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益生菌制剂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田浪 何彦侠 +3 位作者 侯月娥 郭吉余 钱雪桥 王林川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40-1544,1582,共6页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360羽黄羽肉鸡混合雏,随机分为4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基础日粮及低剂量复合益生菌制剂(50g/t)、C组饲喂基础日粮及中剂量复合益生菌制剂(100g/t)、... 为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360羽黄羽肉鸡混合雏,随机分为4组,A组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基础日粮及低剂量复合益生菌制剂(50g/t)、C组饲喂基础日粮及中剂量复合益生菌制剂(100g/t)、D组饲喂基础日粮及高剂量复合益生菌制剂(300g/t),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试验期50d。结果显示,复合益生菌试验D组日增重效果最佳,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了4.11%(P<0.05),但与试验C组差异不显著,试验B组料重比最低,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4.58%(P<0.05),各益生菌试验组均能促进免疫器官发育,以试验D组免疫器官指数最佳,各试验组均能显著增加十二指肠绒毛长度(P<0.05),以试验D组的V/N值(肠绒毛/隐窝)最佳,试验D组显著提高血清中抗氧化指标和禽流感H5疫苗抗体滴度(P<0.05),同时增加抗体水平群体整齐度,但与试验C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可以显著提高黄羽肉鸡生产性能,促进肠道发育,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抗氧化水平,添加量以100g/t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黄羽肉鸡 生产性能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原文传递
抑制口腔变异链球菌的乳酸菌筛选及其抑菌机理 被引量:19
2
作者 郭夏蕾 张健 杨贞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17-122,共6页
利用乳酸菌能抑制有害菌的特性,从实验室保藏的乳酸菌中筛选能抑制口腔变异链球菌的菌株,并测定了筛选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以及其对变异链球菌菌膜形成和黏附性的影响,初步研究其抑菌机理.结... 利用乳酸菌能抑制有害菌的特性,从实验室保藏的乳酸菌中筛选能抑制口腔变异链球菌的菌株,并测定了筛选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以及其对变异链球菌菌膜形成和黏附性的影响,初步研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有5 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K25、SKT109、YW3-2、YW5-1、YW1-1对变异链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 株变异链球菌指示菌中,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1.2499、1.2500对植物乳杆菌比较敏感.植物乳杆菌K25对变异链球菌的抑制作用比其他4株植物乳杆菌的作用更明显,其MIC最低(1.25×10^7~2.50×10^7 CFU/mL).同时,菌株K25对变异链球菌菌膜形成的抑制率较高,还显著地降低变异链球菌的黏附率.对菌株K25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表明,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和过氧化氢起到了主要的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益生菌 植物乳杆菌 抑菌活性
下载PDF
4株对虾肠道益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海兵 宋晓玲 +2 位作者 韦嵩 李赟 兰萍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4-380,共7页
采用体外拮抗试验的方法,先从不同生长阶段的对虾肠道中分离的96株细菌中筛选出4株对病原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进一步通过固体扩散法和液体混合法确定LV060806、LV060808的产物对鳗弧菌有明显抑制作用,L... 采用体外拮抗试验的方法,先从不同生长阶段的对虾肠道中分离的96株细菌中筛选出4株对病原菌(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进一步通过固体扩散法和液体混合法确定LV060806、LV060808的产物对鳗弧菌有明显抑制作用,LV060806、LV060815的产物对副溶血弧菌有明显抑制作用,LV060810、LV060815的产物对哈维氏弧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溶血试验证实这些菌株不产生溶血素,不具有潜在的致病性;动物安全性实验证实菌株浓度在106cfu/ml以下对实验对虾无明显的毒害作用。随后测定了其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合菌株表型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最终鉴定结果为:LV060806、LV060808为Vibrio natriegens;LV060810、LV060815为V.alginolytic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筛选 鉴定 抑制作用 安全性实验
下载PDF
