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一线联合治疗 被引量:16
1
作者 彭晓潇 周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24-930,共7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配体1(programmed death 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1/PD-L1)抑制剂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已有一部分NSCLC患者可以接受PD-1抑制剂单药作为一... 程序性细胞死亡分子1/配体1(programmed death 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 PD-1/PD-L1)抑制剂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重要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已有一部分NSCLC患者可以接受PD-1抑制剂单药作为一线免疫肿瘤治疗(immuno-oncology,IO,又简称免疫治疗),但应用时的诸多限制使可成为IO一线单药治疗候选者的人群有限。使IO一线治疗可让更广人群的更多获益,多项研究正聚焦于IO与其他药物在NSCLC中的联合应用。本文回顾了近年来IO一线联合治疗的最新临床数据,提示在PD-1/PD-L1抑制剂的基础上,联合其他IO、化疗、抗血管生成药物、靶向治疗或放疗可能产生抗肿瘤协同效应,有望使更多初治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分子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 肺肿瘤 一线联合 免疫肿瘤治疗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江雪 葛晓英 +1 位作者 郑丹 鲍蕾蕾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靶免联合治疗在晚期肝细胞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接受的毒性。抗血管生成药物不仅可以使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 靶免联合治疗在晚期肝细胞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可接受的毒性。抗血管生成药物不仅可以使肿瘤血管系统正常化,还可以介导免疫微环境,增强PD-1/PD-L1抑制剂的疗效。本文总结了PD-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概述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回顾和分析这些一线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以及差异性,并对其真实世界研究进行探讨,为后续晚期肝细胞癌的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细胞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 抗血管生成药物
下载PDF
免疫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合并COPD病人气道高反应和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霍树芬 尚文丽 +5 位作者 田应选 孙莉 任小平 王君 康慧芳 温红侠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2年第5期473-477,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COPD病人气道高反应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30例接受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的NSCLC病人,分为合并COPD组和未合并COPD组,收...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治疗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COPD病人气道高反应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30例接受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的NSCLC病人,分为合并COPD组和未合并COPD组,收集治疗前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和肺功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0例病人中19例合并COPD,11例未合并COPD。治疗前,2组Fe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PD组Fe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非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OPD组治疗后FEV1、FV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非COPD组治疗前后FVC和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问卷评分或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无COPD急性加重发生。结论PD-1/PD-L1抑制剂免疫治疗可改变NSCLC合并COPD病人的FeNO水平和肺功能,且不会使COPD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抑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出气一氧化氮 肺功能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邱学佳 任炳楠 +2 位作者 连玉菲 方灵芝 董占军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7期780-783,共4页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在<65岁或≥65岁的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一线、二线及以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使用PD-1/PD-L1抑制剂...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在<65岁或≥65岁的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一线、二线及以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使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274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年龄<65岁组(130例)及≥65岁组(144例),观察随访,末次随访时间为2021年10月5日。比较<65岁组及≥65岁组患者在一线、二线及以上治疗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一线治疗中,<65岁组患者的中位PFS显著长于≥6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个月vs.5个月,95%CI=0.2396~0.7617,P=0.0039);而两组患者O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vs.7个月,95%CI=0.3478~1.1380,P=0.1254)。二线治疗中,两组患者PFS(5个月vs.4个月,95%CI=0.5497~1.1950,P=0.2893)、OS(8个月vs.8个月,95%CI=0.7449~1.6050,P=0.648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方面,<65岁组患者间质性肺炎的发病率高于≥65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31%(16/130)vs.5.56%(8/144),P=0.0483]。结论: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剂在一线治疗中疗效低于成年患者,而二线治疗中与成年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晚期NSCLC患者使用PD-1/PD-L1抑制剂的耐受性较好,且间质性肺炎发生率低于成年患者,但本研究结果仍需大样本量研究结果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抑制剂 老年患者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化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对肿瘤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高磊 俞阳 +3 位作者 李晓梅 刘乾 尹振宇 陈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52-1158,共7页
