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开发现状与特点 被引量:26
1
作者 穆龙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8-343,共6页
目前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上仅有5个合资项目(其中MPE3项目由中国石油南美公司(CNPC South AmericaCorporation,以下简称CNPCSA)和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合资经营)和1个PDVSA项目在开发生产,这6个项目日产重油超过11.7... 目前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上仅有5个合资项目(其中MPE3项目由中国石油南美公司(CNPC South AmericaCorporation,以下简称CNPCSA)和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合资经营)和1个PDVSA项目在开发生产,这6个项目日产重油超过11.7×10^4t,日产奥里乳油约8.8×10^4t,合计动用面积2 022 km^2,动用面积比例不到4%,动用地质储量约216×10^8t,储量动用程度不到11%,因此,重油带开发程度很低。奥里诺科重油与世界上其他重油有很大的区别,具有"三高一低可流动"的特性,即:高密度(934-1 050 kg/m^3),高含硫(平均为35 000 mg/L),高含重金属钒和镍(大于500 mg/L),低黏度(一般小于20 Pa.s),可形成泡沫油,冷采条件下可流动并能获得很高的单井产能,水平井冷采产量一般可达200 t/d;冷采采收率较低,为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里诺科重油油藏 开发特点 动用程度 油藏特征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表外储层动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永胜 兰玉波 +1 位作者 李强 邵军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1-33,共3页
作为喇萨杏油田稳产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外储层 ,在注水开发中动用程度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油水井测试及密闭取心检查井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 ,研究了注水开发过程中表外储层的动用机制 ,取得了非实体连通是导致表外储层... 作为喇萨杏油田稳产潜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外储层 ,在注水开发中动用程度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油水井测试及密闭取心检查井资料统计分析基础上 ,研究了注水开发过程中表外储层的动用机制 ,取得了非实体连通是导致表外储层难采的地质因素 ;层间干扰是导致表外储层难采的动力因素 ,表外储层动用状况取决于基质与压裂裂缝间能量交换的能力 ;压力下降导致裂缝渗透性下降影响了表外储层的渗流等认识。进而认为在目前井网开采条件下表外储层能否起到预期的稳产接替作用是个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外储层 低渗透储层 难采储层 动用程度 注水开发 动用机制
下载PDF
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动用程度评价新方法 被引量:16
3
作者 宋洪庆 朱维耀 +2 位作者 沈全富 宋吉水 黄小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1期64-67,共4页
根据低渗透非均质油藏的特点,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纵向非均质性、小层厚度和平面砂体厚度展布对该类油藏开发的影响。从势能叠加原理出发,推导出该类油藏小层有效驱动半径计算公式。根据该公式建立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动用程度评价方法。... 根据低渗透非均质油藏的特点,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纵向非均质性、小层厚度和平面砂体厚度展布对该类油藏开发的影响。从势能叠加原理出发,推导出该类油藏小层有效驱动半径计算公式。根据该公式建立低渗透非均质油藏动用程度评价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预测精度高、简便和实用等优点,能为进一步有效开发低渗透非均质油藏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有效驱动半径 非均质油藏 砂体厚度展布 启动压力梯度 动用程度
下载PDF
可动凝胶深部调剖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门成全 柳荣伟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53-356,共4页
