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20年动态研究 被引量:122
1
作者 官丽莉 周国逸 +2 位作者 张德强 刘菊秀 张倩媚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49-456,共8页
研究了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2 0年来对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进行监测所积累的资料 ,探讨这一地带性植被演替过程中凋落物量动态变化格局及组成特征 ,并分析了主要优势种凋落叶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凋落物总量的联系。鼎湖山南亚热带... 研究了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2 0年来对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进行监测所积累的资料 ,探讨这一地带性植被演替过程中凋落物量动态变化格局及组成特征 ,并分析了主要优势种凋落叶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凋落物总量的联系。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平均年凋落物量为 8.4 5t·hm-2 ,年际波动显著。总体来说年凋落物量呈下降趋势 ,这与植被所处演替阶段及本身林分特征有关。凋落物的凋落高峰发生在雨季初期 (4、5月 )和雨季末期 (8、9月 )。与多数森林不同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各组分凋落物量的比例顺序为叶 >花果杂物 >枝。其中锥栗 (Castanopsischinensis)、荷木 (Schimasuperba)、厚壳桂 (Cryptocaryachinensis)、黄果厚壳桂 (C .concinna) 4种优势种 2 0年平均年凋落物量分别为 1.86、0 .5 0、0 .2 6、0 .4 0t·hm-2 ,合计占凋落叶量的 70 %左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凋落物量 动态 变化规律 植被演替
下载PDF
考虑再制造和产品需求可替代的短生命周期产品动态批量生产计划问题 被引量:25
2
作者 胡海菊 李勇建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6-84,共9页
研究了在回收产品再制造和产品需求可替代情况下的多类短生命周期产品的动态批量生产计划问题.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工具对问题进行建模,首先给出了问题的因果图和状态流图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然后模拟了典型的系统运行过程... 研究了在回收产品再制造和产品需求可替代情况下的多类短生命周期产品的动态批量生产计划问题.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工具对问题进行建模,首先给出了问题的因果图和状态流图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然后模拟了典型的系统运行过程,最后分析了需求率和回收率等参数变动对生产计划安排及总利润的影响,并给出管理上的一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计划 短生命周期产品 系统动力学 替代 再制造
原文传递
科尔沁沙地75种植物结种量种子形态和植物生活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闫巧玲 刘志民 +2 位作者 李荣平 骆永明 王红梅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21-28,共8页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75种植物的结种量、种子形态、植物生活型关系。结果表明,灌木和半灌木(小半灌木)的结种量比草本植物的大;就草本植物而言,多年生植物的结种量较一、二年生植物的小;植物结种量和种子重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植物结种...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75种植物的结种量、种子形态、植物生活型关系。结果表明,灌木和半灌木(小半灌木)的结种量比草本植物的大;就草本植物而言,多年生植物的结种量较一、二年生植物的小;植物结种量和种子重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植物结种量和种子形状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即种子越接近圆球形,结种量越大;占绝大多数的草甸植物结种量相对较小;而在物种数占总物种数的百分数相近时,草原植物的结种量最小,沙生植物的最大,杂草植物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种量 生活型 生境 种子重量 种子形状 植被动态 植被恢复 科尔沁沙地
下载PDF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石油产量预测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唐旭 张宝生 +1 位作者 邓红梅 冯连勇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7-212,共6页
