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谷颗粒物料堆积角模拟预测方法 被引量:85
1
作者 贾富国 韩燕龙 +4 位作者 刘扬 曹银平 史宇菲 姚丽娜 王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4-260,共7页
为了准确预测颗粒物料的堆积角,研究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堆积状态的颗粒物料进行模拟预测。以稻谷颗粒物料为例,应用离散元法和MATLAB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模拟了稻谷在无底圆筒中落料堆积现象,并对堆积图像轮廓采取线性拟合,在非试验条件... 为了准确预测颗粒物料的堆积角,研究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堆积状态的颗粒物料进行模拟预测。以稻谷颗粒物料为例,应用离散元法和MATLAB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模拟了稻谷在无底圆筒中落料堆积现象,并对堆积图像轮廓采取线性拟合,在非试验条件下预测出稻谷堆积角,预测堆积角为22.66°±0.49°,与实际堆积试验比较,试验堆积角为22.62°±0.33°,误差为0.18%。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合图像特征提取的方法对稻谷颗粒物料堆积角的测量有较好的适用性,能实现对已知物理及力学参数的椭球形颗粒物料堆积角的预测,研究的结果可为农业散体非规则形籽粒堆积角的数值测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数值方法 模型 颗粒物料 堆积角 离散元 预测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3网络的齿轮缺陷检测 被引量:31
2
作者 张广世 葛广英 +1 位作者 朱荣华 孙群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45-153,共9页
为解决工业制造中齿轮缺陷检测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3网络的缺陷检测方法.首先构建齿轮缺陷图像数据集,包括图像采集与扩充和缺陷标注;其次采用密集连接网络(DenseNet)结构代替原有的网络结构,提高特征提取能力;最后增加网... 为解决工业制造中齿轮缺陷检测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3网络的缺陷检测方法.首先构建齿轮缺陷图像数据集,包括图像采集与扩充和缺陷标注;其次采用密集连接网络(DenseNet)结构代替原有的网络结构,提高特征提取能力;最后增加网络预测尺度,提高对于小尺寸缺陷的检测能力.利用齿轮缺陷图像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发现所提方法的平均精确率均值比YOLOv3网络提高了3.87%,对齿轮缺失部分的精确率提高了5.7%.与YOLOv3网络相比,所提方法在齿轮缺陷检测上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缺陷检测 特征提取 预测尺度 平均精确率
原文传递
适宜宰后成熟时间提高牦牛肉品质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丽 王莉 +4 位作者 周玉春 孙宝忠 余群力 姬秋梅 郭兆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25-331,共7页
为了研究宰后成熟时间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采集牦牛背最长肌,真空包装后进行成熟排酸,成熟期间取样测定pH值、剪切力、持水能力、色度,并通过标准化和动力学模型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除了黄色度b*以外,其余品质... 为了研究宰后成熟时间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采集牦牛背最长肌,真空包装后进行成熟排酸,成熟期间取样测定pH值、剪切力、持水能力、色度,并通过标准化和动力学模型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现,除了黄色度b*以外,其余品质指标均在21d的成熟过程中有显著变化(P〈0.05)。相比于7 d成熟,延长至21 d的长时间成熟可将牦牛肉剪切力显著地降低47%(P〈0.05),并将蒸煮损失和红色度a*分别显著地提高28%和32%(P〈0.05)。通过对比线性函数、指数函数、二次函数对牦牛肉品质变化的预测效果,结果发现二次函数预测模型与牦牛肉宰后品质变化具有相对最好的拟合度(决定系数R2范围为0.90~0.98),其中pH值、剪切力、加压损失、亮度L*值随时间的变化函数呈现出凸函数特征,而蒸煮损失和a*值则呈现出凹函数特征。结果表明,相比于牛肉品质宰后预测中常用的线性函数和指数函数而言,二次函数更适用于牦牛肉品质变化的预测,而将牦牛肉宰后成熟时间延长至21 d可有效降低牦牛肉剪切力。研究可为牦牛肉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控制 加工 牦牛肉 品质变化 成熟时间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利用地震分频处理技术预测河流相储层——基于精细储层预测调整海上高含水油田开发方案实例 被引量:25
4
作者 胡光义 王加瑞 武士尧 《中国海上油气(工程)》 2005年第4期237-241,共5页
CR油田是经历了33年生产历史的海上老油田,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采出程度超过40%。对该油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剩余潜力,对海上同类油田开发有借鉴意义。CR油田主力油层段是河流相沉积,且砂岩厚度远小于地震分辨能力,因此采用分频处... CR油田是经历了33年生产历史的海上老油田,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采出程度超过40%。对该油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其剩余潜力,对海上同类油田开发有借鉴意义。CR油田主力油层段是河流相沉积,且砂岩厚度远小于地震分辨能力,因此采用分频处理技术研究储层分布特征。该技术采用高次连续的边部衰减函数来拟合地震离散数据,解决了短时窗频谱分析的关键问题,在保证灵敏度的同时,成功避免了吉布斯效应。处理结果清晰显示出了河道砂岩体的走向和相互关系;同时结合岩心分析结果进行了储层沉积微相研究。将这些成果用于精细储层地质建模并结合生产历史拟合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在剩余油分布预测和增产措施优化分析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精细储层预测对于海上老油田开发方案调整非常重要,关键是预测目标要明确,对储层目标体特征的认识要清楚,技术方法选择要得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水油田 剩余潜力 地震分辨率 分频处理 储层预测 开发方案调整 油田开发 特高含水期 技术预测 方案调整
