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视频观察法探索婴幼儿照养人强迫进食喂养行为现况
1
作者
文羽洁
龙超
+6 位作者
崔浩亮
方宇杰
王坤
单旭阳
侯启春
安美静
周倩龄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4年第6期30-38,共9页
目的 描述6~24月龄婴幼儿照养人强迫进食喂养行为及拒绝仍喂、设法多喂和吃饱仍喂3个子行为现状,探索强迫进食喂养与研究对象一般特征之间的关联,以便全面了解和评估强迫进食行为,为促进科学喂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以20对健康婴幼儿及...
目的 描述6~24月龄婴幼儿照养人强迫进食喂养行为及拒绝仍喂、设法多喂和吃饱仍喂3个子行为现状,探索强迫进食喂养与研究对象一般特征之间的关联,以便全面了解和评估强迫进食行为,为促进科学喂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以20对健康婴幼儿及其照养人为研究对象,使用摄像机拍摄婴幼儿一日主餐的喂养和进食过程,对视频中照养人的强迫进食行为及子行为进行提取及分类编码。通过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信息。对照养人强迫进食行为的分布进行描述,并采用Fisher检验、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探索强迫进食行为在不同特征研究对象间分布的差异性。结果 照养人中有18名(90.00%)采用了强迫进食行为。每餐强迫进食行为次数中位数为2.50次,每餐强迫进食总时长中位数为31.17 s,单次强迫进食时长中位数为13.50 s。照养人在早餐采用强迫进食的概率最高、次数最多。三种子行为的出现概率和次数由高到低排序为:拒绝仍喂>设法多喂>吃饱仍喂。是否出现强迫进食与照养人的年龄(P=0.01)、体质指数(P=0.03)、婴幼儿所属产次(P=0.02)相关;强迫进食次数与母亲学历相关(P=0.03);设法多喂与父亲年龄相关(P=0.03);是否吃饱仍喂(P <0.05)及吃饱仍喂次数(P=0.03)与婴幼儿年龄相关。结论 强迫进食是一种常见的不合理的喂养行为,且与照养人、父母及婴幼儿的一般特征相关。应加强照养人科学喂养知识的教育,促进其采用良好喂养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进食
视频观察
照养人
婴幼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饮食行为的关系:家长逼迫进食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
7
2
作者
周楠
张静驰
李辛香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510-1513,共4页
目的:从家庭因素角度出发,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喂养方式以及儿童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培养儿童良好饮食行为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37名北京城区3~6岁幼儿及其家庭进行研究(Mage=4±0.48;66个男孩,71个女...
目的:从家庭因素角度出发,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喂养方式以及儿童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培养儿童良好饮食行为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37名北京城区3~6岁幼儿及其家庭进行研究(Mage=4±0.48;66个男孩,71个女孩),通过母亲完成教养方式问卷、家庭喂养行为量表和儿童饮食行为量表,从而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喂养方式以及儿童饮食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结果:①家庭喂养行为各维度与幼儿饮食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②专制型教养方式与幼儿挑食、食物响应、不良进食习惯、过饱响应、情绪性进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权威民主型教养方式与幼儿不良进食习惯、过饱响应、情绪性进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而与主动进食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③专制型教养方式通过逼迫进食正向预测幼儿不良饮食习惯(R^2=0.34,F=32.49,P<0.05),逼迫进食在预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为0.06,95%CI[0.007,0.14];而逼迫进食在权威民主型教养方式和幼儿不良饮食习惯间不起到中介效应,权威民主型教养方式负向预测幼儿不良饮食习惯(R^2=0.24,F=19.05,P<0.05)。结论:家庭教养方式和喂养行为与幼儿饮食行为存在密切联系,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可以通过逼迫进食间接实现,因此在培养幼儿良好饮食行为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自身教养方式是否对幼儿的饮食行为具有积极作用,更要考虑喂养行为的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教养方式
喂养行为
儿童饮食行为
逼迫进食
中介作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父母逼迫进食、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和儿童体重间的作用路径
3
作者
陈羽佳
屈方格
+4 位作者
魏晓雪
宋欣怡
陈津津
唐娴清
朱大乔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9-624,共6页
目的分析父母逼迫进食、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和儿童体重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2022年11月—2023年1月对上海市8所幼儿园1086名学龄前儿童及其父母进行调查。采用学龄前儿童照护人喂养行为量表、学龄前儿童进食行为量表分别调查父母逼迫进...
