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宗教的权力表述——中国宗教的公私形态及其秩序构成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向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13,40,共12页
中国宗教的社会形式 ,具有两个大的层面。一个是制度层面 ,结构的、合法形式 ,即本文提出的“公共宗教”层面 ;一个是私人形式 ,扩散的、非合法形式 ,即本文提出的“私人宗教”形式。关键的问题是 ,中国宗教的神圣理念 ,同时并存在这两...
中国宗教的社会形式 ,具有两个大的层面。一个是制度层面 ,结构的、合法形式 ,即本文提出的“公共宗教”层面 ;一个是私人形式 ,扩散的、非合法形式 ,即本文提出的“私人宗教”形式。关键的问题是 ,中国宗教的神圣理念 ,同时并存在这两个层面。这个宗教的公共形式 ,几乎囊括了历史上中国人所有的价值关怀与社会存在 ,涉及了中国社会之中真正具有秩序的符号、信念和宗教活动。这个制度形式的“公共宗教” ,同时也包含了“私人宗教”形式及其一切活动和价值行动 ,表现出最为扩散的宗教形式。正是这种扩散的宗教形式 ,证明并构成了中国社会之中的权力秩序。所以 ,中国历史上“宗教形式” ,实际上就是孕育着中国特征“秩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宗教
私人信仰
秩序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佛系”:当代社会私人化心态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赵翠翠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78,共9页
"佛系"成为一种带有多重性质的网络话语,既体现个人面对高压力、高强度、高风险社会时的自我退出及其生存策略,又反映了个人"与世无争"、"无欲无求"之"佛系三连"背后的无奈与私密式抗争。"...
"佛系"成为一种带有多重性质的网络话语,既体现个人面对高压力、高强度、高风险社会时的自我退出及其生存策略,又反映了个人"与世无争"、"无欲无求"之"佛系三连"背后的无奈与私密式抗争。"佛系"现象及其话语流行,其实质是外在生活世界与自我生活世界之公私关系的二重性所导致的结果与产物,"佛系"心态及其话语方式又深刻掩盖了这种公私关系的二重性。"佛系"话语及其心态虽是特定情境下所产生的话语策略且为一部分青年群体所认同共享,却体现出深陷私人领域中的一代人之普遍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系话语
青年心态
私人信仰
社会秩序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的“私人信仰”陷阱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向平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3,共9页
中国宗教传统中公私界限的模糊混淆,导致了国家权力秩序与宗教信仰的复杂关系。中国人的"私人"信仰是一种既基于宗教却又不完全基于宗教的信仰方式,十分独特而又难以把握。中国社会中公共信仰与私人信仰的彼此分别,促使其神...
中国宗教传统中公私界限的模糊混淆,导致了国家权力秩序与宗教信仰的复杂关系。中国人的"私人"信仰是一种既基于宗教却又不完全基于宗教的信仰方式,十分独特而又难以把握。中国社会中公共信仰与私人信仰的彼此分别,促使其神圣资源分配原则在公共权力、社会与私人之间形成一种三角变量关系,而公共信仰及其对权力秩序的制度依赖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其中的主要变量。因而,当人们只信任自己、不相信私人之外的存在的时候,就会最终导致信仰如何被信任的危机。要走出陷阱,就要促使私人信仰方式逐渐获得现代社会认可、理解的交往结构及其行动逻辑,为此,必须兼顾宗教信徒和国家公民的双重身份。这对于保障私人信仰及其权利、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坚持宗教发展中国化方向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私界限
私人陷阱
私人信仰
原文传递
信仰方式的私人性与公共性——以民间信仰与基督教为例
被引量:
4
4
作者
赵翠翠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70,共7页
中国社会中公私关系的结构性特征,使得宗教信仰方式具有私人性与公共性表达的双重性。其私人化的体现,仅只是因为公共化表达方式所需条件的不足而不得不局限于私人层面;而在宗教本身所包含的公共性层面则因制度支持的缺失,未能在公共领...
