的方法和维度对中药药性进行了探究,如药理学、生物学、化学分析、数据挖掘、能量学等方法与手+段。基于大量药性研究的实验及临床实践,许多学者对中药寒热药性的辨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然而受限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手段和技术条件的局限性,中药寒热药性研究进展缓慢。近年来,更多新技术手段被用于中药药性研究中,采用网络药理学和系统药物学的方法,对中药寒热药代谢通路进行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效,对药物代谢、研发新药和预测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从分子结构和能量特性等要素出发研究分子结构与中药寒热药性的相关性,亦为中药药性研究开辟了新的角度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 寒热 研究方法
下载PDF
中药药性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丰衣 李筠 +3 位作者 张琳 赵艳玲 张晓峰 肖小河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09-1112,共4页
文章对建国以来中药药性理论的临床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此项研究在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基础代谢、抗感染作用、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结论,但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对中药药性的临床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 文章对建国以来中药药性理论的临床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回顾,此项研究在中枢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基础代谢、抗感染作用、血液流变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初步结论,但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对中药药性的临床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中药药性临床研究必须与中医证的寒热本质研究及实验研究相结合,建立中药寒热药性的客观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根据疾病的动态变化对中药药性进行动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 临床研究 生物学系统
原文传递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药性味归经与补虚药药效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莉萍 章新友 +1 位作者 郭永坤 牛晓录 《软件导刊》 2019年第6期6-9,共4页
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76味补虚药分类模型。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挖掘补虚药药效,利用Python语言实现BP神经网络,并构建药效分类模型及其应用。对12味补虚药进行测试,其中有10味预测结果正确,正确率为83.33%。通过药性分布可知,补虚药的主要... 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76味补虚药分类模型。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挖掘补虚药药效,利用Python语言实现BP神经网络,并构建药效分类模型及其应用。对12味补虚药进行测试,其中有10味预测结果正确,正确率为83.33%。通过药性分布可知,补虚药的主要特征为温、甘,归经为脾、肾、心经。采用中药性味归经为特征对中药分类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药效分类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亦为中药分类方法研究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性 功效分类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阿萨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健脾化浊功效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莎 王林元 +3 位作者 瞿研 吴丽 王子晨 张建军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48-1352,共5页
目的:研究阿萨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健脾化浊功效。方法:设置空白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葛根芩连汤组、阿萨伊高剂量组(2.4g/kg)、阿萨伊低剂量组(1.2g/kg)。空白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饲... 目的:研究阿萨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健脾化浊功效。方法:设置空白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葛根芩连汤组、阿萨伊高剂量组(2.4g/kg)、阿萨伊低剂量组(1.2g/kg)。空白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饲喂的方法制造NASH模型。分离血清,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肝组织匀浆,采用比色法检测肝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并使用HE染色法观察比较各组的肝脏病理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阿萨伊高剂量组可以降低血清中ALT、AST、TC、TG、LDL-C、IL-6含量(P<0.05),升高血清中HDL-C含量(P<0.01);降低肝脏MDA含量(P<0.01),升高肝脏CAT含量(P<0.01),且对NASH大鼠的肝脏组织形态有改善作用。结论:阿萨伊对NASH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可为探讨阿萨伊中药性能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萨伊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保肝调脂 抗氧化 中药性能 健脾化浊
原文传递
基于栅藻延迟发光检测的不同产地黄芩药性研究
16
