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血压的中枢性调节研究进展
1
作者 邓翠娥 程正勇 《黄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65-67,共3页
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对维持器官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这种稳定的调节主要依赖一些中枢核团的作用。近年的研究证实 ,调节动脉血压稳定的核团主要在延髓头端腹外侧部 ,它控制血管的张力。该部位兴奋引起血压升高 ,因而称为延髓头端腹外... 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对维持器官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这种稳定的调节主要依赖一些中枢核团的作用。近年的研究证实 ,调节动脉血压稳定的核团主要在延髓头端腹外侧部 ,它控制血管的张力。该部位兴奋引起血压升高 ,因而称为延髓头端腹外侧升压区 (VSMP)。在延髓尾端存在一升压区 (CPA)与一降压区(VSMd)。CPA对VSMP起兴奋作用 ,VSMd对VSMP起抑制作用。近年还证实 ,在CPA与VSMd中存在L -精氨酸—一氧化氮 (NO)通路。此外 ,情绪与应激反应和动脉血压有密切关系 ,参与情绪与应激反应所引起血压变化的神经核团有 :中央杏仁核、腹内侧核、背内侧核、兰斑核及室旁核。在情绪与应激引起血压变化的环路中 ,以中央杏仁核为中心 ,其最后通路是经VSMP来控制交感神经的紧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调节 研究进展 动脉血压 稳定性调节 延髓头端腹外侧升压区 情绪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刺激大鼠延髓腹面降压区对心率和肾血管紧张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晶 林默君 +1 位作者 林春 贾秉钧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研究大鼠延髓腹面降压区对心率和肾血管紧张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延髓腹外侧部微量注射法,以整体灌流肾为模型,观察延髓腹面加压区预先注入不同受体阻断剂对延髓腹面降压区心血管效应的影响。结果(1)L-谷氨酸(L-glu... 研究大鼠延髓腹面降压区对心率和肾血管紧张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延髓腹外侧部微量注射法,以整体灌流肾为模型,观察延髓腹面加压区预先注入不同受体阻断剂对延髓腹面降压区心血管效应的影响。结果(1)L-谷氨酸(L-glu)刺激大鼠延髓腹面降压区(VSMd),可见平均动脉压下降,心率(HR)减慢,肾灌流压(PPk)下降。(2)延髓腹面升压区(VSMp)预先注射普萘洛尔或酚妥拉明,均能明显衰减L-glu兴奋VSMd的降压、降PPk效应,但VSMd的降心率作用基本不受影响。(3)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预先在VSMp同时注射普萘洛尔和酚妥拉明,VSMd的降压效应可被完全取消。(4)将荷包牡丹碱注入VSMp可使基础血压升高,并使VSMd的降压降心率、降PPk效应翻转。结论VSMd对外周血管紧张性的影响是通过VSMp内的加压神经元实现的。VSMd通过α和β受体作用于γ-氨基丁酸能中间神经元对VSMp的交感神经元产生抑制作用,使外周血管阻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腹面 降压区 加压区 肾血管阻抗 普萘洛尔
下载PDF
L-Arg-NO通路对大鼠延髓腹面加压区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及与L-Glu通路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晶 潘敬运 贾秉钧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前体 L -精氨酸 (L - Arg)单侧微量注入大鼠延髓腹面加压区 (VSMp)对动脉血压 (AP)、心率 (HR)、肾灌流压 (PPk)的影响及与 L -谷氨酸 (L - Glu)升压作用的关系。 方法 采用延髓腹外侧部微量注射法 ,以整体灌...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 (NO)前体 L -精氨酸 (L - Arg)单侧微量注入大鼠延髓腹面加压区 (VSMp)对动脉血压 (AP)、心率 (HR)、肾灌流压 (PPk)的影响及与 L -谷氨酸 (L - Glu)升压作用的关系。 方法 采用延髓腹外侧部微量注射法 ,以整体灌流肾为模型观察与 NO有关药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结果  (1) VSMp内微量注入L - Arg(4 0~ 10 0 nmol) ,AP和 HR呈剂量依赖性下降 ,与生理盐水注入后的变化相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如预先注入 NO合酶抑制剂 L -硝基 -精氨酸甲酯 (L - NAME)或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甲基蓝 ,L - Arg的降压效应被衰减。(2 ) VSMp内微量注入 L - Arg(10 0 nmol) ,PPk与 AP同步下降 ,与基础值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3) VSMp内微量注入 L - Glu(35 0 nm ol) ,AP上升。如预先注入 L - Arg(4 0~ 10 0 nmol)后 5 m in再注入 L - Glu,L - Glu的升压效应被衰减 ,衰减程度与 L - Arg呈剂量依赖性关系。 结论  VSMp内的 L - Arg- NO通路参与动脉血压的调控 ,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 VSMp内的谷氨酸能神经突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腹面加压区 L-精氨酸 心血管活动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大鼠延脑腹面加压区对骨骼肌与肾血流阻抗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晶 贾秉钧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3期188-192,共5页
