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2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预防性经肝动脉介入治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和化疗灌注术比较 被引量:79
1
作者 冯超 赵剑波 +6 位作者 陈勇 何晓峰 曾庆乐 梅雀林 王江云 庞桦进 李彦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化疗灌注术(TAI)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并在术后1-3个月行预防性介入治疗的79例患者,研究终点为2013年6月。病例分为T...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或化疗灌注术(TAI)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并在术后1-3个月行预防性介入治疗的79例患者,研究终点为2013年6月。病例分为TACE(n=41)和TAI(n=38)2组。2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术前肿瘤直径及AF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介入术中将导管超选进入肝固有动脉,造影证实无新生肿瘤血管和肿瘤病灶后经导管注入药物,TACE组采用碘油化疗药物乳剂,TAI 组则采用单纯化疗药物灌注。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的1年复发率, Kaplan-Meier 估计法比较无瘤生存期,t检验比较平均住院日差别。结果79例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确认为切除术后复发,总体1年复发率为13.9%,其中TACE组1年复发率为12.2%(5/41),TAI组为15.8%(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5)。 TACE组平均无瘤生存期为(21.6±1.5)个月,TAI组为(17.4±3.0)个月,TACE组明显优于TAI组(P =0.038)。 TACE组平均住院日为(6.3±1.8)d,TAI组为(5.9±2.1)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2)。结论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行预防性TACE或TAI的1年复发率无差别,但采用TACE可望提高患者术后的无瘤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癌切除术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动脉化疗灌注术
下载PDF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6
2
作者 濮珏彪 王学锋 彭奕冰 《检验医学》 CAS 2014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又称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检测在临床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瑞金医院住院365例患者的血清,其中100例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265例为非原发性肝癌者血清(包括慢性肝... 目的研究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又称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质(PIVKA-Ⅱ)]检测在临床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收集瑞金医院住院365例患者的血清,其中100例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265例为非原发性肝癌者血清(包括慢性肝病59例、消化系统肿瘤50例、继发性肝癌50例、其他肝脏病变56例和正常对照50例)。采用罗氏Cobas e601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和LUMIPULSE G1200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标本甲胎蛋白(AFP)和PIVKA-Ⅱ水平。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AFP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性为63.00%,特异性为84.91%;血清PIVKA-Ⅱ单独诊断原发性肝癌敏感性为74.00%,特异性为89.81%。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FP和PIVKA-Ⅱ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和0.873。采用PIVKA-Ⅱ和AFP不同的联合诊断方案,可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提高到81.0%和98.49%。结论血清PIVKA-Ⅱ用于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优于AFP,可作为临床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其与AFP的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下载PDF
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中晚期的药味频率分析 被引量:50
3
作者 陈德溯 方肇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187-189,共3页
对 1990— 2 0 0 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 6 6篇中医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报道进行了用药频率的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用药中 ,健脾益气、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和补阴类的使用率较高。茯苓、白术、柴胡... 对 1990— 2 0 0 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 6 6篇中医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报道进行了用药频率的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治疗用药中 ,健脾益气、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和补阴类的使用率较高。茯苓、白术、柴胡、八月札和黄芪等健脾理气药的使用频率分别为 79%、71%、71%、4 3%和 4 3% ;丹参、当归、莪术、延胡索和郁金等活血祛瘀药的使用频率依次为 86 %、6 4 %、6 4 %、5 0 %和 5 0 % ;白花蛇舌草和半枝莲在气滞血瘀、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证中的使用频率分别为 5 7%和 36 %、36 %和 2 9%、2 9%和 14 % ,是常用的基本抗癌药味 ;生地、丹皮、鳖甲、龟板和知母等滋补肝肾药的使用频率依次为 71%、5 7%、5 0 %、4 3%和 4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中晚期 药味频率分析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TACE联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肝动脉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48
4
