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经腹羊膜腔灌注术在妊娠中期羊水过少病人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围生儿的结局。方法:63例妊娠中期羊水过少病人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补液方法治疗,观察组实施经腹羊膜腔灌注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目的:探讨经腹羊膜腔灌注术在妊娠中期羊水过少病人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围生儿的结局。方法:63例妊娠中期羊水过少病人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补液方法治疗,观察组实施经腹羊膜腔灌注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超声诊断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5%(P<0.01);观察组平均孕周数、成功分娩围生儿数及出生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肺发育不全数少于对照组(P<0.05),而在新生儿窘迫数、绒毛膜羊膜炎以及畸形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中期合并羊水过少的孕妇进行经腹羊膜腔灌注术能及时排除胎儿畸形,并有效改善围生儿预后,减少并发症。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妇孕期增加体质量与围产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35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资料,按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孕期增加体质量指南推荐,将受试者按...目的:探讨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妇孕期增加体质量与围产期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35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孕妇资料,按200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孕期增加体质量指南推荐,将受试者按孕期增加体质量分为3组:低于指南推荐组(体质量增加<16.8 kg)145例;符合指南推荐组(16.8 kg≤体质量增加<24.5 kg)170例;高于指南推荐组(体质量增加≥24.5 kg)35例。记录每例受试者的妊娠并发症发病情况和围产期结局,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孕期增加体质量呈正相关(OR=1.087,95%CI=1.008~1.172,P=0.031)。3组孕妇的分娩孕周分别是(35.29±2.25)周、(36.32±1.33)周和(36.50±0.94)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极度早产(OR=0.829,95%CI=0.749~0.918,P=0.000)和极度胎膜早破(OR=0.776,95%CI=0.688~0.874,P=0.000)的发生与孕期增加体质量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孕妇中,孕期体质量增加符合IOM指南推荐,有利于减少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获得良好的围产期结局。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plancy,ICP)患者脐血流比值及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我院未临产的以剖宫产结束妊娠的ICP孕产妇30例为观察组,以社会因素剖宫产终...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plancy,ICP)患者脐血流比值及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我院未临产的以剖宫产结束妊娠的ICP孕产妇30例为观察组,以社会因素剖宫产终止妊娠孕妇30例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无其他妊娠合并症,且其年龄、身高、体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观察记录两组产前彩超检查情况,记录脐血流收缩期与舒张期的比值(S/D值)、阻力指数(RI值)、波动指数(PI值)。记录两组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S/D和PI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S/D和PI结果异常的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05)。结论:观察组患者应常规进行胎儿脐动脉血流阻力检测,以便及时处理,改善观察患者围产儿预后。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经腹羊膜腔灌注术在妊娠中期羊水过少病人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围生儿的结局。方法:63例妊娠中期羊水过少病人按照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补液方法治疗,观察组实施经腹羊膜腔灌注手术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超声诊断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5%(P<0.01);观察组平均孕周数、成功分娩围生儿数及出生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新生儿出生1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肺发育不全数少于对照组(P<0.05),而在新生儿窘迫数、绒毛膜羊膜炎以及畸形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中期合并羊水过少的孕妇进行经腹羊膜腔灌注术能及时排除胎儿畸形,并有效改善围生儿预后,减少并发症。
文摘目的:探讨西宁地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plancy,ICP)患者脐血流比值及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我院未临产的以剖宫产结束妊娠的ICP孕产妇30例为观察组,以社会因素剖宫产终止妊娠孕妇30例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无其他妊娠合并症,且其年龄、身高、体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观察记录两组产前彩超检查情况,记录脐血流收缩期与舒张期的比值(S/D值)、阻力指数(RI值)、波动指数(PI值)。记录两组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S/D和PI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的S/D和PI结果异常的围产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05)。结论:观察组患者应常规进行胎儿脐动脉血流阻力检测,以便及时处理,改善观察患者围产儿预后。