罗伊氏乳杆菌的益生特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朱振军 黄国宏 +3 位作者 梁晓琳 蔡达 梁爱红 李全阳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15-320,339,共7页
本研究对一位128岁老人源罗伊氏乳杆菌进行了体外益生特性和安全性分析。采用模拟胃肠液对49株罗伊氏乳杆菌进行耐受筛选,得到了3株存活率都大于90.00%的菌株,分别是LT018、LT037、LT046。对上述3株罗伊氏乳杆菌进行表面特性、抑菌活性... 本研究对一位128岁老人源罗伊氏乳杆菌进行了体外益生特性和安全性分析。采用模拟胃肠液对49株罗伊氏乳杆菌进行耐受筛选,得到了3株存活率都大于90.00%的菌株,分别是LT018、LT037、LT046。对上述3株罗伊氏乳杆菌进行表面特性、抑菌活性和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LT018具有较好的粘附繁殖能力(疏水性为54.65%,凝集性为67.20%),菌株的表面疏水性和凝集性之间存在负相关(R=-0.869);非酸性抑菌活性物质在酸性条件下才发挥作用,它们的上清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伤寒沙门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5.00 mm;它们都不具有产生物胺有害物质的活性,除氯霉素外,对其他4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敏感。综合上述结果,认为这些菌株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伊氏乳杆菌 益生特性 抑菌活性 安全性分析
原文传递
酢辣椒中益生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功能特性 被引量:15
5
作者 夏海燕 周思多 +3 位作者 张明喆 方晗 黄艺 董明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99,共7页
为从酢辣椒筛选出具有益生特性的菌株,开发辣椒益生菌产品,本实验从地方特色发酵食品酢辣椒中分离得到16株乳酸菌,以产酸速度、耐人工胃液能力为指标进行初筛,通过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并通过研究菌株对工艺逆境的耐受能... 为从酢辣椒筛选出具有益生特性的菌株,开发辣椒益生菌产品,本实验从地方特色发酵食品酢辣椒中分离得到16株乳酸菌,以产酸速度、耐人工胃液能力为指标进行初筛,通过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鉴定;并通过研究菌株对工艺逆境的耐受能力,表面疏水性和自聚合能力以及抑菌活性、抗氧化能力、降解亚硝盐能力和安全特性来评价乳酸菌的益生特性。结果表明:发酵乳杆菌17-1、发酵乳杆菌18-2和短乳杆菌L3-5能耐受0.4%苯酚、溶酶菌和热处理;具有较高的表面疏水性和自聚合能力;能产生具有广谱抑菌效果的细菌素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菌株L3-5和17-1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3株菌都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和产γ-氨基丁酸能力,并且都属于安全性菌株。综上所述,传统酢辣椒是分离益生乳酸菌新的天然来源,从中分离得到的发酵乳杆菌17-1、发酵乳杆菌18-2和短乳杆菌L3-5可以作为潜在的益生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酢辣椒 益生菌 分离 功能特性 抗氧化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Sc52益生特性评价及其在降血糖产品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温贺 肖凤艳 +5 位作者 段翠翠 高磊 赵玉娟 牛春华 赵权 李盛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8-154,共7页
目的:考察植物乳杆菌Sc52的体外益生特性以及其在辅助降糖产品中的应用和产品开发,并分析产品的降糖作用。方法:通过酸和胆盐耐受、表面疏水性、自凝聚能力和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的方法评价植物乳杆菌Sc52的体外益生特性。植物乳杆菌Sc5... 目的:考察植物乳杆菌Sc52的体外益生特性以及其在辅助降糖产品中的应用和产品开发,并分析产品的降糖作用。方法:通过酸和胆盐耐受、表面疏水性、自凝聚能力和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的方法评价植物乳杆菌Sc52的体外益生特性。植物乳杆菌Sc52与其他不同益生特性益生菌联合发酵药食同源复方提取物研制辅助降糖固体饮料,利用高脂饲料结合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建立小鼠糖尿病模型,实验动物分空白组、模型组和产品组,连续灌胃辅助降糖产品4周后,测定小鼠空腹血糖含量、血糖曲线下面积,血清中血脂、胰岛素和炎症因子水平等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植物乳杆菌Sc52具有较强的耐酸和耐胆盐能力,p H 3.0和1 g/100 m L胆盐条件下分别培养3 h和4 h后,存活率在55%和32%以上;自凝聚能力较强,静置48 h后自凝聚率达到(89±0.3)%;对青霉素和利福平表现出高度敏感性;与模型组相比,辅助降糖产品能显著降低小鼠空腹血糖、血脂、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提升胰岛素水平。结论:植物乳杆菌Sc52具有良好的体外益生特性,其联合其他益生菌共同发酵药食同源复方提取物研制的固体饮料产品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耐受 黏附 益生特性 降血糖
下载PDF
具有抗氧化和抑菌能力的益生性乳酸菌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惋 侯俊财 +5 位作者 于彤 姜瞻梅 田波 王玉堂 焦月华 刘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49,共7页