作者 闵令圆 杨美娜 +3 位作者 庞靖祥 王京 周宝宸 韩金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6-131,共6页
目的检测不同产地黄芩的延迟发光指标与主要有效成分,得到能够描述黄芩寒热药性的定量化指标k值波动范围,并从中药物质成分角度对结果进行验证。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苷的含量,测量不同产地... 目的检测不同产地黄芩的延迟发光指标与主要有效成分,得到能够描述黄芩寒热药性的定量化指标k值波动范围,并从中药物质成分角度对结果进行验证。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黄芩中黄芩素、黄芩苷、汉黄芩苷的含量,测量不同产地黄芩煎煮后其煎煮液加入栅藻中的激发延迟发光强度,将其延迟发光的平均强度(I_(W))与时间(t)进行线性拟合,线性拟合方程斜率k可以定量化表征中药药性。得到黄芩药性指标k值的波动范围,并探索k值与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同一产地不同批次的黄芩k值基本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不同产地的黄芩k值和各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则存在统计学差异,并且该种差异与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成正相关,与黄芩素的含量成负相关。在置信度为66.7%下,中药黄芩的k值波动范围为1.798~2.874。结论中药黄芩的k值波动范围能够定量化表征黄芩药性,不同产地黄芩k值与其主要有效成分含量成分呈现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发光 中药药性 成分含量 黄芩 栅藻
下载PDF
浅谈甘味药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冬梅 郭胜 +3 位作者 於芸 刘海红 施冬青 张庆 《四川中医》 2022年第10期52-54,共3页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疾病,在中医属“绝经前后诸证”“郁证”“脏躁”等范畴,肾阴、肾阳不足,肝血亏虚,脾胃虚损为根本病机,可见潮热汗出、心烦失眠、腰背酸楚、情志抑郁等。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有限,而中医提倡标本兼治及辨证论治,...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疾病,在中医属“绝经前后诸证”“郁证”“脏躁”等范畴,肾阴、肾阳不足,肝血亏虚,脾胃虚损为根本病机,可见潮热汗出、心烦失眠、腰背酸楚、情志抑郁等。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有限,而中医提倡标本兼治及辨证论治,需以补益肝肾,调补冲任,健脾养心,活血化瘀等治法为主,临床组方用药常使用甘味药,甘味药多归经脾胃,具有补益气血、调和阴阳等作用,治疗配伍得当可获得显著疗效。本文分析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概述了甘味药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药理作用及应用,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甘味药 中药药性 配伍应用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药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雪花 《中医临床研究》 2021年第21期146-147,共2页
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对于中药而言,其药性变化与炮制方法息息相关,同时对临床治疗效果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对于同一种中药而言,不同炮制方法其药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在临床治疗中需要依... 近年来,中医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对于中药而言,其药性变化与炮制方法息息相关,同时对临床治疗效果也有着极大的影响。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对于同一种中药而言,不同炮制方法其药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在临床治疗中需要依据患者不同疾病类型,选择相应的炮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方法 中药药性 影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固体辅料炮制药物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欧碧云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3年第3期876-877,共2页
中药炮制是我国传统的制药技术,药物加入固体辅料炮制后可缓和药性,增强疗效,矫臭矫味,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便于调剂和制剂,从而更好地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
关键词 中药 固体炮制辅料 炮制 辅料 辅料作用 中药性能 理化性质
下载PDF
基于“关联网络”探索外来药物的中药药性——以玛咖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彦志 胡建邦 +4 位作者 张璇 李轶 任缘 龙飞 吕光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388-2401,共14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外来药物-药理作用-传统中药-药性”关联网络研究外来药物药性的新方法,并以玛咖为例对其进行阐释与验证。方法首先整理玛咖药理作用的综述类文献,建立玛咖与其药理作用的关联,并查找相关的用药规律分析文献,建立玛...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外来药物-药理作用-传统中药-药性”关联网络研究外来药物药性的新方法,并以玛咖为例对其进行阐释与验证。方法首先整理玛咖药理作用的综述类文献,建立玛咖与其药理作用的关联,并查找相关的用药规律分析文献,建立玛咖的药理作用与传统中药的关联,再以《中国药典》或《中药学》教材为依据获取传统中药与药性的关联,最终构建出“玛咖-药理作用-传统中药-药性”关联网络,进一步从该网络中解拆出每个药理作用的“药理作用-传统中药-药性”关联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再通过处理相关数据计算玛咖的药性占比。结果本研究的结果与现有研究基本一致,玛咖的药性应为:性微温,味甘、辛、苦;归肾、肝、脾经;功效是滋肾益精,疏肝止痛,健脾补气。结论本研究所提出的方法有助于外来药物中药化的进程,为拓展中药新资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网络 外来药物中药化 玛咖 药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