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1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草中新发现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4
1
作者 李葆林 麻景梅 +2 位作者 田宇柔 张铁军 牛丽颖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38-2448,共11页
甘草为临床常用配伍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甘草化学成分多样,至今已发现黄酮、三萜、香豆素、二苯乙烯等化合物共400余种。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甘草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神经保护、肝脏保护等药理作用。... 甘草为临床常用配伍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甘草化学成分多样,至今已发现黄酮、三萜、香豆素、二苯乙烯等化合物共400余种。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甘草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神经保护、肝脏保护等药理作用。对甘草中新发现的化学成分、人工合成化学成分、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及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甘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化学成分 炮制 作用机制 抗肿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原文传递
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统计分析 被引量:81
2
作者 韩晓刚 黄廷林 《水资源保护》 CAS 2010年第1期84-86,90,共4页
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分类及特征进行了介绍。通过对2003—2008年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统计分析发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且发生频率不断提高,危害不断扩大,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的违规排... 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分类及特征进行了介绍。通过对2003—2008年我国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统计分析发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已成为我国主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且发生频率不断提高,危害不断扩大,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的违规排放是污染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污染事件中常见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和油类等主要污染物,提出了强化常规水处理工艺、投加药剂和采取吸附法等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法;最后就应急标准、应急监测、水源地的环境风险评价等我国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处理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 应急处理 应急机制 统计分析
下载PDF
考虑政府引导激励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决策模型研究 被引量:62
3
作者 余福茂 钟永光 沈祖志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1-137,共7页
本文主要讨论政府引导激励下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决策模型。结合实践情况把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归纳为四种模式,建立了相应模式下考虑回收补贴激励的决策模型,并讨论了其最优参数。研究表明:四种模式下的电子电器产品最优零售价及市场... 本文主要讨论政府引导激励下的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决策模型。结合实践情况把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归纳为四种模式,建立了相应模式下考虑回收补贴激励的决策模型,并讨论了其最优参数。研究表明:四种模式下的电子电器产品最优零售价及市场需求量均相等;当补贴额度不变时,生产商回收理模式下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率以及各主体收益与补贴对象无关;若赋予生产商一定的回收责任,则经销商回收和第三方回收模式下的回收率均高于生产商回收模式。数值分析表明,理论上并不存在绝对占优的电子废弃物回收模式,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下的专业处理企业回收模式可达到较高的回收率,建议从制度、对象和过程等角度完善对相关回收主体的引导激励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回收处理 政府补贴 激励机制
