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固体酸催化剂酸性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喻志武 郑安民 +3 位作者 王强 黄信炅 邓风 刘尚斌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5-515,共31页
酸性直接与固体酸催化剂的活性相关,因此研究固体酸催化剂的酸性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固体酸催化剂酸性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该文介绍了固体核磁共振的特点和各种常用技术,着重综述了固体核磁共振研... 酸性直接与固体酸催化剂的活性相关,因此研究固体酸催化剂的酸性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已经成为研究固体酸催化剂酸性的一种强有力的工具.该文介绍了固体核磁共振的特点和各种常用技术,着重综述了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固体酸催化剂酸性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核磁共振 固体酸催化剂 酸性 表征 探针分子
下载PDF
脱铝HY分子筛酸中心结构与酸性的固体NMR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高秀枝 张翊 +3 位作者 王秀梅 卢立军 徐广通 龙军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0-187,共8页
分子筛的催化活性与酸性质密切相关,其酸性质与酸中心结构紧密相关。制备不同温度焙烧的脱铝HY分子筛,利用固体核磁共振结合探针分子技术,探讨了脱铝HY型分子筛的酸中心结构(Al的配位状态)、酸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空... 分子筛的催化活性与酸性质密切相关,其酸性质与酸中心结构紧密相关。制备不同温度焙烧的脱铝HY分子筛,利用固体核磁共振结合探针分子技术,探讨了脱铝HY型分子筛的酸中心结构(Al的配位状态)、酸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焙烧NH4Y时,焙烧温度越高,形成的非骨架铝物种越多;高温焙烧的脱铝HY分子筛中存在3种非骨架铝物种,分别为四配位、五配位和六配位非骨架铝。铝配位状态决定了酸类型及酸强度,骨架四配位铝对应于B酸位,非骨架六配位、五配位及四配位铝物种均对应于L酸位;非骨架铝物种的存在导致了B酸位的酸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核磁共振 探针分子 脱铝HY分子筛 非骨架铝物种 L酸 B酸
下载PDF
铑基催化剂催化CO加氢合成乙醇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亚权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11,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Rh/CeO2/SiO2,用浸渍法合成了Rh/CeO2(Ⅰ),并用H2化学吸附,XPS,TPR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所用的实验条件下,铑完全还原,而CeO2未还原.RhCeO2间存在强相...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系列Rh/CeO2/SiO2,用浸渍法合成了Rh/CeO2(Ⅰ),并用H2化学吸附,XPS,TPR等技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所用的实验条件下,铑完全还原,而CeO2未还原.RhCeO2间存在强相互作用.在常压CO加氢反应中,未加氧化物促进剂的Rh/SiO2即能催化乙醛的生成,但产物中仅有极少量甲醇和乙醇.随着CeO2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活性显著降低.CeO2的加入降低了乙醛的选择性,而使乙醇的选择性升高,但没有显著改变C2含氧化合物的总量.在反应中阶跃加入探针分子的实验结果表明,产物烷烃不是由甲醇、乙醛和乙醇等含氧化合物转化生成的,乙醛和乙醇不是由甲醇转化生成的,乙醛也不是由乙醇脱氢生成的,但乙醇显然是由CeO2催化乙醛加氢生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铑基 催化剂 氧化铈 一氧化碳 加氢 乙醇
下载PDF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emperature sensitive paint based on Eu(DBM)_3 phen as probe molecule 被引量:9
4
作者 Siyu Lu Jing Sun +3 位作者 Yuan Wang Wensheng Yu Mengting Sun Siyuan Cui 《Journal of Rare Earths》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69-674,共6页