为筛选出具有抗氧化和抑菌能力的益生性乳酸菌菌株,对本实验室保存的18株乳酸菌进行耐酸耐胆盐、疏水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抑菌能力分析,利用16S rDNA和管家基因pheS和rpo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A1、A7、A13... 为筛选出具有抗氧化和抑菌能力的益生性乳酸菌菌株,对本实验室保存的18株乳酸菌进行耐酸耐胆盐、疏水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抑菌能力分析,利用16S rDNA和管家基因pheS和rpoA序列同源性分析对筛选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菌株A1、A7、A13、A14、A15在pH 3.0时的存活率均大于70%,在牛胆盐质量分数为0.3%时的存活率均大于40%。菌株A15的产酸能力最强,24 h时的pH值为3.68。菌株A1、A7、A14、A15均具有高疏水性。菌株A15完整细胞悬液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39%)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51%)最强,菌株A14次之。此外,菌株A1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16S rDNA和管家基因pheS和rpoA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A1为乳肠球菌、A7为副干酪乳杆菌、A14为副植物乳杆菌、A15为植物乳杆菌植物亚种,为开发新型营养健康乳酸菌发酵食品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益生性 抗氧化性 抑菌性 鉴定
下载PDF
一株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益生特性及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夏超笃 湛穗璋 +2 位作者 艾琴 刘小艳 方炳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5-432,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自筛解淀粉芽孢杆菌DHN04的生长曲线、人工胃肠液、pH及猪胆盐耐受性,并研究其抑菌特性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该菌生长曲线,活菌计数法测定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耐酸性和耐胆盐等特性,牛津杯法测定抑菌活... 本试验旨在研究自筛解淀粉芽孢杆菌DHN04的生长曲线、人工胃肠液、pH及猪胆盐耐受性,并研究其抑菌特性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该菌生长曲线,活菌计数法测定人工胃肠液耐受性、耐酸性和耐胆盐等特性,牛津杯法测定抑菌活性,药敏试片测定抗生素敏感性。结果表明,解淀粉芽孢杆菌DHN04在经过4~6 h的缓慢生长期后,进入对数生长期,12~24 h为该菌的稳定生长期;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保持3 h后存活率分别为55.55%和53.33%;pH 2.0时该菌存活率为14.14%,随着酸性的减弱,存活率逐渐上升,在pH 7.0时存活率可以达到93.85%;随着胆盐浓度增加,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存活率逐渐下降,相同的胆盐浓度,24 h的存活率低于3 h。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四联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抗生素阿莫西林耐药。综上,解淀粉芽孢杆菌能够快速活化,对人工胃肠液、胆盐及pH的耐受性良好,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阿莫西林耐药。因此,解淀粉芽孢杆菌DHN04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益生菌菌株应用于畜禽养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益生特性 抑菌活性 抗生素敏感性
下载PDF
甘南州牧区优良乳酸菌耐受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崔琴 贠建民 +2 位作者 张丽 余群力 安志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6-219,共4页
对分离自甘南州牧区酸牦牛奶中的4株优良乳酸菌的生长性能、耐酸能力、耐胆盐能力、耐渗透压能力和抑菌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株乳酸菌均有较好的生长特性;球菌A-2-1和杆菌F-2-1在极限pH1.5仍能生长;当胆酸盐浓度达到0.5%时,杆菌B-... 对分离自甘南州牧区酸牦牛奶中的4株优良乳酸菌的生长性能、耐酸能力、耐胆盐能力、耐渗透压能力和抑菌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株乳酸菌均有较好的生长特性;球菌A-2-1和杆菌F-2-1在极限pH1.5仍能生长;当胆酸盐浓度达到0.5%时,杆菌B-4-2-1生长受到抑制,其余3株菌均能生长;杆菌F-2-1和G-3-2对浓度高达8%的NaCl均表现出一定的耐受力;同时4株乳酸菌也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效果,杆菌B-4-2-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强,抑菌圈直径19mm,在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中菌株F-2-1效果明显,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mm和22mm,研究结果可以为其在发酵乳制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乳酸菌 耐受性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消毒剂对生物发酵床中有益菌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贺月林 尹红梅 +3 位作者 周庆华 吴迎奔 张德元 孙志良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25,共5页