根据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构建了中国石油产量预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确定了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等模型变量参数.预测结果显示:中国最终可采储量在123-143亿吨之间、平均值为134亿吨,中国石油产量已经进入高峰平台期,将在2015年左右迎... 根据系统动力学基本原理构建了中国石油产量预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确定了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等模型变量参数.预测结果显示:中国最终可采储量在123-143亿吨之间、平均值为134亿吨,中国石油产量已经进入高峰平台期,将在2015年左右迎来产量最高峰,峰值产量在1.92亿吨左右,未来石油储采比仍将缓慢下降,并将在2042年首次降到10年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最终可采储量 石油产量 预测 系统动力学
原文传递
气藏多层合采中产量劈分新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霜 熊钰 +1 位作者 吕其军 蒋佳玉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6年第7期90-93,共4页
气藏多层合采,产量劈分是关键。如何利用各层地质参数及生产数据,对正确进行产量劈分以及进行气藏动态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常规方法利用气藏精细描述得到的有效厚度、有效渗透率等地质参数来分析,对于气藏压力却未考虑进去。文章在建立... 气藏多层合采,产量劈分是关键。如何利用各层地质参数及生产数据,对正确进行产量劈分以及进行气藏动态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常规方法利用气藏精细描述得到的有效厚度、有效渗透率等地质参数来分析,对于气藏压力却未考虑进去。文章在建立层间无串流双层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气藏压力、储层物性方面入手,获得了多层气藏开发单井合采(分采)技术界限和界限方程。实例应用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为多层气藏开发层系划分提供正确的理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合采 压力 产量贡献 动态
下载PDF
“文创+”历史街区空间生产的系统动力学机制——以珠海北山社区为例 被引量:21
6
作者 麦咏欣 杨春华 +2 位作者 游可欣 徐嘉琪 郝小斐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6-461,共16页
在城市历史街区经济发展与空间演变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的进入为城市更新与历史街区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研究使用定性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质性数据构建因果循环图,对珠海北山社区的空间再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由5个正反馈回路与... 在城市历史街区经济发展与空间演变的过程中,文化创意产业的进入为城市更新与历史街区的转型提供了新思路。研究使用定性系统动力学方法,通过质性数据构建因果循环图,对珠海北山社区的空间再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最终得到由5个正反馈回路与1个负反馈回路构成的空间生产动力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①政府对城中村的规划改造与居民的空间让渡是北山空间再生产的开端;②文化企业家的进入创造了新的空间主体与社会关系,对历史建筑空间进行了更新与再利用,打造了新兴文化创意空间;③游客的多元化旅游感知与媒体传播对北山进行了信息再生产;④空间主体的多元化构建了北山多重属性相互交融的空间,复杂并趋于稳定,各个利益主体在博弈与妥协中达到相对平衡。在回路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将"资本三重循环"理论与系统动力学模型相结合对北山社区的空间再生产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本研究为历史街区的发展转型机制提供具有系统预见性的新工具,并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产 文化创意产业 历史街区 系统动力学 珠海北山
原文传递
6种温带森林凋落量年际及年内动态 被引量:19
7
作者 武启骞 王传宽 张全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60-769,共10页
森林凋落物量及其组分因生态系统结构特征和环境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动态,从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生态服务功能。连续6年观测帽儿山地区6种温带森林凋落物量及组份的时间动态、温度和降雨量等气象因子,旨在深入了解该地区森... 森林凋落物量及其组分因生态系统结构特征和环境变化而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动态,从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生态服务功能。连续6年观测帽儿山地区6种温带森林凋落物量及组份的时间动态、温度和降雨量等气象因子,旨在深入了解该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及调控因子。结果表明:6种森林的年落凋落量差异显著,平均值依次为:蒙古栎林(4.60 t/hm^2)﹥杂木林(4.21 t/hm^2)﹥硬阔叶林(4.03 t/hm^2)﹥红松林(3.95 t/hm^2)﹥杨桦林(3.89 t/hm^2)﹥落叶松林(3.85 t/hm^2)。