作者 高嵩 朱旭 +1 位作者 杨仁杰 郭建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7-383,共7页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奥沙利铂(OXA)/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方案肝动脉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可行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经组织病理活检诊断或临床诊断为不可切除且无远处转移的...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奥沙利铂(OXA)/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F)方案肝动脉化疗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的可行性、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经组织病理活检诊断或临床诊断为不可切除且无远处转移的HCC 50例患者入组,TACE术后经留置导管实施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方案:OXA 60~75 mg/m2,第0~4小时泵入;CF 200 mg/m2,第4~6小时泵入;5-Fu 1~1.5 g/m2,第6~24小时泵入。每4~6周一疗程,直至疗效评价CR(mRECIST 1.1标准)或出现肝功能Child-Pugh C级、远处转移及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术后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定期复查实验室指标及增强CT或MRI评估疗效,定期随访。结果全部50例患者共进行232次TACE联合OXA、5-Fu、CF方案HAIC治疗。疗效评价:CR10例;PR 21例;SD 6例;PD 13例;客观有效率(ORR)为74%;疾病控制率(DCR)为62%。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7.1个月(2.6~37.1个月),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PFS)为9.3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1.4个月,累计1年、2年生存率为76%、44%。用Log-rank检验行单因素分析:肝功能Child-Pugh A级(P=0.006)、无肿瘤血管侵犯(P=0.003)、总胆红素值<34.2μmol/L(P=0.023)的患者预后好于对照组。Cox模型多因素分析:肿瘤血管侵犯(P=0.045)是患者独立预后不良因素。患者Ⅲ~Ⅳ度不良反应少见,仅有2例发生Ⅲ度神经毒性,无留置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 TACE联合OXA/5-Fu/CF方案HAIC治疗无远处转移且不可切除的HCC,疗效肯定,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化疗栓塞 奥沙利铂 氟尿嘧啶 亚叶酸钙 肝动脉化疗
下载PDF
CT guided ^125iodine seed implantation for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in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46
5
作者 ZHANG Fu-jun LI Chuan-xing +4 位作者 JIAO De-chao ZHANG Nian-hua WU Pei-hong DUAN Guang-feng WU Yue-xia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3期2410-2414,共5页
Background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T guided ^125iodine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in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hods The ten patients (9 males and 1 f... Background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T guided ^125iodine im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in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ethods The ten patients (9 males and 1 female, aged from 36 to 72 years)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accompany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ad been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therapy including surgery,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radiotherapy ablation, microwave ablation or percutaneous ethanol injection.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each tumor thrombus was 21.5 mm × 30.5 mm. Seeds of 30 MBq ^125I were implanted 5 mm apart within the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The follow-up after 4 months included enhanced spiral CT. Results CT screening of the tumours indicated that 4 out of 10 patients showed complete response to the therapy, 5 partial response and 1 stable disease. Adverse effects included aggravated abdominal dropsy and temporarily increased transaminase, which were controlled by medical management. Severe complications such as haemorrhage, biliary fistula hepatic abscess, pancreatic fistula and hepatic function failure were not observed. Implanted seeds migrated to lung and left hepatic lobe in 1 case. Conclusion CT guided implantation of ^125iodine seeds, can effectively treat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accompanying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minimal damage and few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 iodine seed implantation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BRACHYTHERAPY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原文传递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微波消融序贯治疗早期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46
6