原文传递
有毒乌头类中药炮制与配伍减毒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4
作者 魏旭雅 邱子栋 +3 位作者 陈金龙 孙瑞琦 黄璐琦 赖长江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3695-3704,共10页
以川乌、草乌、附子等为代表的乌头类中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是一类兼具强毒性与优药效的"毒效双性"中药,具有显著的回阳救逆、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等功效,备受历代医家推崇。但是,乌头碱中毒案例屡见不鲜,如果使用不当... 以川乌、草乌、附子等为代表的乌头类中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是一类兼具强毒性与优药效的"毒效双性"中药,具有显著的回阳救逆、祛风除湿、消炎止痛等功效,备受历代医家推崇。但是,乌头碱中毒案例屡见不鲜,如果使用不当,极易超出其狭窄的治疗窗,进而引发恶性的心脏、神经等毒性,严重危及生理健康与生命安全。故在临床上,往往采用乌头类中药的炮制品或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在保留其良好药效的同时有效降低毒性,保证用药安全。合适的炮制方法和配伍原则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各种毒性、减少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的发生,还可显著增加乌头类中药的适应症、拓宽其使用范围,为乌头类中药的二次开发利用提供有利保障。该文综述了古代和现代乌头类中药的炮制方法及工艺、常见配伍组方原则及其减毒机制,发现主要包括物理减毒和化学减毒两类方法,其中水解减毒、"离子对"减毒和皂化减毒是其主要方式。该文揭示的减毒机制有望指导乌头类中药现代炮制工艺开发和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乌 附子 草乌 炮制 配伍 减毒 机制
原文传递
半夏炮制解毒机制的研究I 被引量:44
5
作者 吴皓 钟凌云 +1 位作者 李伟 叶定江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402-1406,共5页
目的:阐明半夏炮制时采用8%明矾水或pH>12碱水炮制的解毒机制。方法:以药典规定的明矾浓度和碱液浓度浸泡生半夏,并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观察、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草酸钙含量、家兔眼刺激性实验等。结果:生半夏经过药典规定的8%明矾水... 目的:阐明半夏炮制时采用8%明矾水或pH>12碱水炮制的解毒机制。方法:以药典规定的明矾浓度和碱液浓度浸泡生半夏,并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观察、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草酸钙含量、家兔眼刺激性实验等。结果:生半夏经过药典规定的8%明矾水浸泡或以10%的Na2CO3浸泡后,刺激性成分草酸钙针晶被锈蚀溶解,不溶性草酸钙含量从1%以上急剧下降到0.5%以下,半夏的刺激性也随之下降;半夏炮制后草酸钙含量降低到0.5%以下几乎不引起刺激性。结论:8%明矾水或pH>12以上的碱水炮制可以使生半夏药材中具有强刺激性成分草酸钙针晶的针形晶体破坏,含量降低,刺激性毒性降低;茜草、山药等无刺激性药材中草酸钙针晶的晶形、质地和含量与半夏具有非常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炮制机制 草酸钙针晶
下载PDF
炮制对半夏毒性成分影响及解毒机制研究报道分析 被引量:44
6
作者 袁海建 贾晓斌 +3 位作者 印文静 王卉 王红娟 李卫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4462-4468,共7页
半夏作为临床最常用的药材之一,不可忽视其毒性对临床使用的影响。而炮制作为有毒中药临床使用前常用的降毒、解毒手段,主要影响药材中的相关成分的量(增加或减少)。虽然目前对半夏药材中的毒性成分(主要指半夏生物碱类物质)还存在争议... 半夏作为临床最常用的药材之一,不可忽视其毒性对临床使用的影响。而炮制作为有毒中药临床使用前常用的降毒、解毒手段,主要影响药材中的相关成分的量(增加或减少)。虽然目前对半夏药材中的毒性成分(主要指半夏生物碱类物质)还存在争议,但更多的文献支持半夏中含有的草酸钙针晶、凝集素蛋白是其主要毒性成分,二者对半夏药材引起炎症作用和刺激性作用产生巨大影响。随着研究手段的深入、研究角度的拓展,有关炮制对半夏解毒机制的研究近年来也在不断的深入。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半夏解毒的机制与通过炮制可降低毒性成分的量、炮制中使用的相关辅料成分可抑制多种炎症介导因子等有密切关系。但也应注意某些炮制辅料如白矾可引起铝残留造成新毒性等问题,同时还应注意炮制工艺条件、药材产地与其他药材合用等对半夏毒性的影响。该文旨在通过对半夏药材毒性成分和不同解毒方式、机制相关文献的整理、归纳、分析,提供相关文献数据支撑,为进一步开展半夏毒性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 半夏 毒性成分 解毒机制
原文传递
半夏的毒性物质基础及其炮制解毒机制 被引量:41
7
