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司法干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负面效应之纾解路径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华 王蕾蕾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7-101,共15页
民间借贷利率因涉及信用和影响社会秩序需要国家干预。国家干预的偏好多聚焦于对利率的限制,而利率的频繁变动又会动摇经济秩序。我国采用司法干预民间借贷利率的模式,而司法干预的程度又受制于国家金融利率政策的调整,以致出现了司法... 民间借贷利率因涉及信用和影响社会秩序需要国家干预。国家干预的偏好多聚焦于对利率的限制,而利率的频繁变动又会动摇经济秩序。我国采用司法干预民间借贷利率的模式,而司法干预的程度又受制于国家金融利率政策的调整,以致出现了司法干预与行政管理对民间借贷利率的双重调整。这种调整加剧了金融机构及其他金融组织的困惑和学界的分歧,也带来了司法实践适用的不一,从而影响类案同判的司法要求与裁判的稳定性。洞察国家司法干预利率的变迁历史和模式样态,发现我国司法干预民间借贷利率的目的以及利率计算方法调整与政策变动间的内在关联。出于保护资金安全和应对规定变化带来的困惑的目的,我国民间借贷利率上限在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4倍作为常态调整方式的前提下,采用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4倍加固定上限的司法干预模式可以纾解由民间利率上限调整所造成的利益失衡,以降低适用新规溢出的负面效应,消解司法频繁干预给借贷秩序带来的不可预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利率上限 利率干预 司法保护 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下载PDF
民间借贷法律规制对犯罪的影响——基于利率上限调整和高利贷入罪的实证研究
2
作者 叶斌 熊秉元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8,共12页
民间借贷时常引发犯罪行为,这是民间借贷利率管制和高利贷入罪的重要理由。本文采用中国裁判文书网刑事一审判决书的犯罪数据,基于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调整和高利贷入罪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民间借贷法律规制对犯罪的... 民间借贷时常引发犯罪行为,这是民间借贷利率管制和高利贷入罪的重要理由。本文采用中国裁判文书网刑事一审判决书的犯罪数据,基于民间借贷利率上限调整和高利贷入罪的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民间借贷法律规制对犯罪的影响。结果显示,民间借贷利率上限提高会增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和赌博罪,而高利贷入罪不但没有遏制民间借贷相关犯罪,反而增加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强迫交易罪和敲诈勒索罪。进一步分析发现,小额贷款公司对民间借贷相关犯罪和高利贷入罪所引发的犯罪具有抑制作用。基于溯因推理,对于这三方面事实的最佳解释是,民间借贷引发犯罪的重要机制在于民间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防治民间借贷相关犯罪问题的主要政策措施应是缓解资金供需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借贷 法律规制 利率上限调整 高利贷入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