下载PDF
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5
5
作者 周桂平 罗桓桓 +2 位作者 葛维春 秦岭 张立颖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 2018年第4期59-63,共5页
文章利用D5000系统平台优势、责任区机制,结合其他相关应用,完成在线监测应用的系统架构、软件体系结构及相关主要功能设计,实现了对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采集的数据的综合分析,通过获得反映设备状态的特征参量,诊断设备故障,分析判断设... 文章利用D5000系统平台优势、责任区机制,结合其他相关应用,完成在线监测应用的系统架构、软件体系结构及相关主要功能设计,实现了对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采集的数据的综合分析,通过获得反映设备状态的特征参量,诊断设备故障,分析判断设备的运行状态,填补了国内输变电设备状态在线监测应用对设备电气量和状态数据统一处理、分析、判断的技术空白,形成了从设备状态出发,借鉴设备状态运行的历史,基于多维度数据分析、故障预测的主动维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监测 调度系统 数据处理 实时告警 故障预测
下载PDF
加工番茄幼苗期耐盐生理指标筛选及耐盐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24
6
作者 彭玉梅 石国亮 崔辉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66,共6页
以7个加工番茄材料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人工模拟盐胁迫,对13项指标的耐盐系数进行主成份分析、相关分析、隶属函数法和逐步回归分析,对幼苗期加工番茄耐盐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根据耐盐综合评价值(D)得出材料耐盐性排序:KT-55... 以7个加工番茄材料为试材,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人工模拟盐胁迫,对13项指标的耐盐系数进行主成份分析、相关分析、隶属函数法和逐步回归分析,对幼苗期加工番茄耐盐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根据耐盐综合评价值(D)得出材料耐盐性排序:KT-55>KT-25>KT-63>KT-16>KT-40>KT-18>KT-70,筛选出根干重、丙二醛、过氧化物酶3个加工番茄幼苗期耐盐性评价指标;7个材料的耐盐预测最优方程:D=-0.129+0.004X1+0.002X2-0.001X3,其中X1、X2、X3分别代表根干重、丙二醛、过氧化物酶为指标的耐盐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NACL胁迫 耐盐性 综合评价 预测
下载PDF
基于区域预测的LiDAR点云数据形态学滤波算法 被引量:24
7
作者 苗启广 郭雪 +1 位作者 宋建锋 宣贺君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7,共7页
点云数据滤波是机载激光雷达(Li DAR)数据处理研究中很重要的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预测的Li DAR点云数据形态学滤波算法,该算法由点云数据建立规则格网、去除粗差点,对实验区域进行分块,然后使用各个分块区域的高程标准差预测... 点云数据滤波是机载激光雷达(Li DAR)数据处理研究中很重要的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预测的Li DAR点云数据形态学滤波算法,该算法由点云数据建立规则格网、去除粗差点,对实验区域进行分块,然后使用各个分块区域的高程标准差预测地形坡度参数s从而进行渐进式形态学滤波,最终确定地面点。文中算法优点在于可以根据区域地形起伏情况自适应地得到阈值进行滤波。使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提供的测试数据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去除地物点和保留地面点,并且能有效降低总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激光雷达数据 数学形态学滤波 区域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卫星云图特征区域定位的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22
8
作者 司志远 杨明 +1 位作者 于一潇 丁婷婷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14-1223,共10页
卫星可见光云图中的信息可以用来量化云的运动以及厚薄情况,已逐步被应用于光伏功率预测领域。为应对卫星云图处理过程中公式参数的选择大多基于人工经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经验参数的通用选择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卫星云图... 卫星可见光云图中的信息可以用来量化云的运动以及厚薄情况,已逐步被应用于光伏功率预测领域。为应对卫星云图处理过程中公式参数的选择大多基于人工经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经验参数的通用选择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卫星云图特征区域定位的超短期光伏功率预测模型,以在云图中精准地实现对遮挡太阳光线的云区域的定位。首先,通过对卫星可见光云图进行标准化处理及去底化处理,去除了可见光云图的日内差异性特征;其次,基于云图区域定位算法,在云图中实时定位云遮挡区域,并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获取云遮挡影响特征;最后,融合云遮挡特征与其他影响因素,建立其与光伏功率的映射关系以实现预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可有效解决云图的日内差异性问题并实现云图特征区域的精准定位,且模型展示出了较好的预测性能。论文研究可为基于云图的光伏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云图 图像处理 太阳位置 区域定位 光伏预测 深度学习