目前全国大部分油田注水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呈现出油井含水上升快,水驱动用程度低,产量递减幅度大等特点。针对在开发中存在的含水率高的矛盾,进行了可动凝胶深部调剖调驱配套技术的理论和配方研究,研制出了试验配方,并进行现场应... 目前全国大部分油田注水开发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呈现出油井含水上升快,水驱动用程度低,产量递减幅度大等特点。针对在开发中存在的含水率高的矛盾,进行了可动凝胶深部调剖调驱配套技术的理论和配方研究,研制出了试验配方,并进行现场应用10井次,成功率100%,共注入调剖剂量2.1×104m3,增油5371t,降水4830m3,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效地减缓了区块含水上升的速度和产量递减的速度。生产实践证明,调剖调驱技术是提高注水采收率的重要技术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及系数 动用程度 可动凝胶 调剖 调驱
下载PDF
提高热采水平井动用程度的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飞宇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B12期100-103,共4页
辽河油田水平井的应用已由试验阶段进入到规模应用阶段。依照数值模拟及理论研究,在油层特性参数相近的情况下,水平井生产效果与水平井段长度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但实际生产中水平井长度的优势发挥不明显、水平段动用不均等问题日益突... 辽河油田水平井的应用已由试验阶段进入到规模应用阶段。依照数值模拟及理论研究,在油层特性参数相近的情况下,水平井生产效果与水平井段长度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但实际生产中水平井长度的优势发挥不明显、水平段动用不均等问题日益突出。注汽强度不合理、水平段吸汽不均、井间干扰等是影响水平井生产效果的主要因素。文中在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油藏工程计算等研究手段并结合现场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大注汽强度、均匀注汽、组合式吞吐等技术手段,提高了水平井动用程度,且现场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动用程度 注汽强度 均匀注汽
下载PDF
电加热辅助蒸汽吞吐提高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程度的技术 被引量:9
6
作者 卢迎波 胡鹏程 +4 位作者 申婷婷 洪锋 董森淼 马鹏 陈超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7-174,共8页
受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工艺影响,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后的水平段动用程度低,沿水平段发育的低渗透储层难以动用。为改善水平段储层动用,提高吞吐产量和采收率,提出电加热辅助水平井吞吐技术。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 受储层非均质性及注采工艺影响,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后的水平段动用程度低,沿水平段发育的低渗透储层难以动用。为改善水平段储层动用,提高吞吐产量和采收率,提出电加热辅助水平井吞吐技术。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水平段动用主控因素、电加热提高水平段动用机理、电加热地质界限与最佳时机等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水平段动用的主控因素为沿水平段储层非均质性、流体温度非均匀性和排液非均匀性,通过水平段电加热辅助吞吐,周期增油量可提高72%,油汽比可提高72.3%,全水平段实现了有效动用;电加热油藏条件是油层厚度大于8 m、含油饱和度大于60%,吞吐周期小于11轮次。矿场试验表明,实施电加热油井的周期产量、油汽比和水平段动用程度均得到明显提高,预测最终采收率可提高7.7百分点,在类似稠油油藏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油藏 非均质性 水平井 蒸汽吞吐 电加热 动用程度
下载PDF
大庆油田井网加密调整效果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7
7
作者 赵秀娟 吴家文 +4 位作者 左松林 杨文武 戢红霞 孟妍 王贺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1-146,共6页