作者 靳晓琪 黄传奇 张耕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17-1720,共4页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其主要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虽然大量经典方剂中都配伍半夏,但同时其强烈的刺激性毒性以及肝肾毒性、妊娠毒性、遗传毒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研究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研究半夏毒性的...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其主要功效为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虽然大量经典方剂中都配伍半夏,但同时其强烈的刺激性毒性以及肝肾毒性、妊娠毒性、遗传毒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研究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研究半夏毒性的物质基础及毒性作用机理,并以刺激性毒性为基础,分别研究了汤洗、矾制及姜制对半夏毒性的影响及其减毒机制。研究发现半夏刺激性毒性的物质基础主要为草酸钙针晶及凝集素蛋白,白矾可与半夏草酸钙针晶发生反应从而降低半夏的刺激性毒性,生姜起协同作用以减少炎症的发生,而其余毒性的研究则没有定论。该研究对半夏的毒性物质基础及其炮制解毒机理的研究作一概述,为半夏毒性物质基础及炮制解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毒性 炮制解毒 综述
原文传递
基于扩张卷积注意力神经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 被引量:40
8
作者 张祥东 王腾军 +1 位作者 朱劭俊 杨耘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53,共11页
为了解决训练样本有限情况下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扩张卷积与注意力机制的三维-二维串联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首先,该模型以串联的三维-二维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基础结构,利用三维卷积同时提取高光谱图像的空谱特征,并... 为了解决训练样本有限情况下高光谱图像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结合扩张卷积与注意力机制的三维-二维串联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首先,该模型以串联的三维-二维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基础结构,利用三维卷积同时提取高光谱图像的空谱特征,并采用二维卷积进一步提取高级空间语义信息;然后,通过引入扩张卷积增大卷积核感受野,构建了多尺度特征提取结构,实现了多尺度特征的融合;最后,利用注意力机制使网络关注重要的空谱特征,并抑制噪声和冗余信息。在两个常用数据集上对本文算法和四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分类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取得了最准确的分类结果,有效提高了训练样本有限条件下的分类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高光谱图像分类 卷积神经网络 扩张卷积 注意力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残差块和注意力机制的细胞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39
9
作者 张文秀 朱振才 +2 位作者 张永合 王新宇 丁国鹏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70-77,共8页
针对相衬显微镜采集的细胞图像具有亮度不均衡且细胞与背景对比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以U-Net为基本框架,结合残差块和注意力机制的细胞分割模型。首先,利用具有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U-Net对细胞图像进行细胞初始分割;然后,在U-Net中引... 针对相衬显微镜采集的细胞图像具有亮度不均衡且细胞与背景对比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以U-Net为基本框架,结合残差块和注意力机制的细胞分割模型。首先,利用具有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的U-Net对细胞图像进行细胞初始分割;然后,在U-Net中引入残差块,以强化特征的传播能力,提取更多细胞细节信息;最后,利用注意力机制加重细胞区域的权重,降低亮度不均衡、对比度较低对模型的干扰。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所提模型在视觉效果和客观评价指标上均有较好的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细胞分割 U-Net 残差块 注意力机制
原文传递
抗菌纤维的发展及抗菌纺织品的应用 被引量:38
10
作者 刘伟时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11年第3期22-27,共6页
抗菌纤维对于防止病菌对人体健康的侵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抗菌纺织品已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为人们所重视。文章综述了抗菌纤维的研究进展,论述了抗菌纤维的分类、加工方法、抗菌剂种类及抗菌机理,介绍了抗菌纺织品的应用。
