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诠释 被引量:122
1
作者 张曙光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9-73,共5页
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各类信息加以即时、动态地解释,借以优化学习过程、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价值增值的活动。教学价值的内在性、生成性决定了过程性评价不但要揭示内在于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而且要生成学习过... 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各类信息加以即时、动态地解释,借以优化学习过程、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教学过程价值增值的活动。教学价值的内在性、生成性决定了过程性评价不但要揭示内在于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而且要生成学习过程的新价值。顺应教学活动的过程性特征,过程性评价在解释复杂学习过程的基础上,要即时地揭示当下学习情境与学生未来发展的关系,指引学生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过程性评价在复杂的教学情境中对学生知识建构与转知成智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分析,能够起到促进个体生命完满建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 价值哲学 过程哲学 生命哲学
下载PDF
论过程哲学 被引量:30
2
作者 李世雁 曲跃厚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28,共5页
过程哲学在国外被看作是一切新思想的来源,是后现代思想的组成部分。文章评述过程哲学产生发展的情况;分析了过程哲学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重新解读本体论的实在;它用规劝性的上帝、有感觉、有爱的上帝代替了刚性的上帝;它支持一... 过程哲学在国外被看作是一切新思想的来源,是后现代思想的组成部分。文章评述过程哲学产生发展的情况;分析了过程哲学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重新解读本体论的实在;它用规劝性的上帝、有感觉、有爱的上帝代替了刚性的上帝;它支持一种彻底的生态学世界观,即承认人类与自然之复杂的相互关系,因而承认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由此也支持了生态女权主义和“生态纪”学说。这对于解决当前的全球生态危机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哲学 相互依赖 生态女权主义 生态纪
原文传递
过程性课程评价论刍议 被引量:27
3
作者 谢翌 曾瑶 丁福军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4-64,共11页
课程评价是一个持续展开的、复杂的动态过程,需要将本体论和方法论统整起来进行观照。课程即儿童经验转化与建构的连续体,课程的过程属性决定了课程评价的过程品性。课程作为学习体验和经验的生成通道,是构成学习者个体成长的立体式、... 课程评价是一个持续展开的、复杂的动态过程,需要将本体论和方法论统整起来进行观照。课程即儿童经验转化与建构的连续体,课程的过程属性决定了课程评价的过程品性。课程作为学习体验和经验的生成通道,是构成学习者个体成长的立体式、开放性、个性化的“生命通道”。在学习体验取向的过程性课程评价论中,课程情境是学习体验的生产场域,课程的转化过程是学习经验转化与生成的过程。以课程体验为核心的“事件”作为载体,以“认知—情感”双维作为主要观照,以学习任务体验、学习活动体验、学习情境体验、学习结果体验为具体观测点,对个体的知识体系、情感世界、综合能力、智慧获得感、课程整体成效等进行全程性的评价,为过程性课程评价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基本理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评价 过程哲学 学习体验 过程性课程评价论
原文传递
当代课堂教学变革:一种过程哲学的审视 被引量:25
4
作者 魏善春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3-68,共6页
在"一元论"机械观影响下,课堂教学目标僵化,崇尚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规范意识的养成,需转变思维方式,以多元、有机整合、生成创造的过程哲学思想指导当代课堂教学实践。在价值引领层面推动课堂权力及重心的转移、课程内容的... 在"一元论"机械观影响下,课堂教学目标僵化,崇尚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规范意识的养成,需转变思维方式,以多元、有机整合、生成创造的过程哲学思想指导当代课堂教学实践。在价值引领层面推动课堂权力及重心的转移、课程内容的蜕变及课堂文化的重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唤醒学生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及关注学习的过程性为原则;在方法论层面以过程-关系思维反思当下课堂教学的"要素分析"物性观,进而转换教学模式、改变学习方式以及设计"课程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 教学变革 过程哲学
下载PDF
学习评价的过程性阐释 被引量:24
5
作者 魏善春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8-75,共8页
近年来关于评价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在实践领域中仍存在实体思维视域下的单向度取向,以具体的结果性评价解释并当作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性误置的谬误"的现象仍频频发生。超越实体思维的局限,建构一种过程—关系视角的学习... 近年来关于评价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丰,但在实践领域中仍存在实体思维视域下的单向度取向,以具体的结果性评价解释并当作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性误置的谬误"的现象仍频频发生。超越实体思维的局限,建构一种过程—关系视角的学习评价观,应反思评价主体及方法的多元性、评价内容的整合性及评价过程的节奏性,建构师生协作性的、基于信任的评价实践,关注教学评过程的连贯性与评价的适切性,聚焦评价过程中的描述性反馈,提升师生的评价素养,使学习评价真正助力提升学生的"学力"并帮助其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评价 描述性反馈 评价节奏 评价素养 过程哲学
下载PDF
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的具身认知转向及其行动逻辑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周生旺 程传银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5-92,共8页