Probe molecule Eu(DBM)3 phen is made up of europium oxide(EuO),dibenzoylmethane(DBM) and1,10-phenanthroline(phen).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e paint(TSP) was compounded by the polymerization of the probe molecule, methy... Probe molecule Eu(DBM)3 phen is made up of europium oxide(EuO),dibenzoylmethane(DBM) and1,10-phenanthroline(phen).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e paint(TSP) was compounded by the polymerization of the probe molecule, methyl methacrylate(MMA) and the initiator of benzoyl peroxide(BPO).The structure, morphology, luminescence property of probe molecule and the temperature quenching property of the temperature sensitive paint(TSP) were characterized by infrared spectrometer, UV-vis spectromet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respectively. The infrared spectrum and UV-vis spectra show that Eu and DBM form six membered rings, and Eu-O coordinate bonds form. The nanocrystals are in sphere-like morphology with an average size of approximately100 nm. Fluorescence spectra present that the performance of temperature quenching is excellent,what’s more, TSP sample has different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in various temperature scope. Particularly,under excitation of 286 nm, TSP has a highest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between 50 and 60 ℃, and the strongest fluorescence emission reaches a peak(615 nm). It indicated that probe molecule(Eu(DBM)phen) has strong luminescent intensity and the temperature quenching properties of Eu(DBM)phen/PMMA is go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e molecule Temperature sensitive paint Temperature quenching DIBENZOYLMETHANE Rare earths
原文传递
ZSM-35分子筛酸性对正丁烯异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晓华 黄文氢 +2 位作者 满毅 宋建会 柳颖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6-61,共6页
为了详尽定性和定量分析ZSM-35分子筛孔道内部和外部的酸中心,对在不同焙烧晶化条件下制备的3种ZSM-35分子筛样品(编号分别为GNJ,GNX,GW)采用NH3-TPD和吸附不同探针分子的31P MAS NMR谱进行表征,并在微反装置上对3种样品进行催化正丁烯... 为了详尽定性和定量分析ZSM-35分子筛孔道内部和外部的酸中心,对在不同焙烧晶化条件下制备的3种ZSM-35分子筛样品(编号分别为GNJ,GNX,GW)采用NH3-TPD和吸附不同探针分子的31P MAS NMR谱进行表征,并在微反装置上对3种样品进行催化正丁烯异构化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ZSM-35分子筛中Brnsted酸酸量远多于Lewis酸酸量,且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ZSM-35分子筛Brnsted酸强度与酸量不同;GNJ主要有1种弱Brnsted酸中心,GW有3种不同强度的Brnsted酸中心,较弱的Brnsted酸中心在孔道内部和外部均有分布,较强的两种Brnsted酸中心主要分布在孔道内部;GNX有两种不同强度的Brnsted酸中心,在孔道内部和外部均有分布,且GNX的Brnsted酸酸量高于GNJ和GW;催化正丁烯异构化反应时,ZSM-35分子筛的中强Brnsted酸中心是异丁烯生成的必要酸中心,且中强Brnsted酸中心更有利于异丁烯的生成,因此制备具有合适的中强Brnsted酸强度和酸分布的ZSM-35分子筛有利于正丁烯异构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35分子筛 异构化 酸性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 探针分子
下载PDF
用固体核磁共振谱定量研究脱铝HY分子筛中碱“诱导”的Brnsted酸性位 被引量:7
6
作者 胡伟 罗晴 +3 位作者 李申慧 申万岭 岳勇 邓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33-1237,共5页
用氘代吡啶和三甲基膦(TMP)作为碱性探针分子,用1H和31P魔角旋转(MAS)NMR谱对脱铝和未脱铝微孔HY分子筛中的Br#nsted酸(B酸)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在脱铝HY中,吸附探针分子后的B酸量比吸附前的要多,而在未脱铝的HY样中,吸附吡啶分子前后... 用氘代吡啶和三甲基膦(TMP)作为碱性探针分子,用1H和31P魔角旋转(MAS)NMR谱对脱铝和未脱铝微孔HY分子筛中的Br#nsted酸(B酸)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在脱铝HY中,吸附探针分子后的B酸量比吸附前的要多,而在未脱铝的HY样中,吸附吡啶分子前后测得的B酸量基本一致,证实了在微孔分子筛中存在碱“诱导”B酸位,即靠近铝的端位SiOH能在碱性探针分子的诱导下形成桥式羟基(SiOHAl).对这种碱“诱导”B酸位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分子筛 NMR 脱铝 探针分子 “诱导”B酸
下载PDF