目的分析父母逼迫进食、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和儿童体重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2022年11月—2023年1月对上海市8所幼儿园1086名学龄前儿童及其父母进行调查。采用学龄前儿童照护人喂养行为量表、学龄前儿童进食行为量表分别调查父母逼迫进食和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食物响应、过饱响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对变量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路径分析结果表明,父母逼迫进食正向预测儿童过饱响应(B=0.329,95%CI:0.278~0.380,P<0.001),过饱响应负向预测儿童年龄别体重指数Z评分(BAZ)(B=-0.176,95%CI:-0.258~-0.094,P<0.001),儿童BAZ负向预测父母逼迫进食(B=-0.064,95%CI:-0.115~-0.013,P=0.015);但父母逼迫进食与儿童食物响应缺乏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05)。结论父母逼迫进食、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和儿童体重三者间存在“三角”复杂关系。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应指导学龄前儿童父母采用合理喂养行为,以减少对儿童食欲特征的干扰,维持儿童健康体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体重
逼迫进食
食欲特征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视频观察法探索婴幼儿照养人强迫进食喂养行为现况
1
作者
文羽洁
龙超
崔浩亮
方宇杰
王坤
单旭阳
侯启春
安美静
周倩龄
机构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妇幼保健院)
出处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4年第6期30-38,共9页
基金
北京大学医学部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201901)
北京大学“双一流”科研经费项目(BMU2018YJ005)。
文摘
目的 描述6~24月龄婴幼儿照养人强迫进食喂养行为及拒绝仍喂、设法多喂和吃饱仍喂3个子行为现状,探索强迫进食喂养与研究对象一般特征之间的关联,以便全面了解和评估强迫进食行为,为促进科学喂养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以20对健康婴幼儿及其照养人为研究对象,使用摄像机拍摄婴幼儿一日主餐的喂养和进食过程,对视频中照养人的强迫进食行为及子行为进行提取及分类编码。通过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信息。对照养人强迫进食行为的分布进行描述,并采用Fisher检验、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探索强迫进食行为在不同特征研究对象间分布的差异性。结果 照养人中有18名(90.00%)采用了强迫进食行为。每餐强迫进食行为次数中位数为2.50次,每餐强迫进食总时长中位数为31.17 s,单次强迫进食时长中位数为13.50 s。照养人在早餐采用强迫进食的概率最高、次数最多。三种子行为的出现概率和次数由高到低排序为:拒绝仍喂>设法多喂>吃饱仍喂。是否出现强迫进食与照养人的年龄(P=0.01)、体质指数(P=0.03)、婴幼儿所属产次(P=0.02)相关;强迫进食次数与母亲学历相关(P=0.03);设法多喂与父亲年龄相关(P=0.03);是否吃饱仍喂(P <0.05)及吃饱仍喂次数(P=0.03)与婴幼儿年龄相关。结论 强迫进食是一种常见的不合理的喂养行为,且与照养人、父母及婴幼儿的一般特征相关。应加强照养人科学喂养知识的教育,促进其采用良好喂养行为。
关键词
强迫进食
视频观察
照养人
婴幼儿
Keywords
pressure
-to-
eat
video observation
caregiver
infant and toddlers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饮食行为的关系:家长逼迫进食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
7
2
作者
周楠
张静驰
李辛香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
出处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1510-1513,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700969)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7JYC019)
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编号:CIT&TCD201904083)。
文摘
目的:从家庭因素角度出发,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喂养方式以及儿童饮食行为之间的关系,为培养儿童良好饮食行为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37名北京城区3~6岁幼儿及其家庭进行研究(Mage=4±0.48;66个男孩,71个女孩),通过母亲完成教养方式问卷、家庭喂养行为量表和儿童饮食行为量表,从而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喂养方式以及儿童饮食行为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结果:①家庭喂养行为各维度与幼儿饮食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②专制型教养方式与幼儿挑食、食物响应、不良进食习惯、过饱响应、情绪性进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权威民主型教养方式与幼儿不良进食习惯、过饱响应、情绪性进食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而与主动进食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③专制型教养方式通过逼迫进食正向预测幼儿不良饮食习惯(R^2=0.34,F=32.49,P<0.05),逼迫进食在预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间接效应值为0.06,95%CI[0.007,0.14];而逼迫进食在权威民主型教养方式和幼儿不良饮食习惯间不起到中介效应,权威民主型教养方式负向预测幼儿不良饮食习惯(R^2=0.24,F=19.05,P<0.05)。结论:家庭教养方式和喂养行为与幼儿饮食行为存在密切联系,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可以通过逼迫进食间接实现,因此在培养幼儿良好饮食行为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自身教养方式是否对幼儿的饮食行为具有积极作用,更要考虑喂养行为的适宜性。
关键词
家庭教养方式
喂养行为
儿童饮食行为
逼迫进食
中介作用
Keywords
Parenting style
Feeding practice
Children's
eat
ing behavior
pressure
to
eat
Mediating effect
分类号
R395.6 [哲学宗教—心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父母逼迫进食、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和儿童体重间的作用路径
3
作者
陈羽佳
屈方格
魏晓雪
宋欣怡
陈津津
唐娴清
朱大乔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
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
出处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9-624,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19BSH070)
文摘
目的分析父母逼迫进食、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和儿童体重之间的作用关系。方法2022年11月—2023年1月对上海市8所幼儿园1086名学龄前儿童及其父母进行调查。采用学龄前儿童照护人喂养行为量表、学龄前儿童进食行为量表分别调查父母逼迫进食和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食物响应、过饱响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对变量间的作用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路径分析结果表明,父母逼迫进食正向预测儿童过饱响应(B=0.329,95%CI:0.278~0.380,P<0.001),过饱响应负向预测儿童年龄别体重指数Z评分(BAZ)(B=-0.176,95%CI:-0.258~-0.094,P<0.001),儿童BAZ负向预测父母逼迫进食(B=-0.064,95%CI:-0.115~-0.013,P=0.015);但父母逼迫进食与儿童食物响应缺乏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05)。结论父母逼迫进食、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和儿童体重三者间存在“三角”复杂关系。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应指导学龄前儿童父母采用合理喂养行为,以减少对儿童食欲特征的干扰,维持儿童健康体重。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体重
逼迫进食
食欲特征
Keywords
preschoolers
weight
pressure
to
eat
appetitive traits
分类号
R179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视频观察法探索婴幼儿照养人强迫进食喂养行为现况
文羽洁
龙超
崔浩亮
方宇杰
王坤
单旭阳
侯启春
安美静
周倩龄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家庭教养方式与儿童饮食行为的关系:家长逼迫进食的中介效应
周楠
张静驰
李辛香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父母逼迫进食、学龄前儿童食欲特征和儿童体重间的作用路径
陈羽佳
屈方格
魏晓雪
宋欣怡
陈津津
唐娴清
朱大乔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