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与完善 被引量:118
1
作者 陈卫东 杜磊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1-43,共13页
在我国,长期以来疏于对庭前准备程序的研究与制度构建,在实践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此次修法构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步入了精细化、科学化的发展轨迹。庭前会议承载着公正与效率两大价值,发挥着资... 在我国,长期以来疏于对庭前准备程序的研究与制度构建,在实践中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此次修法构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刑事庭前会议制度,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步入了精细化、科学化的发展轨迹。庭前会议承载着公正与效率两大价值,发挥着资讯、确保庭审实质化、程序分流以及防止庭前预断等基本的制度功能。但从司法适用的角度来讲,有必要对庭前会议启动方式、主持者、处理问题的范围、处理问题的方式与效力以及庭前会议的程序问题做进一步的明确。庭前会议,从本质上来讲属于庭前准备程序。因此,对庭前会议的理解与适用在不违背立法原意的基础上,应当遵循这一基本的制度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前程序 庭前准备程序 庭前会议
下载PDF
完善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93
2
作者 王万华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6-108,共13页
两年试点实践表明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对维护公共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自2017年7月1日始在全国范围常态化运行,不宜再主要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化推动机制,也不应仅由两高出台办法予以规范,应修改《行政诉讼法》... 两年试点实践表明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对维护公共利益发挥了积极作用。行政公益诉讼制度自2017年7月1日始在全国范围常态化运行,不宜再主要依赖自上而下的行政化推动机制,也不应仅由两高出台办法予以规范,应修改《行政诉讼法》,在国家立法层面解决试点期间制度供给不足的问题,完善以下制度,为行政公益诉讼的全面推进注入制度动力:适度扩大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范围,更好发挥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作用;明确检察机关的诉讼主体地位,以"行政公诉人"替代"公益诉讼人",分阶段确定其诉讼权利义务;诉前程序中赋予检察机关必要的证据调取调查权,行政机关拒不配合检察机关调取证据的,检察机关可提请人民法院采取妨碍诉讼强制措施;检察建议权赋予检察机关附条件的实体处理权限,检察建议应当全面载明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状况;诉前程序与诉讼程序的衔接应以公共利益是否真正得到维护为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件范围 主体地位 诉前程序 诉讼程序启动条件
原文传递
论构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自足性审前程序——审前程序和庭审程序并立的改革观 被引量:43
3
作者 汤维建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6-23,共8页
传统的审前程序是为庭审作准备而存在的 ,其工具性价值成为惟一的功利追求 ,审前程序的功能因此而受到限制。这种功能观也制约了审前程序的模式设置 ,我国审前程序的过分职权化的倾向是与审前程序功能单一化期待有密切联系 ,其结果便造... 传统的审前程序是为庭审作准备而存在的 ,其工具性价值成为惟一的功利追求 ,审前程序的功能因此而受到限制。这种功能观也制约了审前程序的模式设置 ,我国审前程序的过分职权化的倾向是与审前程序功能单一化期待有密切联系 ,其结果便造成了审前程序的可有可无及其机能萎缩。我国民事诉讼程序结构应当改变绝对的庭审中心主义 ,要彰显审前程序所具有的化解纠纷和分流讼源的功能 ,将法院实体审判权前移 ,使之贯穿始终 ,只要案件处在成熟的可审判状态 ,法院均应相机行使实体审判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审前程序 独立性 庭审程序 庭审中心主义
原文传递
民事诉讼中证据交换制度的确立和完善 被引量:33
4
作者 汤维建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4-80,共7页
证据交换是各国民事诉讼中的共同性制度 ,它的确立有利于实现公平诉讼 ,提高审判质量和审判效率 ,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审判的集中化 ,节省司法资源。对证据交换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予以观察和分类。我国应当将证据交换制度系统化 ,使之具有可... 证据交换是各国民事诉讼中的共同性制度 ,它的确立有利于实现公平诉讼 ,提高审判质量和审判效率 ,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审判的集中化 ,节省司法资源。对证据交换可以从不同的视角予以观察和分类。我国应当将证据交换制度系统化 ,使之具有可操作性以及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证据交换制度 审前程序 举证时限 诚实原则 对等原则 质证
下载PDF
构建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思考 被引量:32
5
作者 齐树洁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9-66,共8页