铈基催化剂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滕波涛 蒋仕宇 +1 位作者 赵雷洪 罗孟飞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40,共12页
铈基催化剂是重要的汽车尾气三元转化(TWCs)及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氧化催化剂,从理论上系统研究载体、活性组分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反应物在铈基催化剂上吸附与反应行为,可认识催化现象的电子本质,加深反应机制的理解,为催化剂的设计... 铈基催化剂是重要的汽车尾气三元转化(TWCs)及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氧化催化剂,从理论上系统研究载体、活性组分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反应物在铈基催化剂上吸附与反应行为,可认识催化现象的电子本质,加深反应机制的理解,为催化剂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本文通过CeO2体相、表面、氧空位、团簇性质,探针分子在CeO2表面吸附反应行为,金属铈基催化剂性质及探针分子在其表面吸附与反应等4个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铈基催化剂研究的方向与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基催化剂 氧空位 探针分子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制 稀土
原文传递
以Eu(DBM)_3Bipy为荧光探针的温敏漆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6
8
作者 陆思宇 刘旭日 +3 位作者 毕冠 王耀楷 田皓天 孙晶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3-688,共6页
利用氯化铕(EuCl_3)、二苯甲酰甲烷(DBM)和联吡啶(Bipy)为原料合成了Eu(DBM)_3Bipy探针分子,并将探针分子掺入到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中,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获得温敏漆Eu(DBM)_3Bipy/PMMA。采用红外光谱仪、紫外吸... 利用氯化铕(EuCl_3)、二苯甲酰甲烷(DBM)和联吡啶(Bipy)为原料合成了Eu(DBM)_3Bipy探针分子,并将探针分子掺入到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中,在过氧化苯甲酰(BPO)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获得温敏漆Eu(DBM)_3Bipy/PMMA。采用红外光谱仪、紫外吸收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光谱仪对探针分子的结构、形貌、发光性能和温敏漆的温度猝灭性能进行了表征。红外及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发现稀土离子Eu3+与配体配位成键,成功合成Eu(DBM)_3Bipy探针分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表明Eu(DBM)_3Bipy探针分子呈碎片状,大小约为150 nm,且主要由C、N、O和Eu四种元素组成;荧光光谱表明,在367 nm激发下,Eu(DBM)_3Bipy探针分子的最佳发射波长位于612 nm,且第二配体Bipy对Eu(DBM)_3的荧光发射具有增益作用。在不同温度下测试温敏漆的荧光发射特性,发现温敏漆Eu(DBM)_3Bipy/PMMA在40~90℃温度区间内具有良好的荧光温度猝灭特性,测温灵敏度最高的温度区间位于40~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漆 探针分子 温度猝灭
下载PDF
稀土(Gd^3+,La^3+)对Eu(p-MOBA)3phen/PMMA荧光及温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唐娟 孙晶 +3 位作者 周晨 赵莹 郭欣 尹雨婷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85-1491,共7页
以稀土氧化物(Eu2O3,Gd2O3,La2O3)、对甲氧基苯甲酸(p-MOBA)、菲咯啉(phen)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稀土离子(Gd3+,La3+)掺杂的Eu(p-MOBA)3phen探针分子。将所合成的探针分子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混合,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引发聚合,... 以稀土氧化物(Eu2O3,Gd2O3,La2O3)、对甲氧基苯甲酸(p-MOBA)、菲咯啉(phen)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稀土离子(Gd3+,La3+)掺杂的Eu(p-MOBA)3phen探针分子。将所合成的探针分子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混合,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引发聚合,制得不同稀土(Gd3+,La3+)掺杂的Eu(p-MOBA)3phen/PMMA温敏漆样品。利用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对探针分子的形貌、结构、发光性能及温敏漆的荧光温度猝灭特性进行表征。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表明,Eu3+与配体p-MOBA、phen成功配位,且掺入的稀土离子(Gd3+,La3+)未改变Eu(p-MOBA)3phen结构,说明掺入的稀土离子(Gd3+,La3+)部分取代了Eu3+。荧光光谱表明,稀土离子(Gd3+,La3+)的掺入对Eu(p-MOBA)3phen的发光均具有增益作用,并且相应的温敏漆在50~100℃温度范围内都具有良好的荧光温度猝灭特性。而且相比于镧掺杂的Eu(p-MOBA)3phen/PMMA,钆掺杂的Eu(p-MOBA)3phen/PMMA具有更强的荧光发射和更高的测温灵敏度。可见,不同的稀土(Gd3+,La3+)对Eu(p-MOBA)3phen/PMMA的荧光及温敏特性影响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温敏漆 探针分子 荧光 温度猝灭