中国社会中公私关系的结构性特征,使得宗教信仰方式具有私人性与公共性表达的双重性。其私人化的体现,仅只是因为公共化表达方式所需条件的不足而不得不局限于私人层面;而在宗教本身所包含的公共性层面则因制度支持的缺失,未能在公共领域中建构公共性的信仰方式。这就构成了欧洲社会中因为宗教的多元化所导致的那种私人化信仰方式的基本差异。民间信仰与基督教分别所具有的私人性、公共性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转换,表明了公私关系界定模糊的社会结构对于这两种信仰方式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方式
私人信仰
关系结构
公共性
原文传递
迪罗西耶事件与16世纪个人信仰的选择困境
被引量:
1
5
作者
沈坚
江晟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9,共11页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是现代性的重要研究范畴。作为这一时期个人信仰遭遇选择困境的典型表现,圣巴托罗缪屠杀期间所发生的迪罗西耶改宗事件反映了在16世纪的法国,私人领域的信仰空间遭到了普遍的压制,...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是现代性的重要研究范畴。作为这一时期个人信仰遭遇选择困境的典型表现,圣巴托罗缪屠杀期间所发生的迪罗西耶改宗事件反映了在16世纪的法国,私人领域的信仰空间遭到了普遍的压制,宗教话语权被少数高级教士和宗教机构把持。与此同时,世俗政治的力量也凭借残存的领主-附庸体系控制着大批信众的个人信仰选择。然而这种困境也为世俗政治观念的兴起创造了契机:世俗政治力量的崛起提升了政治利益与政治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削弱了宗教在社会上的主导地位。这一时期正是宗教话语权盛极而衰的分水岭,政治家派和绝对王权的崛起意味着法国开始了向近代国家转型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宗教改革
现代性
16世纪
迪罗西耶事件
个人信仰
原文传递
题名
宗教的权力表述——中国宗教的公私形态及其秩序构成
被引量:
12
1
作者
李向平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3-13,40,共12页
文摘
中国宗教的社会形式 ,具有两个大的层面。一个是制度层面 ,结构的、合法形式 ,即本文提出的“公共宗教”层面 ;一个是私人形式 ,扩散的、非合法形式 ,即本文提出的“私人宗教”形式。关键的问题是 ,中国宗教的神圣理念 ,同时并存在这两个层面。这个宗教的公共形式 ,几乎囊括了历史上中国人所有的价值关怀与社会存在 ,涉及了中国社会之中真正具有秩序的符号、信念和宗教活动。这个制度形式的“公共宗教” ,同时也包含了“私人宗教”形式及其一切活动和价值行动 ,表现出最为扩散的宗教形式。正是这种扩散的宗教形式 ,证明并构成了中国社会之中的权力秩序。所以 ,中国历史上“宗教形式” ,实际上就是孕育着中国特征“秩序模式”
关键词
公共宗教
私人信仰
秩序模式
Keywords
public
religion
private
belief
models
of
order
分类号
C912.66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佛系”:当代社会私人化心态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赵翠翠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出处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7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建设与宗教关系研究”(18CZJ026)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宗教社会学话语体系及其本土知识结构研究”(18ZDA230)
+2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18T11036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7M621396)
2019年上海市教委重大项目(2019-01-07-00-05-E0001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佛系"成为一种带有多重性质的网络话语,既体现个人面对高压力、高强度、高风险社会时的自我退出及其生存策略,又反映了个人"与世无争"、"无欲无求"之"佛系三连"背后的无奈与私密式抗争。"佛系"现象及其话语流行,其实质是外在生活世界与自我生活世界之公私关系的二重性所导致的结果与产物,"佛系"心态及其话语方式又深刻掩盖了这种公私关系的二重性。"佛系"话语及其心态虽是特定情境下所产生的话语策略且为一部分青年群体所认同共享,却体现出深陷私人领域中的一代人之普遍心态。
关键词
佛系话语
青年心态
私人信仰
社会秩序
Keywords
Buddha-like
discourse
youth
mentality
private
belief
social
order
分类号
C912.6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当代中国的“私人信仰”陷阱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向平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出处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5-63,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间信仰研究"(10&ZD113)的阶段性成果