将身体作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变革与发展的立论基点,从价值回归、目标整合、实践融合、过程统一四方面探讨了身体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理性回归。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经历了从“离身认知”向“具身认知”的范式转向,主要体现在身体的主体... 将身体作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变革与发展的立论基点,从价值回归、目标整合、实践融合、过程统一四方面探讨了身体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理性回归。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经历了从“离身认知”向“具身认知”的范式转向,主要体现在身体的主体性、感知性、交互性与生成性上,并为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实践提供了行动逻辑导向(1)遵循身体主体性原则确立学校体育教育目标,实现学生身体价值的理性回归;(2)依据身体感知通道建构情景化的体育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身体的深度学习;(3)参照身体互动方式建立对话式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实现学生身体的素养提升;(4)根据知识建构目标创建生成性的体育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身体的动态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体育教育 身体哲学 具身认知 过程哲学 认识论 行动逻辑
下载PDF
马克思与怀特海:对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费劳德 王治河 杨富斌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19,共8页
文章通过分析马克思与怀特海的理论契合,揭示了以强调动态的变化、和谐的关系、整体思维和对人类社会的前进性发展抱有深刻的乐观态度为特征的马克思的社会哲学和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对创造性地解决当代世界特别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面... 文章通过分析马克思与怀特海的理论契合,揭示了以强调动态的变化、和谐的关系、整体思维和对人类社会的前进性发展抱有深刻的乐观态度为特征的马克思的社会哲学和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对创造性地解决当代世界特别是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许多难题所具有的理论指导意义,提出中国应走一条整合式的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怀特海 过程哲学
下载PDF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与中国哲学:从过程视角看 被引量:7
8
作者 杨富斌 《黄山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68-72,共5页
从过程视角考察了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与东方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相通之处,说明过程哲学的某些核心思想更加接近于中国哲学。近年来过程哲学对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东方国家和地区的思想界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21世纪... 从过程视角考察了当代英美著名哲学家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与东方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的相通之处,说明过程哲学的某些核心思想更加接近于中国哲学。近年来过程哲学对中国、日本和韩国等东方国家和地区的思想界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21世纪东方哲学的复兴,尤其是中国当代哲学的重建,可以借鉴过程哲学某些有价值的合理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 视角 东方哲学 东方国家 21世纪 哲学家 思想 当代
下载PDF
从“实体思维”到“事件思维”:过程哲学视域中的教学生活图景 被引量:14
9
作者 魏善春 李如密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124,共10页
与"实体思维"以主客二分的机械论解构教学生活中的各因子迥异,过程哲学崇尚以"事件思维"省察并组织教学生活,教学生活中一切事物和过程都作为事件或事件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事件具有有机整合、普遍联系、融于实践及... 与"实体思维"以主客二分的机械论解构教学生活中的各因子迥异,过程哲学崇尚以"事件思维"省察并组织教学生活,教学生活中一切事物和过程都作为事件或事件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事件具有有机整合、普遍联系、融于实践及生成创造等特性。无论是作为教学生活本身的"教学生活本体事件",抑或是构成教学生活的"具体性事件",如教师的教学事件和学生的学习事件、教学过程中的话语事件和文本事件、教学生活中的关键事件和普适事件、日常的常态事件和偶发事件等,各种事件或有序或无序地持续发生,构成了生态、整合且创造的鲜活教学生活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件 事件思维 过程哲学 教学生活
原文传递
论“师生共同体”的建构:基于过程哲学的师生关系反思 被引量:13
10
作者 魏善春 《高等理科教育》 2017年第3期15-22,共8页
师生关系问题作为教学论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然而,无论是传统观念中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观,抑或现代教育强调"以生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都未摆脱实体思维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 师生关系问题作为教学论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然而,无论是传统观念中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观,抑或现代教育强调"以生为本"的新型师生关系,都未摆脱实体思维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想,师生始终处于对立的两极。与主客二分的机械论解构思想不同,过程哲学崇尚以"机体思想"构筑"师生共同体",以师生"相互摄入"的机理促成共同体的联结,使之成为平等和谐的生命体、动态生成的发展体,由"一"而"多"、由"多"而"一"的创造体。师生在不断分离、共在、合生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发展与共同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共同体 师生关系 过程哲学 摄入 机体