近年来,得益于对肿瘤免疫认识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尽管免疫治疗显示出巨大的抗肿瘤潜力,但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获益人群有限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开发新的治疗策略以增大免疫... 近年来,得益于对肿瘤免疫认识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尤其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尽管免疫治疗显示出巨大的抗肿瘤潜力,但目前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获益人群有限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开发新的治疗策略以增大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的比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化疗作为传统的抗肿瘤治疗手段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其在抗肿瘤免疫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化疗药物可通过影响免疫微环境、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等途径,提高肿瘤细胞对程序性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抑制剂的敏感性。此外,化疗药物还可影响肿瘤细胞本身,上调PD-L1的表达,诱导PD-L1介导的肿瘤免疫抑制表型。大量临床研究证据提示,化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协同作用,因此联合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免疫治疗策略。本文通过分析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证据,综述化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应用对肿瘤的治疗作用,旨在为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提供新的思路,也为临床联合化疗与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PD-L1抑制剂 化疗 免疫检查点
下载PDF
肿瘤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特征及临床结局分析
6
作者 杨琰 白华 +2 位作者 肖文文 朱波 王中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89-1796,共8页
目的研究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CIP)的发生率、危险因素、治疗转归以及其他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 目的研究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CIP)的发生率、危险因素、治疗转归以及其他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患者108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IP分为非CIP组(998例)和CIP组(86例),将发生CIP的患者分为G1~G4级,其中G1~G2级归为低级别CIP组(69例),G3~G4级归为高级别CIP组(17例)。利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s回归、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等方法,总结CIP的发病率、危险因素、治疗转归以及与免疫治疗效果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CIP发生率为7.93%(86/1084),其中高级别CIP的发生率为1.57%(17/1084),CIP的致死率为0.09%(1/1084)。二元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影响CI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OR=3.018,P=0.036)、胸部放疗史(OR=2.605,P<0.001);而年龄≥65岁患者高级别CIP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65岁患者(P=0.021)。CIP组与非CIP组患者的肿瘤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6例CIP患者中有50例(58.14%)停止免疫治疗,36例(41.86%)继续或者重启免疫治疗;有1例(1.16%)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者经过停药、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均得到缓解。结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或接受过胸部放疗的肿瘤患者接受PD-1/PD-L1治疗后CIP发生率较高;高龄患者更容易发生高级别CIP。CIP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并且部分低级别CIP患者可以重启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 肿瘤
下载PDF
免疫治疗肺癌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皓婷 郑静 +1 位作者 傅梦姣 周建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01-706,共6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是程序性死亡-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1/PD-L1)抑制剂]已经逐渐成为晚期肺癌最具有前景的治疗手段。但临床医师对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仍缺乏足够认识,免疫相关甲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是程序性死亡-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1/PD-L1)抑制剂]已经逐渐成为晚期肺癌最具有前景的治疗手段。但临床医师对于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仍缺乏足够认识,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异常(immune-related thyroid dysfunction,irTD)作为常见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之一,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本文从发病率、发病机制、预测生物标志物及治疗等方面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肺癌诱发的甲状腺功能异常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甲状腺功能异常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死亡-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 肺癌
下载PDF
基于真实世界医药数据库的PD-1/PD-L1抑制剂相关不良反应信号挖掘
8
作者 李军伟 宋玮娟 +2 位作者 李艳艳 时磊 王延虹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615-620,共6页
目的利用真实世界中的医药大数据,挖掘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信号,促进此类药物在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方法收集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反应数据库中2014年9月... 目的利用真实世界中的医药大数据,挖掘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信号,促进此类药物在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方法收集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不良反应数据库中2014年9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的不良反应报告。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使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及数据交叉对比分析,对PD-1/PD-L1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信号进行数据挖掘。结果获得PD-1/PD-L1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报告106946份。经数据挖掘,有显著意义的不良反应风险信号2741个,其中帕博利珠单抗886个、纳武利尤单抗956个、阿替利珠单抗545个、度伐利尤单抗255个、阿维鲁单抗99个。全部风险信号共累及25个系统或器官,主要为神经系统疾病、胃肠系统疾病、感染类疾病等。报告数前20位的不良反应中未在说明书中出现的信号有22个。