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料电池的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赵会平 《电源技术应用》 2004年第8期498-500,共3页
主要介绍了燃料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分类,氢气的生成,以及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氢的生成 集中供电系统的改革
下载PDF
ZnO/D-A共轭聚合物S型异质结高效光催化产H_(2)O_(2)及其电荷转移动力学研究
2
作者 吴优 程畅 +4 位作者 戚克振 程蓓 张建军 余家国 张留洋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5-36,共2页
光催化技术利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合成过氧化氢(H_(2)O_(2))。本研究通过SuzukiMiiyaura反应和水热法合成了ZnO/PBDS型异质结复合材料。优化后的ZnO/PBD复合材料的光催化产H2O2效率为4.07mmol·g^(-1)·h^(-1),是单一ZnO的5.... 光催化技术利用清洁、无污染的太阳能合成过氧化氢(H_(2)O_(2))。本研究通过SuzukiMiiyaura反应和水热法合成了ZnO/PBDS型异质结复合材料。优化后的ZnO/PBD复合材料的光催化产H2O2效率为4.07mmol·g^(-1)·h^(-1),是单一ZnO的5.4倍。光催化性能的显著提高归功于S型异质结的形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原位光照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实了S型异质结的形成。稳态荧光和飞秒瞬态吸收(fs-TA)光谱确定并验证了ZnO中缺陷态的存在。这些缺陷态会捕获光生电子,不利于光催化反应。S型异质结有效地促进了电子的分离和转移,从而缓解了这一问题。通过拟合fs-TA光谱得到了光生电子在这些缺陷态中的寿命,进一步证明了S型异质结中的载流子转移机制。该工作介绍了一种利用fs-TA光谱研究有机/无机S型异质结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产h_(2)O_(2) S型异质结 ZnO缺陷态 fs-TA光谱
下载PDF
Al^(0)-Gr-Fe^(0)活化O_(2)类Fenton氧化降解土霉素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勇 胡鹭 +3 位作者 谭旎 杨昕昱 曾泓文 刘咏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645-4653,共9页
采用高能球磨-高温烧结-液相还原法制备了能活化O_(2)原位产生H_(2)O_(2)/·OH的新型功能材料(Al^(0)-Gr-Fe^(0)),通过XRD、SEM、EDS和VSM对Al^(0)-Gr-Fe^(0)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水中土霉素(OTC)在Al^(0)-Gr-Fe^(0)/O_(2)体系中的降... 采用高能球磨-高温烧结-液相还原法制备了能活化O_(2)原位产生H_(2)O_(2)/·OH的新型功能材料(Al^(0)-Gr-Fe^(0)),通过XRD、SEM、EDS和VSM对Al^(0)-Gr-Fe^(0)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水中土霉素(OTC)在Al^(0)-Gr-Fe^(0)/O_(2)体系中的降解效能和降解途径.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为6、Al^(0)-Gr-Fe^(0)投加量为2g/L的条件下反应60min后,OTC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100.00%和92.93%.循环使用4次后,Al^(0)-Gr-Fe^(0)对OTC的去除率仍有79.27%.通过自由基猝灭试验和自由基捕获试验确定了Al^(0)-Gr-Fe^(0)/O_(2)体系降解OTC的主要活性物种是·OH.Al^(0)-Gr-Fe^(0)/O_(2)体系对OTC的降解归因于:Al^(0)-Gr-Fe^(0)高选择性还原O_(2)为H_(2)O_(2)/·OH;Al^(0)-Gr-Fe^(0)中的Al^(0)还原能促进Fe的循环,从而提高了Fe的催化活性,促进了H_(2)O_(2)分解产生·O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土霉素 FENTON氧化 原位产生h_(2)O_(2) 腐蚀电池
下载PDF
原位产H_(2)O_(2)催化臭氧饮用水深度处理中试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瑾 汪文强 +3 位作者 季献华 田聃 周鹏 刘鼎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9期74-79,209,共7页
近年来,高品质供水受到广泛关注,而单一技术对污染物的深度处理效果有限。因此,文中以河北省某水厂高密度沉淀池出水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以电催化臭氧-生物活性炭(electro-peroxone-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EP-BAC)为主体工艺的... 近年来,高品质供水受到广泛关注,而单一技术对污染物的深度处理效果有限。因此,文中以河北省某水厂高密度沉淀池出水为研究对象,首先构建了以电催化臭氧-生物活性炭(electro-peroxone-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EP-BAC)为主体工艺的饮用水深度处理中试装置,探究了其对常规指标包括CODMn、UV254的去除效果,确定了最优运行条件。此外,对优化后的系统稳定运行效果进行研究,关注了系统对嗅味物质2-甲基异莰醇(2-MIB)的去除能力,并分析了系统的经济性。结果表明,EP-BAC中试系统具有很好的深度处理效果,最佳运行条件:进水流量为2 m^(3)/h,水温为20~25℃,氧化停留时间为30 min,BAC接触时间为40 min,H_(2)O_(2)质量浓度为1 mg/L,O_(3)质量浓度为1.5 mg/L,O_(3)与H_(2)O_(2)摩尔比为1∶1。经30 d持续运行测试,系统可以有效、稳定地运行。通过测算,该系统吨水运行成本为0.93元。整个工艺无二次污染产生,绿色安全,工程应用将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原位产 h_(2)O_(2) 电催化臭氧 深度处理 COD 2-甲基异莰醇(2-MIB)
下载PDF
溶液燃烧法合成LaMO_(3)催化H_(2)S分解制氢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江 唐思扬 +5 位作者 吴潘 蒋炜 刘长军 胡强 岳海荣 梁斌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66-172,共7页
H_(2)S分解制氢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而开发高效的H_(2)S分解催化剂是关键。采用溶液燃烧法合成了系列钙钛矿催化剂LaMO_(3)(M=Ce、Ni、Co、Mo、Cu、Sr、V或Cr),考察了其在H_(2)S分解制氢中的催化性能,通过XRD、BET和SEM/EDS... H_(2)S分解制氢是实现其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而开发高效的H_(2)S分解催化剂是关键。采用溶液燃烧法合成了系列钙钛矿催化剂LaMO_(3)(M=Ce、Ni、Co、Mo、Cu、Sr、V或Cr),考察了其在H_(2)S分解制氢中的催化性能,通过XRD、BET和SEM/EDS等表征了催化剂的组成和结构,研究了ABO_(3)型钙钛矿催化剂中B位元素对催化剂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不同B位元素的钙钛矿催化剂都具有良好的产氢活性;在φ(H_(2)S)=5%,GHSV=48000 h^(-1)的反应条件下,LaNiO_(3)具有最高的H_(2)S转化率,在800℃时可达18.2%,H_(2)选择性为47.4%;LaCrO_(3)表现出最高的H_(2)选择性,在800℃时可达61.3%,H_(2)S转化率为1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S制氢 制氢催化剂 溶液燃烧合成法 钙钛矿 B位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