作者 宗迎迎 徐浩 +4 位作者 许伟 祖茂衡 顾玉明 肖晋昌 万豪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0-214,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消融(PMCT)序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集早期肝癌患者66例,先行TACE,5-7 d后在超声引导下行PMCT。分析术前、TACE和联合PMCT治疗后... 目的探讨早期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消融(PMCT)序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4月收集早期肝癌患者66例,先行TACE,5-7 d后在超声引导下行PMCT。分析术前、TACE和联合PMCT治疗后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的变化。Kaplan-Meier计算无瘤累积生存率,Chi-square分析影响复发的高危因素,有统计学意义者引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66例早期肝癌TACE后较术前ALT、TBIL、DBIL显著升高(P〈0.01);联合PMCT后较术前AST、ALT、DBIL升高(P〈0.01);联合PMCT后与TACE相比,AST升高(P〈0.01),TBIL、DBIL降低(P〈0.01)。联合PMCT与术前、TACE相比AFP均降低(P〈0.01)。本组病例随访期间死亡1例,3年累积生存率98.5%。复发19例,1、2、3年的无瘤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0.3%、50.8%、41.6%。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AFP≥100μg/L、病毒载量≥10^3拷贝/ml和肿瘤边界不规整是早期肝癌联合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是早期肝癌较理想的治疗方法,TACE后序贯PMCT不会影响肝功能恢复进程,AFP≥100μg/L、病毒载量≥10^3拷贝/ml和肿瘤边界不规整是早期肝癌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早期 化疗栓塞 经皮微波凝固消融 复发
下载PDF
miRNA表达与免疫细胞因子相关性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 被引量:46
7
作者 徐晓宏 高守宝 +1 位作者 王玥 胡文静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检测miR-146a、miR-224、miR-34c、miR-200a、miR-148b、miR-375六种miRNAs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和IL-12、IL-4、IL-6、IL-10、IFN-γ、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的相关性,以验证循环... 目的:检测miR-146a、miR-224、miR-34c、miR-200a、miR-148b、miR-375六种miRNAs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与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和IL-12、IL-4、IL-6、IL-10、IFN-γ、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的相关性,以验证循环miRNA是否可作为理想的血源性新型生物标志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检测。方法:收集肝炎、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静脉血,并收集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提取总RNA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并比较各组miRNA的相对表达水平,同时检测miRNA表达水平变化与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CA19-9、CA125表达的关系;并检测miRNAs表达水平变化与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和炎症因子IL-12、IL-4、IL-6、IL-10、IFN-γ、TNF-α表达相关性。结果:相对于健康组,miR-34c、miR-224、miR-146a在PHC组血清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miR-200a、miR-148b、miR-375在PHC组血清和组织中表达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Bs Ag与血清miR-375和miR-146a存在回归关系,miR-375随HBs Ag表达水平升高而降低,而miR-146a随HBs Ag表达升高而升高。IFN-γ与miR-146a存在回归关系,miR-146a随IFN-γ表达水平降低而升高,miR-375和miR-146a诊断能力大于CA19-9和AFP。结论:miR-146a、miR-224、miR-34c、miR-200a、miR-148b、miR-375在原发性肝癌血清和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其中miR-375和miR-146a诊断能力优于AFP和CA19-9,血清miR-375和miR-146a可能成为新的肝癌早期诊断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MIRNA 血清肿瘤标志物 细胞因子
下载PDF
肝癌介入治疗对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的效果及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3
8
作者 何伟 赵许亚 +1 位作者 李俊祥 曹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经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癌介入治疗技术对其进行诊治,对比治疗后效果以及对其肝脏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2次后,患者的完全缓解率(58.0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经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肝癌介入治疗技术对其进行诊治,对比治疗后效果以及对其肝脏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2次后,患者的完全缓解率(58.00%)明显高于治疗1次后完全缓解率(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年,患者的存活率(66.00%)与治疗后1年患者的存活率(78.00%)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介入治疗1 d后,患者ALT、TBIL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白蛋白显著高于治疗前,AFP降低较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中晚期患者经肝癌介入治疗后的效果显著,能够清除患者肿瘤病灶,改善其肝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癌介入治疗术 肝功能
下载PDF
MRI与CT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43
9
作者 斯兴无 周红俐 +2 位作者 陈华平 徐彬 陈世孝 《西部医学》 2017年第8期1150-1153,共4页