为了明确大庆油田历次井网加密调整效果,以调整后5~10 a内的取心井资料为依据,分析各类油层见水厚度比例、水洗厚度比例及驱油效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础井网使有效厚度大于2.0 m的油层得到有效动用,见水厚度比例达75.8%;一次加密井... 为了明确大庆油田历次井网加密调整效果,以调整后5~10 a内的取心井资料为依据,分析各类油层见水厚度比例、水洗厚度比例及驱油效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础井网使有效厚度大于2.0 m的油层得到有效动用,见水厚度比例达75.8%;一次加密井网调整使有效厚度为2.0 m及以下的各类油层见水厚度比例得到大幅度提高,有效厚度为0.5~2.0 m的油层见水厚度比例增幅为195.0%~264.4%,表外油层也得到了有效动用;二次加密井网调整使有效厚度为0~1.0 m的油层见水厚度比例进一步提高近50.0%;三次加密井网调整并未明显提高油层见水厚度比例,薄差油层的见水厚度比例增幅小于2.3%,井网加密调整效果逐渐变差。层间非均质性强、生产井段跨度大和层间含水率差异变小是薄差油层见水厚度比例低和历次井网加密调整效果变差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缩短生产井段与缩小井距并重的井网加密调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网加密 动用程度 水洗厚度比例 驱油效率 大庆油田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非均质油层动用状况评价方法 被引量:8
8
作者 穆文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特高含水期水驱油藏层间、井间动用程度差异大,需要通过注采系统调整与结构调整等挖潜措施提高薄差油层的动用程度。基于采收率与波及系数、驱油效率的关系式,引入了驱油效率系数这一概念,用于描述多层非均质油藏的动用状况,并建立了多... 特高含水期水驱油藏层间、井间动用程度差异大,需要通过注采系统调整与结构调整等挖潜措施提高薄差油层的动用程度。基于采收率与波及系数、驱油效率的关系式,引入了驱油效率系数这一概念,用于描述多层非均质油藏的动用状况,并建立了多层非均质油藏小层驱油效率系数与采收率的关系式,结合数值模拟结果,计算了每个小层的驱油效率系数。通过分析压裂、堵水、细分注水等结构调整措施前后的驱油效率系数累积分布曲线形态、驱油效率系数平均值与变异程度的变化,反映油层间动用程度的差异及高低。结果表明,措施后驱油效率系数累积分布曲线向右偏移、斜率变大、驱油效率系数的变异程度变小、平均值变大,说明非均质油层的动用程度和动用不均匀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对油层动用程度的定量分析。为特高含水期非均质油层动用状况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挖潜 油层非均质性 驱油效率系数 动用程度 结构调整措施
下载PDF
喇萨杏油田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新参数——地层系数变异程度 被引量:6
9
作者 梁爽 刘义坤 +1 位作者 金璐 张玮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前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主要考虑渗透率这一个因素,衍生出的非均质参数有时会受到平均值、最大值的影响使非均质表征的准确程度降低,为此结合喇萨杏油田20口取芯井资料,基于洛伦兹曲线,引入储层有效厚度,提出储层非均质性表征的新参数... 目前储层非均质性的表征主要考虑渗透率这一个因素,衍生出的非均质参数有时会受到平均值、最大值的影响使非均质表征的准确程度降低,为此结合喇萨杏油田20口取芯井资料,基于洛伦兹曲线,引入储层有效厚度,提出储层非均质性表征的新参数一地层系数变异程度,以细分小层为单位,将各小层的地层系数由高到低排序,绘制地层系数贡献率和层数累计百分数的关系曲线,计算的基尼系数即为地层系数变异程度,该参数与级差、突进系数和变异系数相比更加全面的反映了储层的非均质程度,并与储层动用程度成反比.经过实例分析可得,地层系数变异程度对储层动用程度的影响更加显著,该参数与动用程度关系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855,高于其他非均质参数,当只考虑薄差储层时,相关系数可达0.9866,所以新参数可应用于评价储层的宏观非均质程度,尤其是薄差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地层系数变异程度 洛伦兹曲线 薄差储层 动用程度
原文传递
抗高温高黏弹性凝胶调剖体系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迎辉 郭吉清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5期72-78,共7页
柳160-1断块属于复杂断块油藏,随着长期注水开发,已形成优势渗流通道,驱替效率低,无效注水循环严重,多轮次调剖效果逐渐变差;纵向上多层合采合注,层间矛盾突出,剖面动用程度低。为了有效封堵优势渗流通道,深部液流转向,提高油藏波及面积... 柳160-1断块属于复杂断块油藏,随着长期注水开发,已形成优势渗流通道,驱替效率低,无效注水循环严重,多轮次调剖效果逐渐变差;纵向上多层合采合注,层间矛盾突出,剖面动用程度低。为了有效封堵优势渗流通道,深部液流转向,提高油藏波及面积,针对油藏开发及储层发育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抗高温高黏弹性凝胶调剖体系封堵实验研究。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具有较好的耐温抗盐性能和封堵性能。矿场试验表明,通过实施深部调剖,油藏各系开发指标显著提升,对高渗透层封堵效果好,可有效改善吸水剖面,动用程度提高2.3个百分点,多向见效比例提升1.3%,放大生产压差8.5MPa,提高波及系数0.06个百分点,单井初期日增油9.4t,综合含水率下降2.5个百分点,阶段累计增油2756t。该类深部调剖技术的成功应用对同类型油藏稳油控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剖 高黏弹性凝胶 优势渗流通道 动用程度 封堵性能 综合含水