58只300~350g 雄性 Wistar 大鼠,氨基甲酸乙酯腹腔麻醉,电刺激(0.5ms,80~100Hz,8~10V,40s)并以 L-谷氨酸(L-Glu)或红藻氨酸(KA)检测性验证,提示大鼠延脑腹面加压区(VSMp)位于Ⅻ对脑神经根部联线上方1.0~1.8mm,中线旁开1.2~2.0mm ... 58只300~350g 雄性 Wistar 大鼠,氨基甲酸乙酯腹腔麻醉,电刺激(0.5ms,80~100Hz,8~10V,40s)并以 L-谷氨酸(L-Glu)或红藻氨酸(KA)检测性验证,提示大鼠延脑腹面加压区(VSMp)位于Ⅻ对脑神经根部联线上方1.0~1.8mm,中线旁开1.2~2.0mm 的范围;电刺激 VSMp 后在升压反应的同时骨骼肌血管阻抗上升37.08%(P<0.001);肾血管阻抗上升26.5%(P<0.01).实验证明VSMp 是维持外周血管紧张性的重要来源,在动脉血压的稳态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脑腹加压区 动脉血压 血管阻抗
下载PDF
刺激大鼠延髓尾端加压区对心率及肾血管紧张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晶 林默君 +1 位作者 贾秉均 林莘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266-270,共5页
目的研究大鼠延髓尾端加压区对肾血管紧张性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刺激和微量注射法对大鼠延髓尾端加压区进行机能定位,以整体灌流肾为模型,观察该区兴奋对肾血管灌注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1)以电刺激(0.5ms,80~10... 目的研究大鼠延髓尾端加压区对肾血管紧张性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刺激和微量注射法对大鼠延髓尾端加压区进行机能定位,以整体灌流肾为模型,观察该区兴奋对肾血管灌注压和心率的影响。结果(1)以电刺激(0.5ms,80~100Hz,100μA,10s)并经L-谷氨酸(L-glu)检测性验证,提示大鼠延髓尾端升压区位于Ⅻ对脑神经根部联线下方0.8~1.5mm,中线旁开1.2~1.8mm的范围。(2)L-glu微量注射该区,可见心率加快,左肾血管灌流压上升,分别为基础值的28.45%和17.04%,动脉血压上升。(3)用神经元兴奋毒素红藻氨酸毁损该区可引起动脉血压下降至基础值的51.77%。(4)在延髓头端加压区微量注射普萘洛尔和酚妥拉明,可衰减尾端升压区的升压作用,但衰减后的升压作用仍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鼠延髓尾端有一与心血管活动有关的区域,该区兴奋时通过心率加快和外周血管收缩引起升压效应,说明该区对维持血管运动张力的基础水平和动脉血压的稳定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尾端升压区 肾血管阻抗 血压 心率
下载PDF
大鼠延髓腹面升压区下行通路在脊髓介导因素的研究
6
作者 林默君 贾秉钧 《福建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5-9,共5页
46只300~400g 雄性 Wistar 大鼠,氨基甲酸乙酯腹腔麻醉,以肾交感神经电活动(RSNA),平均动脉压(MAP)为主要指标从延髓背面探查延髓腹面升压区(VSMp),观察 T_(8~10)蛛网膜下腔微量给药对 VSMp 兴奋诱发的 MAP,RSNA 的影响。结果表明:(1)... 46只300~400g 雄性 Wistar 大鼠,氨基甲酸乙酯腹腔麻醉,以肾交感神经电活动(RSNA),平均动脉压(MAP)为主要指标从延髓背面探查延髓腹面升压区(VSMp),观察 T_(8~10)蛛网膜下腔微量给药对 VSMp 兴奋诱发的 MAP,RSNA 的影响。结果表明:(1)VSM 升压区位于闩上2.0~2.5mm,中线旁开1.5~1.8mm,背面下3.5~4.0mm 范围内;(2)电刺激或 L-谷氨酸作用于 VSMp,增强 RSNA,提升 MAP 的效应;(3)诱发的 RSNA 增强、提升 MAP 的效应可被蛛网膜下腔 T_(8-10)节段微量注射哌唑嗪阻断,不受育亨宾影响。提示 VSMp 对外周交感紧张性调控作用属于神经元性,其下行性兴奋交感神经活动在脊髓的介导因素可能属于α_1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 升压区 SPN 哌唑嗪 育亨宾
下载PDF
多发性肌炎和皮肤炎肌组织浸润的单个核细胞亚群分析
7
作者 张文敏 陈碧芬 +1 位作者 龚华实 高美钦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7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骨骼肌组织损伤的免疫机制。方法应用抗单个核细胞(MNC)亚群的系列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18例PM/DM肌组织MNC亚群的分布和定位。结果10例PM中8例肌组...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DM)骨骼肌组织损伤的免疫机制。方法应用抗单个核细胞(MNC)亚群的系列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18例PM/DM肌组织MNC亚群的分布和定位。结果10例PM中8例肌组织有单个核细胞浸润(80%),T淋巴细胞最多,巨噬细胞次之,B细胞最少,主要分布于肌内衣和肌束衣结缔组织中,T细胞亚群以CD8+T为主,CD8+/CD4+比值为0.25±0.067,并见表达Ia抗原的激活T8细胞侵入肌纤维;75%DM肌组织有单个核细胞浸润,以B细胞为主,T细胞次之,CD8+/CD4+比值为0.93±0.26,主要分布于肌束衣血管周围。结论免疫反应参与PM和DM病变过程,PM以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为主,DM以体液免疫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皮肌炎 免疫学机制 单核细胞亚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