下载PDF
东昆仑—阿尔金地区遥感地质解译与成矿预测 被引量:21
9
作者 张微 杨金中 +5 位作者 方洪宾 余江宽 陈微 孙卫东 于浩 常玲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88-294,共7页
通过提取遥感找矿地质异常信息,从宏观和多角度预测矿床存在的有利区域。以东昆仑—阿尔金地区为例,通过运用影像纠正、假彩色合成与彩色空间变换、图像增强处理(比值、主成分分析等)、掩膜处理、数据融合以及遥感异常信息多层次筛选技... 通过提取遥感找矿地质异常信息,从宏观和多角度预测矿床存在的有利区域。以东昆仑—阿尔金地区为例,通过运用影像纠正、假彩色合成与彩色空间变换、图像增强处理(比值、主成分分析等)、掩膜处理、数据融合以及遥感异常信息多层次筛选技术、影像镶嵌、地质信息综合分析等方法,提取与成(控)矿作用相关的蚀变异常信息和构造信息,确定了基于蚀变异常与线环构造信息的典型矿物遥感找矿模型,并结合多源信息对东昆仑—阿尔金地区进行了成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解译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遥感找矿模型 遥感成矿预测 东昆仑—阿尔金
下载PDF
提高Mean-shift跟踪算法性能的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汪沁 江淑红 +1 位作者 张建秋 胡波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5-90,共6页
针对Mean-shift跟踪算法,在目标色彩特征不突出,或受到光照、阴影等影响,或有干扰物体靠近目标时,很容易发生跟踪错误等问题,采用色彩融合模版和位置预测来提高Mean-shift跟踪算法的性能.在对图像的RGB三色进行简单的线性融合的基础上,... 针对Mean-shift跟踪算法,在目标色彩特征不突出,或受到光照、阴影等影响,或有干扰物体靠近目标时,很容易发生跟踪错误等问题,采用色彩融合模版和位置预测来提高Mean-shift跟踪算法的性能.在对图像的RGB三色进行简单的线性融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前景和背景直方图的相似度函数去选取目标特征最突出的融合图像的算法,并据此建立3个目标模版.对目标的位置先进行卡尔曼预测,再用Mean-shift算法对3个模板分别进行跟踪,最后融合跟踪结果.实验结果证明,提出的方法能在复杂背景下跟踪目标,并能更好地应付阴影、光线等变化.此外,它能有效地避免相似物体靠近目标或者和目标交错引起的跟踪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目标跟踪 MEAN-SHIFT跟踪算法 色彩融合特征 位置预测 卡尔曼滤波
原文传递
基于海面可见光图像的海界线快速检测 被引量:17
11
作者 曾文静 万磊 +1 位作者 张铁栋 徐玉如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9,共8页
针对海面运动载体的可见光序列图像,紧密结合海面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天背景和海岸背景的海界线检测方法。根据量化子图像的区域复杂度以及单元区域上下邻域的灰度差异,来判断海界线区域是否存在,若存在则预测海界线区域的位... 针对海面运动载体的可见光序列图像,紧密结合海面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天背景和海岸背景的海界线检测方法。根据量化子图像的区域复杂度以及单元区域上下邻域的灰度差异,来判断海界线区域是否存在,若存在则预测海界线区域的位置,若不存在则放弃后续处理。由于海界线是自然视野中最长的连续性最好的直线,所以先利用周围纹理抑制的改进Canny算子提取轮廓边缘,然后对Hough变换进行投票加权,精细检测水平或倾斜的海界线。实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定位海界线区域,并得出既包含有效信息又大幅缩减了无意义信息的二值图像,可在轮廓边缘中准确找到海界线,具有很好的稳健性和实时性,可以应用于需要精确的海界线信息的工程任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海界线检测 区域预测 周围纹理抑制 投票加权
原文传递
基于BP神经网络的TC11钛合金工艺-性能模型预测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孙宇 曾卫东 +3 位作者 赵永庆 邵一涛 韩远飞 马雄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51-1955,共5页
材料工艺与性能的关系具有复杂、非线性交互等特点。本文根据TC11钛合金力学性能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大量的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的输入包括锻造温度、锻后冷却方式等热加工工艺参数;输出为常用的力学... 材料工艺与性能的关系具有复杂、非线性交互等特点。本文根据TC11钛合金力学性能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大量的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的输入包括锻造温度、锻后冷却方式等热加工工艺参数;输出为常用的力学性能指标,即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运用该模型对TC11钛合金力学性能进行了预测,并通过试验数据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可靠性验证。同时,运用已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对TC11钛合金工艺参数与力学性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力学性能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外推能力,并且可以很好地反映出该合金的工艺-性能之间的复杂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11钛合金 工艺 性能 BP神经网络 预测
原文传递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企业管理系统设计 被引量:17
13
作者 梁艳华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8-161,共4页
