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7
1
作者 武瑛 严陆光 徐善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66,共4页
建立了无接触电磁耦合结构的互感模型,对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引入了初级电源端口的等效负载阻抗及零相角谐振频率的概念,并对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采用各种初、次级补偿拓扑所带来的频率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研究得知:为了... 建立了无接触电磁耦合结构的互感模型,对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引入了初级电源端口的等效负载阻抗及零相角谐振频率的概念,并对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采用各种初、次级补偿拓扑所带来的频率控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经研究得知:为了使输出功率达到最大,初级零相角谐振频率须等于次级谐振频率:要保证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零相角谐振频率必须是唯一的。文中还通过次级品质因数与无接触电磁结构的耦合系数给出了系统的稳定运行边界条件。仿真研究表明:当次级谐振回路的品质因数满足由电磁结构耦合系数所决定的表达式时,就可以保证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 稳定性分析 频率控制 仿真分析 电力系统 电网
下载PDF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99
2
作者 武瑛 严陆光 +1 位作者 黄常纲 徐善纲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3年第4期10-13,43,共5页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利用电磁感应耦合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实现电能的无接触传输,消除了传统的电能传输方式带来的电击、短路和发生火花的危险。本文建立了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分析研究了系统补偿拓扑、运行...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利用电磁感应耦合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实现电能的无接触传输,消除了传统的电能传输方式带来的电击、短路和发生火花的危险。本文建立了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分析研究了系统补偿拓扑、运行频率及负载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次级补偿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功率传输能力,而初级补偿则显著减小了对初级供电系统视在功率的要求,降低了系统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接触电能传输 反应阻抗 初、次级补偿
下载PDF
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系统松耦合变压器参数设计 被引量:18
3
作者 詹厚剑 吴杰康 +2 位作者 赵楠 蒋程 齐佳鑫 《现代电力》 2009年第1期40-44,共5页
松耦合变压器是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在简要介绍松耦合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松耦合变压器的互感等效电路模型。根据松耦合变压器的特点,分析了铁芯材料、绕组位置、气隙大小对变压器耦合系数的影... 松耦合变压器是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在简要介绍松耦合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松耦合变压器的互感等效电路模型。根据松耦合变压器的特点,分析了铁芯材料、绕组位置、气隙大小对变压器耦合系数的影响。同时,针对原、副边漏感的特性,进一步讨论了变压器原、副边电路补偿问题。最后给出了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系统中松耦合变压器的耦合系数、网络补偿等几个重要参数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电能传输 松耦合变压器 耦合系数 原、副边补偿
下载PDF
非接触感应供电技术及其在扭矩测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丁闯 赵永东 +1 位作者 江鹏程 冯辅周 《现代电子技术》 2013年第23期154-157,共4页
非接触感应供电结合了电子电力技术与电磁感应耦合技术,已在电动汽车、手机充电及机器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非接触感应供电系统结构和原理的分析,研究了原、副边电路的补偿以及频率选择等关键技术,得出了原、副边补偿电容的计... 非接触感应供电结合了电子电力技术与电磁感应耦合技术,已在电动汽车、手机充电及机器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对非接触感应供电系统结构和原理的分析,研究了原、副边电路的补偿以及频率选择等关键技术,得出了原、副边补偿电容的计算方法。根据扭矩测试的供电需求设计了具体电路,并对设计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本供电电路能够满足扭矩测试的供电需要,为扭矩测试供电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感应供电技术 原、副边补偿 频率选择 扭矩测试 电路设计
下载PDF
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松耦合变压器传输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杜波 刘平 王文杰 《电子设计工程》 2014年第17期88-91,95,共5页
本文是对基于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技术的全桥谐振变换器的传输特性进行的研究。松耦合变压器是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本文首先分析了松耦合变压器与传统紧耦合变压器的区别进而提出原副边补偿问题,其次计算出串串补偿和串并补... 本文是对基于非接触感应电能传输技术的全桥谐振变换器的传输特性进行的研究。松耦合变压器是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中的关键部件,本文首先分析了松耦合变压器与传统紧耦合变压器的区别进而提出原副边补偿问题,其次计算出串串补偿和串并补偿电容的选取,再次计算当系统工作在谐振状态时电压的放大倍数并得出负载特性,最后通过PSpice软件搭建电路并仿真,证明分析和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耦合变压器 谐振变换器 原副边补偿 传输特性
