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时代机器取向深度学习: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9
1
作者 程建坤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4-60,共7页
基于机器深度学习的认识导致深度学习实践忽视知识创生和“问题发现”。作为人存在方式的深度学习是注重体验而非“占有”、强调思维解放与知识创生、关注问题发现素养培养的过程。在实践中,要树立人的深度学习观,设置发散性任务、培养... 基于机器深度学习的认识导致深度学习实践忽视知识创生和“问题发现”。作为人存在方式的深度学习是注重体验而非“占有”、强调思维解放与知识创生、关注问题发现素养培养的过程。在实践中,要树立人的深度学习观,设置发散性任务、培养创造性思维,坚持容错原则、促进知识创生,创设生活情境问题、激发问题发现,以实践“人”本体的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 问题发现 知识创生
下载PDF
材料呈现方式对儿童不同领域问题发现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陈丽君 张庆林 蔡治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97-300,共4页
在概述国内外有关问题发现研究的四种研究模式的基础上,从问题发现的影响因素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扩展,探讨了在不同领域里不同的材料呈现方式对儿童问题发现的影响。对262名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儿童的研究表明:儿童的问题发现有显著的领... 在概述国内外有关问题发现研究的四种研究模式的基础上,从问题发现的影响因素方面对以往研究进行扩展,探讨了在不同领域里不同的材料呈现方式对儿童问题发现的影响。对262名小学三年级和五年级儿童的研究表明:儿童的问题发现有显著的领域差异,言语呈现可能比实物呈现更能促进儿童发现高质量问题,五年级儿童在问题质量的新颖性方面好于三年级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发现 创造性思维 材料呈现方式 领域 年级 儿童
下载PDF
即兴教学化解确定性教学困境的可能与实现 被引量:6
3
作者 程建坤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54,共10页
确定性教学存在教学意义缺乏"生命"关照,教学内容"脚本化"和教学过程"线性化"等问题。确定性教学危机呼唤即兴教学出场,以把握教学的不确定性特征,实现教学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统一。即兴教学是教学主体... 确定性教学存在教学意义缺乏"生命"关照,教学内容"脚本化"和教学过程"线性化"等问题。确定性教学危机呼唤即兴教学出场,以把握教学的不确定性特征,实现教学不确定性与确定性的统一。即兴教学是教学主体身心处于唤醒状态,基于不确定的教学境遇,即时构思并执行教学设计,以筹划并实现学生的生命可能性的教学行为。即兴教学以实现主体的生命可能性为目的,强调知识生成和即席而教,具有把握教学不确定性的可能。实践中,即兴教学遵循"他者性"原则,以"问题发现"为抓手,以"教学事件"为着力点,实现对教学不确定性的追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兴教学 不确定性 他者性 问题发现 教学事件
原文传递
论知识对发现问题的影响——从不同领域问题发现能力的差异谈起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丽君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25-28,共4页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儿童在不同领域(科学领域和生活领域)问题发现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领域是影响儿童问题发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领域,儿童发现问题的数量与质量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问题发现能力的显著领域差异说明,任何...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儿童在不同领域(科学领域和生活领域)问题发现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领域是影响儿童问题发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不同的领域,儿童发现问题的数量与质量都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问题发现能力的显著领域差异说明,任何的问题发现和创造都是以对该领域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掌握为基础的。在教育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同时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维度、灵活性、激活点以及知识学习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发现 知识 创造性思维 领域 教育
下载PDF
提示对儿童问题发现的影响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丽君 张庆林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5-18,共4页
问题发现能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考查了提示因素对小学儿童问题发现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提示可以集中儿童的思考范围,对儿童发现问题的数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提示对发现问题的质量方面没有影响。该结果启示教育... 问题发现能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考查了提示因素对小学儿童问题发现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提示可以集中儿童的思考范围,对儿童发现问题的数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提示对发现问题的质量方面没有影响。该结果启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提示的合理运用,包括认识提示的两面性、明确提示目的、谨慎运用提示和警惕“潜提示”的负面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发现 提示 创造性思维 教育