各森林年凋落量的年际变化表现为"升高-降低"交替波动模式,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凋落物各组份的年际变化不同,枝凋落量变化较为稳定;叶凋落量与凋落总量一致,升高-降低波动明显;繁殖器官及其他凋落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各森林凋落物量的年内变化呈单峰曲线波动,最大值出现时间因林型而异。枝凋落量在年内表现为双峰曲线模式波动;叶凋落量年内呈单峰曲线模式波动,并与凋落总量年内动态一致;繁殖器官与其他凋落量年内动态波动平缓,无明显凋落峰值。降雨量显著影响年凋落物量(P<0.05),分别解释了凋落总量、叶凋落量90%、87%变化。平均温度、积温和总降雨量显著影响凋落量年内动态,总降雨量的影响作用最为突出。因此,除林分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外,降雨是影响该温带森林凋落量年内、年际动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帽儿山 森林群落 凋落量 动态
下载PDF
A review on 2D MoS_(2) cocatalysts in photocatalytic H_(2) production 被引量:19
8
作者 Zizhan Liang Rongchen Shen +3 位作者 Yun Hau Ng Peng Zhang Quanjun Xiang Xin Li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21期89-121,共33页
Owing to their unique physicochemical,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two-dimensional(2D)MoS_(2) cocatalyst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highly efficient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for hydroge... Owing to their unique physicochemical,optic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two-dimensional(2D)MoS_(2) cocatalyst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highly efficient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for hydrogen generation under suitable light irradiation.In this review,we first elaborated on the fundamental aspects of 2D MoS_(2) cocatalysts to include the structural design principles,synthesis strategies,strengths and challenges.Subsequently,we thoroughly highlighted and discussed the modification strategies of 2D MoS_(2) H2-evolution cocatalysts,including doping heteroatoms(e.g.metals,non-metals,and co-doping),designing interfacial coupling morphologies,controlling the physical properties(e.g.thickness,size,structural defects or pores),exposing the reactive facets or edge sites,constructing cocatalyst heterojunctions,engineering the interfacial bonds and confinement effects.In the future,the forefront challenges in understanding and in precise controlling of the active sites at molecular level or atomic level should be carefully studied,while various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photogenerated-electrons interactions should be proposed.The applications of MoS_(2) cocatalyst in the overall water splitting are also expected.This review may offer new inspiration for designing and constructing novel and efficient MoS_(2)-based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for highly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hydrogen 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 MoS2 cocatalysts Photocatalytic H2 production Heteroatom doping Cocatalyst heterojunctions Charge dynamics
原文传递
木荚红豆人工林凋落物季节动态 被引量:14
9
作者 林瑞余 何宗明 +1 位作者 陈光水 杨玉盛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5-69,共5页