关键词 抗菌纤维 加工方法 抗菌剂 抗菌机理 应用
下载PDF
九蒸九晒黄精炮制工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1
作者 秦宇雯 张丽萍 +2 位作者 赵祺 鲍康德 姜程曦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5631-5637,共7页
九蒸九晒黄精始创于中国古代,发扬于近现代;其炮制工艺历经生用→单蒸→重蒸→九蒸九晒的演变,可达到降低毒性、增强疗效、改变归经、利于贮存、消灭病菌等目的。黄精经九蒸九晒炮制后化学成分和药性药效均发生显著变化,广泛应用于医药... 九蒸九晒黄精始创于中国古代,发扬于近现代;其炮制工艺历经生用→单蒸→重蒸→九蒸九晒的演变,可达到降低毒性、增强疗效、改变归经、利于贮存、消灭病菌等目的。黄精经九蒸九晒炮制后化学成分和药性药效均发生显著变化,广泛应用于医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从九蒸九晒黄精炮制工艺的历史沿革、炮制机制、成分变化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优化九蒸九晒黄精炮制工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建立九蒸九晒黄精的质量标准控制体系奠定基础,也为遵古炮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九蒸九晒 炮制工艺 历史沿革 炮制机制 应用开发
原文传递
关于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思考 被引量:36
12
作者 高飞 傅超美 +3 位作者 胡慧玲 王战国 毛茜 傅舒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52-355,共4页
通过对近几年有关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科研经验,总结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主流方法与思路。探讨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量与质的变化或比较中药炮制前后药效或毒性作用的变化(强与弱、改变)是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主流思路... 通过对近几年有关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科研经验,总结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主流方法与思路。探讨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量与质的变化或比较中药炮制前后药效或毒性作用的变化(强与弱、改变)是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主流思路,除此之外,还应当重视中药炮制前后全化学成分差异性、体内药动学差异性、炮制前后配伍差异性等方面的分析,多学科、多层次、全方位地构建中药炮制机制创新研究模式,才有利于挖掘中药炮制的现代科学内涵,丰富中药炮制理论,促进中药炮制学科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炮制 机制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U-Net视网膜血管图像分割算法 被引量:35
13
作者 李大湘 张振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8-66,共9页
针对视网膜图像中血管细小而导致其分割精度低等问题,通过在U-Net网络中引入Inception、空洞卷积与注意力机制等模块,提出一种改进U-Net视网膜血管图像的分割算法。首先,在编码阶段增加Inception模块,采用不同尺度的卷积核对图像进行特... 针对视网膜图像中血管细小而导致其分割精度低等问题,通过在U-Net网络中引入Inception、空洞卷积与注意力机制等模块,提出一种改进U-Net视网膜血管图像的分割算法。首先,在编码阶段增加Inception模块,采用不同尺度的卷积核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以获得其多尺度信息;然后,在U-Net网络的底部增加级联空洞卷积模块,以在不增加网络参数的情况下扩大卷积操作的感受野;最后,在解码阶段为反卷积操作设计了注意力机制,将注意力机制与跳跃连接方式相结合,聚焦目标特征,以解决权重分散等问题。基于标准图像集DRIVE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平均准确率、灵敏度与特异性较之U-Net算法分别提高1.15%,6.15%与0.67%,也优于其他传统分割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空洞卷积 注意力机制 视网膜血管 图像分割
原文传递
半夏毒性成分和炮制机理研究现状 被引量:33
14
作者 钟凌云 吴皓 +1 位作者 张琳 朱涛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2-74,共3页