传统在网络环境下构建的企业管理系统,对企业管理中的大数据分析效果差,无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设计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企业管理系统,采用管理应用创新模块,通过多屏互动等方式实现企业智能管理应用创新,利用大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 传统在网络环境下构建的企业管理系统,对企业管理中的大数据分析效果差,无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设计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企业管理系统,采用管理应用创新模块,通过多屏互动等方式实现企业智能管理应用创新,利用大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等处理。系统软件采用三层式架构设计数据整理流程,消除关联信息;通过数据清洗过程排除冗余信息;采用基于大数据行为模型的故障预测方法分析时间序列,实现系统故障预判。实验结果表明,系统测试的预期结果与实际结果一致,系统最高吞吐量为290 000 Mb/s、平均响应时间为3.5 s,说明所设计系统可实现高效率的智能企业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智能管理 企业管理系统 数据处理 故障预测 冗余信息
下载PDF
基于MIC与BiGRU的水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 被引量:16
14
作者 毕扬 郑波 +3 位作者 张亚武 朱溪 江亚兰 李超顺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12-621,632,共11页
为提高水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的准确率,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与双边门控循环神经网络(BiGRU)的水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模型。首先,预处理阶段采用小波系数阈值去噪(WTD)方法对历史振动信号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以消除强背景... 为提高水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的准确率,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信息系数(MIC)与双边门控循环神经网络(BiGRU)的水电机组振动趋势预测模型。首先,预处理阶段采用小波系数阈值去噪(WTD)方法对历史振动信号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以消除强背景噪声的干扰,并将振动信号划分为多个训练样本以改善算法的鲁棒性;其次考虑水力、电气与机械不平衡力因素的影响,基于MIC对与振动信号关联性强的状态参数进行特征选择作为模型的参考输入;再采用BiGRU网络建立振动信号预测模型,进行超前多步的振动信号趋势预测;最后利用训练好的模型对在线获取的振动数据进行实时预测。为评估模型的预测性能,本研究采集某抽水蓄能水电站的振动监测数据进行多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泛化能力,适用于水电机组振动的趋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信息系数法 BiGRU 小波阈值去噪 信号处理 特征选择 趋势预测
下载PDF
高分辨率资料处理 被引量:12
15
作者 彭波 郭树祥 赵晨曦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6期415-421,共7页
对地震资料进行提高分辨率处理,需要对影响资料分辨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因素,例如地震子波的主频与频带宽度时间空间的采样率、资料信噪比、子波的形状以及大地对地震子波的吸收作用。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采用综合有... 对地震资料进行提高分辨率处理,需要对影响资料分辨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因素,例如地震子波的主频与频带宽度时间空间的采样率、资料信噪比、子波的形状以及大地对地震子波的吸收作用。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主要包括:采用综合有效的噪音衰减方法提高资料信噪比,拓宽资料有效频带宽度,采用小的时间采样处理,使用零相位子波反褶积,进行一致性能量补偿,用分频剩余静校正法作剩余时差校正,精准的速度分析,叠后进行高频补偿处理拓宽资料频带宽度。采用这些方法处理的资料分辨率得到较好的提高,对地质成像及储层预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子波 资料处理 剩余静校正 高分辨率 反褶积 地震资料 速度分析 针对性 主要因素 时差
下载PDF
对风电功率预测系统中预测精度的讨论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杨桂兴 常喜强 +1 位作者 王维庆 姚秀萍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1年第1期67-71,共5页
为了合理地利用风电,提高电力系统经济性,需要对风电场输出功率进行预测。针对目前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测系统中预测结果缺乏足够精度的原因展开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预测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基础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结合并... 为了合理地利用风电,提高电力系统经济性,需要对风电场输出功率进行预测。针对目前风电场输出功率预测系统中预测结果缺乏足够精度的原因展开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对预测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基础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结合并网型风电场给预测系统带来的预测精度不准确的原因展开讨论,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阐述了对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还需要进一步做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功率预测 预测模型 数据处理 运行方式 预测精度
下载PDF
中国流动重力监测与地震预测 被引量:14
17
作者 祝意青 刘芳 +2 位作者 张国庆 赵云峰 隗寿春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0-829,共10页