对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 1 967年营造的木荚红豆 ( Ormosia xylocarpa)人工林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及其季节动态的研究表明 :1 999年和 2 0 0 0年木荚红豆人工林向林地输入凋落物共为1 5 692 .344kg· hm-2 ,其中叶占 60 .0 5 % ,枝占... 对福建三明莘口教学林场 1 967年营造的木荚红豆 ( Ormosia xylocarpa)人工林凋落物的数量、组成及其季节动态的研究表明 :1 999年和 2 0 0 0年木荚红豆人工林向林地输入凋落物共为1 5 692 .344kg· hm-2 ,其中叶占 60 .0 5 % ,枝占 1 6.71 % ,花占 0 .1 9% ,果占 0 .0 7% ,非目的树种凋落物和杂物分别占 1 0 .44%和 8.5 4 % .总凋落量年际变化较大 ,2 0 0 0年的凋落量是 1 999年的 1 .71倍 ,每年凋落量的峰值均出现在 3月、 4月或 8月 ,以 3月的凋落量最大 .木荚红豆人工林凋落量的季节变化为春季 >夏季 >秋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荚红豆 人工林 凋落物 凋落量 季节动态
下载PDF
高温高压深井射孔段套管应力理论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岳艳芳 仝少凯 窦益华 《石油机械》 2015年第4期48-53,共6页
在高温高压深井套管射孔完井作业过程中,井下套管处在极为复杂恶劣的环境中,特别是封隔器以下套管受射孔冲击力的影响,受力状态瞬间发生改变,出现瞬间失稳、脉动甚至弯曲折断现象。为此,综合考虑内外压、油层出砂及套管自重等因素,运用... 在高温高压深井套管射孔完井作业过程中,井下套管处在极为复杂恶劣的环境中,特别是封隔器以下套管受射孔冲击力的影响,受力状态瞬间发生改变,出现瞬间失稳、脉动甚至弯曲折断现象。为此,综合考虑内外压、油层出砂及套管自重等因素,运用断裂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法分析射孔段套管的应力,对比分析其强度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同工况及出砂量下,外径139.7 mm、壁厚9.17 mm和10.54 mm射孔套管应力理论解比有限元解大;大量出砂使射孔段套管发生弯曲,射孔改变了套管的力学性质;孔眼附近有应力集中现象,造成射孔处套管抗挤强度降低;孔眼周围的应力沿螺旋线布孔方向相对较小。研究内容可为优选射孔工艺、泵压、排量、套管规格与钢级等参数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套管 射孔 应力 出砂 断裂力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我国学术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的“悖论” 被引量:14
11
作者 袁同成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31,共6页
本文在整合布迪厄与默顿关于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考察了量化考评制度对两所地方性大学44名学术人知识生产实践和观念的影响。文章认为,由于我国的"期刊承认"并未得到大部分学术... 本文在整合布迪厄与默顿关于知识生产动力机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深度访谈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考察了量化考评制度对两所地方性大学44名学术人知识生产实践和观念的影响。文章认为,由于我国的"期刊承认"并未得到大部分学术人的真正认同,已非"共同体承认"的有机组成部分,"期刊承认"与"共同体承认"之间的冲突导致了我国学术知识生产动机机制的失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社会学 知识生产 动力机制 冲突
原文传递
清香小曲白酒新工艺中微生物及环境因子对酒体风味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唐洁 陈申习 +2 位作者 林斌 夏金阳 杨强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0-47,共8页
为揭示清香小曲白酒新工艺生产中影响酒体风味变化的因素,促进新工艺的改进和酒质的提升,对清香型小曲白酒新工艺不同发酵时期酒醅微生物、环境因子、酒体风味物质变化进行跟踪检测,采用分析软件对不同时期各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和相... 为揭示清香小曲白酒新工艺生产中影响酒体风味变化的因素,促进新工艺的改进和酒质的提升,对清香型小曲白酒新工艺不同发酵时期酒醅微生物、环境因子、酒体风味物质变化进行跟踪检测,采用分析软件对不同时期各参数的变化进行统计学和相关性分析,研究各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时期、不同批次的酒醅环境因子、微生物动态变化和风味物质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蒙特卡洛检验结果显示,氨基酸态氮、还原糖、粗蛋白和水分是影响酒醅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重要因素;冗余分析结果显示,环境和微生物因素共同解释了酒醅风味物质38.44%的变化,其中水分、酵母总数、还原糖和淀粉是影响酒醅中风味物质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揭示了清香型小曲白酒新工艺固态发酵过程的微生物群落演变规律及其演替的环境推动力,为提高白酒固态发酵过程可控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香型小曲白酒 机械化生产 微生物动态变化 环境因子 风味物质
下载PDF