对半夏的毒性成分研究和炮制机理现状作一概述。生半夏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多种黏膜的刺激性,这种刺激性是半夏炮制前后毒性比较的一个指标。而从生半夏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纯草酸钙针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作用,其不溶于水和各种有机溶剂,但... 对半夏的毒性成分研究和炮制机理现状作一概述。生半夏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多种黏膜的刺激性,这种刺激性是半夏炮制前后毒性比较的一个指标。而从生半夏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纯草酸钙针晶具有强烈的刺激性作用,其不溶于水和各种有机溶剂,但能够溶于酸、碱性溶液,炮制辅料白矾和石灰水则分别呈一定的酸、碱性,因此提出从草酸钙针晶被破坏的角度解释半夏炮制解毒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夏 毒性成分 炮制机理 综述
下载PDF
加工图在钛合金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5
作者 鲍如强 黄旭 +1 位作者 曹春晓 柯俊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7期26-29,共4页
简要介绍了加工图在钛合金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加工图的基本原理,分别以几种典型的α钛、近α钛合金、α+β钛合金及β钛合金为例介绍了钛合金加工图的特点和加工图在研究合金元素、微观组织对钛合金热加工特性影响方面的应用,总结了优... 简要介绍了加工图在钛合金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加工图的基本原理,分别以几种典型的α钛、近α钛合金、α+β钛合金及β钛合金为例介绍了钛合金加工图的特点和加工图在研究合金元素、微观组织对钛合金热加工特性影响方面的应用,总结了优化这几种合金加工工艺的条件,给出了钛合金加工图的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图 热加工 钛合金 微观组织 变形机制
下载PDF
基于YOLO-Mask算法的口罩佩戴检测方法 被引量:30
16
作者 曹城硕 袁杰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03-210,共8页
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通过口罩佩戴检测可以及时提醒人们正确佩戴口罩,从而降低公共场合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针对口罩佩戴检测任务中被遮挡目标和小目标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YOLO-Mask算法。该算法以YOLOv3为基础,在特征提取网络... 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通过口罩佩戴检测可以及时提醒人们正确佩戴口罩,从而降低公共场合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针对口罩佩戴检测任务中被遮挡目标和小目标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YOLO-Mask算法。该算法以YOLOv3为基础,在特征提取网络中引入注意力机制,以提升模型对显著特征的表达能力;然后使用特征金字塔和路径聚合策略进行特征融合,使细节特征信息得到增强,实现不同层次特征信息的充分利用;最后优化了损失函数。实验表明:对不同场景下的口罩佩戴目标进行检测,YOLO-Mask算法的平均精度均值达到93.33%,相比于原始YOLOv3算法提高7.62%;与其他主流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口罩佩戴检测 YOLO-Mask 注意力机制 特征融合 疫情防控
原文传递
新型Ti-6554钛合金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被引量:27
17
作者 李鸿江 于洋 +2 位作者 宋晓云 叶文君 惠松骁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62-468,共7页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新型Ti-6Cr-5Mo-5V-4Al合金在740~950℃,应变速率0.01~10.0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通过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了合金在高温变形时的应力随温度及应变速率的变化规律,之后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实验机研究了新型Ti-6Cr-5Mo-5V-4Al合金在740~950℃,应变速率0.01~10.00 s^-1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通过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分析了合金在高温变形时的应力随温度及应变速率的变化规律,之后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合金的本构方程,最后绘制合金的热加工图并结合微观组织观察研究该合金的热变形机制。结果如下:合金的流变应力对温度和应变速率都十分敏感。在相同的应变速率下,随温度升高,流变应力降低;而在相同温度下,应变速率升高,流变应力也升高。计算得到合金的动态激活能Q为246.551 kJ·mol^-1。高温变形的本构方程为ε=4.51×1010[sinh(0.0058σ)]4.85272exp(-246551/RT)。根据热加工图可知,两相区变形时,合金在温度740~770℃、应变速率0.01~0.03 s^-1的区域内具有最高的功率耗散系数,达到44%,变形机制为动态回复;β单相区变形时,在温度780~890℃、应变速率0.01~0.03 s^-1的区域内具有较高的功率耗散系数,为40%,变形机制包括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合金的塑性失稳区主要在温度740~900℃、应变速率0.05~1.00 s^-1的区域内,失稳区内会发生局部塑性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554钛合金 加工图 变形机制 本构方程
