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以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为中介变量 被引量:195
1
作者 冯泰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5,共10页
本文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效率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1999~2006年的面板数据,引入交易成本和生产制造成本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提升制造业效率的内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制造业效率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1999~2006年的面板数据,引入交易成本和生产制造成本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因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提升制造业效率的内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制造业效率的提高,其中以金融业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交易成本是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效率提升的中介变量,但生产制造成本并没有通过中介效应的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效率 服务型制造 交易成本 制造成本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机制与经验——来自230个城市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被引量:162
2
作者 盛丰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39,110,共9页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制出发,利用2003~2011年全国230个城市数据,以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并进行了标准化,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实证结果表明... 本文从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促进制造业升级的机制出发,利用2003~2011年全国230个城市数据,以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矩阵并进行了标准化,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空间聚集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对本地区制造业升级的影响,而且通过空间外溢效应对周边区域制造业升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交通发达程度与信息化水平通过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间接地促进了制造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空间集聚 制造业升级 空间外溢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溢出与质量型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85个城市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1
3
作者 文丰安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6-49,共14页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已转向质量型经济增长。基于外部性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用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着手,运用全国2003-2016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已转向质量型经济增长。基于外部性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用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着手,运用全国2003-2016年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中国经济的质量型增长受制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但当考虑人力资本、城市经济发达程度和政府干预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抑制作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且区域差异、城市规模和行业特征等约束条件的不同会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用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效果。此外,从集聚外部性视角来看,MAR外部性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积极影响相对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专业化集聚 多样化集聚 经济增长质量 外部性作用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共生发展模型及实证研究 被引量:68
4
作者 唐强荣 徐学军 何自力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26,共7页
本文从生态学种群Logistic生长方程的视角,在不考虑种群进化的影响并假设共生的作用是扩大种群环境容量的条件下,提出在共生作用和环境变化影响下以分段Logistic函数近似表示的环境容量不断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模型,... 本文从生态学种群Logistic生长方程的视角,在不考虑种群进化的影响并假设共生的作用是扩大种群环境容量的条件下,提出在共生作用和环境变化影响下以分段Logistic函数近似表示的环境容量不断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模型,并对中国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与种群属性、种群密度、制度环境变化和产业环境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共生发展
下载PDF
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5
作者 申玉铭 吴康 任旺兵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94-1507,共14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服务业中重要一支的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推动我国大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体现城市经济职能的主要方面。本文在对产业集聚和服务业区位等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主要研究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服务业中重要一支的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推动我国大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体现城市经济职能的主要方面。本文在对产业集聚和服务业区位等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详尽梳理。总体来看,围绕着区域和大都市内两个尺度,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同时尚存在一些不足:①偏重于空间集聚的格局研究,对其演变过程研究相对薄弱;②空间集聚的机理研究稍显不足,缺乏规律的总结;③研究方法上大多将制造业集聚的测度模型移植到生产性服务业,其适用性和针对性尚需进一步探讨。今后应围绕"测度辨识—格局过程—作用机理",运用定性、定量与空间分析综合集成的方法,继续深化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地理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服务业 集聚 大都市区 空间结构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集聚外部性与城市规模约束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0
6
作者 于斌斌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43,共14页
文章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中国城市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通过Porter外部性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 文章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中国城市数据,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通过Porter外部性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的抑制效应。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受制于城市规模:当城市规模分别超过151.51万人和154.07万人的规模门槛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抑制效应"将转化为"促进效应";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Porter外部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会随着城市规模扩大而增强,也证实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存在明显的"大城市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集聚外部性 产业结构 城市规模
原文传递
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49
7