所有PD-1/PD-L1抑制剂均存在的风险信号包括自身免疫性结肠炎、肿瘤溶解综合征、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心肌病等。结论临床使用PD-1/PD-L1抑制剂时,应关注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胃肠道症状以及可能出现的感染,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给药,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 不良反应 信号挖掘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肝细胞癌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雄青 黄鑫昱 +2 位作者 冯加其 刘璐 王甘露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3期5286-5292,共7页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也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虽然手术和系统治疗可显著改善HCC早期患者的预后,但中晚期HCC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较低。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介导的免疫逃逸...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也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虽然手术和系统治疗可显著改善HCC早期患者的预后,但中晚期HCC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较低。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介导的免疫逃逸是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PD-1/PD-L1抑制剂治疗可显著延长晚期HCC患者生存期,联合放化疗、靶向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因此,深入研究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HCC免疫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抑制剂 免疫治疗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抑制剂在食管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抗肿瘤机制和临床研究进展
10
作者 梅培圆 龙庆红 廖永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39-1449,共11页
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进而使被抑制的T细胞激活, 进而发挥强力的抗肿瘤的免疫反应, 已彻底改变了包括食管癌在内的多种局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目前研究结果提示PD-1/PD-L... 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抑制剂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进而使被抑制的T细胞激活, 进而发挥强力的抗肿瘤的免疫反应, 已彻底改变了包括食管癌在内的多种局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目前研究结果提示PD-1/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不足以激发强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PD-1/PD-L1抑制剂需联合化疗、放疗、抗血管生成药物等联合治疗才能具有更好的抗肿瘤疗效。然而目前PD-1/PD-L1抑制剂联合用药方案在食管癌中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尚未阐明, 且联合治疗方案在提高抗肿瘤效果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因此, 运用PD-1/PD-L1抑制剂联合方案治疗食管癌患者时, 即要寻求抗肿瘤效应较强的免疫联合方案, 又要注意联合方案带来的不良反应。从这个角度, 我们讨论了基于PD-1/PD-L1抑制剂联合其他药物的协同抗肿瘤机制, 总结了近期PD-1/PD-L1抑制剂联合方案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试验最新进展, 以指导我们寻找更高效、毒性更小的治疗食管癌的免疫联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食管癌 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抑制剂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不同检测策略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PD1/PD-L1抑制剂临床疗效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董艳 吴媚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1-139,共9页
近10年来,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望改变晚期NSCLC的治疗方式。然而,PD-1/PD-L... 近10年来,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望改变晚期NSCLC的治疗方式。然而,PD-1/PD-L1抑制剂在对NSCLC的治疗中需要借助有效的生物标志物以寻找受益人群(约20%~40%)。目前,临床上主要的判断标准是PD-L1的表达水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NSCLC中,与预测PD-1/PD-L1抑制剂疗效的PD-L1表达相关的检测方法,包括免疫组化、基于DNA/RNA水平检测、可溶性PD-L1的检测、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技术、多重免疫组化技术、流式细胞术和液体活检技术等,着重探讨了不同检测策略在评价PD-L1表达上的最新进展及应用前景,从而推动其在NSCLC免疫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1配体(PD-1/PD—L1)抑制剂 PD—L1表达水平的检测
下载PDF
节拍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抑制剂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金虹 张燕 鲁小敏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1年第6期437-440,共4页
目的探讨节拍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抑制剂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 目的探讨节拍化疗联合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抑制剂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单纯组和联合组,每组各40例。单纯组患者接受节拍化疗,联合组患者接受节拍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生存质量、癌因性疲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5%(33/40),明显高于单纯组的50.0%(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患者CEA、CA125水平明显低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卡氏评分(KPS)较治疗前增加,癌因性疲乏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患者KPS评分高于单纯组,癌因性疲乏评分低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和联合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0%(6/40)和20.0%(8/4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节拍化疗联合PD-1/PD-L1抑制剂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较佳,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拍化疗 程序性死亡因子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抑制剂 非小细胞肺癌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临床与病理视角解读精准医学时代下免疫治疗靶标现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誉 林晶 +2 位作者 郭增清 陈刚 郑雄伟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2-266,共5页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核心的肿瘤免疫治疗在实体瘤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如何筛选优势人群以及如何优化免疫联合策略,是现阶段免疫治疗的两大主题。现代病理学快速发展为实现精准免疫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临床以及病理视角... 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核心的肿瘤免疫治疗在实体瘤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如何筛选优势人群以及如何优化免疫联合策略,是现阶段免疫治疗的两大主题。现代病理学快速发展为实现精准免疫治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将从临床以及病理视角解读目前免疫治疗的相关靶标,包括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错配修复蛋白、肿瘤突变负荷以及组织/液态检测如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程序性死亡分子1/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PD-1/PD-L1)抑制剂 肿瘤突变负荷 错配修复蛋白 微卫星不稳定