原文传递
黄精炮制前后寡糖与单糖类成分含量变化与转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张艳雪 周巧 +4 位作者 张学兰 李慧芬 吴鹏 张智慧 王悦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8-322,共5页
目的:比较黄精不同炮制品中单糖(D-果糖、D-葡萄糖)和寡糖(D-蔗糖、棉子糖、蜜二糖、D-木糖)的含量,探讨其在炮制过程中的转化机制。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 HILIC-NH2(250 mm×4.6 mm,5μm)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漂移管温度... 目的:比较黄精不同炮制品中单糖(D-果糖、D-葡萄糖)和寡糖(D-蔗糖、棉子糖、蜜二糖、D-木糖)的含量,探讨其在炮制过程中的转化机制。方法:色谱柱为Ultimate HILIC-NH2(250 mm×4.6 mm,5μm)柱,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漂移管温度为100℃;载气流速为1.8 L/min;HPLC法测定生黄精、酒蒸黄精、炆黄精中6种糖类成分的含量。制备黄精酒蒸和炆制质变糖类成分(D-蔗糖、棉子糖、蜜二糖),模拟酒蒸品与炆制品,通过已知对照品定位,分析模拟炮制品的化学成分,探讨炮制过程中质变化合物转化机制。结果:黄精经酒蒸和炆制后,D-蔗糖、棉子糖、蜜二糖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D-果糖、D-葡萄糖、D-木糖含量明显增加;在D-蔗糖模拟炮制品中检出D-果糖和D-葡萄糖,在棉子糖模拟炮制品中检出D-果糖、D-葡萄糖、蜜二糖和半乳糖,在蜜二糖模拟炮制品中检出半乳糖和D-葡萄糖。结论:黄精经酒蒸和炆制后单糖和寡糖类成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寡糖类成分D-蔗糖、棉子糖、蜜二糖在炮制过程中均产生质变,水解为其对应的单糖和(或)双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 炮制 HPLC 糖类成分 转化机制
下载PDF
附子炮制机理及制品药效毒理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昌利 杨景亮 +1 位作者 雷建林 张军武 《现代中医药》 CAS 2009年第1期53-54,共2页
从附子的解毒机制、炮制方法、炮制机理、现代药理毒理学研究等方面,对附子的炮制方式进行了分析,为附子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附子 解毒机制 炮制机理
下载PDF
生、熟大黄饮片及其活性组分的泻涩双向调节作用分析 被引量:26
20
作者 扶垭东 张晶 +2 位作者 刘颖 李丽 肖永庆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132,共6页
目的:阐明生、熟大黄饮片及其活性组分的双向调节作用特征,为大黄饮片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蒸馏水,10 m L·kg^(-1)),生大黄组(1.62 g·kg^(-1)),熟大黄组(0.972 g·kg^(-1)),生大黄... 目的:阐明生、熟大黄饮片及其活性组分的双向调节作用特征,为大黄饮片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蒸馏水,10 m L·kg^(-1)),生大黄组(1.62 g·kg^(-1)),熟大黄组(0.972 g·kg^(-1)),生大黄蒽醌组(0.22 g·kg^(-1)),熟大黄蒽醌组(0.19 g·kg^(-1)),生大黄鞣质组(0.17 g·kg^(-1)),熟大黄鞣质组(0.027 g·kg^(-1)),每组分为3批,每批10只。各组按相应剂量连续灌胃给药7 d,每天记录各组小鼠的泻下指数(EI),并于给药第1,3,7天采取血清检测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和肾上腺素(EPI)的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生大黄组第3天的EI明显增加(P<0.05),熟大黄组在7 d的给药过程中EI较为稳定;生、熟大黄蒽醌组在给药第7天的EI明显降低(P<0.01);生大黄鞣质组第3天的EI明显增高(P<0.01),熟大黄鞣质组第7天的EI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组相比,给药第1天,生、熟大黄蒽醌、鞣质组的MTL,VIP,EPI水平均降低;给药第3天,熟大黄蒽醌组的MTL水平明显增高(P<0.05),熟大黄蒽醌组及生、熟大黄鞣质组的VIP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熟大黄蒽醌组的EPI水平明显增高(P<0.01);给药第7天,生、熟大黄鞣质组的MTL水平增加至空白组水平,生大黄蒽醌组的VIP水平明显增高(P<0.01),生、熟大黄蒽醌、鞣质组的EPI水平均进一步明显降低(P<0.01)。结论:大黄中结合蒽醌及可水解鞣质具有促进胃肠运动及泻下的作用,产生涩肠作用的是缩合鞣质经胃肠道消化分解产生的单体鞣质导致的,这可能大黄饮片双向调节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大黄 熟大黄 泻下指数 胃肠激素 双向调节作用 鞣质类 炮制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