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0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ull the fuzes:Processing protein precursors to generate apoplastic danger signals for triggering plant immunity
1
作者 Daniele Del Corpo Daniele Coculo +2 位作者 Marco Greco Giulia De Lorenzo Vincenzo Lionetti 《Plant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4年第8期113-136,共24页
The apoplast is one of the first cellular compartments outside the plasma membrane encountered by phytopathogenic microbe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plant tissue invasion.Plants have developed sophisticated surveillance ... The apoplast is one of the first cellular compartments outside the plasma membrane encountered by phytopathogenic microbe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plant tissue invasion.Plants have developed sophisticated surveillance mechanisms to sense danger events at the cell surface and promptly activate immunity.However,a fine tuning of the activation of immune pathways is necessary to mount a robust and effective defense response.Several endogenous proteins and enzymes are synthesized as inactive precursors,and their post-translational processing has emerged as a critical mechanism for triggering alarms in the apoplast.In this review,we focus on the precursors of phytocytokines,cell wall remodeling enzymes,and proteases.The physiological events that convert inactive precursors into immunomodulatory active peptides or enzymes are described.This review also explores the functional synergies among phytocytokines,cell wall 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and remodeling,highlighting their roles in boosting extracellular immunity and reinforcing defenses against p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PLAST immunity activation post-translational processing cell wall proteases pro-peptides proenzymes phytocytokines cell-wall remodeling enzymes phytopathogenic microbes plant immunity
原文传递
豆豉溶栓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产物的纯化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仁怀 王海燕 +2 位作者 谈宁馨 张风豪 张义正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3-626,共4页
将含有和不含前肽的豆豉溶栓酶编码序列在毕赤酵母中分别进行表达研究,发现在含有前肽的豆豉溶栓酶基因转化的毕赤酵母工程菌用甲醇诱导时,其培养液中可检测到较强的溶栓酶活性;而在不含前肽的豆豉溶栓酶基因转化的毕赤酵母菌用甲醇诱导... 将含有和不含前肽的豆豉溶栓酶编码序列在毕赤酵母中分别进行表达研究,发现在含有前肽的豆豉溶栓酶基因转化的毕赤酵母工程菌用甲醇诱导时,其培养液中可检测到较强的溶栓酶活性;而在不含前肽的豆豉溶栓酶基因转化的毕赤酵母菌用甲醇诱导时,培养液中未检测到溶栓酶活性.对毕赤酵母表达和分泌的豆豉溶栓酶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其纯化产物进行溶栓酶活性、SDS-PAGE电泳、抑制剂作用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分泌到培养液中的豆豉溶栓酶已经过剪切加工,其前肽已被切除,重组与天然的豆豉溶栓酶具有相同的溶栓酶活性,其所测定的各理化指标均一致.本研究实现了豆豉溶栓酶在毕赤酵母菌中成功表达,并首次直接证明了前肽对豆豉溶栓酶在毕赤酵母中分泌表达是必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豉溶栓酶 基因表达 毕赤酵母 前肽 纯化
下载PDF
Bacillus licheniformis 6816碱性蛋白酶基因在E.coli中的克隆和表达 被引量:4
3
作者 唐雪明 邵蔚蓝 +3 位作者 沈微 王正祥 方惠英 诸葛健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6,共4页
用PCR方法从地衣芽孢杆菌 6 816中扩增了碱性蛋白酶基因 (apr) ,扩增的 1 14kb的DNA片段插入到大肠杆菌载体pET - 2 0b中 ,构建成重组分泌型表达载体pAPR1。pAPR1中碱性蛋白酶基因在大肠杆菌宿主JM10 9(DE3)中得到表达。SDS -PAGE分析... 用PCR方法从地衣芽孢杆菌 6 816中扩增了碱性蛋白酶基因 (apr) ,扩增的 1 14kb的DNA片段插入到大肠杆菌载体pET - 2 0b中 ,构建成重组分泌型表达载体pAPR1。pAPR1中碱性蛋白酶基因在大肠杆菌宿主JM10 9(DE3)中得到表达。SDS -PAGE分析显示融合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 30kD ,同核酸序列测定所推导的值相符。表达产物占细胞总蛋白的 7 5 % ,重组菌的酶活比出发菌株提高了 3 3倍。研究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芽孢杆菌 碱性蛋白酶 基因克隆 前肽 大肠杆菌
下载PDF
慢分泌突变基因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4
作者 戚蓓静 吴自荣 +1 位作者 陈阜东 王林发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8-53,共6页