下载PDF
再论典籍复译的必然性 被引量:13
11
作者 谭莲香 辛红娟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2-138,共7页
本文从过程哲学视角阐述典籍复译的必然性,并探索复译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在过程哲学视域下,翻译活动中各基本要素即现实存在都是生成过程,而且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由于原文、译者、读者、译语文化等现实存在都是不... 本文从过程哲学视角阐述典籍复译的必然性,并探索复译对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在过程哲学视域下,翻译活动中各基本要素即现实存在都是生成过程,而且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由于原文、译者、读者、译语文化等现实存在都是不断生成的,处于这一关系网中的译文也必然不断生成。同时,由于创造性是生成过程的原动力,译本的生成过程是向新颖性动态演进的一种创造性发展,因此不存在终极译本。在特定历史时期,复译赋予典籍以契合历史语境的新形式,利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异域的接受。从长远来看,复译本不断生成,利于在译语文化中逐渐建构中国文化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哲学 典籍 复译
原文传递
论过程哲学的方法论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富斌 唐晓铮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29,共10页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之所以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实现了"过程转向",皆源于它具有独特的方法论创新,这主要表现在过程哲学自觉地以过程分析法超越了传统的形态分析法,以关系分析法超越了传统的要素分析法,以哲学的思辨分析法超越了实...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之所以在现代西方哲学中实现了"过程转向",皆源于它具有独特的方法论创新,这主要表现在过程哲学自觉地以过程分析法超越了传统的形态分析法,以关系分析法超越了传统的要素分析法,以哲学的思辨分析法超越了实证主义哲学的实证分析法,以哲学的无限概括法超越了科学的有限概括法,从而推动西方哲学由以实体思维方式为中心逐步地转向以过程-关系思维为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哲学 方法论 过程分析 关系分析 普遍性概括
下载PDF
简论基于过程哲学的课程思维方式转变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香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6,共3页
探讨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是丰富当前课程理论、推动课程改革实践向纵深发展的紧迫议题。过程哲学的两个核心命题,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维与视角。“过程”视野中的课程改革应该突出课程的过程思维和关系思维,克服教学评价中“具体... 探讨课程改革的哲学基础是丰富当前课程理论、推动课程改革实践向纵深发展的紧迫议题。过程哲学的两个核心命题,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新的思维与视角。“过程”视野中的课程改革应该突出课程的过程思维和关系思维,克服教学评价中“具体性误置的谬误”,建构综合的评价机制,学校进行自我评价和教师自行设定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哲学 课程思维方式
下载PDF
过程哲学——作为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云球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53,共5页
20世纪后半叶哲学的后现代化运动风起云涌。人们对以否定形式出现的后现代思潮赞赏有加,却忽略了以肯定形式出现的过程哲学对后现代化运动的特殊贡献。后现代主义以颠覆传统形而上学为己任,单子论与二元论是其两块基石。怀特海的过程哲... 20世纪后半叶哲学的后现代化运动风起云涌。人们对以否定形式出现的后现代思潮赞赏有加,却忽略了以肯定形式出现的过程哲学对后现代化运动的特殊贡献。后现代主义以颠覆传统形而上学为己任,单子论与二元论是其两块基石。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以关系实在论、事件本体论和内在价值论建构起来,这正是对单子论和二元论的有力批判。过程哲学在后现代运动中的作用应该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哲学 关系实在论 事件本体论 内在价值论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寅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7-17,110,共12页
认知语言学(CL)的进步不仅在于发现了意象图式、隐喻转喻、概念整合等分析语言的具体方法,还有更重要的学术价值。川外体认团队将CL修补为体认语言学(ECL),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本土化研究。文章重点论述:(1)马列主义辩证唯物论重回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CL)的进步不仅在于发现了意象图式、隐喻转喻、概念整合等分析语言的具体方法,还有更重要的学术价值。川外体认团队将CL修补为体认语言学(ECL),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本土化研究。文章重点论述:(1)马列主义辩证唯物论重回语言学界;(2)大力倡导后现代人本观;(3)基于辩证法解读ECL核心原则;(4)从本质论到过程论:怀特海思想的解释力;(5)从西哲三转向到第四转向的后现代理论。我们认为,语言学界同仁要切实贯彻文史哲兼治的新文科思路,尽快摆脱纯语言研究的窠臼,广纳多家观点,继续拓宽思路,坚定不移地走跨学科和超学科研究之路。与语言学最近缘的学科当为哲学(包括传统哲学、语言哲学、后现代哲学、中国后语哲等),这才是ECL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列主义辩证唯物论 新文科 体认语言学 人本性 四个转向 过程哲学
下载PDF
深度阅读的实践原则与教学策略——共生理论的视角 被引量:9
16
作者 梅培军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75,共5页