下载PDF
感应耦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
6
作者 沈慧娟 曾宪智 《电工电气》 2013年第4期24-27,共4页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运用现代电力电子能量变换技术和控制方法,实现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之间的非接触电能传输。通过对初级变换器拓扑选择及主要元器件参数的分析,提出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并对系统的效率和补偿等关键问题进行了仿真... 基于电磁感应原理,运用现代电力电子能量变换技术和控制方法,实现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之间的非接触电能传输。通过对初级变换器拓扑选择及主要元器件参数的分析,提出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并对系统的效率和补偿等关键问题进行了仿真及实验研究,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分离变压器 非接触电能传输 原副边补偿
下载PDF
航空遥感器主次镜一次像面补偿检验CGH研究
7
作者 吕超 车英 +1 位作者 王加安 闫俊岑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6期51-54,共4页
航空遥感作为一种多功能综合性探测技术,在资源探索、区域监测和环境探测等多种行业中被广泛使用。遥感器作为整个技术的核心部分,对其探测的精度和性能的稳定性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遥感器的总体装配过程成为了关键步骤,其中,对主次镜... 航空遥感作为一种多功能综合性探测技术,在资源探索、区域监测和环境探测等多种行业中被广泛使用。遥感器作为整个技术的核心部分,对其探测的精度和性能的稳定性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遥感器的总体装配过程成为了关键步骤,其中,对主次镜一次像面的补偿检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计算机全息图技术,针对此遥感器的光机系统结构参数设计出符合相应要求的补偿元件,给出设计图,同时对遥感器的主次镜一次像面进行补偿检验,确保了每一个装调过程的质量能满足光学设计要求的技术指标和精度,给出了相应的实验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精度理论知识对CGH补偿器制作的误差及一次像面补偿检验的系统误差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和分析,并给出了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遥感 主次镜 补偿检验 CGH
下载PDF
伦敦中小学弱势学生群体资本补偿策略研究
8
作者 郭婧 杨洁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19,共8页
频繁的人口流动和多样化的人口构成,导致国际大都市社会结构的无序和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公。因此,弱势处境的学生更需要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伦敦中小学校依托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通过经济资... 频繁的人口流动和多样化的人口构成,导致国际大都市社会结构的无序和公共资源分配的不公。因此,弱势处境的学生更需要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伦敦中小学校依托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通过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等方面的教育补偿实践,触探社会不公平和教育不公平的根源,进而改善弱势学生群体处境,提升他们的学业成就、社会参与和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大都市 伦敦 中小学 弱势学生群体 资本补偿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教育公平的损伤及补偿策略 被引量:28
9
作者 周芬芬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1-34,共4页
以效率与公平兼顾为目标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并没有使得农村教育更加公平,相反还使得原有脆弱的农村教育公平受到伤害。布局调整使得偏远地区农民的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上学路程变远造成了儿童上学困难增大,部分地区辍学率增大,此外,布... 以效率与公平兼顾为目标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并没有使得农村教育更加公平,相反还使得原有脆弱的农村教育公平受到伤害。布局调整使得偏远地区农民的家庭经济负担加重,上学路程变远造成了儿童上学困难增大,部分地区辍学率增大,此外,布局调整还使得农民在优质教育资源竞争中更为边缘化。为此,需要化解因布局调整所造成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对布局调整带给家庭的额外经济负担和偏远农村学生的教育机会不公进行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教育公平损伤 补偿策略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流动意向的实证探析:基于全面薪酬理论视角 被引量:20
10
作者 朱菲菲 杜屏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8,共10页
教师流动与流失是社会热点话题,如何吸引和保留优秀教师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利用北京、云南、吉林三省市1 097名中小学教师调查数据,以全面薪酬理论为基础,研究发现:内外在薪酬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有... 教师流动与流失是社会热点话题,如何吸引和保留优秀教师是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利用北京、云南、吉林三省市1 097名中小学教师调查数据,以全面薪酬理论为基础,研究发现:内外在薪酬对中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有显著正向激励作用,且内在薪酬的激励作用更大;工作满意度对中小学教师流动意向有显著负向影响;外在薪酬除通过工作满意度间接影响流动意向外,还会直接对中小学教师流动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内、外在薪酬对不同特征教师工作满意度及流动意向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师流动 全面薪酬 工作满意度 流动意向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薪酬研究:问题与方向——基于近15年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国华 吴海江 《教师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6-104,共9页
