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中国家庭调查(CFPS)数据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成 于海东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50,共20页
构建包含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居民最优消费决策模型,运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微观层面验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构建包含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居民最优消费决策模型,运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微观层面验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但不同种类的政策其不确定性影响有差异,其中财政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最大,货币政策和贸易政策次之,汇率政策最弱;(2)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预防性储蓄渠道对居民消费产生负向影响,其中保险保障不完善、家庭抚养比较高、城乡属性为农村等高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居民,其消费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最大;(3)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通过财富效应渠道对居民消费产生负向影响,其中拥有房产价值较高和财产性收入占比较高即具有高财富效应的居民,其消费受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最大。因此,应重视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预见性,以避免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削弱政策自身的调控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支出 消费决策 预防性储蓄 财富效应
下载PDF
金融科技、经营风险与企业成长——“预防性储蓄”还是“投资效应”? 被引量:10
2
作者 何涌 刘思敏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8-67,共20页
本文基于中国2013—2019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金融科技与经营风险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程度、作用机制以及结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可有效促进企业成长,融资约束是金融科技促进企业成长的重... 本文基于中国2013—2019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金融科技与经营风险对企业成长的影响程度、作用机制以及结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金融科技可有效促进企业成长,融资约束是金融科技促进企业成长的重要中介。企业经营风险在调节金融科技对企业成长影响的过程中存在两种相悖的动机,即“预防性储蓄”和“投资效应”。而研究发现经营风险在其中主要起到了“预防性储蓄”的作用,从而削弱了金融科技对企业成长的激励作用。经营风险在调节“金融科技—融资约束—企业成长”的前半段路径中起到的“预防性储蓄”作用要大于调节后半段路径中的“投资效应”。本文拓展了金融科技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研究,丰富了经营风险影响机制的相关文献。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为金融科技发展的优化、实现企业成长驱动以及理性认识经营风险视角下金融科技驱动企业成长的资源配置过程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科技 经营风险 企业成长 融资约束 预防性储蓄 投资效益
下载PDF
我国居民储蓄动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彭芸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4-58,共5页
经济学家很早就对“人们为什么储蓄”进行了理论探讨。用1998年到2004年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居民的储蓄动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该期间人均可支配收入、利率、房屋销售价格是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而物价变动、股票收益等为次要影... 经济学家很早就对“人们为什么储蓄”进行了理论探讨。用1998年到2004年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居民的储蓄动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该期间人均可支配收入、利率、房屋销售价格是影响居民储蓄的主要因素,而物价变动、股票收益等为次要影响因素。从而验证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人们的储蓄受到收入、利率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预防性动机等因素影响”的理论。我国居民储蓄过度,政府应对此加以引导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蓄动机 预防性储蓄 计量模型 实证分析 政策建议
下载PDF
中国居民延期消费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刘文勇 李琪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4,共5页
预防性储蓄理论建立在动态最优化模型基础上的"相对谨慎性系数"估计为刻画居民延期消费意愿程度提供了分析方法。文章运用《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代表性消费者特征变量的基本数据,分析居民延期消费意愿与家庭规模、总抚养比,... 预防性储蓄理论建立在动态最优化模型基础上的"相对谨慎性系数"估计为刻画居民延期消费意愿程度提供了分析方法。文章运用《中国统计年鉴》中有关代表性消费者特征变量的基本数据,分析居民延期消费意愿与家庭规模、总抚养比,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农林水利事务的支出,除涝面积、农户平均固定资产价值、城镇化等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提出"扩内需、促增长"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储蓄 延期消费 扩内需
下载PDF
非农就业如何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基于总量与结构视角 被引量:56
5
作者 文洪星 韩青 《中国农村观察》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1-109,共19页