共生理论可为深度阅读提供一个可描述、可操作性的指导。深度阅读其“深度”更多侧重于阅读过程的沉浸完整性、阅读体验的真实性、思维过程的灵活性和关联性、阅读方法的自我建构性。师生主体与文本、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读与写等协调... 共生理论可为深度阅读提供一个可描述、可操作性的指导。深度阅读其“深度”更多侧重于阅读过程的沉浸完整性、阅读体验的真实性、思维过程的灵活性和关联性、阅读方法的自我建构性。师生主体与文本、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读与写等协调共生,才能实现深度阅读。研究认为,共生思想下的深度阅读需要遵守关联性、过程性、生成性、互成性四个实践原则,实践中可以运用重构语体、复调对话、视差转化、时空交错等共生教学策略,以促成深度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阅读 共生理论 过程哲学 共生策略
下载PDF
教师专业境界: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和谐——过程哲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楼世洲 张丽珍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0-23,共4页
作为后现代哲学基础的过程哲学,认为过程是根本的、现实的,存在是创造性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强调了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追求生命质量的现实过程。从过程哲学的视角看,传统认识论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忽视了教师... 作为后现代哲学基础的过程哲学,认为过程是根本的、现实的,存在是创造性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强调了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追求生命质量的现实过程。从过程哲学的视角看,传统认识论强调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忽视了教师个人价值的体现,而教师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冲突,造成了现实中理想化的教师职业精神与现实经验的落差以及教师人格的二重性。在教师专业化背景下以过程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师职业,应还原教师"人"的本质,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成性,通过教师专业境界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哲学 教师职业 专业境界 精神世界 现实世界
原文传递
分科抑或全科:本科小学教师培养理念与课程建构省思——基于过程哲学的视角 被引量:10
18
作者 魏善春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40,共8页
本研究采取哲学省察的方式,对基于传统实体思维的本科小学教师"分科"或"全科"培养的两难困境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将"分科"与"全科"置于人才培养的两极是"具体性误置的谬误"的观点,认... 本研究采取哲学省察的方式,对基于传统实体思维的本科小学教师"分科"或"全科"培养的两难困境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将"分科"与"全科"置于人才培养的两极是"具体性误置的谬误"的观点,认为应当以过程哲学的整合性、关系性和事件思维重新建构本科小学教师培养理念与课程模块。从小学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从儿童需要具备丰满人性的教师的需求出发,面向真实的基础教育实践实施人才培养;以小学真实场景的"主题事件"和儿童的"生活事件"为关键元素建构小教专业课程模块并整合教育理论及学科课程内容;打破分科和全科的壁垒,从儿童立场和儿童视角出发,实现小学教师人才培养与儿童生活的有机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科教师 全科教师 培养理念 课程 过程哲学
原文传递
“过程哲学”: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契合 被引量:9
19
作者 石筱溪 吴光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5-89,共5页
以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为出发点,力图从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体育思想"过程哲学"中寻找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从过程哲学的视角,对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契合进行研究。经过查阅文献发现:早在2000多年前... 以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为出发点,力图从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体育思想"过程哲学"中寻找理论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从过程哲学的视角,对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契合进行研究。经过查阅文献发现: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完整地提出了"过程哲学",并运用到了体育领域,现代体育教育的理念也特别强调体育教育是一个"过程历练"。传统与现代契合的"过程哲学",为我们转变学校体育的教育理念、评价方式和追求目标,提供了哲学依据。得出结论:体育是运动不息的过程哲学,是完善身心的过程历练,是追求更高智慧的过程文化。为此,现代学校体育应确立过程性评价理念,注重学生身心文化的培育,重视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哲学 传统文化 教育理念 契合 体育教学评价 过程性评价
原文传递
论“过程→生成”教学——面向基础与创新的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积社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98-104,共7页
教育需要基础与创新平衡发展,而我国教育的现状是"基础无力、创新缺乏",所以夯实基础、实现创新是我国教育改革基本目标.基于过程哲学、生成哲学、意会哲学,认为"过程"是双基之本,"生成"是创新之根,因此... 教育需要基础与创新平衡发展,而我国教育的现状是"基础无力、创新缺乏",所以夯实基础、实现创新是我国教育改革基本目标.基于过程哲学、生成哲学、意会哲学,认为"过程"是双基之本,"生成"是创新之根,因此提出了面向基础与创新的"过程→生成"教学理念及模式,期望以此取代传统的数学教学的"定义→性质→定理→例题"注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程哲学 “过程一生成”教学 夯实基础 力争创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