下载PDF
4个进口PD-1/PD-L1抑制剂不良反应信号的挖掘与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长龙 舒家华 +1 位作者 李国兴 余娴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73-878,共6页
目的 挖掘和评价4个进口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上市后的不良反应信号,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OpenVigil 2.1软件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获取2013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4季度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 目的 挖掘和评价4个进口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上市后的不良反应信号,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OpenVigil 2.1软件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获取2013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4季度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和度伐利尤单抗的不良事件报告,并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比例报告比法进行信号挖掘,评价新的或潜在的不良反应信号。结果 共收集到46 840份以PD-1/PD-L1抑制剂为首要怀疑药物的不良事件报告,其中纳武利尤单抗28 896份、帕博利珠单抗13 298份、阿替利珠单抗3 398份、度伐利尤单抗1 248份。从不良事件报告的基本情况来看,男性多于女性,年龄集中于51~85岁,报告年份集中于近4~5年,报告国家以美国和日本为主,报告结局显示4个药物严重不良事件的上报比例都超过了50%,且以“死亡”“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为主。共挖掘得到不良反应信号1 597个,累及系统器官26个,主要集中在“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包括囊状和息肉状)”“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各类检查”等方面。对频数排名前50位的不良反应信号进行分析发现,“内分泌系统疾病”含有的不良反应信号最多,“恶性肿瘤进展”的信号频数最大,“放射性肺炎”的信号强度最大;“放射性肺炎”“胆管炎”“暴发性1型糖尿病”“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力衰竭”“大脑梗死”等13个不良反应信号在药品说明书中未曾报告。结论 PD-1/PD-L1抑制剂介导产生的不良反应信号众多,在“良性、恶性及性质不明的肿瘤(包括囊状和息肉状)”“感染及侵染类疾病”“各类检查”等方面的安全风险较高;新发现的“放射性肺炎”“胆管炎”“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心力衰竭”“大脑梗死”等13个不良反应信号对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抑制剂 报告比值比法 比例报告比法 不良反应信号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PD-1/PD-L1治疗卵巢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侯建英(综述) 朱巍(审校)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266-270,共5页
卵巢癌是欧洲和美国女性中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复杂、易复发,给予积极治疗预后仍较差。目前免疫疗法成为继传统疗法后又一新型抗肿瘤疗法,其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在包括黑色素瘤... 卵巢癌是欧洲和美国女性中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复杂、易复发,给予积极治疗预后仍较差。目前免疫疗法成为继传统疗法后又一新型抗肿瘤疗法,其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在包括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但其在卵巢癌的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有待研究。本文就PD-1/PD-L1免疫抑制剂在卵巢癌的治疗进展及副反应处理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免疫抑制剂应用于卵巢癌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 免疫治疗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大分割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瘤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佳 王坚 +6 位作者 顾小伟 蔡依玲 何佳 孙玲娣 于波 舒忠琴 沙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大分割放疗(HFRT)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序贯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肿瘤的效果。方法对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放疗科收治的经... 目的探讨大分割放疗(HFRT)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1/PD-L1)抑制剂序贯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及白细胞介素-2(IL-2)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肿瘤的效果。方法对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放疗科收治的经标准治疗失败的晚期难治性实体瘤患者行前瞻性单中心单臂研究,符合条件的患者给予四联治疗:每21 d接受1次HFRT(5~8 Gy×2~3 f),至少2个周期;从放疗开始第1~7天接受200μg的GM-CSF,从第8~14天接受200万IU的IL-2。在HFRT完成后1周内,使用PD-1/PD-L1抑制剂进行治疗。重复上述治疗策略。GM-CSF和IL-2治疗6个周期,后续使用PD-1/PD-L1抑制剂维持,直到疾病进展(PD)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对客观缓解率(ORR)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21年1月9日—2023年6月15日,共有40例患者入选,随访时间2.8~3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9.9个月,其中39例患者(97.5%)完成了至少1次非放射治疗靶区内的肿瘤部位评估。97.5%患者为癌症,2.5%为软组织肉瘤,20.0%在基线检查时曾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ORR为30.8%,疾病控制率(DCR)为71.8%;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ORR为28.6%,DCR为57.1%;结直肠癌的ORR为14.3%,DCR为71.4%;胃癌的ORR为16.7%,DCR为66.7%;28例患者(70.0%)发生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4例患者(10%)发生≥3级TRAE,最常见的TRAE是乏力、发热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结论HFRT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序贯GM-CSF和IL-2的治疗在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中耐受性良好,毒性可接受,可能为晚期转移性实体肿瘤患者的挽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割放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抑制剂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白细胞介素-2 晚期转移性实体瘤