作者 黄莉芳 黄良文 洪琳琳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0-132,共13页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根据1993-2008年数据,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及细分行业技术效率的时间和区域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呈现出小幅波动特征;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 本文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根据1993-2008年数据,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及细分行业技术效率的时间和区域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展开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水平较低,呈现出小幅波动特征;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西部之间;专业化水平、规模经济和市场化水平是影响生产性服务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以上结论在细分行业之间的表现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模型
原文传递
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关系——来自长三角的证据 被引量:40
8
作者 代中强 《产业经济研究》 CSSCI 2008年第4期22-28,共7页
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关系存在三种假说: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和互动融合论。利用长三角16城市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城市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融合论"并... 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关系存在三种假说: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和互动融合论。利用长三角16城市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城市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融合论"并不成立。要实现长三角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须采取措施构建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长三角 因果关系检验
下载PDF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被引量:38
9
作者 童洁 张旭梅 但斌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78,共4页
以实物产品和生产性服务的关联为切入点,提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基于共生性的融合模式、基于内生性的融合模式、基于互补性的融合模式,分析了三种融合模式的典型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需要采取的策略... 以实物产品和生产性服务的关联为切入点,提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基于共生性的融合模式、基于内生性的融合模式、基于互补性的融合模式,分析了三种融合模式的典型案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需要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融合发展
下载PDF
基于企业视角的城市网络研究进展、思考和展望 被引量:31
10
作者 胡国建 陆玉麒 《地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87-1596,共10页
与其他研究视角相比,基于企业联系的城市网络研究在网络构建、职能划定和动力解释等方面都更为深入。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可知,企业联系视角的城市网络研究的新趋势包括数据来源的扩展、网络构建方式的突破,研究区的下沉以及基于企业间... 与其他研究视角相比,基于企业联系的城市网络研究在网络构建、职能划定和动力解释等方面都更为深入。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可知,企业联系视角的城市网络研究的新趋势包括数据来源的扩展、网络构建方式的突破,研究区的下沉以及基于企业间外部联系的考察;城市功能网络研究可以纳入城市网络研究的范畴,但后者要更注重数据和网络构造方式的表征能力。论文进一步对企业视角的城市网络研究中一些关键的概念和问题进行讨论,包括:嵌入性理论在企业网络和城市网络中的"桥梁作用"、企业联系的种类及其与城市网络研究的关系、生产者服务业在城市联系及相关研究中的地位,以及相关研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网络 企业网络 研究进展 生产者服务业 中国
原文传递
我国各省区生产性服务业效率测度——基于DEA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9
11
作者 吴晓云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2-77,共6页
文章选取除西藏外我国30个省区作为决策单位,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8年各省区生产性服务业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了测算,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总值主要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仍然是粗放式经营,存在大量资源浪费。结... 文章选取除西藏外我国30个省区作为决策单位,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008年各省区生产性服务业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进行了测算,发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总值主要依靠资源的大量投入,仍然是粗放式经营,存在大量资源浪费。结合各省区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总值比较,发现东部大部分省份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总值高,综合效率也相对较高;中西部大部分省份生产总值低,综合效率也相对较低。针对各省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文章给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服务业效率 DEA模型
原文传递
反向服务外包如何影响中国的就业结构——以中国作为发包国的视角分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孟雪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95,共14页
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以及2004-2009年行业数据,定量分析了反向服务外包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一方面,反向服务外包通过影响劳动需求,降低就业总人数;另一方面,从就业结构来看,反向服务外包将增加一个... 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数据以及2004-2009年行业数据,定量分析了反向服务外包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本文的结论是:一方面,反向服务外包通过影响劳动需求,降低就业总人数;另一方面,从就业结构来看,反向服务外包将增加一个部门密集从事活动的劳动需求,例如,对于熟练劳动力密集的部门来说,反向服务外包将增加该部门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这一结论与Feen-stra和Hanson(1996)理论模型的结论一致,但作用机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服务业 反向服务外包 就业结构 熟练劳动力
原文传递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发展行业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唐晓华 张欣钰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93,共11页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本文首次尝试运用灰色网格关联度模型测算中国2003—2013年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两产业在时间演化趋势上总体呈现M型的波动形态,两者的关联度存在阶段性变化,整体关联度不高,各细... 基于产业关联视角,本文首次尝试运用灰色网格关联度模型测算中国2003—2013年制造业不同子行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联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两产业在时间演化趋势上总体呈现M型的波动形态,两者的关联度存在阶段性变化,整体关联度不高,各细分子行业间内部关联发展存在差异性。鉴于此,应积极调整和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结构,提高两行业关联度,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积极互动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关联度 灰色网格关联
下载PDF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种群的共生——基于Logistic生长方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徐学军 唐强荣 樊奇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2-159,共8页
本文从生态学种群Logistic生长方程的视角,假设共生作用和环境作用对种群环境容量存在非线性影响,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种群共生模型,探索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种群共生的特征与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在于... 本文从生态学种群Logistic生长方程的视角,假设共生作用和环境作用对种群环境容量存在非线性影响,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种群共生模型,探索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种群共生的特征与规律。研究发现: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增加制度供给,而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突破资源、能源、环保和产品市场的硬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共生
原文传递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信息通信技术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3
