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
1
作者
张岳
张国良
+6 位作者
郑禾
孔垂智
宋振
王忠辉
田晨旭
张莅宸
付卫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04-2312,共9页
海淀区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主,受人类影响更频繁更直接,更易遭受外来植物入侵。本研究在完善海淀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本底数据的基础上,明确农业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以期为外来植物入侵防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本...
海淀区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主,受人类影响更频繁更直接,更易遭受外来植物入侵。本研究在完善海淀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本底数据的基础上,明确农业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以期为外来植物入侵防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实地踏查了海淀区5个涉农乡镇48个位点的外来入侵植物。记录生境、调查面积、外来入侵物种种类、危害对象等信息,并查阅文献书籍资料获取原产地、生活型等特征信息。根据实地踏查结果,选择危害重、分布广的圆叶牵牛(Ipomoea purpure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等12种植物开展标准样地调查,以平均盖度量化危害程度。海淀区5个涉农乡镇共有18科35属55种外来入侵植物,以双子叶植物(16科32属52种,占比94.5%)为主体。菊科和苋科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占绝对优势,分别为18种(32.7%)和10种(18.2%);一年生草本植物(37种,67.3%)为主要生活型;原产北美洲的物种最多(29种,52.7%),其次为南美洲(17种,30.9%)。圆叶牵牛、反枝苋、裂叶牵牛(Ipomoea hederacea)、小蓬草(Erigeron canadensis)、婆婆针(Bidens bipinnata)、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凹头苋(Amaranthus blitum)、皱果苋(Amaranthus viridis)、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和粗毛牛膝菊(Galinsoga quadriradiata)等10种外来入侵植物分布范围广(出现频率超过40%)且危害程度严重(除小蓬草和苘麻外)。在海淀区,分布范围广且造成严重危害的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多。建议持续开展外来入侵植物实地调查和监测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继续完善外来入侵植物清单并持续做好公众科普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淀区
外来入侵植物
分布格局
危害程度
防控建议
原文传递
题名
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
1
作者
张岳
张国良
郑禾
孔垂智
宋振
王忠辉
田晨旭
张莅宸
付卫东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海淀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
出处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04-2312,共9页
基金
海淀区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技术服务(2022110043007554)资助。
文摘
海淀区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主,受人类影响更频繁更直接,更易遭受外来植物入侵。本研究在完善海淀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本底数据的基础上,明确农业外来植物的入侵现状,以期为外来植物入侵防控、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安全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实地踏查了海淀区5个涉农乡镇48个位点的外来入侵植物。记录生境、调查面积、外来入侵物种种类、危害对象等信息,并查阅文献书籍资料获取原产地、生活型等特征信息。根据实地踏查结果,选择危害重、分布广的圆叶牵牛(Ipomoea purpure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等12种植物开展标准样地调查,以平均盖度量化危害程度。海淀区5个涉农乡镇共有18科35属55种外来入侵植物,以双子叶植物(16科32属52种,占比94.5%)为主体。菊科和苋科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占绝对优势,分别为18种(32.7%)和10种(18.2%);一年生草本植物(37种,67.3%)为主要生活型;原产北美洲的物种最多(29种,52.7%),其次为南美洲(17种,30.9%)。圆叶牵牛、反枝苋、裂叶牵牛(Ipomoea hederacea)、小蓬草(Erigeron canadensis)、婆婆针(Bidens bipinnata)、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凹头苋(Amaranthus blitum)、皱果苋(Amaranthus viridis)、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意大利苍耳(Xanthium italicum)、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和粗毛牛膝菊(Galinsoga quadriradiata)等10种外来入侵植物分布范围广(出现频率超过40%)且危害程度严重(除小蓬草和苘麻外)。在海淀区,分布范围广且造成严重危害的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多。建议持续开展外来入侵植物实地调查和监测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继续完善外来入侵植物清单并持续做好公众科普教育工作。
关键词
海淀区
外来入侵植物
分布格局
危害程度
防控建议
Keywords
Haidian
District
alien
invasive
plant
distribution
pattern
damage
leve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ug
-
gestion
分类号
S45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北京市海淀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
张岳
张国良
郑禾
孔垂智
宋振
王忠辉
田晨旭
张莅宸
付卫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