下载PDF
免疫治疗在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逸贤 陈嵘 程忠平 《中华全科医学》 2023年第10期1753-1756,1797,共5页
子宫内膜癌(E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肥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渐上升。尽管早期EC通过手术治疗预后一般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或发展为转移性或复发性疾病。近年来,免疫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 子宫内膜癌(EC)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肥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其发病率逐渐上升。尽管早期EC通过手术治疗预后一般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或发展为转移性或复发性疾病。近年来,免疫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其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抑制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抑制剂,其他免疫治疗还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肿瘤疫苗等,联合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抑制剂或靶向药物是研究热点,可以提高客观缓解率,产生附加效应甚至协同效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微卫星不稳定和错配修复缺陷型子宫内膜癌疗效较好,在其他类型肿瘤中仍有待试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与免疫抑制检查点联合治疗有其独特优势,但是安全性和有效性还需要大量试验验证。联合聚二磷酸腺苷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或靶向药物,药物种类和剂量,需要深入挖掘,以在最小副作用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疗效。对于癌症疫苗,有研究证实疫苗可以预防EC复发,但其安全性、有效性仍需大量临床试验进行验证。在未来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也将有助于预测EC治疗预后,对免疫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抑制剂
原文传递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远隔效应联合PD-1/PD-L1抑制剂协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晓静 李慎柯 姜东亮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11期2140-2146,共7页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作为抗肿瘤近距离放疗的重要手段,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可诱导肿瘤特异性抗原释放,激活抗肿瘤免疫效应。远隔效应是指放疗照射局部组织的同时可以在远离照射的部位引发生物响应的现象。而^(125)I放射性粒子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作为抗肿瘤近距离放疗的重要手段,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可诱导肿瘤特异性抗原释放,激活抗肿瘤免疫效应。远隔效应是指放疗照射局部组织的同时可以在远离照射的部位引发生物响应的现象。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由于具有局部放射剂量高、正常组织损伤小的优势更有利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的释放和传递。^(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抑制剂既能减少放射性损伤的发生,又有潜在诱导更多远隔效应发生的可能,提高抗肿瘤治疗的疗效。因此,深入探究两种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及联合应用模式,可为晚期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抑制剂 免疫反应 肿瘤微环境 远隔效应
下载PDF
PD-1/PD-L1抑制剂治疗膀胱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晓岚 田俊强 《医学综述》 2019年第17期3411-3416,3421,共7页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机制复杂、易复发,给予积极治疗预后仍较差。随着恶性肿瘤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成为治疗模式的中心,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在治疗膀胱癌等多种...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机制复杂、易复发,给予积极治疗预后仍较差。随着恶性肿瘤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治疗成为治疗模式的中心,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在治疗膀胱癌等多种肿瘤中显示出持久的抗肿瘤效应及可耐受的安全性,患者的总生存获益明显提高。目前,Nivolumab、Pembrolizumab、Atezolizumab、Durvalumab、Avelumab等作为免疫抑制剂已被批准用于临床膀胱癌的治疗,针对PD-1/PD-L1抑制剂的临床试验正在大规模开展,为膀胱癌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抑制剂 免疫治疗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Galectin-9在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
20
作者 廉政君 叶红伟 +1 位作者 石学萍 米热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21期3221-3224,3229,共5页
目的探讨半乳凝集素-9(Galectin-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NSCLC患者30例,取活检组织标本,检测Galec... 目的探讨半乳凝集素-9(Galectin-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NSCLC患者30例,取活检组织标本,检测Galectin-9、PD-1、PD-L1、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表达水平,测定血清CD_(4)^(+)、CD_(8)^(+)表达水平,分析Galectin-9与PD-1、PD-L1、TIM3、LAG3及CD_(4)^(+)、CD_(8)^(+)水平的相关性,对比不同疗效患者治疗前后上述指标表达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影响因素。结果Galectin-9高表达组Ⅳ期、淋巴结转移比例及PD-1、PD-L1、TIM3、LAG3、CD_(8)^(+)表达水平高于低表达组,CD_(4)^(+)表达水平低于低表达组(P<0.05);Galectin-9与PD-1、PD-L1、TIM3、LAG3、CD_(8)^(+)呈正相关(P<0.05),与CD_(4)^(+)呈负相关(P<0.05);疾病控制患者治疗后NSCLC组织Galectin-9、PD-1、PD-L1、TIM3、LAG3及血清CD_(8)^(+)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CD_(4)^(+)表达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进展患者治疗前后NSCLC组织Galectin-9、PD-1、PD-L1、TIM3、LAG3及血清CD_(4)^(+)、CD_(8)^(+)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Galectin-9、PD-1、PD-L1、TIM3、LAG3、CD_(4)^(+)、CD_(8)^(+)均为疗效影响因素(P<0.05)。结论NSCLC患者肿瘤组织Galectin-9与免疫检查点PD-1、PD-L1、TIM3、LAG3及血清CD_(4)^(+)、CD_(8)^(+)表达水平相关,可作为NSCLC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时免疫状态及疗效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半乳凝集素-9 免疫检查点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抑制剂 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