下载PDF
基于微纳米CT技术的化学驱后微观剩余油定量描述
11
作者 宋士军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5期44-48,共5页
利用微纳米CT技术及室内岩心驱油实验,对岩心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三维重构,研究水驱后和化学驱后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赋存状态,定量描述不同尺寸孔隙内微观剩余油饱和度,明确不同驱油体系对微观剩余油的动用程度。结果表明:水驱后转聚... 利用微纳米CT技术及室内岩心驱油实验,对岩心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三维重构,研究水驱后和化学驱后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赋存状态,定量描述不同尺寸孔隙内微观剩余油饱和度,明确不同驱油体系对微观剩余油的动用程度。结果表明:水驱后转聚合物驱的剩余油饱和度为22.3%,水驱后转二元复合驱的剩余油饱和度为18.4%,水驱后转非均相复合驱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最终剩余油饱和度为12%。经三维重构后可以直观地看到不同驱油体系后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化学驱后不同孔径内的剩余油饱和度均有所降低,大于25μm孔径内的剩余油动用效果明显,聚合物驱动用程度为66.7%.二元复合驱动用程度为75.7%、非均相复合驱动用程度为85.5%。聚合物驱和二元复合驱对孔径5μm以下孔隙内的剩余油动用程度较低,分别只有19.3%和35.9%;非均相复合驱对小于5μm孔径内的剩余油动用程度达到52.5%。非均相复合体系具有扩大波及体积和降低界面张力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剩余油 化学驱 剩余油饱和度 动用程度 分布特征 三维重构
下载PDF
剩余油分布的微观特征及其可动用程度的定量表征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立辉 夏惠芬 +3 位作者 韩培慧 曹瑞波 孙先达 张思琪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7-154,共8页
目前微观剩余油定量表征研究存在宏观与微观分析结果差距大、图像不清晰、分析方法相对较少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岩心驱油实验、冷冻制片技术、岩心荧光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驱替方式、岩心不同位置、不同类型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和... 目前微观剩余油定量表征研究存在宏观与微观分析结果差距大、图像不清晰、分析方法相对较少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利用岩心驱油实验、冷冻制片技术、岩心荧光分析等方法,对不同驱替方式、岩心不同位置、不同类型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和可动用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岩心注入端、中间端、采出端的剩余油比例依次升高。水驱后剩余油以自由态和束缚态为主,合计占比为93.65%,半束缚态只占6.35%。聚合物驱对簇状、粒间吸附状、孔表薄膜状、角隅状剩余油作用明显。三元复合驱后剩余油比例较高的是粒间吸附状、颗粒吸附状和孔表薄膜状。荧光分析与岩心驱油实验结果差别很小,验证了分析结果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心荧光分析技术 微观剩余油 分布特征 可动用程度 定量表征
下载PDF
稠油油藏热采过程中油层动用程度的确定 被引量:6
13
作者 蔺玉秋 石忠仁 姚玉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57-58,共2页
油层动用程度低是稠油油藏采出程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介绍了辽河油田用于确定油层动用程度的三种手段:邻井测温度曲线、TPS-9000型高温测试和对比侧钻井、更新井的电测解释资料。上述资料分析研究表明,辽河油田主要稠油... 油层动用程度低是稠油油藏采出程度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介绍了辽河油田用于确定油层动用程度的三种手段:邻井测温度曲线、TPS-9000型高温测试和对比侧钻井、更新井的电测解释资料。上述资料分析研究表明,辽河油田主要稠油区块的油层动用程度在50%~7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原油 油藏 热采 油层 动用程度
下载PDF
利用水平井技术提高欢西油田稠油储量动用程度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卢时林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16-118,141,共3页