气井不同形式产能方程应用探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彭朝阳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174,共3页
通过气井产能方程可以得到气井无阻流量,确定气井的工作制度和预测气井的生产动态。气井产能方程有压力平方、压力和拟压力3种表示方式。实际应用中,这3种形式的产能方程使用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通过分析气井不同形式产能方程的原... 通过气井产能方程可以得到气井无阻流量,确定气井的工作制度和预测气井的生产动态。气井产能方程有压力平方、压力和拟压力3种表示方式。实际应用中,这3种形式的产能方程使用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通过分析气井不同形式产能方程的原理,提出了它们在具体应用中的适应条件。并在用生产数据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对在实际生产中产能方程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产能方程 无阻流量 生产动态
原文传递
呼伦贝尔草地产草量和营养物质含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蒋景纯 杨殿林 《中国草地》 CSCD 1993年第2期32-35,12,共5页
呼伦贝尔各类草地地上生物量累积动态均符合logistic曲线,衰减动态符合y=a+blnx曲线。峰值期为8月。草群粗蛋白质百分含量随生长季的进展逐渐增加,二者均符合y=a+bx线性方程。草群中无氮浸出物、钙和磷含量的季节动态曲线均为单峰型,草... 呼伦贝尔各类草地地上生物量累积动态均符合logistic曲线,衰减动态符合y=a+blnx曲线。峰值期为8月。草群粗蛋白质百分含量随生长季的进展逐渐增加,二者均符合y=a+bx线性方程。草群中无氮浸出物、钙和磷含量的季节动态曲线均为单峰型,草群粗脂肪、粗灰分含量的季节动态曲线均为双峰型。呼伦贝尔草地年贮草量为116.88亿公斤,年合理载畜量620.33万羊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 产量 营养
原文传递
变质岩潜山储层结构及其生产动态响应--以渤海锦州251南油田为例 被引量:11
15
作者 程奇 刘宗宾 +2 位作者 王建立 王刚 王树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6-35,I0003,共11页
锦州251南油田为渤海首个投入开发的大型变质岩潜山油田,发育孔隙裂缝型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强,生产动态规律复杂。根据钻井取心、薄片、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分析变质岩潜山储层特征,建立储层结构模式,讨论储层结构对油田生产的... 锦州251南油田为渤海首个投入开发的大型变质岩潜山油田,发育孔隙裂缝型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强,生产动态规律复杂。根据钻井取心、薄片、测井、地震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分析变质岩潜山储层特征,建立储层结构模式,讨论储层结构对油田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锦州251南油田潜山储层以构造裂缝为主,可进一步划分为张性裂缝、剪切裂缝及亚断裂带(大裂缝)。潜山储层发育受褶皱作用和断裂活动影响,褶皱作用控制裂缝储层的发育,分别在核部和翼部形成张性裂缝与剪切裂缝;断裂活动主要于沙三段和东营组沉积时期派生大量亚断裂带(大裂缝)。研究区发育凸起带、高斜坡带及近断层低斜坡带三类储层结构模式,其中凸起带核部储层张性裂缝发育,采油井无水采油期最长,开发效果好;高斜坡带及凸起带翼部剪切裂缝较发育,开发效果次之;大裂缝的沟通导致近断层低斜坡带采油井易发生暴性水淹。该结果对同类型潜山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宇 变质岩 褶皱作用 断裂活动 储层结构 生产动态 锦州251南油田 渤海油田
下载PDF
高山峡谷区暗针叶林凋落物产量及动态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杨佳萍 寥蓉 +4 位作者 杨万勤 谭波 付长坤 张钰 吴福忠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45-752,共8页
森林凋落物生产及其组分动态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基础过程.以海拔3 589 m高山峡谷区典型的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原始暗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调查了凋落物产量及其组分动... 森林凋落物生产及其组分动态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基础过程.以海拔3 589 m高山峡谷区典型的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原始暗针叶林为研究对象,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调查了凋落物产量及其组分动态特征.结果显示:1)暗针叶林凋落物年产量为3 839.68 kg/hm2,其中叶凋落量占年总凋落量的44.61%(常绿树种叶凋落量占叶凋落总量的55.32%,落叶树种占44.68%;乔木树种叶凋落量占叶凋落总量的95.88%,灌木树种占4.12%),落枝占43.29%,附生苔藓地衣占2.07%,树皮占3.34%,花果种子等繁殖器官占0.93%,其他杂物占5.75%.2)相对于其他树种,作为建群种的四川红杉和岷江冷杉的凋落叶是总凋落叶的主要来源,两者叶凋落量占总叶凋落量的76.64%.3)凋落总量、叶凋落量、落枝量和树皮凋落量动态均呈明显双峰型,凋落高峰分别出现在9-10月和5月;附生苔藓地衣和花果种子等繁殖器官凋落量动态呈单峰型,凋落高峰出现在5月.乔木树种的凋落节律与常绿树种的凋落节律相同,为双峰型,而灌木树种与落叶树种的凋落节律相同,为单峰型.本研究结果说明优势种的凋落叶特征影响着总凋落物特征并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凋落节律,这为进一步认识高山峡谷区暗针叶林物质循环及其相关的生态学过程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针叶林 凋落物 组分 产量 动态