15
作者 李晓阳 代柳阳 +1 位作者 牟士群 鄢晓凤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96,共14页
随着全球范围内碳排放的激增以及生态压力的持续增加,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已是各国共识。本文将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可能存在的知识、技术环境等效应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运用SBM-GML模型测算中国省际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用以反映制造业... 随着全球范围内碳排放的激增以及生态压力的持续增加,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已是各国共识。本文将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可能存在的知识、技术环境等效应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运用SBM-GML模型测算中国省际制造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用以反映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状况,在探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影响的同时,以信息通信技术为调节变量,考察信息通信技术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多样化集聚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且信息通信技术在两种集聚模式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中起正向调节作用。从产业层级来看,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的抑制作用比中低端要小,多样化集聚的促进作用比中低端要大。信息通信技术对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调节作用较高端的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集聚 信息通信技术 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
下载PDF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融合程度测算及其决定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孙正 杨素 刘瑾瑜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1-39,共9页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融合有利于加快制造业升级,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分类新标准(2015),运用灰色GM(1,N)模型,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融合程度进行测算,并对其决定因素进行计量检验.研...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融合有利于加快制造业升级,推动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分类新标准(2015),运用灰色GM(1,N)模型,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融合程度进行测算,并对其决定因素进行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创新能力与环境规制显著地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融合,交易成本与税收竞争对二者的协同融合具有抑制效应.环境规制主要通过制造业集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融合,而产业创新能力能够通过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两个层面的集聚影响二者的协同融合.产业创新能力与环境规制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融合的影响周期比较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效果在减弱,税收竞争与交易成本影响效应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最后对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融合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同融合 产业集聚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为例 被引量:23
17
作者 彭芳梅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8-47,共10页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1—2018年的时空面板数据,应用耦联评价法与DEA-Malmquist法测算大湾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指标,绘制产业融合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与拟合图,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1—2018年的时空面板数据,应用耦联评价法与DEA-Malmquist法测算大湾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水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指标,绘制产业融合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化与拟合图,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融合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关联关系,耦联度表现为负向关联,耦联协调度表现为正向关联。应用地理探测器中的因子探测器分析,初步定量确立大湾区产业融合是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驱动因素。最后,利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大湾区产业融合驱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经济效应以及具体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产业融合耦联度表现为负向影响,且存在负向空间滞后作用,耦联协调度表现为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最后提出三点建议:建立梯度式产业融合发展层级体系、重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分解指标的周期性特征、倡导产业深度协调发展与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粤港澳大湾区 DEA-MALMQUIST 地理探测器
原文传递
论生产服务业的若干理论问题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吕拉昌 阎小培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4-57,共4页
基于国外生产服务业的研究综述,探讨生产服务业发展的3个理论问题,包括生产服务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服务业的外部化以及生产服务业的区位。指出加强生产服务业的理论研究、拓展我国的生产服务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经济基础理论 生产服务业外向化 生产服务业区位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孔令夷 邢宁宁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2-48,共7页
评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产业互动理论,梳理陕西两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关联程度进行投入产出比较实证分析。发现陕西两产业互动程度较弱,细分产业之间的互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互动水平较高;... 评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两产业互动理论,梳理陕西两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关联程度进行投入产出比较实证分析。发现陕西两产业互动程度较弱,细分产业之间的互动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金融业互动水平较高;房地产、科研技术服务互动程度较弱;科研和技术服务的影响力系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互动关系 产业发展
原文传递
探索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之路——中国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与重点模式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何骏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第4期56-61,共6页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具有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征与动因,因此近年来全球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据此,我国面临着加快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紧迫任务。基于此,文章在分析生产...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具有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征与动因,因此近年来全球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据此,我国面临着加快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紧迫任务。基于此,文章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源起与特征的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创新系统和重点模式,旨在为我国加快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明确推动力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创新系统 重点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