为了达到民事案件审理集中化的目标,美国和德国作为两大法系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依据新的司法理念对审前程序进行了审理结构上的调整或改革。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审理前的准备",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审前程序。当前我们构建中... 为了达到民事案件审理集中化的目标,美国和德国作为两大法系中具有代表性的国家,依据新的司法理念对审前程序进行了审理结构上的调整或改革。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审理前的准备",但尚未形成独立的审前程序。当前我们构建中国审前程序,应在比较中、美、德民事审前程序的基础上,借鉴美、德立法经验,对民事诉讼失权制度、诉答程序、初步审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法官释明权等,进行相应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审前程序 司法改革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模式转变 被引量:17
6
作者 汤维建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9-55,共7页
民事审前程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改革应当贯穿当事人主义和集中审理主义两项基本原则,同时应当确立证据交换、争点整理、审前会议等各项制度和程序。
关键词 审前程序 集中审理 争点整理 模式选择
下载PDF
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的适用困境与改革路径 被引量:15
7
作者 夏璇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0-159,共10页
自证据失权制度在我国建立以来,其正当性便饱受争议。实务部门对该制度的运用也经历了严格遵守到灵活运用的态度转变。新《民事诉讼法》将证据失权的决定权完全交由审理法官的做法容易造成对当事人的判决不公,同时还会带来其他弊端。在... 自证据失权制度在我国建立以来,其正当性便饱受争议。实务部门对该制度的运用也经历了严格遵守到灵活运用的态度转变。新《民事诉讼法》将证据失权的决定权完全交由审理法官的做法容易造成对当事人的判决不公,同时还会带来其他弊端。在证据失权的模式选择上,我国应当继续采用严格证据失权的做法,但同时必须对配套制度予以完善,以保障当事人平等诉讼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失权 举证时限 审前程序 适用困境 改革路径
原文传递
民事诉讼证据交换制度的立法探讨 被引量:12
8
作者 许少波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2-139,共8页
证据交换的正当性虽然无可置疑,但其被规避适用却是实务中的普遍现象。设置证据交换制度有诉讼效率的考量,但其首要的价值目标却是公平和公正。审判效率得以提高的秘密不在于证据交换本身,而在于证据交换制度所依存的具有不可逆性的二... 证据交换的正当性虽然无可置疑,但其被规避适用却是实务中的普遍现象。设置证据交换制度有诉讼效率的考量,但其首要的价值目标却是公平和公正。审判效率得以提高的秘密不在于证据交换本身,而在于证据交换制度所依存的具有不可逆性的二元性诉讼结构。在制度层面上,司法解释与《民事诉讼法》的不兼容及司法解释技术自身的问题应当予以检讨。完整的具有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的证据交换规则的确立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包含有实体性因素的证据交换规则;二是包含有程序性因素的证据交换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据交换 诉讼公正 审前程序 民事诉讼
原文传递
审前程序的独立价值与我国审前程序的重构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祖军 王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109-119,共11页
从西方国家司法改革的内容来看,审前程序对于纠纷解决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而我国民事司法改革中审前程序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特别是对审前程序纠纷解决的独立价值方面重视不足。这主要归因于理论界对审前程序独立价值研究缺乏深入... 从西方国家司法改革的内容来看,审前程序对于纠纷解决的重要作用日益彰显,而我国民事司法改革中审前程序的重要作用还没有充分体现,特别是对审前程序纠纷解决的独立价值方面重视不足。这主要归因于理论界对审前程序独立价值研究缺乏深入,对相关制度建设也较少论证。本文结合西方国家司法改革中对审前程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审前程序的法律规定,阐释了审前程序独立价值及其重要意义,以及提出了相关制度建设的建议,希望有助于完善我国审前程序,发挥审前程序独立价值及功能,从而为高效、经济解决民事纠纷的司法目标实现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前程序 独立价值 制度重构
下载PDF
诉讼程序的“压缩”与“跳跃”——刑事简易程序改革的新思路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孔令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55,共16页
中国刑事简易程序虽历经改革而渐成体系,但诉讼程序简化的效果却不甚理想,这与立法部门忽视审前程序简易化有直接关联。案件流转机制冗长、审批机制复杂,是耗费审前程序期限的主要因素。尽管中国已通过缩短程序期限、简化诉讼环节的方... 中国刑事简易程序虽历经改革而渐成体系,但诉讼程序简化的效果却不甚理想,这与立法部门忽视审前程序简易化有直接关联。案件流转机制冗长、审批机制复杂,是耗费审前程序期限的主要因素。尽管中国已通过缩短程序期限、简化诉讼环节的方式对简易程序改革进行探索,却未能达到应有功效。而三阶段的诉讼程序划分标准,审前程序的实体化,程序倒流的频繁发生,则是降低简易程序运行效率的深层原因。为简化审前程序,西方用于改革审前程序的权利放弃模式与事由预设模式可为中国提供制度借鉴。中国可通过压缩审前程序期限、跳跃审前诉讼环节,并在审前司法实践中综合适用这两种简化方式达致诉讼程序压缩与跳跃的效果。相较于以往,这是一种新的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简易程序 审前程序 程序压缩 程序跳跃 司法改革
下载PDF