原文传递
贡嘎山峨眉冷杉成熟林凋落物量动态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羊留冬 王根绪 +3 位作者 杨燕 曹洋 李伟 郭剑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63-1167,1174,共6页
研究了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8年(2001—2008年)来对峨眉冷杉成熟林凋落物量监测所积累的资料,分析了该群落凋落物量动态变化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贡嘎山峨眉冷杉成熟林在8年间的年凋落物量波动范围为125.84~377.17g/m2,平均... 研究了贡嘎山高山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8年(2001—2008年)来对峨眉冷杉成熟林凋落物量监测所积累的资料,分析了该群落凋落物量动态变化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贡嘎山峨眉冷杉成熟林在8年间的年凋落物量波动范围为125.84~377.17g/m2,平均凋落量为285.77g/m2,年际波动较大,凋落量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叶凋落量占凋落总量的77.99%,枯枝和花果杂物凋落量占凋落总量的分别19.55%和2.46%,叶凋落量高于枯枝和花果杂物凋落量所占比例;与多数森林凋落物一样,峨眉冷杉成熟林凋落物各组分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叶、枯枝、花果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冷杉 成熟林 凋落物量 动态 贡嘎山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臭柏、油蒿细根生产动态及影响因子 被引量:5
18
作者 吴国玺 张国盛 +4 位作者 王林和 秦艳 邬俊义 郝云龙 于斯琴高娃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6-162,共7页
在毛乌素沙地开发整治研究中心北试实验地选取了七块样地,并依据建群植被外貌特征划分为臭柏群落、臭柏灌丛、油蒿群落三类。用根钻对各样地一个生长季内的根系进行了五次取样,同时测量土壤水分、枝条生长长度、温湿度等一些气象因子。... 在毛乌素沙地开发整治研究中心北试实验地选取了七块样地,并依据建群植被外貌特征划分为臭柏群落、臭柏灌丛、油蒿群落三类。用根钻对各样地一个生长季内的根系进行了五次取样,同时测量土壤水分、枝条生长长度、温湿度等一些气象因子。对活细根分级并称干重,发现臭柏、油蒿不同径级细根的季节动态不同,不同土层内相同径级的细根生产动态也不相同:①臭柏与油蒿D≤2 mm的细根生物量在4~5月份都有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随后增长格局各不相同。②臭柏灌丛中,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柏 油蒿 细根 生产动态
下载PDF
基于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汉龙 冯宗宪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8-15,共8页
本文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图式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揭示了马克思用扩大再生产图式表达的经济增长理论的内生增长特性,并进一步讨论了该经济增长模型中的转移动态。
关键词 马克思 扩大再生产理论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社会总资本
下载PDF
不灌溉条件下戈壁型伊犁蒿的产量动态及自身因子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司马义.巴拉提 《中国草地》 CSCD 1997年第2期6-11,共6页
采用单株测产法,在不灌溉条件下对戈壁型伊犁蒿的各生育期产量动态进行了研究,对构成产量的不同因子作了多元回归分析,并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和适口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戈壁型伊犁蒿在结实期的产量最高,单株鲜草量为275g,公... 采用单株测产法,在不灌溉条件下对戈壁型伊犁蒿的各生育期产量动态进行了研究,对构成产量的不同因子作了多元回归分析,并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和适口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戈壁型伊犁蒿在结实期的产量最高,单株鲜草量为275g,公顷鲜草量达20365.05kg,公顷种子量达1018.35kg,叶量占62%,整个生育期叶量和叶面积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在分枝期粗蛋白质含量为19.92%,开花期粗脂肪含量最高,为3.73%;在冬、春、秋季适口性较好,各类家畜喜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动态 相关性 牧草 灌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