欢西油田薄层稠油估算地质储量为800×104t,占稠油总储量的6.6%,主要分布在锦91、锦90边部、锦16块于楼南部、锦25块西北部、千12块兴隆台油层南部、锦17、锦612等区块。由于油质稠、油层薄或受边底水的影响,无法利用直井技术实现... 欢西油田薄层稠油估算地质储量为800×104t,占稠油总储量的6.6%,主要分布在锦91、锦90边部、锦16块于楼南部、锦25块西北部、千12块兴隆台油层南部、锦17、锦612等区块。由于油质稠、油层薄或受边底水的影响,无法利用直井技术实现经济有效开发。2007年以来,通过加大水平井技术研究和推广力度,有效解决了利用直井开发薄层稠油时出现的各种难题,成为开发薄层稠油的一项主要技术。通过现场实施取得了显著效果,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稠油油藏 水平井 油藏特征 油藏工程 动用程度 欢西油田
下载PDF
改善注聚油层动用程度的合理压力系统 被引量:5
15
作者 殷代印 王东琪 张承丽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55-60,共6页
针对注聚中后期含水率急速上升、各油层动用程度差异大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改善油层动用程度的新方法,分阶段合理调整压力系统确定阶段产液水平,并已在矿场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大庆喇嘛甸油田为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调整流压... 针对注聚中后期含水率急速上升、各油层动用程度差异大的现象,提出了一种改善油层动用程度的新方法,分阶段合理调整压力系统确定阶段产液水平,并已在矿场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大庆喇嘛甸油田为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调整流压后产液量、压力、含水率等多项开发指标的变化规律,对比开发效果表明,聚合物驱保持6 MPa(较高)-2 MPa(较低)-6 MPa(较高)流压时,注聚1.0PV后含水率降低1.46%,聚驱采出程度提高约2.43%,各层开发动用程度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不同阶段 流压 开发效果 动用程度
下载PDF
SAGD水平段动用程度判断方法及动用模式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桑林翔 张家豪 +3 位作者 宁朦 徐乔南 李程辉 潘海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6-142,共7页
在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生产过程中,准确、快速判断水平段动用程度是井组生产措施参数制订和现场参数调控的基础。由于生产井趾端和非趾端井底温度受控因素不同,以温度为依据判断动用程度的常规方法存在局限性。从水平井热量补充和损失角... 在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生产过程中,准确、快速判断水平段动用程度是井组生产措施参数制订和现场参数调控的基础。由于生产井趾端和非趾端井底温度受控因素不同,以温度为依据判断动用程度的常规方法存在局限性。从水平井热量补充和损失角度入手,明确了SAGD生产水平井趾端和非趾端温度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公式解析方法,引入单位水平段无因次产能参数和水平井沿程温压耦合数学模型,分别对趾端和非趾端动用程度进行判断,进而提出SAGD水平段动用程度判断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矿场正常生产阶段155个SAGD井组进行了动用程度研究,实例证实该方法可靠、便捷,易于操作。结合地质因素,建立了5种动用模式并分析了不同模式的生产特征,明确了影响SAGD生产效果主控因素为水平段动用程度,为矿场参数调控和措施调整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SAGD 双水平井 动用程度 温度梯度 判断方法
下载PDF
二氧化碳辅助蒸汽吞吐技术矿场试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国栋 《中外能源》 CAS 2015年第7期68-71,共4页
以曙一区杜84块兴隆台油层为例,经过18年的蒸汽吞吐开发,区块进入蒸汽吞吐开发末期,生产效果逐渐变差。其原因主要有地层压力低,压力由8MPa下降至3.0~3.5MPa;油藏动用不均,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程度仅为58%;蒸汽热效率低,注入蒸汽中的40%为... 以曙一区杜84块兴隆台油层为例,经过18年的蒸汽吞吐开发,区块进入蒸汽吞吐开发末期,生产效果逐渐变差。其原因主要有地层压力低,压力由8MPa下降至3.0~3.5MPa;油藏动用不均,水平井水平段动用程度仅为58%;蒸汽热效率低,注入蒸汽中的40%为无效注汽量。针对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中后期油藏“低压”导致吞吐效果变差的问题,提出了二氧化碳辅助蒸汽吞吐技术,通过向油藏内注入二氧化碳补充地层压力,提高水平段动用程度,提高原油流动能力,并利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等方法 ,对气体注入量、注入介质、井网选择等进行研究。该技术于2014年进行了先导试验,而后进入规模实施阶段,累计实施34井次,注汽压力由5.0MPa上升至6.2MPa,排水期由57天下降至16天,阶段产油由736t上升至1157t,油汽比由0.12上升至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二氧化碳 地层压力 动用程度 井网选择 产油量