论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重构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敏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7-23,共7页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 ,虽然也有审前的准备程序 ,但从立法和司法的现状来看 ,该程序存在着严重的功能缺陷 ,起不到证据整理、争点固定和促成和解的功能。改革审前准备程序应当以公正和效率为价值取向 ,在诉讼模式的选择上采辩论主义与职... 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 ,虽然也有审前的准备程序 ,但从立法和司法的现状来看 ,该程序存在着严重的功能缺陷 ,起不到证据整理、争点固定和促成和解的功能。改革审前准备程序应当以公正和效率为价值取向 ,在诉讼模式的选择上采辩论主义与职权进行主义相结合的模式。审前准备程序的改革不能搞一刀切 ,在第一审程序中 ,对不同的案件 ,应当设计不同的审前准备程序供法院选择适用 ,对于简单的案件 ,作必要准备后及时开庭 ,对于复杂的案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审前准备程序 庭审 中国 民事诉讼法 立法 司法 辩论主义 职权进行主义 改革 诉讼模式
下载PDF
刑事审前司法听证制度的透析与前瞻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青 周登谅 《法律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4-81,共8页
刑事审前程序应当实现诉讼化 ,但是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审前程序的诉讼化色彩相当淡薄 ,而更多地带有一种行政化的色彩。我们主张建构一个较为完整的审前司法听证制度来实现审前程序的诉讼化 。
关键词 刑事审前司法听证制度 审前程序 刑事诉讼 司法审查制度 犯罪嫌疑人
下载PDF
论英烈保护公益诉讼的诉前程序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丽丽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8年第4期36-43,共8页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以其法律监督属性及权力配置等优势发挥重要作用。诉前程序作为公益诉讼程序的重要环节,符合检察权谦抑性的特点,体现了不同国家权力的合理配置,体现了公权力对社会组织力量的弥补。在充分梳理英烈保护公...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诉前程序以其法律监督属性及权力配置等优势发挥重要作用。诉前程序作为公益诉讼程序的重要环节,符合检察权谦抑性的特点,体现了不同国家权力的合理配置,体现了公权力对社会组织力量的弥补。在充分梳理英烈保护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规范依据的基础上,应理性认识我国英烈保护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立法缺憾,明晰英烈保护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表现样态,明确英烈保护行政公益诉讼和民事公益诉讼的主辅关系,并借此将英烈保护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推向纵深,最终实现社会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烈保护公益诉讼 诉前程序 检察建议
下载PDF
关于设立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跃斌 杨宪文 《河北法学》 2002年第1期70-73,共4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民事诉讼立法所固有的缺陷日益显露 ,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审前准备程序。在介绍西方各国审前准备程序及其改革的基础上 ,提出在我国设立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构想。
关键词 审前准备程序 民事诉讼立法 中国 确立 设立 国民 构想 市场经济体制 发展 改革
下载PDF
刑事庭审实质化视角下庭前会议制度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辰 《齐鲁学刊》 CSSCI 2022年第4期105-115,共11页
庭前会议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解决可能导致庭审中断的程序性事项,保障庭审集中、高效进行。庭前会议功能的有效发挥,一方面可以使庭审进程更加流畅,避免因程序性事项中断庭审造成的诉讼拖延,充分体现庭审实质化对于集中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 庭前会议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解决可能导致庭审中断的程序性事项,保障庭审集中、高效进行。庭前会议功能的有效发挥,一方面可以使庭审进程更加流畅,避免因程序性事项中断庭审造成的诉讼拖延,充分体现庭审实质化对于集中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法官可以通过庭前会议有效掌握庭审的重点,将主要庭审资源用于争议较大的事实问题、法律问题的解决,在司法资源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有助于实现有效的庭审对抗、实质化的法庭审理。通过刑事庭审实质化的视角分析庭前会议制度的制度内涵和现实样态可以看到,当前庭前会议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呈现出形式化与庭审化两种偏离倾向。充分发挥庭前会议制度的功能需要明确庭前会议制度的功能定位,完善庭前会议程序设置,厘清庭前会议的效力,强化被告人权利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前会议 庭审实质化 以审判为中心 庭前程序
下载PDF
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设立“发现程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高宏贵 周丹慧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6-50,共5页