采用复合碘溶液(第1组)、复合酚溶液(第2组)、复方戊二醛溶液(第3组)和二氯异氰脲酸钠粉(第4组)4种养猪场常用消毒剂,按说明书常规消毒用量浓度对发酵床进行消毒,研究消毒剂对垫料中的益生菌、温度、部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第1、4组消... 采用复合碘溶液(第1组)、复合酚溶液(第2组)、复方戊二醛溶液(第3组)和二氯异氰脲酸钠粉(第4组)4种养猪场常用消毒剂,按说明书常规消毒用量浓度对发酵床进行消毒,研究消毒剂对垫料中的益生菌、温度、部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第1、4组消毒剂实施消毒后,对垫料中添加的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的活菌数无不良影响(P>0.05),对垫料中的酶活性无不良影响(P>0.05);第2、3组消毒剂实施消毒后,3 d内垫料中添加的枯草芽孢杆菌、放线菌的活菌数从千万级降到百万级(P<0.05),到第7天时恢复到千万级水平(P>0.05),消毒初期(1~3 d)发酵床中过氧化氢酶与蛋白酶活性都有所降低(P<0.05),但7 d后,酶活性与对照组的酶活性相当;4种消毒剂对发酵床垫料中活菌总数和温度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发酵床 有益菌 酶活性
原文传递
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及其在产品中保持高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秋琴 王世杰 +1 位作者 陆淳 于景华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25,共5页
制备高密度菌数含量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和高活性乳酸菌制剂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实现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另则是采取一定的方法保持产品保质期内乳酸菌的活性与数量。综述了国内外不同乳酸菌高密度培养的技术和现状,以及如何防止产品益生菌活力... 制备高密度菌数含量的活性乳酸菌饮料和高活性乳酸菌制剂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实现乳酸菌高密度培养,另则是采取一定的方法保持产品保质期内乳酸菌的活性与数量。综述了国内外不同乳酸菌高密度培养的技术和现状,以及如何防止产品益生菌活力下降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高密度培养 菌活力
下载PDF
5株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益生特性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曦 李欣翼 +7 位作者 陈发顺 段勇 董玲 武书杰 范建成 向斌 杨亮宇 张立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82-2091,共10页
【目的】探究5株自筛解淀粉芽孢杆菌(YN-BA1、YN-BA2、YN-BA3、YN-BA4、YN-BA5)的生长曲线、pH和胆盐耐受性、抑菌活性和抗生素敏感性等特性,为将其开发成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养殖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解淀粉芽孢杆菌生... 【目的】探究5株自筛解淀粉芽孢杆菌(YN-BA1、YN-BA2、YN-BA3、YN-BA4、YN-BA5)的生长曲线、pH和胆盐耐受性、抑菌活性和抗生素敏感性等特性,为将其开发成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养殖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比浊法测定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长曲线,将5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分别接种于经盐酸配制成pH为2.0、3.0、4.0和7.0的LB肉汤中培养2 h和0.3%胆盐环境中培养5 h,以评价其在人工胃肠液中的耐受性;采用琼脂打孔法测定体外抑菌活性,采用KB纸片法测定抗生素敏感性。【结果】5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在经过0~2 h的缓慢生长和6~8 h生长速度降低后,其生长量快速上升,进入对数生长期;36 h后生长量下降,进入衰退期。5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均具有不同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其中YN-BA2菌株在pH 2.0、3.0、4.0存活率分别为42.10%、51.50%和74.67%,均高于另外4株菌;在0.3%胆盐处理5 h后,YN-BA2菌株存活率为51.00%,高于另外4株菌,表明YN-BA2菌株的耐受力最高。5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对肠炎沙门氏菌(YN-S1、YN-S2)、鸡白痢沙门菌(YN-SP9、YN-SP10)、大肠杆菌DO157均有抑菌作用,YN-BA2菌株对鸡白痢沙门氏菌YN-SP10具有高敏感性,其余4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实验室保存的肠道致病菌均为中敏,表明YN-BA2菌株抑菌效果最好。5株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四环素(除YN-BA5外)、诺氟沙星有耐药性,对链霉素、青霉素G、头孢氨苄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红霉素、卡那霉素(除YN-BA5外)、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阿奇霉素(除YN-BA1外)、氨苄西林、林可霉素敏感。