下载PDF
基于智慧化的城市管理发现问题模式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向波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2-35,共4页
发现城市问题是城市管理的源头,为达到城市管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和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发现问题是关键。智慧城管自建设以来,不断完善发现问题的手段,扩大视频监控、移动监控、智能监控和单兵装... 发现城市问题是城市管理的源头,为达到城市管理"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和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总体目标,发现问题是关键。智慧城管自建设以来,不断完善发现问题的手段,扩大视频监控、移动监控、智能监控和单兵装备的配备与应用范围,实现了对城市管理的部件(人和物)、事件的全面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化技术 智慧城管 发现问题
下载PDF
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丽君 郑雪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7-384,共18页
在潜藏式与矛盾式两类问题发现情境中,以眼动仪为研究工具,问题发现能力高与低的大学生各20名为被试,探讨大学生在问题发现总体和4个兴趣区中的眼动特征及其与发现问题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不同能力大学生在不同情境及其... 在潜藏式与矛盾式两类问题发现情境中,以眼动仪为研究工具,问题发现能力高与低的大学生各20名为被试,探讨大学生在问题发现总体和4个兴趣区中的眼动特征及其与发现问题数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1)不同能力大学生在不同情境及其兴趣区中的问题发现差异,能够体现在眼动指标上。回视是反映问题发现能力的敏感指标。回视次数和发现问题数量与质量之间的正相关,以及在高能力组学生上的优势,体现了信息的联系和整合性加工在问题发现中具有积极意义。(2)潜藏式问题发现中,个体平均注视时间更长,反映其认知加工难度更大。在提供重要信息的区域,被试会投入更多精力,表现为在注视时间、注视次数和瞳孔直径大小等指标的上升。(3)眼睛注视区域与发现问题区域间存在对应关系,显示出"眼随心动"现象。在问题发现的最初和最终阶段,被试都会出现跨区信息搜寻行为,分别代表了对问题线索的寻找和最后的检查评估。高能力被试在每个稳定注视阶段的注视时间更短,这种信息转换的灵活性体现出其信息加工上的优势。动态眼动轨迹分析揭示了单个静态指标难以反映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发现 兴趣区 眼动 问题情境 眼动轨迹
下载PDF
真实情境中地理问题生成的学习进阶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苏小兵 杨向东 潘艳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4-62,共19页
核心素养指向真实情境中复杂现实问题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生成是问题解决者启动和开展这一创造性过程的起点。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隐晦的真实地理情境为研究任务,收集学生生成地理问题的过程信息,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 核心素养指向真实情境中复杂现实问题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生成是问题解决者启动和开展这一创造性过程的起点。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隐晦的真实地理情境为研究任务,收集学生生成地理问题的过程信息,采用质性和量化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探索学生生成地理问题的认知加工模式和学习进阶。研究发现,真实情境中的地理问题生成模式存在三种类型;学科语言运用水平和领域专长水平是确定不同问题生成模式的关键性区分维度。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三阶段五水平的问题生成学习进阶不仅较好拟合了研究数据,理论上也具有较好的解释力。本研究的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为完善学业质量标准,设计真实情境下核心素养测评,以及改进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实证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真实情境 问题生成 学习进阶 混合研究设计
原文传递
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表征层次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丽君 郑雪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6-53,共8页
在矛盾式与潜藏式两类情境中,用出声思维的方法考察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表征层次特点。40名大学生参与实验,高低分组被试各20名。研究结果显示:(1)高分组大学生在问题总数量和核心问题数量上高于低分组,矛盾式情境中发现的问题数量和... 在矛盾式与潜藏式两类情境中,用出声思维的方法考察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表征层次特点。40名大学生参与实验,高低分组被试各20名。研究结果显示:(1)高分组大学生在问题总数量和核心问题数量上高于低分组,矛盾式情境中发现的问题数量和质量均高于潜藏式情境。(2)充分的表征是发现高质量问题的基础;联系性表征对问题发现有积极影响,但目的性表征对问题发现有负面作用;潜藏式情境的问题发现更需要借助内部信息表征。(3)各类表征层次出现的先后顺序存在差异,高低分组大学生遵循同样的表征次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发现 表征层次 矛盾式情境 潜藏式情境 出声思维
原文传递
问题发现研究述评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丽君 张庆林 蔡治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41-943,共3页
