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整方剂量变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量效关系,获得基于药效学的经方“剂量阈”。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实验大鼠模型,正常组除外,分为:正常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柳...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整方剂量变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量效关系,获得基于药效学的经方“剂量阈”。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实验大鼠模型,正常组除外,分为:正常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组,葛根芩连汤整方剂量变化的9个剂量组(分别为生药1.65,4.95,8.25,11.55,14.85,18.15,21.45。24.75,28.05g·kg-1),给药1次/d,共5d。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计算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指数,比色法检测匀浆上清液髓质过氧化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经GraphPadPrism6软件拟合量效曲线,评价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量一效关系,计算相关剂量参数。结果:综合实验数据分析,以MPO活性为指标,经Graph Pad Prism6Demo拟合后,拟合方程与模型相似度高,量效曲线呈反向“s”型,且有意义,算出的剂量阈参数如下:[D]20-[D]80为15.39~17.11g.kg-1,中位剂量:[D]50 16.25g·kg-1,阈剂量:[D]20 15.39g·kg-1。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量一效曲线呈现反向“s”型,提示其中剂量为有效治疗范围,即大致在15.39~17.11g·kg-1。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117例失代偿型脓毒性休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41例)和存活组(76例),根据第1个24 h最大VIS(24 h VIS max)的临界点分为低VIS组(7...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117例失代偿型脓毒性休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41例)和存活组(76例),根据第1个24 h最大VIS(24 h VIS max)的临界点分为低VIS组(78例)和高VIS组(39例)。计算所有患儿24 h VIS max和第1个24 h VIS 平均值(24 h VISmean),并对VIS与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死亡组 24 h VIS max、24 h VISmean、PRISMⅢ评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前及24 h后的乳酸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24 h VIS max、24 h VISmean、PRISMⅢ评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前和24 h后的乳酸以及24 h 后的pH对于脓毒性休克预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以24 h VIS max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P<0.05)。高VIS组的死亡人数、PRISM Ⅲ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的乳酸均明显高于低VIS组(P<0.05)。结论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与脓毒性休克患儿的病死率有关,血管活性药物评分越高,病情越危重,病死率越高。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汤整方剂量变化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量效关系,获得基于药效学的经方“剂量阈”。方法: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实验大鼠模型,正常组除外,分为:正常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组,葛根芩连汤整方剂量变化的9个剂量组(分别为生药1.65,4.95,8.25,11.55,14.85,18.15,21.45。24.75,28.05g·kg-1),给药1次/d,共5d。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计算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指数,比色法检测匀浆上清液髓质过氧化酶(MPO)、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经GraphPadPrism6软件拟合量效曲线,评价葛根芩连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量一效关系,计算相关剂量参数。结果:综合实验数据分析,以MPO活性为指标,经Graph Pad Prism6Demo拟合后,拟合方程与模型相似度高,量效曲线呈反向“s”型,且有意义,算出的剂量阈参数如下:[D]20-[D]80为15.39~17.11g.kg-1,中位剂量:[D]50 16.25g·kg-1,阈剂量:[D]20 15.39g·kg-1。结论:葛根芩连汤治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的量一效曲线呈现反向“s”型,提示其中剂量为有效治疗范围,即大致在15.39~17.11g·kg-1。
文摘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与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接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117例失代偿型脓毒性休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分为死亡组(41例)和存活组(76例),根据第1个24 h最大VIS(24 h VIS max)的临界点分为低VIS组(78例)和高VIS组(39例)。计算所有患儿24 h VIS max和第1个24 h VIS 平均值(24 h VISmean),并对VIS与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死亡组 24 h VIS max、24 h VISmean、PRISMⅢ评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前及24 h后的乳酸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24 h VIS max、24 h VISmean、PRISMⅢ评分、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前和24 h后的乳酸以及24 h 后的pH对于脓毒性休克预后均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以24 h VIS max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P<0.05)。高VIS组的死亡人数、PRISM Ⅲ评分、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的乳酸均明显高于低VIS组(P<0.05)。结论血管活性药物评分与脓毒性休克患儿的病死率有关,血管活性药物评分越高,病情越危重,病死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