利用同阅读框插入突变方法,在编码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基因(nprE)的前肽部分插入了一段约300bp的人体cDNA顺序。此顺序对nprE基因的体内转译及基因产物的加工,折叠无明显影响,但使蛋白质分泌速率下降了10倍以上。本文还报道应用此慢分泌... 利用同阅读框插入突变方法,在编码枯草杆菌中性蛋白酶基因(nprE)的前肽部分插入了一段约300bp的人体cDNA顺序。此顺序对nprE基因的体内转译及基因产物的加工,折叠无明显影响,但使蛋白质分泌速率下降了10倍以上。本文还报道应用此慢分泌突变基因通过诱变得到了影响枯草杆菌蛋白酶产量的温度敏感突变体,以及对此突变体初步鉴定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杆菌 蛋白质分泌 中性蛋白酶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安全性和疗效的开放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62
5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广泛使用条件下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安全性,并对比不同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对入选的2160例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剂量对照的方法进行采集和统计分析.入选...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广泛使用条件下治疗心力衰竭(心衰)的安全性,并对比不同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的疗效差异.方法对入选的2160例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采用多中心、随机、开放、剂量对照的方法进行采集和统计分析.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四个不同剂量和给药时间组,同时均给予标准治疗.结果安全性方面,全部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为1.44%;肌酐在治疗后5~7 d和基线比较时,0.015μg、24 h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54),其他三组肌酐有所改善(P值分别为0.0437、0.0087、0.0116);30 d内再住院率5.65%,病死率9.44%.疗效方面,与基线相比,各组均有明显的呼吸困难改善(P<0.01);给药后利尿量增加了76.59%(P<0.01),左室射血分数增加了12.08%(P值分别为0.0035、0.0001、0、0.0012);给药5~7 d,N末端B型利钠肽原降低40.29%(P<0.01).结论临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衰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能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降低N末端B型利钠肽原,改善左室射血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药物耐受性 N末端B型利钠肽原 重组人脑利钠肽
原文传递
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6
作者 曲凤霞 李萍 +3 位作者 安毅 郭晓 梁磊 路长鸿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CHF患者64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39~79(58.76±12.89)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中心住院治疗的CHF患者64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9例,年龄39~79(58.76±12.89)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和评价治疗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11例(34.4%),有效11例(34.4%),总有效率68.8%;观察组显效12例(37.6%),有效15例(46.8%),总有效率84.4%,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LVEF升高,NT-pro BN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LVEF[(36.31±7.39)%vs.(39.87±6.74)%]升高,NT-pro BNP[(5904.23±1027.35)pg/ml vs.(5418.06±1008.40)pg/ml]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左西孟旦治疗较传统治疗有效,能显著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和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左室射血分数 NT-pro BNP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和MMP-9水平变化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疗效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亚利 唐礼江 +2 位作者 刘元伟 王欢 王丽娟 《浙江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850-853,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评价CRT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CRT组),另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经济等原因未接受CRT(对照组)。两... 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评价CRT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CRT(CRT组),另2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经济等原因未接受CRT(对照组)。两组基础用药相似。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3、6个月的NYHA心功能分级、心电图QRS宽度、LVEDD、LVEF、血清NT-pro-BNP及MMP-9的水平(采用ELISA法)。结果 CRT组治疗前血清NT-pro-BNP和MMP-9水平分别为(912.5±194.2)pmol/L、(682.9±282.1)ng/L,CRT 1、3、6个月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为(379.8±200.5)、(284.7±151.6)、(185.4±82.0)pmol/L,MMP-9水平分别为(543.5±208.3)、(401.1±144.8)、(383.0±198.4)ng/L;而对照组治疗1、3、6个月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为(614.1±234.6)、(572.1±165.6)、(553.6±130.1)pmol/L。MMP-9水平分别为(665.6±227.8)、(641.2±268.6)、(573.7±1 35.9)ng/L。