问题发现的重要性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文章概述了在艺术、生活、教育以及相关研究等领域有关问题发现的实验研究成果,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就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问题发现研究 判断能力 思维模式 智力结构模型
下载PDF
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问题行为图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丽君 郑雪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43,共9页
在潜藏式与矛盾式情境两类问题发现任务中,采用出声思维的方法研究问题发现能力高与低两类各10名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内部认知活动。利用问题行为图技术进行个案分析,着重考察大学生在知识状态、思维操作及问题行为图等方面的表现。基... 在潜藏式与矛盾式情境两类问题发现任务中,采用出声思维的方法研究问题发现能力高与低两类各10名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内部认知活动。利用问题行为图技术进行个案分析,着重考察大学生在知识状态、思维操作及问题行为图等方面的表现。基于加工性质把知识编码为陈述性、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基于信息来源编码为情境、内部和推断信息;基于思维关联与转换,把思维操作编码为独立、横向、纵向与元认知思维。研究表明:(1)问题发现中,在内部信息、纵向思维以及纵横交错型行为图的使用频次上,潜藏情境高于矛盾情境;在情境信息、横向思维以及横向平行和横向归纳型行为图的使用频次上,矛盾情境高于潜藏情境。(2)高低能力组被试在知识状态、思维操作与问题行为图的使用上差异均不显著,可能是由于上述方面涉及问题发现的基本认知过程和思维规律,具有普遍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发现 问题行为图 出声思维 思维操作 知识状态
原文传递
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思维特点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丽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4年第4期513-520,共8页
用团体实验考察大学生在生活与科学两个领域中问题发现过程的思维特点。620名大学生参与实验,从问题数量、思维产品、思维层次、思维开放性和思维品质等维度对问题评分。结果显示:(1)不同年级与性别大学生发现问题的整体思维水平相当,... 用团体实验考察大学生在生活与科学两个领域中问题发现过程的思维特点。620名大学生参与实验,从问题数量、思维产品、思维层次、思维开放性和思维品质等维度对问题评分。结果显示:(1)不同年级与性别大学生发现问题的整体思维水平相当,男生在思维层次与精致性上占优,态度对问题发现有影响;(2)问题思维评分的领域差异显著;(3)依据问题发现思维的差异可将大学生分为能力强与弱两个类别;(4)大学生发现的大部分问题涉及中等偏下的思维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发现 思维特点 大学生 团体实验
下载PDF
问题发现过程认知阶段划分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丽君 郑雪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1年第4期332-337,共6页
采用建构认知模型法探索问题发现过程认知阶段的存在性及顺序性问题。基于已有研究,提出问题发现过程可划分为信息搜寻、现状表征、寻求目标、建立联系、提出问题、评价和修正问题等六个阶段的基本假设。用出声思维和秩次聚类分析的方... 采用建构认知模型法探索问题发现过程认知阶段的存在性及顺序性问题。基于已有研究,提出问题发现过程可划分为信息搜寻、现状表征、寻求目标、建立联系、提出问题、评价和修正问题等六个阶段的基本假设。用出声思维和秩次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高低能力组共40名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阶段性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六个阶段中有两对阶段出现位置非常接近,可将其进行整合,构成现状搜寻与表征、目标探索、提出问题、评价和修正问题等四个阶段。在不同问题领域与不同能力被试群体中,各认知阶段的顺序性没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发现 认知阶段 建构认知模型法 秩次聚类分析
下载PDF
学会发现问题 促进网上学习的真正发生--基于网上学习中发现问题方式的中英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振虹 黄荣怀 +1 位作者 陈庚 徐琤 《中国远程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2-36,共5页
发现问题是网上学习真正发生的起点,然而有研究表明,不善于发现问题是我国学习者的一大"软肋",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学习者网上学习的有效性。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网上学习中发现问题的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案例课程中... 发现问题是网上学习真正发生的起点,然而有研究表明,不善于发现问题是我国学习者的一大"软肋",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学习者网上学习的有效性。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网上学习中发现问题的方式进行了初步研究。对案例课程中网上讨论文本的内容分析显示,中英学习者在发现问题的方式上具有明显差异。对中英差异的认识不仅有助于认识发现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也对我国学习者学会在网上学习中发现问题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现问题 网上学习 学习者
原文传递
矛盾式与潜藏式情境问题发现思维策略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丽君 郑雪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4年第4期365-371,共7页