下载PDF
不同探针分子温敏漆的制备及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敏 孙晶 +3 位作者 刘慧敏 宋欢欢 张鑫洋 于文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1-426,共6页
利用氯化铕(Eu Cl3)、苯甲酸(BA)、菲咯啉(Phen)和2,2′-联吡啶(Bipy)为原料合成了Eu(BA)3Phen和Eu(BA)3Bipy两种配合物,并将两种配合物分别掺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中,在过氧化苯甲酰(BPO)作用下引发聚合,获得不同探... 利用氯化铕(Eu Cl3)、苯甲酸(BA)、菲咯啉(Phen)和2,2′-联吡啶(Bipy)为原料合成了Eu(BA)3Phen和Eu(BA)3Bipy两种配合物,并将两种配合物分别掺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中,在过氧化苯甲酰(BPO)作用下引发聚合,获得不同探针分子的两种温敏漆Eu(BA)3Phen/PMMA和Eu(BA)3Bipy/PMMA。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两种探针分子及温敏漆的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探针分子Eu(BA)3Phen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Eu(BA)3Bipy,相对应的两种温敏漆Eu(BA)3Phen/PMMA与Eu(BA)3Bipy/PMMA均有较好的温度猝灭特性,但是对比分析发现在25~35℃和35~45℃温度区间内温敏漆Eu(BA)3Phen/PMMA的灵敏度较高,而在45~55℃和55~65℃温度区间内温敏漆Eu(BA)3Bipy/PMMA的灵敏度较高,可见温敏漆在不同温度区间的测温灵敏度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漆 探针分子 温度猝灭 测温灵敏度
下载PDF
NMR探针分子表征分子筛酸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邬忠琴 郑安民 +1 位作者 杨俊 邓风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1-509,共9页
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采用三甲基氧膦(TMPO)、吡啶和三甲基膦(TMP)3种探针分子,研究了工业上常用的3种分子筛H-Y、H-ZSM5、H-MOR的Brφnsted酸强度,讨论了这3种探针分子化学位移与Brφnsted相对酸强度的相关性,揭示了各种探针分子在表... 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采用三甲基氧膦(TMPO)、吡啶和三甲基膦(TMP)3种探针分子,研究了工业上常用的3种分子筛H-Y、H-ZSM5、H-MOR的Brφnsted酸强度,讨论了这3种探针分子化学位移与Brφnsted相对酸强度的相关性,揭示了各种探针分子在表征Brφnsted酸性上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化学位移 探针分子 量化计算 分子筛 吸附能
下载PDF
12-磷钨酸及其铯盐的酸位可接近性:固体核磁共振探针分子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康海霞 杨俊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固体酸催化剂的酸位可接近性是影响催化剂性能的重要性质.使用与反应分子大小接近的碱性探针分子三甲基膦和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定量研究了磷钨酸及其铯盐的酸位可接近性.结果表明,磷钨酸具有“假液相性”,三甲基膦可以接近磷钨酸体相中... 固体酸催化剂的酸位可接近性是影响催化剂性能的重要性质.使用与反应分子大小接近的碱性探针分子三甲基膦和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定量研究了磷钨酸及其铯盐的酸位可接近性.结果表明,磷钨酸具有“假液相性”,三甲基膦可以接近磷钨酸体相中的酸位,在无水的磷钨酸中,有大约2/5的酸位可以被三甲基膦所接近.磷钨酸的铯盐没有“假液相性”,探针分子只能接近催化剂表面的酸位,在无水的CsHPWO中,只有大约5%的酸位能够被三甲基膦所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磷钨酸 酸位的可接近性 固体核磁共振 探针分子 三甲基膦 假液相性
下载PDF
苯乙烯-氧乙烯-苯乙烯三嵌段聚合物的受限结晶行为的反气相色谱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胜洲 邹其超 张金枝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5,共4页