CRT组术后血清NT-pro-BNP和MMP-9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及对照组(均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RT后血清中NT-pro-BNP和MMP-9水平显著下降,心功能得到改善,血清MMP-9和NT-pro-BNP可以作为评价CRT疗效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N端脑钠肽 基质金属蛋白酶- 9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抵抗素、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N端脑钠肽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春健 徐永庆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抵抗素(Resis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N端脑钠肽(NT-proBNP)浓度变化及其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F患者78例(CHF组)以及健康对照30例(对照组),测定其血清NT-proBNP、MMP-2、抵抗素浓...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抵抗素(Resis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N端脑钠肽(NT-proBNP)浓度变化及其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HF患者78例(CHF组)以及健康对照30例(对照组),测定其血清NT-proBNP、MMP-2、抵抗素浓度变化,同时经彩色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功能参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CHF患者血清NT-proBNP、MMP-2、抵抗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5);血清NT-proBNP、MMP-2、抵抗素与LVEDD、LVESD呈正相关,与LVEF、LVFS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检测NT-proBNP、MMP-2和抵抗素浓度有助于CHF的早期诊断及其心力衰竭程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抵抗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2 N端脑钠肽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室短轴缩短率
原文传递
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穿梭质粒的构建及碱性蛋白酶的表达 被引量:6
9
作者 梁晓梅 黎明 +2 位作者 成堃 贾红红 路福平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5-169,共5页
构建了一个可以在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复制,并可以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外源蛋白的穿梭表达载体pBE2R。该穿梭表达载体是以pBE2为基本骨架,引入来自pWB980质粒的P43强启动子,并在其下游引入嗜碱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信号肽和前肽构... 构建了一个可以在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中复制,并可以在枯草芽孢杆菌中表达外源蛋白的穿梭表达载体pBE2R。该穿梭表达载体是以pBE2为基本骨架,引入来自pWB980质粒的P43强启动子,并在其下游引入嗜碱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信号肽和前肽构建而成。试验结果表明,该穿梭表达载体pBE2R可以在大肠杆DH5α和枯草芽孢杆菌WB600中稳定存在,并可以使外源蛋白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分泌表达,同时也为碱性蛋白酶定向改造提供了高通量筛选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梭载体 P43启动子 碱性蛋白酶 信号肽 前肽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骨代谢标志物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郭淑丽 罗先道 田永芳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5年第7期708-709,共2页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K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erminal pro-peptide of collagen t...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骨钙素(bone glaprotein,BGP)、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KP)、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erminal pro-peptide of collagen typeⅠ,PⅠC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157例前列腺癌患者行SPECT全身核素骨显像检查,并依据转移情况分为0级47例,1级35例,2级39例,3级36例,采用ELISA法检测4组BGP、B-AKP、TRAP、PⅠCP水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4组IL-6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4组B-AKP、TRAP、PⅠC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级、1级、2级、3级组BGP分别为(5.33±1.66)、(8.12±3.38)、(10.71±6.76)、(15.93±8.42)μ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级组IL-6[(14.50±6.26)ng/L]明显高于0级、1级、2级组[(7.50±3.46)、(8.31±3.25)、(9.02±4.91)ng/L](P<0.05),但0级、1级、2级组间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GP和IL-6可反映前列腺癌患者骨转移情况,在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骨钙素 骨碱性磷酸酶 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血管紧张素-Ⅱ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德璇 王玉明 +1 位作者 杨红玲 李亚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6期2356-2357,共2页