在矛盾式与潜藏式两类问题情境中,以高、低能力组大学生各20名为被试,用出声思维法考察问题发现的思维策略。根据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出声思维报告,将思维策略分为信息搜寻、分析、推理、综合、联想、质疑、设置目标、修正、评价和元... 在矛盾式与潜藏式两类问题情境中,以高、低能力组大学生各20名为被试,用出声思维法考察问题发现的思维策略。根据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出声思维报告,将思维策略分为信息搜寻、分析、推理、综合、联想、质疑、设置目标、修正、评价和元认知等10个类别,并进行人工编码与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问题发现中,情境特点影响学生的策略使用。矛盾式情境中,大学生使用信息搜寻、质疑等策略的频次显著高于潜藏式情境,潜藏式情境中使用分析、联想等策略的频次显著高于矛盾式情境;(2)高能力组大学生在综合、设置目标和修正等策略的使用上优于低能力组学生,这三类策略是进行问题发现思维训练需要重点关注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发现 思维策略 矛盾式情境 潜藏式情境 出声思维
下载PDF
感觉寻求与模糊容忍度对科学发明问题提出的影响
16
作者 童丹丹 史靖靖 +4 位作者 禄鹏 彭晨宇 李文福 张庆林 邱江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4-781,共8页
采用科学领域的发明问题实例为实验材料,探索感觉寻求与模糊容忍度对原型启发下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的影响。实验1以感觉寻求和原型处理为自变量,结果发现,在提出新颖性科学问题上,感觉寻求相对高分组个体受原型启发提出新颖性问题的提... 采用科学领域的发明问题实例为实验材料,探索感觉寻求与模糊容忍度对原型启发下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的影响。实验1以感觉寻求和原型处理为自变量,结果发现,在提出新颖性科学问题上,感觉寻求相对高分组个体受原型启发提出新颖性问题的提升程度明显高于低分组;实验2以模糊容忍度和原型处理为自变量,结果发现,相对高模糊容忍度个体更善于利用原型信息,提出更多新颖有效性科学问题。此外,原型条件下个体提出新颖性或新颖有效性科学问题的比率更高。研究结果表明,原型对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具有稳定的启发效应,感觉寻求与模糊容忍度是原型启发下创造性科学问题提出的重要人格特质,且对新颖性和新颖有效性科学问题提出产生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 问题提出 感觉寻求 模糊容忍度 原型启发
原文传递
科学发明问题发现中的原型启发效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童丹丹 代天恩 +1 位作者 崔帅 张庆林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0-145,共6页
为回答有科学发明价值的高质量问题是如何在原型知识的启发之下而产生的,从《科学发明创造实验问题材料库》中选取40个问题情境,探讨原型知识对科学发明问题发现的启发效应,结果发现:被试面对问题情境的时候,在提供相关原型知识的前提下... 为回答有科学发明价值的高质量问题是如何在原型知识的启发之下而产生的,从《科学发明创造实验问题材料库》中选取40个问题情境,探讨原型知识对科学发明问题发现的启发效应,结果发现:被试面对问题情境的时候,在提供相关原型知识的前提下,如果能够在情境信息和启发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所提问题的质量会显著高于无原型的条件;男女被试的平均得分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高分组更善于利用原型的思路启发而提出更有科学价值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发现 问题情境 原型启发
下载PDF
大学生问题发现过程的元认知特点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丽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12年第5期366-372,共7页
用出声思维法对大学生进行个别实验,考察在矛盾式与潜藏式两类情境中问题发现过程的元认知评价、元认知监控和元认知策略的特点。40名大学生参与实验,高低能力组被试各20名。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自评分数与问题总数量和总评分之间相... 用出声思维法对大学生进行个别实验,考察在矛盾式与潜藏式两类情境中问题发现过程的元认知评价、元认知监控和元认知策略的特点。40名大学生参与实验,高低能力组被试各20名。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自评分数与问题总数量和总评分之间相关显著,高能力组学生的自评分数高于低能力组。(2)大学生倾向于使用价值性判断和原文分析两个标准来选择问题,高能力组学生对选问理由的阐述优于低能力组,大学生在矛盾情境中对选问理由的阐述优于潜藏情境。(3)高能力组学生在修正策略的使用上多于低能力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发现 元认知评价 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策略
下载PDF
问题发现研究:范式、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丽君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57-262,共6页
问题发现指在解决一个已清晰呈现的问题之前经历的所有活动。当前对问题发现的研究主要采用直接提问、间接任务、动态过程、典型行为和建构认知模型等五类范式,但问题发现过程的复杂性、结果的开放性、评价的主观性和实验模拟的难度给... 问题发现指在解决一个已清晰呈现的问题之前经历的所有活动。当前对问题发现的研究主要采用直接提问、间接任务、动态过程、典型行为和建构认知模型等五类范式,但问题发现过程的复杂性、结果的开放性、评价的主观性和实验模拟的难度给研究的深入带来了困境,未来研究需要在几个重要关系的澄清、理论建构的发展、方法与范式的创新、多个应用领域的综合探索等方面进行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发现 研究范式 研究困境 突破
下载PDF
《工业工程基础》课程的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晓辉 《价值工程》 2012年第25期250-251,共2页
从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入手,基于案例教学,结合现代IE的特点,提出了工业工程基础课程教学的一些新想法,同时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索,以其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工业工程基础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