下载PDF
四川威远地区页岩气藏储层纵向可动用程度分析
18
作者 滕先林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8期52-57,共6页
四川威远地区页岩气近8年的开发实践表明,页岩气井产量与龙一11小层钻遇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目前威远地区水平井目标靶体位置均优选在龙一11小层。但由于龙一11小层厚度较薄,仅动用该小层储量无法实现效益开发。因此,如何准确获取体积... 四川威远地区页岩气近8年的开发实践表明,页岩气井产量与龙一11小层钻遇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目前威远地区水平井目标靶体位置均优选在龙一11小层。但由于龙一11小层厚度较薄,仅动用该小层储量无法实现效益开发。因此,如何准确获取体积压裂后压裂缝高度,对进一步评价该地区页岩储层纵向可动用程度以及剩余气分布至关重要,而目前获取压裂缝高度尚无直接有效的手段。通过岩心分析和微地震监测等直接观察和预测手段,通过平台动用储量情况分析和压裂施工过程分析等生产、监测数据分析手段,通过数值模拟和压裂模拟等模拟手段,多种方法相互结合、相互验证,综合分析预测威远地区页岩储层压裂缝高度约15m左右,纵向可动用层位为龙一11~龙一13小层。而龙一14小层几乎未动用,是目前剩余气分布的主要层位,可优选为下步立体开发的目标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藏 压裂缝高 可动用程度 微地震监测 平台动用储量 压裂模拟
下载PDF
精控压裂技术在三类薄差储层挖潜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丽丽 刘亚三 魏显峰 《采油工程》 2016年第3期27-31,89-90,共6页
三类薄差储层剩余储量大,目前动用程度较低,是油田挖潜的重点,为进一步提高三类薄差储层动用程度,提出了精控压裂技术。以储层精细描述为基础,通过油水井对应压裂,建立难动用储层的有效驱替体系。通过试验对精控压裂的精细卡段划分、单... 三类薄差储层剩余储量大,目前动用程度较低,是油田挖潜的重点,为进一步提高三类薄差储层动用程度,提出了精控压裂技术。以储层精细描述为基础,通过油水井对应压裂,建立难动用储层的有效驱替体系。通过试验对精控压裂的精细卡段划分、单层排量、裂缝穿透比、加砂量等进行了优化。精控压裂单卡层数为1~3个层,排量为0. 8~1. 0m^3/min、穿透比可达16%以上、单层加砂量为7~9m^3,有效解决了常规压裂缝间干扰严重、单孔施工排量低、连通差、施工规模小的难题。现场应用表明,精控压裂采油井全井压开目的层比例为65%,高于常规压裂的50%;压裂后平均单井日增液量为47. 3t,比常规压裂高28t;平均单井日增油量为8. 7t,高于常规压裂3. 9t,有效提高了薄差储层的动用效果。精控压裂技术为三类薄差储层改造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具有规模推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类薄差储层 对应挖潜 精控压裂 参数优化 动用程度
原文传递
浅层稠油油藏水平井动用程度分析及措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鸿 杨柳 +2 位作者 杨智 杨凤祥 刘衍彤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79-182,11,共4页
以新疆油田浅层稠油油藏水平井规模开发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储集层特征、生产测试、生产动态等资料,结合数值模拟研究成果,对水平井动用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稠油水平井水平段动用不均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油层非均质性、油层... 以新疆油田浅层稠油油藏水平井规模开发区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储集层特征、生产测试、生产动态等资料,结合数值模拟研究成果,对水平井动用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稠油水平井水平段动用不均衡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油层非均质性、油层钻遇率、注汽方式、水平井轨迹位置、汽窜等,利用分段注汽、均匀布汽、高温封堵、组合注汽、直井+水平井组合吞吐以及转换开发方式等可以改善水平井动用程度,进而提高稠油油藏水平井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玛依油田 稠油油藏 水平井开采 开发效果 动用程度 开发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