【结论】解淀粉芽孢杆菌能够快速活化,对胆盐及pH的耐受性良好,对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四环素、诺氟沙星耐药。因此,解淀粉芽孢杆菌具有开发为微生态制剂的潜能,以用于畜禽养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淀粉芽孢杆菌 益生特性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益生菌对刺参生长性能、肠道酶活性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赵瑞祯 张健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61-64,共4页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益生菌对刺参生长性能、肠道酶活性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将480条平均体重为(2.44±0.01)g的刺参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0条。在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期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以枯草芽孢杆菌为主的益生菌对刺参生长性能、肠道酶活性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试验将480条平均体重为(2.44±0.01)g的刺参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0条。在为期42 d的饲养试验期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饲喂基础日粮+150 mg/kg益生菌添加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刺参的末重、相对生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基础日粮中添加150 mg/kg益生菌对刺参肠道脂肪酶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刺参肠道中蛋白酶、淀粉酶、纤维酶和褐藻酸酶活性分别显著提高46.30%、63.82%、90.52%和105.88%(P<0.05)。与对照组相比,益生菌组刺参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显著提高27.21%、14.28%和53.23%(P<0.05),但丙二醛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基础日粮添加150 mg/kg益生菌(106 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以提高刺参肠道蛋白酶、淀粉酶、纤维酶活性及肝脏抗氧化指标,进而改善体重、生长前期特定生长率和相对生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刺参 生长性能 酶活 抗氧化
下载PDF
大蒜油对人肠道益生菌及有害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钟英英 张译捷 玉万国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49,共3页
实验通过最小杀菌浓度、抑菌圈大小等指标测定大蒜油对试验益生菌和有害菌的抗菌活性。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表明大蒜油对枯草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青霉、黄曲霉、黑曲霉都有较强的抑制... 实验通过最小杀菌浓度、抑菌圈大小等指标测定大蒜油对试验益生菌和有害菌的抗菌活性。最小杀菌浓度结果表明大蒜油对枯草杆菌、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青霉、黄曲霉、黑曲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图测定实验表明,与阳性对照相比,5%~100%的大蒜油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均有较强的抑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油 益生菌 有害菌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4种给药方式的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钱红荟 谢文明 +2 位作者 宋丽华 徐静娟 栗金权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6-351,共6页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的最佳给药方式。方法:摸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的给药过程,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温开水+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牛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中分...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的最佳给药方式。方法:摸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的给药过程,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温开水+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牛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中分别加入人工胃液,观察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中2种益生菌的体外活性。