本文从增收效应、预期效应、示范效应、挤出效应四个方面构建非农就业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虑农村居民参与非农就业的自选择特征和家庭异质性特征,采用倾向分值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模型,从消费总... 本文从增收效应、预期效应、示范效应、挤出效应四个方面构建非农就业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考虑农村居民参与非农就业的自选择特征和家庭异质性特征,采用倾向分值匹配法和分位数回归模型,从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两个层面检验非农就业如何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研究发现,非农就业通过改善家庭收入增长性、弱化收入不确定性、强化城镇居民消费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示范性,促进了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增长,但也会增加教育和医疗支出的不确定性,从而对家庭消费造成挤出效应。上述四种效应叠加后,非农就业能促使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平均提高13.09%,但这一促进作用随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提高而逐渐减弱;非农就业对不同类型产品消费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对家庭设备、居住类受流动性约束较强的耐用品消费的促进作用强于对食物、衣着、交通通讯消费的促进作用,对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类"软性"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农就业对家庭收入为中上水平、存在流动性约束、没有购买商业保险及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本文研究结论不仅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这一经验判断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进一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非农就业 消费结构 流动性约束 预防性储蓄动机
原文传递
教育期望视角下的子女教育与家庭消费——基于反事实框架的因果推断 被引量:16
6
作者 杨真 张倩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86,共9页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虑了子女教育对家庭消费的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研究了父辈教育期望对家庭消费的净影响。结果表明:子女教育对家庭消费的挤出效应大于挤入效应,最终降低家庭消费;而且教育期望越高,消费降... 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虑了子女教育对家庭消费的挤入效应和挤出效应,研究了父辈教育期望对家庭消费的净影响。结果表明:子女教育对家庭消费的挤出效应大于挤入效应,最终降低家庭消费;而且教育期望越高,消费降幅越大;与城市和一孩家庭相比,农村和多孩高教育期望家庭消费降幅更大。上述结论在不同的稳健性检验下同样成立。我国家庭教育期望不断提高,农村家庭教育期望与城市日益趋同,多孩家庭也可能增加,因此应逐步优化健全人才选拔机制、规范校外教育服务市场,以稳定家庭教育消费预期,从而削弱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期望 家庭消费 预防性储蓄 倾向得分匹配
下载PDF
房价上涨如何影响流动人口家庭储蓄率 被引量:6
7
作者 姚曼曼 张泽宇 《劳动经济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93-112,共20页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农民工群体快速成长为中国居民结构的第三极。作为城市的劳动供给主体和重要的消费群体,农民工却表现出较低的长期居留意愿和较高的...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流动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农民工群体快速成长为中国居民结构的第三极。作为城市的劳动供给主体和重要的消费群体,农民工却表现出较低的长期居留意愿和较高的家庭储蓄率。本文使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在房价与储蓄率之间建立了因果关系识别机制。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会降低农民工在城市的长期居留意愿,而居留意愿下降会导致农民工家庭储蓄率的增加。特别地,中低收入家庭、第一代农民工家庭、仅接受过义务教育、未来打算流向其他城市或返乡的农民工家庭的储蓄率对房价上涨更加敏感。此外,本文还发现,房价上涨对农民工家庭储蓄率的正向影响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解释农民工高储蓄现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价 家庭储蓄率 农民工 居留意愿 预防性储蓄
原文传递
新冠肺炎疫情下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琪延 张珊 《调研世界》 CSSCI 2022年第4期3-14,共12页
本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居民消费结构的跨期变化。理论模型证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收入不确定性会带来资金流动性约束加大,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者异质性也会引起消费结构的... 本文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水平变化的调查数据,研究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居民消费结构的跨期变化。理论模型证明,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收入不确定性会带来资金流动性约束加大,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消费者异质性也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化。分位数回归和分解结果表明,新冠肺炎疫情缩小了收入差距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且性别、年龄和婚姻等个体特征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方式不同。因此,本文从维持利率稳定、提高收入水平和细分消费市场三个角度提出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升级居民消费结构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预防性储蓄 个体特征 消费结构变动