目的探讨Ang-Ⅱ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慢性CHF患者80例,分为CHF A期30例、CHF C期29例、CHF D期21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 目的探讨Ang-Ⅱ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表达及诊断意义。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慢性CHF患者80例,分为CHF A期30例、CHF C期29例、CHF D期21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慢性CHF患者Ang-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F=38.35,P<0.05)。组间差异性比较显示慢性CHF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慢性CHF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Ang-Ⅱ的曲线下面积(AUC)等于0.92,最佳临界值为552.25ng/mL,其灵敏度90.00%,特异度93.30%。相关性分析显示,Ang-Ⅱ与NT-proBNP存在显著相关性(r=0.23,P<0.05)。Ang-Ⅱ与proBNP联合检测诊断CHF灵敏度98.80%,特异度100%。结论 Ang-Ⅱ在慢性CHF患者中高表达,其与NT-proBNP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CHF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Ⅱ N端B型钠尿肽前体 ANGIOTENSIN
下载PDF
血NT-proBNP对肺部感染患者行机械通气疗法的指导效果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冯旭 郭红杰 +2 位作者 丁锋 赵登峰 徐慧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589-2591,2602,共4页
目的探讨血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肺部感染患者行机械通气疗法的指导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ICU行机械通气疗法的192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院时即进行机械通气的135例患者作为甲组,入院时未进行机械通... 目的探讨血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肺部感染患者行机械通气疗法的指导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ICU行机械通气疗法的192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院时即进行机械通气的135例患者作为甲组,入院时未进行机械通气的57例患者作为乙组;比较两组患者血NT-proBNP浓度及心力衰竭分级情况、乙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及机械通气时、所有患者机械通气时与成功撤机后血NT-proBNP浓度及心力衰竭分级情况。结果入院时甲组患者血NT-proBNP浓度(3258.4±402.7)ng/L高于乙组患者(495.0±201.6)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74,P<0.001),甲组心衰分级高于乙组(χ2=123.089,P<0.001);乙组患者机械通气前血NT-proBNP浓度及心衰分级均低于机械通气时(P<0.05);患者机械通气时血NT-proBNP浓度高于成功撤机后(t=27.943,P<0.001),机械通气时心衰分级高于成功撤机后(χ2=137.337,P<0.001)。结论血NT-proBNP浓度可以反映肺部感染患者由于肺部感染引发的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间接为是否进行机械通气与撤离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端脑钠肽前体 肺部感染 心力衰竭 机械通气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药物治疗中血降钙素原、胱抑素C的临床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单伟杰 宋文静 +2 位作者 李鹏飞 耿书翔 杨君 《河北医药》 CAS 2021年第24期3786-3788,共3页
目的研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判定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治疗组(B组),每组50例,其中A组以常规西药为基础药物治... 目的研讨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清降钙素原、血清胱抑素C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判定预后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治疗组(B组),每组50例,其中A组以常规西药为基础药物治疗,B组则在西药基础治疗中加用芪苈强心胶囊及芪参益气滴丸,观察用药12周后综合评价疗效。观察对象均采用空腹静脉血,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浆N末端钠尿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胱抑素C(CysC)的变化水平,并对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中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变化分析。结果2组患者经12周的药物治疗后,血清NT-proBNP、hs-CRP、PCT、CysC血清水平均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中LVEDD、LVEF均有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比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患者病情进展过程中降钙素原、胱抑素C伴随性升高,提示降钙素原、胱抑素C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评估预后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浆N末端钠尿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胱抑素C 芪参益气滴丸 芪苈强心胶囊
下载PDF
LOX家族与乳腺癌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颖 杨继鑫 +1 位作者 李南林 凌瑞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1412-1416,共5页