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中加入屎肠球菌R-026,观察屎肠球菌R-026的体外活性。结果: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在牛奶+人工胃液中见2种菌落生长,菌落数大于加入量且4 h内渐增;在人工胃液、温开水+人工胃液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人工胃液中仅见枯草芽孢杆菌R-179,菌落数明显小于加入量且4h内渐少;人工胃液组的菌落数小于温开水+人工胃液组,但差异不明显;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人工胃液组的菌落数均小于人工胃液组且与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的剂量,呈负相关。屎肠球菌R-026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中的菌落数小于加入量且4 h内渐少。3个批号的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各实验组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人工胃液、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对2种益生菌有抑制作用,牛奶对2种益生菌有增菌作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与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不能同时服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与牛奶同服是最佳的给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妈咪爱) 给药方式 益生菌 屎肠球菌R-026 枯草芽孢杆菌R-179 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 增菌作用 抑菌作用
原文传递
散养茶花鸡源乳酸菌分离鉴定及益生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邹建华 叶朋飞 +5 位作者 毕润 柴宁 汤中洁 汪思凡 潘洪彬 曹振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7-654,共8页
【目的】从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品种茶花鸡中分离乳酸菌,研究其益生特性,以期为禽用益生菌制剂研发奠定基础。【方法】采集散养茶花鸡新鲜粪便,使用MRS培养基分离乳酸菌,采用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并研究其胃肠道... 【目的】从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品种茶花鸡中分离乳酸菌,研究其益生特性,以期为禽用益生菌制剂研发奠定基础。【方法】采集散养茶花鸡新鲜粪便,使用MRS培养基分离乳酸菌,采用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法鉴定,并研究其胃肠道耐受性、抑菌活性、抗生素敏感性和肠上皮细胞黏附能力等益生特性。【结果】分离得到CHF4-1、CHF6-2、CHF7-2和CHF10-2共4株菌株。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HF4-1、CHF6-2、CHF7-2和CHF10-2分别为唾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与参考菌株鼠李糖乳杆菌GG相比,CHF6-2和CHF10-2具有较强的胃肠道耐受性和抗菌活性;加氏乳杆菌CHF6-2除对头孢噻肟中度敏感之外,对其余9种抗生素均敏感,且其细胞黏附水平为(13.07±0.22)个/细胞,黏附能力最强。【结论】从散养茶花鸡粪便中分离得到唾液乳杆菌、加氏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4株乳酸菌,其中加氏乳杆菌CHF6-2具有显著胃肠道耐受性、抑菌活性、抗生素敏感性和肠上皮细胞黏附能力等益生特性,可作为微生态制剂候选菌株进一步开展深层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花鸡 乳酸菌 益生特性 胃肠道耐受性 抑菌活性 抗生素敏感性
下载PDF
复合益生菌对白羽肉鸡肌肉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姚先赐 管乐琪 +6 位作者 孙帅 刘金松 曾新福 吴艳萍 张瑞强 许英蕾 杨彩梅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6-529,共14页
【目的】探究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肉鸡肌肉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试验随机选取360只1日龄白羽肉仔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CON),正常饮水;低剂量益生菌组(LG),饮水添加0.2... 【目的】探究饮水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肉鸡肌肉品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试验随机选取360只1日龄白羽肉仔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对照组(CON),正常饮水;低剂量益生菌组(LG),饮水添加0.2%复合益生菌;高剂量益生菌组(HG),饮水添加0.4%复合益生菌,试验为期42d。【结果】与CON组相比,LG组和HG组显著增加肉鸡7、35和42 d平均体重,显著提高HG组肉鸡21-28、28-35、35-42阶段的平均日增重(P<0.05),LG组仅显著提高35-42阶段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胸肌45 min、24 h、48 h红度和24 h黄度,降低24 h和48 h亮度及48 h滴水损失和蒸煮损失。HG组胸肌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CON组,而LG组差异不显著;两组均可降低胸肌灰分含量。添加复合益生菌可显著提高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superoxide dismutase,T-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含量有上升趋势;显著上调CAT、SOD-1、Keap1和Nrf2基因表达,且HG组SOD-2、HO1显著高于LG组。LG组和HG组显著提升21 d和42 d盲肠乙酸、丙酸、丁酸和戊酸浓度。【结论】饮水添加复合型益生菌增强肉鸡生长性能、肌肉品质、抗氧化和短链脂肪酸含量,且HG组作用效果优于LG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复合益生菌 生长性能 肉品质 抗氧化 短链脂肪酸