中小学教师薪酬直接关联于职业认同和从教热情,同时也反映教师所处的真实社会地位,并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成效。以中小学教师薪酬为研究脉络,从中小学教师劳动报酬称谓、理论基础、薪酬构成、增长机制、管理体制、与其地位关系等6个方面对... 中小学教师薪酬直接关联于职业认同和从教热情,同时也反映教师所处的真实社会地位,并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成效。以中小学教师薪酬为研究脉络,从中小学教师劳动报酬称谓、理论基础、薪酬构成、增长机制、管理体制、与其地位关系等6个方面对近15年的文献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方向,以期对中小学教师薪酬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师薪酬 薪酬机制 薪酬管理
原文传递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弱势伤害与补偿——基于全国9省(区)的调查 被引量:7
12
作者 贾勇宏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2-29,共8页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使上学距离和家庭经济状况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受此影响,处于相对弱势的偏远和交通不便地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低龄学生、留守儿童、寄宿学生与被关闭校点学生的公平受教育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使上学距离和家庭经济状况成为影响教育公平的关键因素。受此影响,处于相对弱势的偏远和交通不便地区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低龄学生、留守儿童、寄宿学生与被关闭校点学生的公平受教育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弱势伤害是弱势群体自身的弱势地位与布局调整政策的负面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确立布局调整合理政策价值取向和目标的基础上对受损弱势受教育群体进行必要的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布局调整 弱势伤害 弱势补偿
原文传递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工资与流动意愿研究——基于教师劳动力市场的分析
13
作者 谢瑶 《科教文汇》 2024年第1期32-39,共8页
工资被认为是吸引和保留人才最关键的政策工具之一。基于中小学教师劳动力市场的分析框架,通过江西省11地级市的教师问卷及访谈数据,研究分析了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工资与教师流动意愿的关系。结果显示: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农村津补贴... 工资被认为是吸引和保留人才最关键的政策工具之一。基于中小学教师劳动力市场的分析框架,通过江西省11地级市的教师问卷及访谈数据,研究分析了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工资与教师流动意愿的关系。结果显示:江西省中小学教师工资与农村津补贴发放水平较低,近五成教师对工资待遇不满意,对绩效工资的知晓程度不足,三成的教师有较强烈的流动意愿。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水平,推进绩效评估科学民主管理,厘清教师供给政策与其他部门政策之间的联动,将有利于缓解教师流失问题,提高教师供给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教师流动 教师流失 教师薪酬 教师工资
下载PDF
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新动向——基于丹佛市教师职业津贴(ProComp)项目改革的研究
14
作者 姜蕴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年第6期13-20,65,共9页
美国丹佛市教师职业津贴项目方案经历了两次系统性调整,均反映了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新发展和新形势。其中,2019年的调整呈现出了坚持保障优先,注重隐性激励,关注长期绩效的新动向,这可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美国丹佛市教师职业津贴项目方案经历了两次系统性调整,均反映了美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的新发展和新形势。其中,2019年的调整呈现出了坚持保障优先,注重隐性激励,关注长期绩效的新动向,这可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新的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变化提供政策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中小学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 新动向 ProComp
下载PDF
中小学校和中小学教师承担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我国未来侵权法应当规定的原则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民安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5-62,共18页
中小学校、中小学教师应当就其过失行为引起的损害对遭受损害的中小学生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即便导致中小学生遭受损害的侵权行为是由中小学生、中小学校教职员工以外的社会公众进入中小学校实施的,中小学校、中小学教师也应当对遭受... 中小学校、中小学教师应当就其过失行为引起的损害对遭受损害的中小学生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即便导致中小学生遭受损害的侵权行为是由中小学生、中小学校教职员工以外的社会公众进入中小学校实施的,中小学校、中小学教师也应当对遭受损害的中小学生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只要中小学校、中小学教师在保护其中小学生的人身安全方面存在过失;中小学校、中小学教师承担的此种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不得在中小学校、中小学教师同实施侵权行为的社会公众之间进行分配并因此让中小学校、中小学教师承担所谓的补充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校 中小学教师 侵权责任 追偿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