采用反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苯乙烯 氧乙烯 苯乙烯三嵌段结晶聚合物 (PS PEO PS)的结晶熔融相变 ,测定了PS PEO PS的结晶度、熔点以及熔程 ,探讨了正构烷烃探针分子的碳链长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PS PEO PS的微相分离对PEO... 采用反气相色谱法研究了苯乙烯 氧乙烯 苯乙烯三嵌段结晶聚合物 (PS PEO PS)的结晶熔融相变 ,测定了PS PEO PS的结晶度、熔点以及熔程 ,探讨了正构烷烃探针分子的碳链长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PS PEO PS的微相分离对PEO链段的结晶行为有较大的影响 ,其晶体结构中存在由多种不完善PEO结晶和PS非结晶构成的中间层 ;正构烷烃探针分子的碳链长度对测定PS PEO PS的熔点和熔程无影响 ,但对结晶度测定和PEO结晶熔融相变的检测影响较大 ,所测得PS PEO PS的结晶度随正构烷烃探针分子碳链的增长而降低 ,合适的短链正构烷烃探针分子能真实反映中间层的存在以及中间层中不完整PEO结晶的多重熔融相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氧乙烯-苯乙烯 三嵌段聚合物 结晶行为 反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红外光谱表征酸碱中心在石油炼制与化工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
14
作者 袁蕙 卢立军 +3 位作者 王卅 赵文慧 邱丽美 徐广通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5-893,共9页
石油炼制与化工领域工艺过程主要为酸催化反应,少数为碱催化反应,因此催化材料的酸性和碱性中心的全方位认识对工艺过程优化和催化剂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红外光谱是催化剂酸碱性的重要表征手段。简要概述了固体酸碱的基本概念以及分类... 石油炼制与化工领域工艺过程主要为酸催化反应,少数为碱催化反应,因此催化材料的酸性和碱性中心的全方位认识对工艺过程优化和催化剂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红外光谱是催化剂酸碱性的重要表征手段。简要概述了固体酸碱的基本概念以及分类,介绍了红外光谱表征催化剂酸碱中心的基本原理和优势,总结了探针分子红外光谱表征的实用经验和参考数据,结合研发实例阐述了红外光谱在炼油化工催化领域中催化剂酸性中心和碱性中心表征中的应用和支撑作用,吡啶和CO是表征酸性中心最常用的探针,在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催化加氢等催化剂表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吡咯和CO_(2)为代表的探针在石油化工行业催化剂碱性表征方面的应用较少。随着石油化工领域产业升级以及低碳绿色化转型发展,红外光谱表征技术的应用面临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酸性中心 碱性中心 探针分子 催化材料 石油化工
下载PDF
用固体核磁共振研究HZSM-35分子筛的酸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勇 张维萍 +3 位作者 谢素娟 徐龙伢 韩秀文 包信和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分别采用氘代吡啶和三甲基膦为探针分子,利用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HZSM-35分子筛与探针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筛的酸性.结果表明,探针分子氘代吡啶能够进入分子筛的十元环孔道和八元环孔道,但需在300℃下长时间吸附才能扩... 分别采用氘代吡啶和三甲基膦为探针分子,利用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HZSM-35分子筛与探针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子筛的酸性.结果表明,探针分子氘代吡啶能够进入分子筛的十元环孔道和八元环孔道,但需在300℃下长时间吸附才能扩散到八元环开口的孔穴中.吸附氘代吡啶后的1H MAS NMR谱和吸附三甲基膦后的31P MAS NMR谱表明,这两种孔道中均具有两种酸强度不同的B酸位,并且B酸的数量多于L酸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ZSM-35分子筛 酸性 固体核磁共振 探针分子 三甲基膦 氘代吡啶
下载PDF
采用探针分子对长链烷烃异构化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国海峰 杨晓东 郭峰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11年第1期55-58,10,共4页
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存在的长链烷烃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机理,列举了近年来研究者根据各自不同的研究背景,采用探针分子方法对该机理进行的研究,结果所支持的观点主要有择形催化、孔口催化和Key-Lock催化。根据存在的争议和研究现状对探针分... 介绍了目前世界上存在的长链烷烃异构化反应的催化机理,列举了近年来研究者根据各自不同的研究背景,采用探针分子方法对该机理进行的研究,结果所支持的观点主要有择形催化、孔口催化和Key-Lock催化。根据存在的争议和研究现状对探针分子提出了新的构想,认为针对催化剂特殊的十元环孔道结构,寻求设计出具有特定结构的探针分子,通过这种探针分子,在SAPO-11分子筛负载的催化剂上进行异构化反应,根据反应结果数据对比,不需再进行模拟推测,能直接对孔口催化观点给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针分子 长链烷烃 异构化 反应机理
下载PDF
程序控温动态分析对聚醚醚酮结构特征的研究──(Ⅰ)探针分子苯对聚醚醚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静 张保国 +3 位作者 周昌守 孙鹏 段雪 郑星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65-70,共6页