目的探讨MRI与CT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经TACE治疗的1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均行MRI、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 目的探讨MRI与CT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术后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经TACE治疗的12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均行MRI、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并对MRI、CT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28例患者中,DSA显示病灶166个,其中115个病灶存在肿瘤复发或残余,51个病灶无肿瘤复发或残余;MRI检出108个复发或肿瘤残余病灶,准确率为94.53%,敏感性为93.04%,特异度为100.00%;CT检出76个复发或肿瘤残余病灶,准确率为69.53%,敏感性为66.08%,特异度为100.00%;MRI诊断的准确性高于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有包膜病灶的检出率较CT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复发及残余病灶诊断的准确性高于CT,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的疗效评估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CT 原发性肝癌 TACE
下载PDF
肝癌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2
10
作者 谭妮 郑海平 欧超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9年第5期826-82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癌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行肝癌根治术治疗的40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通过电话、门诊复诊等方式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 目的:探讨肝癌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肝癌(PHC)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9月我院行肝癌根治术治疗的40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通过电话、门诊复诊等方式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对变量进行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和计算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随访截至2013年2月6日,401例患者失访34例(8. 5%),中位生存时间为53个月,1年生存率为86. 9%,3年生存率为58. 5%,5年生存率为39. 0%。单因素分析表明前白蛋白(PA)、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甲胎蛋白(AFP)为肝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癌根治术后AFP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PA、AST、ALB是原发性肝癌根治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血清AFP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该加强随访,定期监测患者血清PA、AST、ALB、AFP水平,及时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及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根治术 生存率 预后影响因素
下载PDF
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42
11
作者 王亚玲 王玉芹 +1 位作者 张小曼 郑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02-1205,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150例首次行介入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穴位按摩组50例,音乐疗法组50例,联合组50例。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S)法、休斯顿疼痛情...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150例首次行介入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穴位按摩组50例,音乐疗法组50例,联合组50例。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S)法、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POI),评价3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穴位按摩组、音乐疗法组与联合组之间疼痛疗效存在组间差别(P<0.05),同一时间内,穴位按摩组和音乐疗法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联合组(P<0.05);穴位按摩组和音乐疗法组患者疼痛对身体或日常生活的影响高于联合组(P<0.05),患者疼痛控制方法满意度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穴位按摩 音乐疗法 疼痛
下载PDF
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1
12
作者 程洪涛 郭晨阳 +5 位作者 黎海亮 肖金成 胡鸿涛 郑琳 宗登伟 余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后1个月内在静脉麻醉下行CT引导RFA治疗,在1个月后采用多期增强CT或平扫加动态增强MRI评估肿瘤是否完全消融。结果完全消融率为79%,肿瘤...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完全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6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TACE后1个月内在静脉麻醉下行CT引导RFA治疗,在1个月后采用多期增强CT或平扫加动态增强MRI评估肿瘤是否完全消融。结果完全消融率为79%,肿瘤残留率21%。肿瘤最大径在30 mm以下的完全消融率为100%,30~50 mm完全消融率为92.6%,50~70 mm完全消融率为53.8%,而最大径超过70 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仅22.2%(P<0.01);肿瘤距离肝脏脏面≥10 mm和<10 mm的患者完全消融率分别为83.7%和46.2%(P=0.01);单发肿瘤和多发肿瘤患者完全消融率分别为84.8%和50%(P=0.014)。结论肿瘤最大径是影响肝癌TACE后完全消融的重要因素。影响肿瘤完全消融的因素还包括肿瘤毗邻肝脏脏面,肿瘤多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 CT引导
下载PDF
血清AFP,CEA,CA125单独或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王曦晖 蒋祖辉 +3 位作者 周琼仙 于皓 鲜春波 余华容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12期2346-234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单独以及联合检测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检验科确诊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单独以及联合检测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检验科确诊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以8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和比较两组的AFP、CEA和CA125水平,分析血清AFP、CEA、CA125单项及联合检测检出原发性肝癌的阳性率和约登指数。结果:观察组血清AFP(319.53±35.78 ng/mL)、CEA(81.4±27.8 ng/mL)、CA125(20.67±4.61 ng/mL)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AFP、CEA、CA125在单独检测时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5%(78/120)、75%(90/120)和60%(72/120),而三者的联合检测能够使检测的敏感性达到92%(112/120),显著高于单独检测时的敏感度(P<0.05)。血清AFP、CEA、CA125单项检测约登指数均显著低于联合检测(P<0.05)。结论:相较于血清AFP、CEA、CA125的单独检测,三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原文传递