文章阐述了“发现程序”的由来、含义及其利弊 ,剖析了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 ,论述了在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设立发现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并就如何设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发现程序提出了一些见解。笔者认为 :我国在立法... 文章阐述了“发现程序”的由来、含义及其利弊 ,剖析了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的现状 ,论述了在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中设立发现程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并就如何设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发现程序提出了一些见解。笔者认为 :我国在立法上可以直接采用“证据交换程序”、“确立争点程序”等提法 ,是否进入上述程序 ,采用当事人申请和法官依职权决定两种方式 ;当事人双方在法官主持下交换证据 ;法官也可应当事人申请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 ;同时必须建立举证时限制度 ,原则上当事人应在庭审前举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民事诉讼法 立法 证据交换制度 民事诉讼 审前准备程序 发现程序 中国
下载PDF
审前程序的独立建构——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1
17
作者 邸雅婧 《法学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3,共3页
传统的审前程序是为庭审作准备而存在的,其功能因此而受到限制。本文提出审前程序的独立和自治应当成为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方向和目标,并分析了其具体内涵,以及审前程序与诉答程序、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的关系,并建议审前程序的法官与庭... 传统的审前程序是为庭审作准备而存在的,其功能因此而受到限制。本文提出审前程序的独立和自治应当成为我国民事诉讼立法的方向和目标,并分析了其具体内涵,以及审前程序与诉答程序、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的关系,并建议审前程序的法官与庭审法官应采用合一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前程序 独立性 解决纠纷
下载PDF
谈刑事审前程序的检察监督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文凯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93-96,共4页
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的本土化思想的角度 ,以检察机关在刑事审前程序的主导性作用为切入点 ,设想将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司法审查程序职能部分赋予检察机关 ,塑造审前程序检警关系在整体位阶上差异性 ,使检察机关的审前程序的法律监督权落... 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的本土化思想的角度 ,以检察机关在刑事审前程序的主导性作用为切入点 ,设想将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司法审查程序职能部分赋予检察机关 ,塑造审前程序检警关系在整体位阶上差异性 ,使检察机关的审前程序的法律监督权落到实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 审前程序 检察机关 司法监督 司法审查制度 检警关系 中国
下载PDF
迈向刑事诉讼的宪法化——意大利的“奥兰多”改革及其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施鹏鹏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8-176,共19页
"奥兰多"改革是意大利近二十年来刑事诉讼宪法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改革涵盖了诉讼当事人、审前程序、判决理由、上诉程序以及特别程序等各领域的诸多细则,在很大程度上将意大利宪法法院及最高法院新近以来的判例法典化... "奥兰多"改革是意大利近二十年来刑事诉讼宪法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改革涵盖了诉讼当事人、审前程序、判决理由、上诉程序以及特别程序等各领域的诸多细则,在很大程度上将意大利宪法法院及最高法院新近以来的判例法典化,旨在进一步强化权利保障和公正程序,并尽可能地提高诉讼效率。"奥兰多"改革基本上反映了近年来欧陆普遍盛行的"自然演进"立法思潮,意大利的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在宪法的统摄下形成最大限度的合意,共同推进意大利刑事诉讼的正当化和精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兰多”改革 诉讼当事人 审前程序 上诉程序 效率
原文传递
民事速裁程序之完善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晓利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8-154,共7页
民事速裁在性质上当属一种理念,但现行司法解释及各地的司法实践将其定义为一种程序,明显的限制了速裁体系的构建。同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并不存在西方似的诉讼迟延现象,司法改革的中心问题仍然是程序保障下的公正,而民事速裁为追求简... 民事速裁在性质上当属一种理念,但现行司法解释及各地的司法实践将其定义为一种程序,明显的限制了速裁体系的构建。同时,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并不存在西方似的诉讼迟延现象,司法改革的中心问题仍然是程序保障下的公正,而民事速裁为追求简易、迅速而经济的裁判之达成软化了对程序保障的要求,这明显背离了现行制度构建之立法基础和司法需求。而改革之路径则为:在破除"庭审中心主义"立法理念的前提下,扩大其它程序的纠纷解决功能,遵循多头设置、分类设置的原则,建构以简易、小额速裁为主,其他特殊速裁程序和特别速裁机制为辅的速裁程序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裁 小额程序 简易程序 审前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