目的总结近年来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lysyl oxidase、LOX、LOX乳腺癌和lysyl oxidase乳腺癌"为关键词,检索2009-01-2015-06文献。共检... 目的总结近年来赖氨酰氧化酶(lysyl oxidase,LOX)与乳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lysyl oxidase、LOX、LOX乳腺癌和lysyl oxidase乳腺癌"为关键词,检索2009-01-2015-06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3 041条,中文文献24条。纳入标准:1)LOX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特性;2)LOX与乳腺癌的相关性。剔除标准:1)LOX与其他肿瘤相关性的研究;2)有关LOX综述文献。根据上述标准最终分析28篇文献,并加入早期原始文献1篇。结果 LOX可促进乳腺癌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干扰乳腺癌细胞中的LOX表达,可抑制其恶性行为,且LOX过表达患者预后及淋巴结情况差。赖氨酰氧化酶前肽(LOX pro-peptide,LOX-PP)的表达与乳腺癌呈负相关。针对LOX的治疗方案可能对乳腺癌有一定的效果。结论 LOX家族与乳腺癌密切相关,但一些结论仍需基础及临床研究支持。通过大样本分层分析结合基因组多位点关联研究验证LOX与乳腺癌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赖氨酰氧化酶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2 赖氨酰氧化酶前肽 预后 治疗 综述文献
原文传递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肽及ADAMTS13水平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季杰 刘霆 +1 位作者 孟文彤 卢忠平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7-810,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分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MATS13)水平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前肽水平在诊断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中的价值。方法对11例特发性TTP患者、5例继发性TTP患者、2例移植相关TTP及3例疑似TTP患者,采用荧光... 目的探讨联合分析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ADMATS13)水平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前肽水平在诊断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中的价值。方法对11例特发性TTP患者、5例继发性TTP患者、2例移植相关TTP及3例疑似TTP患者,采用荧光底物法(Frets-vWF73)测定ADAMTS13酶活性,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vWF前肽水平,将两者作为坐标图绘制待测标本位置,ADMATS13轴通过10%和vWF前肽轴通过升高倍数值为3的垂直线将坐标图分为4个象限,分析不同象限患者的特点。结果特发性TTP的ADAMTS13活性均值为6.90%,继发性TTP的ADAMTS13活性均值为3.88%,移植相关TTP的ADAMTS13活性为13.2%,疑似TTP的ADAMTS13活性为19.46%。4组患者vWF前肽水平分别较正常血浆升高了4.2、3.2、4.5和2.9倍。在ADAMTS13/vWF前肽坐标图中,57.1%TTP患者处于Ⅲ、Ⅳ象限,移植相关TTP均在Ⅱ象限。3例疑似TTP患者中,2例处于Ⅰ象限。结论联合ADAMTS13酶活性及vWF前肽水平可以对TTP的诊断提供参考,特别是症状不典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蛋白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前肽 造血干细胞移植
原文传递
米曲霉碱性蛋白酶基因的前导区对其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必要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继平 马光 马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37-241,共5页
为探讨前导区对米曲霉碱性蛋白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必要性,本试验首先将米曲霉碱性蛋白酶的成熟肽编码基因(alp-m)和表达载体pPIC9K双酶切后连接,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PIC9K/alp-m。然后将其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筛选阳性转... 为探讨前导区对米曲霉碱性蛋白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必要性,本试验首先将米曲霉碱性蛋白酶的成熟肽编码基因(alp-m)和表达载体pPIC9K双酶切后连接,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PIC9K/alp-m。然后将其线性化后电转化毕赤酵母GS115,筛选阳性转化子进行甲醇诱导表达,并进行SDS-PAGE分析和碱性蛋白酶活力测定,同时在转录水平上对目的基因进行了Northern blot检测。将得到的结果与以前研究中得到的带有前导区的米曲霉碱性蛋白酶成熟肽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如果没有前导区,米曲霉碱性蛋白酶成熟肽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无论在胞内和胞外均检测不到目的蛋白。由此可见,米曲霉碱性蛋白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表达时必须有前导区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曲霉碱性蛋白酶基因 前导区 毕赤酵母 异源表达
下载PDF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翁睿 李峰 《老年医学研究》 2023年第3期53-56,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骨折,但目前对骨折发生风险的预测方法有限且准确性不足。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为骨重塑时骨组织自身代谢产物,较骨密度可更敏感地反映体内骨代谢情况。血清Ⅰ...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疾病,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为骨折,但目前对骨折发生风险的预测方法有限且准确性不足。骨转换生化标志物为骨重塑时骨组织自身代谢产物,较骨密度可更敏感地反映体内骨代谢情况。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评价骨量、监测治疗疗效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应用价值;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作为骨吸收的标志物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血清N-端骨钙素(N-MID)可作为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学标志物,但其单一预测价值有限,与P1NP和β-CTx等联合检测,临床预测效能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骨质疏松症 骨折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 β-胶原降解产物 N-端骨钙素