提高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水平,为临床精细化治疗保驾护航——《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解读 被引量:37
14
作者 董辉 丛文铭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9-943,共5页
原发性肝癌主要指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一直缺乏规范化的诊断标准和诊断体系。《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从肝癌的大体标本取材、慢性肝病评估、小肝癌、微血管癌栓、卫星结节以及免疫组化等临床关切的重要指标对肝... 原发性肝癌主要指肝细胞癌和肝内胆管癌,一直缺乏规范化的诊断标准和诊断体系。《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年版)》从肝癌的大体标本取材、慢性肝病评估、小肝癌、微血管癌栓、卫星结节以及免疫组化等临床关切的重要指标对肝细胞癌的病理诊断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规范化 病理诊断 微血管癌栓
原文传递
血清中AFP,GPC3,DCP和VEGF 4种肿瘤标志物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36
15
作者 卢凌鹏 黄艳芳 《实用癌症杂志》 2016年第9期1399-1401,共3页
目的探讨AFP,GPC3,DCP和VEGF 4种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将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肝癌组,另外收集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患者45例纳入肝硬化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入选患者血清AFP,GPC3,DCP和VEGF浓度,RO... 目的探讨AFP,GPC3,DCP和VEGF 4种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方法将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肝癌组,另外收集同期住院的肝硬化患者45例纳入肝硬化组和健康体检者5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入选患者血清AFP,GPC3,DCP和VEGF浓度,ROC曲线分析4种肿瘤标志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结果肝癌组患者血清AFP、GPC3、DCP和VEGF的浓度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患者血清GPC3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种肿瘤标志物诊断原发性肝癌的敏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VEGF(0.817)、GPC3(0.812)、DCP(0.724)和AFP(0.534);特异度由高到低依次为GPC3(0.707)、VEGF(0.692)、DCP(0.665)和AFP(0.653)。其中GPC3和VEGF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显著高于DCP和AFP(P<0.05),但GPC3与VEGF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852和0.800,显著高于任何一种标志物(P<0.05)。ROC结果显示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8,高于任一种标志物单独检测的AUC。结论血清GPC3、DCP和VEGF的检测可协助AFP诊断原发性肝癌,联合4种标志物检测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 异常凝血酶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宝石CT能谱成像在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5
16
作者 何川东 周莹 +6 位作者 黄丹 王忠 林华 王东 王晋秋 廖丽萍 刘启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评价宝石CT能谱成像(GSI)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经病理证实为肝癌经TACE术后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30例患者TACE术后1-3个月分别行宝石CT能谱扫描及DSA复查,两者平均... 目的评价宝石CT能谱成像(GSI)对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经病理证实为肝癌经TACE术后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30例患者TACE术后1-3个月分别行宝石CT能谱扫描及DSA复查,两者平均间隔时间2.4d。一次CT扫描得出混合能量(QC图)及能谱(Mono)图像,图像后处理采用ADW4.6工作站和GSI—viewer软件。采用2种方法观察,A法观察QC平扫、动脉期及门静脉期;B法观察最佳单能量、碘,水(iodine/water)基物质图及能谱特征。由2名从事腹部影像工作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分别对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上进行独立评价,结果与DSA对照,计算A、B2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等指标,采用x2检验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能力。结果30例TACE术后复查患者共检出154个病灶,DSA明确其中100个病灶有强化,54个病灶无强化。A法灵敏度为72.0%(72/100),特异度为77.8%(42/54);B法灵敏度为97.0%(97/100),特异度为94.4%(51/54),两者灵敏度及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3.04,X2=7.11,P〈0.05)。A法与DSA一致性中等(K=0.47,P〈0.01),B法与DSA一致性良好(K=0.91,P〈0.01)。结论与常规CT相比,在不增加辐射剂量的前提下,GSI能明显提高小病灶及多发病灶的检出率:GSI根据能谱分析图的不同特征.反映肿瘤的同源性,客观地提示某一病灶是否为复发或转移灶,有效地鉴别肝脏乏血性肿瘤与其他病变,在肝癌TACE术后疗效评估及随访中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石能谱CT 原发性肝癌 TACE DSA 疗效评估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35
17