下载PDF
基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中美消费差异实证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高晶晶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年第8期99-101,共3页
本文将1986—2005年中国、美国消费与收入的相关数据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通过建立居民的消费收入模型,得出了我国居民平均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居民的结论,并对如何鼓励消费政... 本文将1986—2005年中国、美国消费与收入的相关数据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理论进行了实证分析,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通过建立居民的消费收入模型,得出了我国居民平均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美国居民的结论,并对如何鼓励消费政策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 边际消费倾向 预防性储蓄
下载PDF
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激励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吗?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立宇 蔡欣荣 黄念兵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5-84,共10页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有效提升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内生增长的核心需求。本文采用静态和动态模型分别评估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农村消费的激励效应,结果发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居民人均消...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有效提升是当前我国经济转变增长方式、实现内生增长的核心需求。本文采用静态和动态模型分别评估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农村消费的激励效应,结果发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提升。机制检验发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能够通过“预防性储蓄减少效应”和“挤入效应”提高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但“收入效应”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论深化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拉动农村消费的理论认识,也为我国进一步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村居民消费 预防性储蓄 挤入效应收入效应
下载PDF
超额货币与居民预防性储蓄:基于制度变迁的一种解释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书华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9-22,共4页
从交易方程式出发,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超额货币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在对既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微观经济主体——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的分析和实证检验,在当前我国经济金融体系不断变革和完善的背景下,制度变... 从交易方程式出发,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超额货币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在对既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微观经济主体——居民的资产选择行为的分析和实证检验,在当前我国经济金融体系不断变革和完善的背景下,制度变迁所带来的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等对我国居民的货币需求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远瞻视角的预防性储蓄等经济行为是造成我国目前准货币急剧膨胀、经济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额货币 预防性储蓄 制度变迁
下载PDF
健康风险、医疗保险与居民家庭消费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阳 《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51-57,共7页
健康风险作为居民生活所面临的重要不确定性,对于家庭消费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家庭所面临的健康风险入手,对健康风险和医疗保险对于居民家庭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将健康风险分为主观健康风险和客观健康风险,并通过理论模... 健康风险作为居民生活所面临的重要不确定性,对于家庭消费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家庭所面临的健康风险入手,对健康风险和医疗保险对于居民家庭消费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将健康风险分为主观健康风险和客观健康风险,并通过理论模型介绍了健康风险和医疗保险影响居民消费的机制,发现主观健康风险主要通过预防性储蓄来影响居民消费,客观健康风险则通过疾病冲击来对居民消费造成影响。并基于CFPS2016年的调查数据,对健康风险和医疗保险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健康风险和医疗保险对于居民消费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医疗保险保障水平,对于扩大内需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健康风险 预防性储蓄 疾病冲击 医疗保险
下载PDF
健康冲击、医疗保险和家庭消费
13