主要介绍中国大陆流动重力监测网布局、重力测量数据处理及重力前兆信息提取方法、流动重力监测结果所反映的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及所揭示的构造活动特征。在大量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研究重力异常变化与地震孕育发生关系,探索地震预测... 主要介绍中国大陆流动重力监测网布局、重力测量数据处理及重力前兆信息提取方法、流动重力监测结果所反映的区域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及所揭示的构造活动特征。在大量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研究重力异常变化与地震孕育发生关系,探索地震预测的研究思路、途径和方法,并积极利用重力观测资料进行地震中期危险性预测研究,及时将研究成果用于震情会商及年度地震趋势预测,为强震预测和年度危险区划定提供了重力学前兆依据。指出了流动重力监测中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利用时变重力监测资料推进地震预测研究的设想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重力 数据处理 重力变化 构造活动 地震预测
原文传递
室内场景下弱纹理物体三维重建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庆鹏 曹宇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89-195,共7页
针对室内小场景下图像采集位置受限、弱纹理物体重建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只需用手机采集图像的三维重建算法。首先,用一种主动选择式图像匹配策略减少原始运动恢复结构算法中图像两两匹配的次数。然后,将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 针对室内小场景下图像采集位置受限、弱纹理物体重建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只需用手机采集图像的三维重建算法。首先,用一种主动选择式图像匹配策略减少原始运动恢复结构算法中图像两两匹配的次数。然后,将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算法改进为Harris-SIFT算法,以提升算法的实时性;通过全卷积神经网络获得预测深度并与多视图立体匹配算法进行融合,以获得更多的稠密点云。最后,用泊松表面重建算法完成物体的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不仅能有效恢复室内场景下的物体细节特征,对弱纹理物体表面的重建效果也较好。相比原始算法,本算法所用的时间减少了2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三维重建 图像匹配 运动恢复结构 深度预测
原文传递
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与川滇强震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放 程万正 +1 位作者 张永久 但尚铭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5-69,共5页
为了使卫星空间监测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报的应用研究由理论性、实验性阶段进入实用性阶段 ,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按照地震前兆资料常规处理的格式和要求 ,对收集的部分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处理过程中使用了包含数据格式... 为了使卫星空间监测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报的应用研究由理论性、实验性阶段进入实用性阶段 ,进行了探索和尝试。按照地震前兆资料常规处理的格式和要求 ,对收集的部分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处理过程中使用了包含数据格式转换、数据预处理、异常挑选等内容的计算机工作软件。在此基础上 ,根据卫星遥感数据资料所具有的二维均匀分布的特性 ,应用平面和立体的数据图像处理软件 ,对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观测资料的异常场信息进行了研究。同时 ,开发出了使用卫星遥感热红外辐射观测资料的数据接口软件。卫星空间监测技术的应用将给地震监测预报带来全新的思维方式及更加快捷实用的数据采集、传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地震预报 卫星遥感 热红外辐射 异常场信息 气象卫星资料
下载PDF
Processing Modflow模型在预测地面沉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阚京梁 罗立红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7-31,共5页
研究目的:针对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区域地面沉降对线性工程的影响问题,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采用地下水三维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计算软件—Processing Modflow,选择沿线地面沉降较严重区段,建立区域地下水流场与地面沉降的耦合模型,运用... 研究目的:针对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区域地面沉降对线性工程的影响问题,以京津城际铁路为例,采用地下水三维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模型计算软件—Processing Modflow,选择沿线地面沉降较严重区段,建立区域地下水流场与地面沉降的耦合模型,运用参数修正后的模型,进行地面沉降预测。研究结论:利用实测地面沉降值对模型进行验证,沉降中心位置及沉降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设计不同的地下水开采方案,利用模型预测地面沉降,结果表明:合理压采地下水可以降低地面沉降量及沉降坡度,减缓地面沉降的不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cessing MODFLOW 区域地面沉降 线性工程 耦合模型 沉降预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