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突散囊菌对发花黑毛茶品质呈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武嫦 仇云龙 +2 位作者 黄建安 禹利君 刘仲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554-1560,共7页
目的探索湖南农业大学长安教学基地湘妃翠、碧香早和茗丰3个品种制成的黑毛茶经冠突散囊菌发花后其呈味品质成分的差异变化,对黑毛茶进行冠突散囊菌发花优化实验。方法采用国标检测方法对发花前黑毛茶及发花后成品茶其水浸出物、茶多酚... 目的探索湖南农业大学长安教学基地湘妃翠、碧香早和茗丰3个品种制成的黑毛茶经冠突散囊菌发花后其呈味品质成分的差异变化,对黑毛茶进行冠突散囊菌发花优化实验。方法采用国标检测方法对发花前黑毛茶及发花后成品茶其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等呈味成分进行分析,对所测数据进行组间和组内方差分析。结果湘妃翠经发花后其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生物碱在发花成品茶中下降幅度最大;碧香早经发花后其成品茶中茶多酚、游离氨基酸与其原料茶相比显著下降;茗丰经发花后其茶多酚、氨基酸和生物碱与其原料茶相比显著下降,而可溶性多糖显著增加。结论在三个发花成品茶中,以湘妃翠化学品质表现最为突出,湘妃翠较碧香早、茗丰更适制发花黑茶,其次为茗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 黑毛茶 发花成品茶 品质呈味成分
下载PDF
Aspergillus cristatus LJSC.2006的分离鉴定及对茯茶发花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肖娟娟 程滢 +7 位作者 刘雁 刘巧芳 蒋阿婷 黄建安 王坤波 刘仲华 王贞红 禹利君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9-654,共16页
为探究自行分离纯化菌株LJSC.2006对湖南茯茶主要黑毛茶发花品质的影响,综合菌落平皿形态、孢子电镜扫描特征、菌丝体分子标记鉴定结果,确定菌株LJSC.2006为冠突曲霉菌(Aspergillus cristatus LJSC.2006,GenBank登录号:MZ147025)。运用... 为探究自行分离纯化菌株LJSC.2006对湖南茯茶主要黑毛茶发花品质的影响,综合菌落平皿形态、孢子电镜扫描特征、菌丝体分子标记鉴定结果,确定菌株LJSC.2006为冠突曲霉菌(Aspergillus cristatus LJSC.2006,GenBank登录号:MZ147025)。运用感官审评、生化成分分析、HS-SPME/GC-MS挥发性组分分析等方法比较黑毛茶及其发花茶样的滋味、香气品质,发现黑毛茶发花后干茶色泽加深,金花满披,菌香显露,滋味醇和;滋味成分黄酮、茶多酚、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酯型儿茶素、杨梅素、槲皮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香气成分增加,醛类、酯类相对含量增多,苯乙烯和雪松醇为黑毛茶共有香气成分,(E)-芳樟醇-3,7-氧化物和苯乙酮为发花茶样共有香气成分;黑毛茶发花后,水杨酸甲酯、(E,E)-2,4-庚二烯醛、(E)-芳樟醇-3,7-氧化物、(E)-呋喃氧化芳樟醇、(E)-2-壬醛、(E)-2-已烯醛、(E)-2-(Z)-6-壬二烯醛、苯乙酮、(E)-2-壬烯醛及香叶酸甲酯等10种特征性挥发成分相对含量明显上升,综合形成了金花散茶的菌花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曲霉菌 菌种鉴定 黑毛茶 金花散茶 发花品质
下载PDF
控温渥堆对黑毛茶香气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慧 杨丽玲 +3 位作者 陈金华 黄建安 龚雨顺 李适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17-730,共14页
对传统渥堆与45℃、50℃控温渥堆的黑毛茶进行感官品质评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渥堆和50℃控温... 对传统渥堆与45℃、50℃控温渥堆的黑毛茶进行感官品质评价,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对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渥堆和50℃控温渥堆相比,45℃控温渥堆黑毛茶香气的愉悦感、纯正度和浓度更好,杂异气味少。在传统及控温渥堆中共获得24种关键性差异挥发性成分,其中α-柏木烯、新植二烯、橄榄醇、δ-杜松醇、香芹酚、2,6-二叔丁基对甲酚、(Z)-7-十六碳烯醛、反式-β-紫罗兰酮等关键性差异挥发性成分在控温渥堆中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传统渥堆。研究结果可为改善黑毛茶香气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茶 挥发性成分 控温渥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外源酶处理对黑毛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赵熙 黄浩 +2 位作者 钟妮 余鹏辉 郑红发 《茶叶通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3-317,共5页
以茶树品种湘波绿2号一芽三、四叶机采鲜叶为原料,比较渥堆过程中添加不同外源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淀粉酶)后黑毛茶品质相关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感官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纤... 以茶树品种湘波绿2号一芽三、四叶机采鲜叶为原料,比较渥堆过程中添加不同外源酶(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淀粉酶)后黑毛茶品质相关生化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感官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纤维素酶、蛋白酶、果胶酶及淀粉酶处理均能显著增加黑毛茶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其中果胶酶对茶多酚含量变化的影响最大,蛋白酶对增加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及水浸出物含量效果最明显;适量的外源酶处理,黑毛茶滋味趋于纯和或醇厚,其中纤维素酶A4(3.00×10^4U/mL)浓度、蛋白酶B3(4.50×10^4U/mL)浓度、果胶酶C3(0.60×10^4U/mL)浓度和淀粉酶D3(0.30×10^4U/mL)浓度处理感官审评总分分别较对照样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毛茶 外源酶 生化成分 感官品质
下载PDF
冠突散囊菌LJSC.2005对茯茶主体黑毛茶发花品质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汤依钰 俞梦瑶 +3 位作者 禹利君 黄建安 王坤波 刘仲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1-862,共12页
为探究冠突散囊菌LJSC.2005对湖南茯茶主体黑毛茶发花品质的影响,通过感官审评、生化成分分析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由湖南主要茶树品种制成的6个黑毛茶及其通过冠突散囊菌LJSC.2005统一发花... 为探究冠突散囊菌LJSC.2005对湖南茯茶主体黑毛茶发花品质的影响,通过感官审评、生化成分分析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由湖南主要茶树品种制成的6个黑毛茶及其通过冠突散囊菌LJSC.2005统一发花获得的发花散茶进行品质分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与黑毛茶相比,发花散茶金花满披、色泽加深,条索更加平伏、卷紧,茶汤颜色加深,滋味由涩味转为醇和,香气由晒青毛茶花果香、七星灶松烟香转化为浓郁纯正的菌花香。生化成分分析表明,发花散茶黄酮、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儿茶素和槲皮素等滋味成分含量较黑毛茶普遍下降,可溶性糖和杨梅素有下降趋势。HS-SPME/GC-MS分析结果中,所有茶样共检测到71种香气成分,其中碳氢化合物14种、醇类16种、醛类10种、酮类10种、酯类6种、酚类4种、内酯类1种、含氮化合物6种、含氧化合物4种。苯乙烯和异丁酸叶醇酯为黑毛茶共有香气成分;(E)-芳樟醇3,7-氧化物、异植物醇和苯乙酮为发花散茶共有香气成分。与黑毛茶香气成分相比,水杨酸甲酯、(E)-氧化芳樟醇(呋喃类)、(E)-芳樟醇3,7-氧化物、β-紫罗兰酮、异丁酸叶醇酯等16种成分为冠突散囊菌LJSC.2005发花后特征香气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突散囊菌LJSC.2005 黑毛茶 散茶发花 茯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