下载PDF
亲环素A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德璇 王玉明 +3 位作者 杨红玲 李亚山 徐正良 胡滔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亲环素 A(CyP A)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心衰 A期30例、心衰C期29例、心衰D期21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CyP A的含量,采用罗氏电... 目的:探讨亲环素 A(CyP A)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心衰 A期30例、心衰C期29例、心衰D期21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测定CyP A的含量,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法检测 NT-proBNP的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及慢性心衰各组 CyP A浓度(x^-±s, ng/ml)分别为110.10±49.73,327.85±82.67,331.70±69.34和342.46±92.5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慢性心衰患者CyP A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F=58.45,P<0.01)。进一步采用 LSD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慢性心衰各组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均值差217.75-232.36,P值均<0.01),但慢性心衰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值差3.37-14.61, P值均>0.05)。ROC曲线显示,CyP AAUC=0.97,最佳临界值为198.39(ng/ml),其灵敏度为91.30%,特异度93.30%。相关性分析显示CyP A与 NT-proBNP存在显著相关性(r=0.30,P<0.01)。CyP A与 proBNP联合检测诊断心衰灵敏度为93.80%,特异度为100%。结论 CyP A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高表达,提示Cyp A可能是 CHF的一个显现因子,其与 NT-proBNP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心衰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亲环素A N端B型钠尿肽前体
下载PDF
CRT前后血清MMP-2、9和NT-pro-BNP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镇 徐健 +3 位作者 苏浩 程久佩 邵名亮 方存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34-1136,共3页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水平变化对评价CRT疗效的可行性。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MMP-2、9和NT-pro-BNP水平。结果表明,CRT组术后3、6... 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端脑钠肽(NT-pro-BNP)、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水平变化对评价CRT疗效的可行性。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MMP-2、9和NT-pro-BNP水平。结果表明,CRT组术后3、6个月血清MMP-2、9和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术前及对照组(P<0.05)。血清MMP-2、9和NT-pro-BNP可以作为评价CRT疗效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N端脑钠肽 基质金属蛋白酶2、 9
下载PDF
血清NT-proBNP和TnT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前后的变化和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浩 严激 +5 位作者 徐健 范西真 孙贤林 安春生 陈康玉 朱红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48-1451,共4页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T(TnT)浓度,了解其变化水平对CRT术后疗效评价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行CRT效果,117例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手术治疗前,治疗后6、12...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前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肌钙蛋白T(TnT)浓度,了解其变化水平对CRT术后疗效评价的可行性。方法根据行CRT效果,117例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手术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及TnT的水平和动态;同时两组患者均进行心脏超声测量患者术前及术后6、12个月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结果 CRT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患者在有反应组中行三腔起搏器植入术后6、12个月,有反应组血清NT-proBNP及TnT的ELISA检测浓度显著低于无反应组(P<0.05);而LVEF均显著高于无反应组(P<0.05);LVEDD和LVESV均显著下降(P<0.05),而两组术前的左室整体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T有反应组中,血清NTproBNP和TnT的水平与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密切相关。结论通过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中NT-proBNP和TnT水平变化可以对CRT临床疗效做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