作者 王立静 苗同国 +2 位作者 宁更献 张建集 蔡丽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1 d与术后1、2、3和4周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CD4CD25/CD4的比值变化。结果 PHC患者术前外周血T...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HC患者TACE术前1 d与术后1、2、3和4周外周血CD3、CD4、CD8 T细胞及CD4/CD8、CD4CD25/CD4的比值变化。结果 PHC患者术前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CD8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4周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0.05)。PL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与术前比较,术后1、2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术后4周外周血CD4CD25/CD4 T细胞的比例显著下降。结论 TACE可以改善PHC患者的免疫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功能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射频消融术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4
18
作者 匡远黎 王郑 +1 位作者 杨志亮 谭智明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RFA)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5例中晚期PHC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TACE组(40例)、RFA组(38例)及TACE+RFA组(47例),观察3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发...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术(RFA)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5例中晚期PHC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TACE组(40例)、RFA组(38例)及TACE+RFA组(47例),观察3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复发率、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比较采用Log-Rank时序检验。结果 TACE+RFA组总有效率为74.5%,明显高于TACE组的52.5%和RFA组的47.4%(P<0.05);TACE+RFA组1、2年复发率分别为17.0%、31.9%,均明显低于TACE组(37.5%、57.5%)和RFA组(42.1%、60.5%)(P<0.05);TACE+RFA组1、2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0.2%,均明显高于TACE组(70.0%、47.5%)和RFA组(68.4%、44.7%)(P<0.05);且TACE+RFA组中位生存期(26个月)明显长于TACE组(21个月)和RFA组(19个月)(P<0.05)。结论 TACE联合RFA可有效治疗中晚期PHC,减少术后复发率并提高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其疗效优于单纯TACE或单纯RFA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术 介入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序贯治疗中小肝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3
19
作者 姚红响 陈根生 +5 位作者 诸葛英 孙慧伶 曾群 刘伟 张卫平 陈洪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01-304,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RFA)序贯治疗原发性中小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9例肝细胞性中小肝癌患者实施TACE联合CT引导RFA序贯治疗。结果 59例患者初次治疗,共80枚病灶,行TACE和RFA序贯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CT引导射频消融(RFA)序贯治疗原发性中小肝癌的临床应用。方法对59例肝细胞性中小肝癌患者实施TACE联合CT引导RFA序贯治疗。结果 59例患者初次治疗,共80枚病灶,行TACE和RFA序贯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6~24个月,21例患者有病灶残余,再次行RFA或序贯治疗,3例再次联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后,病灶控制良好。并发症有胆汁瘤合并胆道感染1例、门静脉分支血栓1例。结论 TACE联合CT引导RFA序贯治疗中小肝癌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同时注意手术操作细节,对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射频消融 序贯治疗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联合吲哚菁绿荧光影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治中的价值 被引量:32
20
作者 曾思略 曾宁 +4 位作者 祝文 项楠 杨剑 文赛 方驰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02-1408,共7页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吲哚菁绿(ICG)荧光影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5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7例患者术前完成CT... 目的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吲哚菁绿(ICG)荧光影像技术在原发性肝癌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1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5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7例患者术前完成CT、GD-EOB-DTPA增强MRI、三维可视化并进行手术规划,术中使用ICG荧光影像实时侦测肿瘤部位、边界,肝内卫星癌灶、转移癌灶,根据术中荧光探查结果并联合三维可视化手术规划,完成最终手术方案;对照组97例患者进行常规手术评估及手术切除。对术前肿瘤的影像学信息、术中肿瘤的探测情况、术后实验室指标、病理信息及随访信息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57例,术前CT影像学检查发现63个病灶;MRI发现70个病灶;术中ICG分子荧光发现80个病灶,比CT多发现的17个病灶中,病理证实10个为肝细胞癌,7个为肝硬化结节。实验组术中中位出血量为300(250)mL[M(QR)],少于对照组的400(390)mL(Z=2.291,P=0.022);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及围手术期死亡。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12/57),与对照组的48.4%(47/9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06,P=0.001)。实验组的24个月总体无瘤生存率为74.9%,而对照组总体无瘤生存率为28.9%,两组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联合ICG荧光影像能够为原发性肝癌治疗提供精确的术前诊断、手术规划及实施方案,以及术中微小肝癌侦测、精准导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无瘤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成像 三维 吲哚菁绿 导航 肝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