作者 任文慧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论丛》 2022年第4期69-81,共13页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健康冲击会显著影响家庭消费水平。医疗保险对于家庭健康的冲击的防范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健康冲击、医疗保险和家庭消费有着显示意义。文章采用2018年CFPS数据库,...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健康冲击会显著影响家庭消费水平。医疗保险对于家庭健康的冲击的防范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健康冲击、医疗保险和家庭消费有着显示意义。文章采用2018年CFPS数据库,实证研究了健康冲击、医疗保险和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健康冲击会导致家庭消费水平显著降低(不包括医疗支出),城职保和城居保会促进家庭的消费,而新农合则对家庭消费有负向的影响。并且,城职保有利于缓解健康冲击对家庭消费的负向作用,而城居保和新农合则对此无明显作用。此外,健康冲击和医疗保险对家庭不同类型的消费,不同收入和城乡家庭的消费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冲击 预防性储蓄 家庭消费
下载PDF
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原因探析
14
作者 黄越 谢立仁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43-44,共2页
居民储蓄持续增长、市场内需不足是当前引人注目的矛盾。作者认为居民储蓄增长的原因是预防性储蓄。本文在分析预防性储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降低预防性储蓄的措施。
关键词 居民 预防性储蓄 LC/PHI 预期收入 预期支出 储蓄率 持久收入模型
下载PDF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能改善企业融资约束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微观证据 被引量:10
15
作者 吴卫星 刘细宪 《证券市场导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47,共7页
基于企业性质和信息不对称视角,本文研究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显著降低了企业对现金流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从而缓解了融资约束;按企业性质分组后发现这种缓解作用只对非国有企业显... 基于企业性质和信息不对称视角,本文研究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显著降低了企业对现金流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从而缓解了融资约束;按企业性质分组后发现这种缓解作用只对非国有企业显著;相比于中、低信息不对称企业,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显著改善了高信息不对称企业的融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 融资约束 企业性质 信息不对称 预防性储蓄动机
下载PDF
居民货币需求的“结构性流动陷阱”及其对我国物价变动影响之研究
16
作者 闫泽涛 王双盈 《华东经济管理》 2007年第12期40-44,共5页
由于当前经济改革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使我国居民存在对货币需求的"结构性流动陷阱"。"结构性流动陷阱"是我国近年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也是对我国自1997年以来物价变动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基本因... 由于当前经济改革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使我国居民存在对货币需求的"结构性流动陷阱"。"结构性流动陷阱"是我国近年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也是对我国自1997年以来物价变动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个基本因素。文章首先对当前转型期我国存在的居民货币需求"结构性流动陷阱"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其次,依据这个观点对我国近年来出现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基本原因和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系统的研究,并就我国未来短期内物价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流动陷阱 预防性储蓄 预期性储蓄 剩余性储蓄 物价变动
下载PDF
社会福利制度的效益与可持续——欧盟社会投资政策的解读与借鉴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屹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2-81,共10页
福利制度一直被认为是基于社会权利基础上的再分配机制,对福利国家机制效益的质疑、高额的社会支出难以持续和"做大蛋糕再分蛋糕"的论点也一直存在。欧盟启动的社会投资战略对福利制度作了新的解释。社会投资理论是对人力和... 福利制度一直被认为是基于社会权利基础上的再分配机制,对福利国家机制效益的质疑、高额的社会支出难以持续和"做大蛋糕再分蛋糕"的论点也一直存在。欧盟启动的社会投资战略对福利制度作了新的解释。社会投资理论是对人力和社会资本的投资。社会投资意在加强人们当前和未来的能力,让人们以最好的姿态积极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社会投资理论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刚纳·缪达尔,这一理论在最近二十年被欧洲重新强调并发展。欧盟强调社会投资是社会政策的现代化战略,它作为一个激活措施,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有双重效益。这个理论将对促进加速中国的福利体系的投入和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投资 社会福利制度 效益与可持续 人力资本 预防与储蓄
下载PDF
北方平原区小型渠道水泥土防渗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单兆民 《防渗技术》 1996年第4期17-22,共6页
针对北方平原区水源紧缺、小型渠道数量多、土渠渗漏严重,防渗渠道发展缓慢,严重制约着节水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通过“水泥土水泥砂浆复合材料渠道衬砌实验研究”,对水泥土水泥砂浆复合材料渠道衬砌试验工程进行了系统的试验、观测... 针对北方平原区水源紧缺、小型渠道数量多、土渠渗漏严重,防渗渠道发展缓慢,严重制约着节水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通过“水泥土水泥砂浆复合材料渠道衬砌实验研究”,对水泥土水泥砂浆复合材料渠道衬砌试验工程进行了系统的试验、观测、分析;实验证明在北方平原地区充分利用当地土料进行农田灌溉渠道防渗具有节水效果显著、抗冻性能好和就地取材,造价低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实用经济的防渗节水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 复合结构 防渗 节水 渠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