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作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小囊泡,是近年肿瘤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表达的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可在肿瘤患者外周血液中检测到,可能参与并抑制机体免疫反应。近年来,...外泌体作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小囊泡,是近年肿瘤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表达的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可在肿瘤患者外周血液中检测到,可能参与并抑制机体免疫反应。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外泌体PD-L1可能影响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PD-L1抑制剂的抑制效应。反之,亦然。应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可影响外泌体PD-L1的表达水平。二者有怎样的联系和相关性?本文就循环外泌体PD-L1在不同肿瘤免疫反应及抗PD-1/PD-L1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PD-1)抗体及其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抗体抑制剂的罕见不良反应皮肤血管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措施及临床转归。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PD-1)抗体及其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抗体抑制剂的罕见不良反应皮肤血管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措施及临床转归。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截至2020年11月30日),收集PD-1/PD-L1抑制剂导致皮肤血管炎的病例报告与临床研究论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PD-1/PD-L1抑制剂导致皮肤血管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1例,患者用药包括纳武单抗4例,派姆单抗3例,度伐鲁单抗1例及纳武单抗、派姆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各1例,1例患者未提供药物名称,患者从开始使用PD-1/PD-L1抑制剂到出现皮肤血管炎的时间为1~28周,中位时间为8(3~13)周,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或皮肤坏死,可伴有其他系统的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irAEs),皮肤活检表现为血管周围嗜中性和淋巴细胞浸润伴局灶性纤维蛋白样坏死。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预后较好,多数患者可获得缓解,患者转归的时间范围为2~60 d,中位时间为30(13~50)d。结论:皮肤血管炎是PD-1/PD-L1抑制剂的一种罕见不良反应,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可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较好,但可能合并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中应予以重视。展开更多
文摘外泌体作为具有生物学功能的小囊泡,是近年肿瘤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表达的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可在肿瘤患者外周血液中检测到,可能参与并抑制机体免疫反应。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外泌体PD-L1可能影响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PD-L1抑制剂的抑制效应。反之,亦然。应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可影响外泌体PD-L1的表达水平。二者有怎样的联系和相关性?本文就循环外泌体PD-L1在不同肿瘤免疫反应及抗PD-1/PD-L1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文摘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 1,PD-1)抗体及其配体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抗体抑制剂的罕见不良反应皮肤血管炎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措施及临床转归。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截至2020年11月30日),收集PD-1/PD-L1抑制剂导致皮肤血管炎的病例报告与临床研究论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PD-1/PD-L1抑制剂导致皮肤血管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1例,患者用药包括纳武单抗4例,派姆单抗3例,度伐鲁单抗1例及纳武单抗、派姆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各1例,1例患者未提供药物名称,患者从开始使用PD-1/PD-L1抑制剂到出现皮肤血管炎的时间为1~28周,中位时间为8(3~13)周,临床表现为皮肤紫癜或皮肤坏死,可伴有其他系统的免疫相关性不良事件(irAEs),皮肤活检表现为血管周围嗜中性和淋巴细胞浸润伴局灶性纤维蛋白样坏死。以糖皮质激素治疗为主,预后较好,多数患者可获得缓解,患者转归的时间范围为2~60 d,中位时间为30(13~50)d。结论:皮肤血管炎是PD-1/PD-L1抑制剂的一种罕见不良反应,以皮肤紫癜为主要表现,可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较好,但可能合并其他严重不良反应,临床中应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