采用程序控温动态分析方法,并辅之以红外分析手段,探讨了不同合成工艺所得聚醚醚酮样品的结构特征.考察了探针分子苯在不同样品上的程序升温解吸(TPD)行为,并与红外分析结果相比较,结果发现:对于不同合成工艺所得的PEEK... 采用程序控温动态分析方法,并辅之以红外分析手段,探讨了不同合成工艺所得聚醚醚酮样品的结构特征.考察了探针分子苯在不同样品上的程序升温解吸(TPD)行为,并与红外分析结果相比较,结果发现:对于不同合成工艺所得的PEEK样品,虽然其红外谱图极为相似.但在分子结构方面仍有一定差异;利用程序控温动态分析方法,可针对这一差异给出有意义的信息,而这些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的信息是红外分析方法无法或很难得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探针 合成工艺 结构 温度控制 程序
下载PDF
蒸发过程对碳纳米管复合结构拉曼增强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晓蕾 张洁 +1 位作者 龚天诚 朱永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87-192,共6页
为了分析探针分子水溶液蒸发过程对三维基底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特性的影响,利用磁控溅射和高温退火的方法制备了银纳米颗粒修饰垂直排列的碳纳米管阵列(Ag/CNTs)三维复合结构样品。采用time-course SERS mapping测试方法,分别以1... 为了分析探针分子水溶液蒸发过程对三维基底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特性的影响,利用磁控溅射和高温退火的方法制备了银纳米颗粒修饰垂直排列的碳纳米管阵列(Ag/CNTs)三维复合结构样品。采用time-course SERS mapping测试方法,分别以1μmol/L罗丹明6G(R6G)和10-2μmol/L孔雀石绿(MG)作为探针分子,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表明:随着蒸发时间逐渐增加,探针分子的拉曼信号先增强后减弱。分析其主要原因:探针分子溶液在蒸发过程中,由于毛细力的作用,引起探针分子与三维结构之间"热点"的变化,从而带来电磁场增强特性的变化;此外,聚焦深度和浓度的变化也影响拉曼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碳纳米管 银纳米颗粒 探针分子 蒸发过程
原文传递
原位红外光谱在石油化工催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齐 鲁树亮 彭晖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07,共5页
对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用于石油化工过程催化剂表面酸性、表面羟基、表面吸附行为的测定,以及用于加氢和甲烷化等典型催化反应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该技术可以很好地剖析气固相催化反应机理。随着反应池固件以及联用技术的发展,原位红... 对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用于石油化工过程催化剂表面酸性、表面羟基、表面吸附行为的测定,以及用于加氢和甲烷化等典型催化反应机理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该技术可以很好地剖析气固相催化反应机理。随着反应池固件以及联用技术的发展,原位红外光谱技术对于固液等反应体系机理研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红外光谱 催化剂 反应机理 探针分子
下载PDF
稀土钕掺杂双配体温敏漆的制备及光学性质
20
作者 宋亚娇 刘景林 《弹性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41,共6页
以稀土氧化物、2-噻吩甲酰基三氟丙酮(TTA)、邻菲罗啉盐酸盐(phen)为原料制备了稀土钕离子(Nd^(3+))掺杂的Eu(TTA)3phen探针分子。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质,以Eu_(0.5)Nd_(0.5)(TTA)3phen为探针分子,利用自由基聚合作用制备了Eu_... 以稀土氧化物、2-噻吩甲酰基三氟丙酮(TTA)、邻菲罗啉盐酸盐(phen)为原料制备了稀土钕离子(Nd^(3+))掺杂的Eu(TTA)3phen探针分子。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基质,以Eu_(0.5)Nd_(0.5)(TTA)3phen为探针分子,利用自由基聚合作用制备了Eu_(0.5)Nd_(0.5)(TTA)3phen/PMMA温敏漆。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探针分子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探针分子和温敏漆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d^(3+)的掺杂未影响Eu(TTA)3phen结构;Nd^(3+)和Eu^(3+)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0.5∶0.5;探针分子在波长617 nm附近具有最强荧光发射,且Nd^(3+)对Eu(TTA)3phen发光具有协同作用;20~80℃范围内,Eu_(0.5)Nd_(0.5)(TTA)3phen/PMMA最强荧光发射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减弱,说明温敏漆具有良好的温度猝灭性。此外,Nd^(3+)的掺杂能够提高温敏漆的荧光强度和测温灵敏度。Eu_(0.5)Nd_(0.5)(TTA)3phen/PMMA温敏漆测温技术为复杂动力学实验中温度测量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配合物 探针分子 温敏漆 温度猝灭 光学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