汕头大学文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资助(STUCCS2015-A)
文摘
中国宗教传统中公私界限的模糊混淆,导致了国家权力秩序与宗教信仰的复杂关系。中国人的"私人"信仰是一种既基于宗教却又不完全基于宗教的信仰方式,十分独特而又难以把握。中国社会中公共信仰与私人信仰的彼此分别,促使其神圣资源分配原则在公共权力、社会与私人之间形成一种三角变量关系,而公共信仰及其对权力秩序的制度依赖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其中的主要变量。因而,当人们只信任自己、不相信私人之外的存在的时候,就会最终导致信仰如何被信任的危机。要走出陷阱,就要促使私人信仰方式逐渐获得现代社会认可、理解的交往结构及其行动逻辑,为此,必须兼顾宗教信徒和国家公民的双重身份。这对于保障私人信仰及其权利、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坚持宗教发展中国化方向均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公私界限
私人陷阱
私人信仰
Keywords
public
and
private
boundaries
private
traps
private
belief
分类号
C912.66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信仰方式的私人性与公共性——以民间信仰与基督教为例
被引量:
4
4
作者
赵翠翠
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出处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4-70,共7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间信仰研究"(10&ZD113)的阶段性成果
汕头大学文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资助(STUCCS2015-A)
文摘
中国社会中公私关系的结构性特征,使得宗教信仰方式具有私人性与公共性表达的双重性。其私人化的体现,仅只是因为公共化表达方式所需条件的不足而不得不局限于私人层面;而在宗教本身所包含的公共性层面则因制度支持的缺失,未能在公共领域中建构公共性的信仰方式。这就构成了欧洲社会中因为宗教的多元化所导致的那种私人化信仰方式的基本差异。民间信仰与基督教分别所具有的私人性、公共性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转换,表明了公私关系界定模糊的社会结构对于这两种信仰方式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
信仰方式
私人信仰
关系结构
公共性
Keywords
way
of
belief
private
belief
structure
of
relationship
publicity
分类号
C912.66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迪罗西耶事件与16世纪个人信仰的选择困境
被引量:
1
5
作者
沈坚
江晟
机构
浙江大学历史学系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9-89,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187)
文摘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是现代性的重要研究范畴。作为这一时期个人信仰遭遇选择困境的典型表现,圣巴托罗缪屠杀期间所发生的迪罗西耶改宗事件反映了在16世纪的法国,私人领域的信仰空间遭到了普遍的压制,宗教话语权被少数高级教士和宗教机构把持。与此同时,世俗政治的力量也凭借残存的领主-附庸体系控制着大批信众的个人信仰选择。然而这种困境也为世俗政治观念的兴起创造了契机:世俗政治力量的崛起提升了政治利益与政治价值观的重要性,从而削弱了宗教在社会上的主导地位。这一时期正是宗教话语权盛极而衰的分水岭,政治家派和绝对王权的崛起意味着法国开始了向近代国家转型的进程。
关键词
法国
宗教改革
现代性
16世纪
迪罗西耶事件
个人信仰
Keywords
Franc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modernity
Sixteenth-century
conversion
of
HuguesSureau
du
Rosier
private
belief
分类号
K565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宗教的权力表述——中国宗教的公私形态及其秩序构成
李向平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佛系”:当代社会私人化心态研究
赵翠翠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1
原文传递
3
当代中国的“私人信仰”陷阱
李向平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
原文传递
4
信仰方式的私人性与公共性——以民间信仰与基督教为例
赵翠翠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4
原文传递
5
迪罗西耶事件与16世纪个人信仰的选择困境
沈坚
江晟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