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品质球团配矿结构工业生产试验研究
1
作者 王中华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5期11-14,共4页
为寻求宣钢公司氢冶金气基竖炉球团实际生产最佳的原料结构和关键工艺参数控制范围等,通过开展球团配矿结构工业生产试验,对其生球性能、成品球团矿理化性能,以及气基竖炉气氛条件下的还原性能、还原膨胀、黏结性能等指标进行分析比对研... 为寻求宣钢公司氢冶金气基竖炉球团实际生产最佳的原料结构和关键工艺参数控制范围等,通过开展球团配矿结构工业生产试验,对其生球性能、成品球团矿理化性能,以及气基竖炉气氛条件下的还原性能、还原膨胀、黏结性能等指标进行分析比对研究,明确了球团实际生产配矿最佳结构排序及适宜的关键工艺参数控制范围等,且通过试验表明,在现有工艺装备和技术操作水平条件下,公司生产氢冶金气基竖炉用球团矿是可行的,进而为气基竖炉项目投产后,能顺利实现达产、达效奠定基础保障,同时为后续球团原料结构再优化指明改进方向和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团配矿结构 工业生产试验 造球特性 抗压强度 还原性能
下载PDF
牛东油田C2k裂缝-孔洞型火山岩油藏单井产能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谦 荆文波 +2 位作者 刘启鹏 杜春梅 张学强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0-43,123-124,共4页
牛东油田C2k裂缝-孔洞型火山岩油藏单井产量变化大、递减快,生产状况极不稳定,评价其单井产能难度大.采用2种方法计算牛东油田火山岩油藏油井产能:一是用油井年平均日产量作为油井单井产能,该方法采用油井递减规律求取油井年平均日产量... 牛东油田C2k裂缝-孔洞型火山岩油藏单井产量变化大、递减快,生产状况极不稳定,评价其单井产能难度大.采用2种方法计算牛东油田火山岩油藏油井产能:一是用油井年平均日产量作为油井单井产能,该方法采用油井递减规律求取油井年平均日产量,然后分析油井初始产量和年平均日产量的关系,这样生产时间较短的井资料也可应用于油井产能研究中;二是利用典型井的米采油指数法计算油井单井产能.结果表明:第一种方法能够应用全部已投产井的生产数据,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东油田 火山岩油藏 试采特征 单井产能
下载PDF
牛东区块石炭系C_2k火山岩油藏试采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谦 唐后军 +3 位作者 汤爱云 杜春梅 康毅 张新岗 《吐哈油气》 2008年第3期300-304,共5页
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上石炭统卡拉岗组(C_k)油藏为吐哈油田首次发现的裂缝—孔隙型火山岩油藏,其储层岩性识别、岩相划分、渗流机理、井网部署与开发规律是吐哈开发工作者面临的全新课题,技术难点较多。系统总结试采特征,深入分析试采产... 三塘湖盆地牛东区块上石炭统卡拉岗组(C_k)油藏为吐哈油田首次发现的裂缝—孔隙型火山岩油藏,其储层岩性识别、岩相划分、渗流机理、井网部署与开发规律是吐哈开发工作者面临的全新课题,技术难点较多。系统总结试采特征,深入分析试采产量变化原因,对于制定合理开发技术政策,实现科学高效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塘湖盆地 牛东区块 火山岩油藏 试采特征
下载PDF
西泉3井区火山岩油藏试采初期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宋小彬 吴建英 +2 位作者 万文胜 朱喜萍 许学龙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4年第3期34-38,56,共6页
火山岩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很大。为加快西泉3井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的开发,本文利用初期取得的丰富的地质资料,对油藏的地质和开发特征作了研究。建立了本区火山岩岩性、物性解释图版;对油气的分布,合理的开采制度也进行了初步的... 火山岩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度很大。为加快西泉3井区石炭系火山岩油藏的开发,本文利用初期取得的丰富的地质资料,对油藏的地质和开发特征作了研究。建立了本区火山岩岩性、物性解释图版;对油气的分布,合理的开采制度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及认识,为今后油藏的滚动开发和油藏的稳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火山岩油藏 地质特征 试采特征
下载PDF
兼氧-AB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工程性试验及其微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丹丹 陈玉谷 万秀林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6-70,共5页
废水处理试运行期间,兼性厌氧调节池负荷率平均为0.50kgCOD_(Cr)/(m^3·d),COD_(Cr)去除率31.15%;A级污泥负荷B_(TS)平均为4.78kg BOD_5/(kg MLSS·d),COD_(cr)去除率53.37%;B级B_(TS) 0.73kg BOD_5/(kg MLSS·d),COD_(Cr... 废水处理试运行期间,兼性厌氧调节池负荷率平均为0.50kgCOD_(Cr)/(m^3·d),COD_(Cr)去除率31.15%;A级污泥负荷B_(TS)平均为4.78kg BOD_5/(kg MLSS·d),COD_(cr)去除率53.37%;B级B_(TS) 0.73kg BOD_5/(kg MLSS·d),COD_(Cr)占除率54.70%。处理出水几项主要污染指标达到《GB8978—8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其中COD_(Cr)103.1mg/L(去除88.77%),BOD_5 32.0mg/L(去除94.47%),SS 36.1mg/L(去除89.64%),色度26倍(去除80.60%),pH7.72。投入正式运行后,出水水质稳定,相对标准差0.48。在兼性厌氧调节池生物膜中,存在着厌氧发酵微生物区系;好氧处理阶段的A级以细菌为主,B级以原生动物和菌胶团为主,原生动物占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 微生物学 废水处理 厌氧处理
下载PDF
某油田V上油组注采调整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青 张永兴 敬国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2,共4页
在注采试井分析基础上,结合储层储渗分布特征,通过对注水结构分析,提出了某油田V油组上层系的注采调整方案。主要研究了V油组上层系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确定了方案部署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具体方案部署,包括水井调配工作量、水井措施... 在注采试井分析基础上,结合储层储渗分布特征,通过对注水结构分析,提出了某油田V油组上层系的注采调整方案。主要研究了V油组上层系目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确定了方案部署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具体方案部署,包括水井调配工作量、水井措施工作量、油井措施工作量和实施效果分析。这次方案极大地改善了吸水、产液剖面,使潜力层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有力地控制住了产量递减,实现了单元稳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试井分析 储渗分布特征 注水结构 注采调整方案 实施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