原文传递
益生菌对发酵乳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戴一佳 赵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88-396,共9页
发酵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市场发展迅速,是益生菌在食品领域的重要产品应用形式。与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等发酵菌株相比,益生菌在主发酵过程中参与度较低,但通过协同发酵对发酵乳的质构、风味、后酸化程度等产生一定作... 发酵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市场发展迅速,是益生菌在食品领域的重要产品应用形式。与嗜热链球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等发酵菌株相比,益生菌在主发酵过程中参与度较低,但通过协同发酵对发酵乳的质构、风味、后酸化程度等产生一定作用,影响发酵乳品质。本文综述了益生菌对发酵乳质构、风味品质、后酸化进程的影响;分析了益生菌利用代谢及产EPS维持发酵乳的质构,通过产生风味化合物改善发酵乳的风味品质,以及通过影响商业发酵剂的生长而影响发酵乳后酸化进程的相关机理;总结提出了提高益生菌在发酵乳中稳定性的相关技术,以期为功能性发酵乳的研发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发酵乳 风味 质构 菌株活性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CMCC-P0002代谢产物中抑菌物质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章昱 周云芳 +1 位作者 曹清 莫茜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63-266,270,共5页
目的通过对一株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以及该产物的某些物理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发现可替代现有抗生素的抗菌物质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利用低温离心和超滤法对植物乳杆菌培养后的上清液进行初步提取,用打孔法行抑菌试验,明确其对... 目的通过对一株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的抑菌作用以及该产物的某些物理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发现可替代现有抗生素的抗菌物质奠定基础。方法首先利用低温离心和超滤法对植物乳杆菌培养后的上清液进行初步提取,用打孔法行抑菌试验,明确其对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临床分离菌株的抑菌活性;并进一步经加热、调整pH及过氧化氢酶等处理上清液后,再验证其活性变化。结果植物乳杆菌的培养上清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等多株临床分离菌株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且以pH在6以内时该物质抑菌活性较好,过氧化氢酶处理后或加热至100℃、30min,上清液的抑菌活性依然存在。结论在植物乳杆菌的培养上清液中存在着具有抑菌活性的物质,对从临床标本所分离的部分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有抑菌作用,该物质对热耐受,其活性受pH变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细菌素 抑菌作用
原文传递
不同蓝莓添加方式对益生菌慕斯品质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陆丹丹 马昕怡 +3 位作者 王鹏 肖潇 邵童 陈霞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3,共8页
研究牛乳发酵前后添加蓝莓果浆或果汁对益生菌慕斯品质、活菌数、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发现添加蓝莓果浆或果汁可以显著提高益生菌慕斯在4℃贮存21 d期间的滴定酸度、活菌数、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降低... 研究牛乳发酵前后添加蓝莓果浆或果汁对益生菌慕斯品质、活菌数、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发现添加蓝莓果浆或果汁可以显著提高益生菌慕斯在4℃贮存21 d期间的滴定酸度、活菌数、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降低其pH,但不会对感官品质产生显著影响;添加蓝莓果浆的慕斯感官品质、总酚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均高于添加果汁的慕斯;发酵前添加蓝莓果汁或果浆比发酵后添加的慕斯的pH更低,滴定酸度、活菌数、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更高,其中发酵前添加蓝莓果浆的慕斯品质最佳,且在4℃贮藏21 d期间保持了较高的活菌数和抗氧化活性。表明蓝莓果浆与灭菌牛乳混合后发酵为益生菌慕斯的最佳蓝莓添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益生菌慕斯 酚类物质 花色苷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